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碱及其性质》知识点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碱及其性质》知识点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碱及其性质》知识点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fe93e3da38376baf1faec8.png)
九年级化学下册《碱及其性质》知识点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碱及其性质》知识点鲁教版知识点1、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注意:①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②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③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碱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碱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Na2SO4+H2O(3)酸+碱==盐+水NaOH+HCl==NaCl+H2OCa(OH)2+2HCl==CaCl2+2H2O2NaOH+H2SO4==Na2SO4+2H2O(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课后习题1.下列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B.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中和过多胃酸C.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D.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思路解析:金属表面腐蚀后,产生的主要是金属氧化物,而不是碱,故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其他三项均为中和反应。
答案:D2.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食盐溶液和稀盐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C.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D.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思路解析:反应前后没有物质脱离体系的反应,反应前后的质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A、D不发生反应,不符合要求;B中产生的CO2逸出体系;C则都发生化学反应且无物质逸出。
答案:C3.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B.Mg(OH)2 CuSO4 CO2C.KOH HNO3 O2 SO3D.HCl NaOH O2 P2O5思路解析:A中的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B中的CuSO4属于盐;C中KOH是碱,HNO3是酸。
碱及其性质 课件 (共26张内嵌视频)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碱及其性质 课件 (共26张内嵌视频)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f33ff1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f.png)
A.硫酸铜
B.盐酸
C.氯化铁
D.硝酸镁
当堂检测
3.下列对氢氧化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NaOH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吸取大量的热 B.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 C.对皮肤、衣服都有强烈的腐蚀性 D.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4.关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重点探究
【记录】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后的现象
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后的现象
生锈的铁钉
不反应,无现象
不反应,无现象
氯化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产生蓝色沉淀
碳酸钠溶液
不反应,无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 碱 + 盐→ 新盐 + 新碱
重点探究
[思考交流] 1.根据以上三个实验,你能总结出碱的通性吗?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2)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记录】
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 矿泉水瓶变瘪
氢氧化钙溶液
矿泉水瓶变瘪,且 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CO2 == CaCO3↓+ H2O
【讨论】 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你得出什么规律?
上述反应都会生成水,另一生成物是盐 规律: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自主学习
二、碱的化学性质
1.与紫色石蕊试液变 蓝 ,使无色酚酞变 红 。
2.与某些盐反应
2NaOH + CuCl 2== Ca(OH)2 + CuCl2 ==
(名师整理)最新鲁教版化学9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节《碱及其性质》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鲁教版化学9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节《碱及其性质》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8cc2e20b4c2e3f56276362.png)
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A误的是 ( )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5.小黎同学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特 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 表:
考点二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探究 【典例3】(2020·福建中考)欲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 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 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1】配制溶液 (1)用NaOH固体配制20 g 20%NaOH溶液,无需用到的B玻璃仪 器有______(填标号)。 A.胶头滴管 B.酒精灯 C.量筒 D.烧杯 E.玻璃棒
氢氧化钠 溶液
氢氧化钙 溶液
加紫色石蕊溶液 ____变___蓝___ ____变___蓝___
回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C_O_2+_C_a_(_O_H_)_2_=_=_=_=_C_a_C_O_3_↓__+_H_2O___。 二氧化硫(SO2)与氢氧化钠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写出这一反 应的2化Na学OH方+S程O2====Na2SO3+H2O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都上能面使的紫实色验石和蕊讨溶论液,试变归蓝 纳出都氢能氧和化某钠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合理即可) 氢氧化钙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任写两 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九年级化学下册(鲁教版2024)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九年级化学下册(鲁教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821e44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2.png)
学性质。
2. 碱的通性
感悟新知
知3-讲
碱的通性 一般规律
与石蕊、 酚酞作用
能使紫色石蕊试 液变蓝,使无色 酚酞试液变红
与非金属 氧化物反
应
碱+ 非金属氧化 物→盐+ 水
举例
Ca(OH)2+CO2===CaCO3↓+H2O 2NaOH +SO2 ===Na2SO3 +H2O
感悟新知
知3-讲
碱的通性 一般规律
感悟新知
3. 与某些盐混合
知2-讲
将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加入碳酸钠
溶液中,其现象及反应如下:
加入NaOH 溶液的 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加入Ca(OH)2溶液的 有白色沉淀生成, 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工业用此方法制NaOH)
C__O_2_+_C__a_(___O_H__)___2=__=_=_=__C_a_C__O__3_↓_+_ H。2O。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流程图中各步试剂的 作用和反应物、生成物的成分,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 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解题秘方::(1)Ca(OH)2是氢氧化钙的化学式, 氢 氧化钙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2)①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的 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 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知2-练
学习碱的化学性质要注意:
1.比较异同,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
似,但二者的性质也有不同之处。
2.关注一般规律与特殊情况,如碱能与非金属氧化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7.2《-碱及其性质》(共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7.2《-碱及其性质》(共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795c35a58da0116d174943.png)
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HCl+CuCl2 Na2CO3+NaOH BaCl2+H2SO4=BaSO4↓+2HCl
NaOH +HCl = NaCl + H2O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CO3+ 2HCl= CaCl2 + H2O +CO2↑
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碱
2、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的
3、碱溶液能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通 性
训练
1.实验桌上有两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只知道它们是氢氧化钠溶液和氢 氧化钙溶液,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把它们鉴别出来?
