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和王阳明在“格物致知”解释上的根本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和王阳明在“格物致知”解释上的根本区别

作者:卓涵

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6期

摘要: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朱熹和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两大对峙学派的代表人物,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截然不同。朱熹注重在事物上求理求知,而王阳明注重致本然之良知于事物。正是这种不同,导致了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在治学路径上的方向差异。

关键词: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致良知

朱熹和王阳明是双峰并峙式的宋明理学大师,但两人的学问宗旨有根本不同,尤其在“格物致知”的解释和发挥上,两人的区别最为明显,造成了后世不同的治学

方向。

一、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格物穷理

“格物致知”语出《大学》。《大学》云:“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1]朱熹惟恐人们理解不透,对于“格物致知”做了详解:“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2]

朱熹认为道理散见于事物上,需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格尽天下万物,大道才能贯通。但,朱熹的观点其实是有违儒家之道、孔孟之训的。儒家正统观点是良知天赋。孔夫子虽然很少言天道和性,但他的言行是绝对支持后来的孟子的良知天赋说的。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3]孔子坦陈他并非生而知之者。可为何一问便知,并非他事先花了很多精力储备了大量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他有“一以贯之”的道,即良知。孔夫子有一颗尊崇周公的诚心,所以,遇到祭祀周公这类事情,他会主动去学习祭祀周公的礼仪。农夫问他事情,能就着事物的本末,逐步启发农夫,自己也逐渐明白了事理。

二、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致良知于事事物物

与朱熹不同,王阳明则说:“致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4]这里的“致”,解释为“推广、扩充到”。如人有孝心,可及于父母公婆;人有爱心,可及于他人甚至于小动物;人有

进取心,可及于正当的事业。但如果简单地将“致良知”理解为致固有的良知于事事物物,也不够全面。王阳明曾说:“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5]言下之意,固然人人都有良知,但良知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才能逐步开悟,而这必然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达成。可见“致良知”还有第二层意思,那就是“致良知”是终生不可停的“事上磨”的大学问。

三、朱熹、王阳明在格物致知上的区别导致的治学方向的不同

“格物致知”,在朱熹那里是对天理(包括事物之理乃至知识)的追求,尽管这也是一种行动,但本质上还是求知。何况,格尽天下事物绝无可能,故朱熹转而让天下学子攻读圣贤书。他觉得千百年来圣贤一定已是格尽了天下万事万物,所以读圣贤留下来的经典是可行的捷径,以至于“格物”在朱熹那里几乎等同于“读圣贤书”了。尽管朱熹也强调“无有知而不能行者”,但毕竟求知的工夫花得太多,致力于行动的时间就少。事实上,良知天赋,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求知(天理、良知)。朱熹如此解释“格物致知”,是在大方向上出了偏差。而王阳明的“致良知”则与孔孟一脉相承。既承认良知天赋,也重视学习。王阳明和孔孟对何为真正的学问有相同的看法。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6]孔夫子强调人当学如何尽孝悌。只有学会并做到了孝悌,有余力才再去学习“文”。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7]在孔夫子眼里,格物穷理式的学习、啃书籍,是次要的学习,践行道、理、礼(致良知)才是最大的学问,真正的学问。能致良知的人才算是好学之人。所以,当哀公问孔子“弟子中孰为好学”时,孔子回答是像颜回这样“不迁怒不贰过”的人。

朱熹的格物穷理,是一种非常艰难的被动的学习,因为天下永远有格不完的事物。按朱熹的路子,天下学子终生都在求道的路上,却未能见道,或感觉尚未得道圆满,故大多知而不行。而“致良知”是推广、扩充我们固有的良知于万事万物,将事物处理得合乎良知(天理)。王阳明的解释,较朱子的更为准确,也更富有生意。沿着王阳明的路子,有治病救人的良知,便去學点医术;有保家卫国的良知,便去学点军事;有教书育人的良知,便去做点学问。非常亲切简易的成才之路,让每个有良知的人很容易感觉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成就。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王阳明比朱子高明的地方是,他认为无需穷尽天下事物。他说:“故稷勤其稼,而不耻其不知教,视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夔司其乐,而不耻于不明礼,视夷之通礼,即己之通礼也。”[8]王阳明认为,万物一体,人各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致良知即可。而,沿着朱子路子的人,很容易陷入多识却无真知或者有真知却无实践的地步。

四、小结

综上,朱熹终生忙碌于对孔孟经典的注释,非常注重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而王阳明则颠覆了朱熹对格物致知的传统解释,鼓励人们致天赋良知于万事万物。貌似离经叛道、提倡

“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王阳明,反倒比表面忠于孔孟学说的朱熹,更具有孔孟真精神。难怪,牟宗三说倡导“致良知”的阳明心学是儒学正脉,而朱熹反是认别子为宗。

参考文献:

[1]曾参等.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孔子.论语[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4]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孔子.论语[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7]孔子.论语[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8]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