朱熹的格物致知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和万物的关系
• 太极和万物的关系可以归纳为“理一分 殊” ,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 “理一分殊”:太极包含万物之理,万物 分别完整的体现整个太极。 •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用 “月印万川”解释。天空中只有一个月亮, 但是地上的每条河流都可以看见一个月亮。 全宇宙就一个太极,所以每个人,每个物 中也有一个太极。
认识的方法
• 1、 “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渐进 阶段。 • 2、在这个基础上将积累的知识“豁然贯 通”。
对朱熹认识论的评价
• 朱熹的认识论和本体论一样,是为了论证 封建伦理的合理性。如上所述,“格物” 乃是“明吾心全体之大用”的。而所谓 “大用”,在他看来就是“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也就是说,“格物”的 目的就是要让人们“止于至善”。这样在 朱熹那里认识论的问题和道德问题就不分 开了。他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要人们 认识“天理”,提到道德修养的境界。每 个人各安其位,安分守己,不做出超出所 谓“常规”的事。
太极
• 太极就是最根本的、整体的理。是世界万 事万物的最初根源。 • 性质:“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 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 。”太极本身无动 静,无生灭的,而一切具体事物的产生、 变化、消灭都是由它那里来的。 • 太极同时又是道德的最高标准。“其中含 具万理,而纲领之大者有四,故命之曰仁 义礼智。”
理一元论
• 朱熹发展了二程的理一元论,建立了一个 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 理的首要意义是事物的规律。但是理的内 容还包括道德的基本原则、基本标准。 • 理包括道德的基本原则的实质是把当时的 社会秩序说成是自然的永恒的秩序,借以 巩固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
•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形而上之道也,生 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 之具也。” • 形而上是理,形而下是气。 • 朱熹提出了“气”这个概念,并把“气” 定义为创造万物的材料。而“理”是创造 万物的根本。 • 这也看出:朱熹把“理”作为第一性,把 “气”作为第二性。
理与气的关系
• 1、理与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 亦未有无气之理。” • 2、理气本无先后,但是“先有是理”。 “理气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 来,则须说先有是理。”“理未尝离乎气, 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 言,岂无先后?”其实朱熹说的 “理”“气”无先后是构成事物的时间上 说的。而从逻辑上说,道理上说“理”是 在先的。
• 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 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 《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 等。 《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 《近思录》,是他与吕祖谦共同整理的宋 明理学家著作之摘要,作为一本儒学入门 书,历代学子必读。
朱熹
本体论
认识论
本体论

太极

万物
1.定义 2.原因 认识论 格物致知 3.认识的过程 4.认识的方法 5评价
朱熹的格物致知认识论
个人简介 • 朱熹(1130.9.15~1200.3.9) 字元晦,一字仲晦, 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 逆翁. 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 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 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 吏,治绩显赫。三十一岁时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 子李侗为师,通过李侗全部继承了二程的哲学思 想。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 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孔子之后,在我国有中国历 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建立白鹿洞 书院 ,修复岳麓书院
• 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 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指要想获得知识, 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 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 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 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 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 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 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 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 大学》 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 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 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 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 豁然贯通,到那时, 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 识得清清楚楚, 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 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 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 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 格物致知:简而言之就是穷究事物道理, 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 格物致知的原因:人的心中生来就含一切 事物之理,但是虽含有万理,而不能直接 自己认识自己,必须通过格物功夫,就事 物加以研究,才能到心的自己认识,从而 对天地万物 • 认识的过程:第一段是“即物穷理”,就 事物加以尽量研究;第二段是“豁然贯 通”,大彻大悟,了然于一切之理。
格物致知
•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 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 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 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 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 豁然贯通焉,则众 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 无不 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 “即物穷理”,包括研究抽象道理和具体事物的规 律。“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 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 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 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它理会过。” • “豁然贯通”,指研究了一些事物之理以后,久 而久之,就会突然觉悟统一之理。“有是理而后 有是气,有是气则必有是理。但禀气之清者,为 圣为贤,如宝珠在清冷水中;禀气之浊者,为愚 为不肖,如珠在浊水中。所谓‘明明德’者,是 就浊水中揩拭此珠也。”他用宝珠来比喻内心的 理,用擦拭来比喻格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