方案一: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 是氢氧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2HCl + CaCO3 = CaCl2 + H2O +CO2
H2SO4 + CuO = CuSO4 + H2O H2CO3
化合物
化合物
AB+CD
CB + AD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
物,这样的反应就叫做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判断下列反应的基本类型。
2H2O2 MnO2 2H2O+O2↑ H2CO3 CaCO3+ 2HCl= CaCl2 + H2O +CO2↑ CO2+2NaOH=Na2CO3+H2O CaO+H2O=Ca(OH)2 Fe2O3+6HCl=2FeCl3+3H2O Fe + 2HCl=FeCl2+H2↑ 下列物质能反应吗?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碱及其性质(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碱及其性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38f0a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a.png)
二、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1: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石蕊试液
变蓝 变蓝
酚酞试液
变红 变红
结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2:碱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 钠溶液
矿泉水瓶变瘪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高温
CaCO3 === CaO + CO2↑ CaO + H2O === Ca(OH)2
注意: 1.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取水蒸气而潮解, 还能吸取二氧化碳气体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固体 必须密封保存。 2. CaO俗称生石灰,具有吸水性,生石灰固体常用作 干燥剂。
知能训练
1.下列物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的是( D ) A.CaCO3 B.浓盐酸 C.浓硫酸 D.烧碱
2.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碱具有碱的通性的原因是( A ) A.碱都能电离出OHB.碱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C.碱中都含有氢氧元素 D.碱都溶于水
3.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 氧化钠类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 误的是( D )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碱及其性质
内容提要
1
常见的碱
2
碱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3.知道碱的类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生活中给你留下“碱”印象的物质有哪些?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课件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579e1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7.png)
结论: 碱+酸→盐 + 水
探究4:碱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CuSO4溶液 和Ca(OH)2
溶液
FeCl3溶液 和NaOH溶
液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______________
__产__生__红__褐__色__沉__淀
探究4:碱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直击中考
5.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 情况,称取5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30g水使之完全溶解,再 向烧杯中慢慢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后,生 成沉淀1.97g。 求(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
液体可以是( )
①硝酸铵和水 ②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②④⑤
在头脑中回想一下常见的碱(以氢 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能与哪些 物质产生化学反应?
二. 碱的化学性质
探究1:碱与酸碱指导剂反应
化学方程式
现象
Ca(OH)2溶液和 Na2CO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____________
结论: 碱+盐 →新碱 + 新盐
特别提醒:参加反应的碱与盐能溶于水
归纳与总结 碱的通性:
酸碱指导剂
❶
碱
❷
非金属氧化物
酸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碱及其性质 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碱及其性质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8ef5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7.png)
其他
氢氧 化钙
白色 固体
微溶 无变化, 于水, 腐蚀性, 不可做 水溶液 俗称熟石灰 干燥剂 俗称 或消石灰
石灰水
二、碱的化学性质
1、NaOH溶液、Ca(OH)2溶液 与酸碱指导剂反应
紫色石蕊 无色酚酞 红色石蕊 pH
试液
试液
试纸
变蓝色
NaOH、 Ca(OH)2
变红色
变蓝色 pH>7
2、 NaOH溶液、Ca(OH)2溶液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O2+Ca(OH)2==CaCO3 +H2O CO2+2NaOH==Na2CO3+H2O
NaOH固体不仅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而 (溶解),而且与空气中的(CO2 )反应而(变质)
因此, NaOH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3、 NaOH溶液、Ca(OH)2溶液 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2NaOH+CuSO4==Cu(OH)2 +Na2SO4
CaO+H2O === Ca(OH)2
高温
CaCO3===CaO+CO2
小结:NaOH溶液、Ca(OH)2溶液的化学 性质
1、NaOH溶液、Ca(OH)2溶液与酸碱指导剂 反应
2、 NaOH溶液、Ca(OH)2溶液和酸反应,生 成盐和水
3、 NaOH溶液、Ca(OH)2溶液与非金属氧化 物反应
4、 NaOH溶液、Ca(OH)2溶液与盐溶液反应
第二章 常见的酸和碱 碱及其性质
一、常见的碱
(一)物理性质 1、NaOH固体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露置在空气 溶解 中的变化 情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他
氢氧
吸取水蒸气 易溶 腐蚀性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7.2碱及其性质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7.2碱及其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16f3d4ab58fafab068dc02b7.png)
碱溶液 + 盐溶液 → 新盐 + 新碱
CuSO4 +Ca(OH)2 =Cu(OH)2↓+ CaSO4;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蓝色溶液
蓝色沉淀
Ca(OH)2 + Na2CO3==2NaOH + CaCO3↓
3NaOH+FeCl3==Fe(OH)3 ↓
+3NaCl
2、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3、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石灰水。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4、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
CuSO4 + Ca(OH)2 = Cu(OH)2↓+ CaSO4
3、能与某些盐反应
黄色溶液
红褐色沉淀
【思考】不同的酸为什么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不同的碱为什么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HCl → H+ + ClH2SO4→2H+ + SO42-
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
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
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NaOH →Na+ + OHC在a不(O同H的)2→碱溶Ca液2+中+都2含OH有- 相同的OH-, 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九年级
7.2碱及其性质
本节学习目标
1、认识两种常见的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强碱使用的注意事项; 3、举例说明碱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思考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2碱及其性质 备课素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2碱及其性质 备课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a9eceb2aaa00b52acec7ca14.png)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2碱及其性质备课素材1.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白色固体,固体易潮解,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
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二、碱的化学性质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H2O3.碱+某些盐―→新碱+新盐[设计2][设计3][教材P7活动天地7-3·参考答案]颜色状态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头发在其中的变化其他氢氧化钠白色固体表面逐渐溶解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头发缩小、凝固有强烈的腐蚀性氢氧化钙白色粉末状固体无明显变化微溶于水有腐蚀性[教材P8实验探究7-2·参考答案]1.滴入石蕊试液后的现象滴入酚酞试液后的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变为蓝色变为红色氢氧化钙溶液变为蓝色变为红色2.~3.生锈铁钉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无明显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无明显现象加入氢氧化钙无明显有蓝色沉有白色沉溶液后的现象现象淀生成淀生成4.氢氧化钠溶液瓶子变瘪氢氧化钙溶液瓶子变瘪同意。
要证明是否发生了反应,可以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二氧化碳和碱溶液发生了反应。
[教材P10在线测试·参考答案](1)2KOH+CuCl2===Cu(OH)2↓+2KCl(2)2KOH+CO2===K2CO3+H2O[教材P11挑战自我·参考答案]1. (1)Na2CO3+Ca(OH)2===2NaOH+CaCO3↓(2)Ca(OH)2+CO2===CaCO3↓+H2O(3)2NaOH+CuCl2===Cu(OH)2↓+2NaCl(4)2NaOH+CO2===Na2CO3+H2O2. 用紫色石蕊试液,用无色酚酞试液,或分别通入CO2气体。
CO2+Ca(OH)2===CaCO3↓+H2O3. 氧化钙能和水发生反应,从而起到干燥的作用。
第七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第七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0140d7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5.png)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 Ca(OH)2 、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镁 Mg(OH)2、氢氧化钡 Ba(OH)2、等
从名称上看 都是都读氢氧化“某”, 从组成上看都含有OH
一、常 见 的 碱
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是碱
碱 → 金属离子 + OH-
NaOH → Na+ + OH-
(1)氢氧化钙也有腐蚀性,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2)常见的碱还有氨水(NH3·H2O)等。
实验探究:认识NaOH和Ca(OH)2
颜 状 露置在空气 在水中 头发丝在 色 态 中的变化 的溶解 热的氢氧
情况 化钠溶液 中的变化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实验探究:认识NaOH和Ca(OH)2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碱的分类
可溶性碱:KOH NaOH Ca(OH)2 Ba(OH)2
Cu(OH)2 蓝色沉淀 难溶性碱:
Fe(OH)3红褐色沉淀
学以致用
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对应关系
正确的一组是( D )
A.氢氧化钠、熟石灰、Ca(OH)2 B.石灰水、熟石灰、Ca(OH)2 C.碳酸钠、火碱、Na2CO3 D.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
2.用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应把氢氧化
钠放在( C )
A.天平的托盘上 B.滤纸上
C.小烧杯内
D.试管中
学以致用
3.固体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吸取
_H_2_O__而潮解,又能与_C__O_2_反应而变质, 所以需要密封保存。
4.能把石灰水和烧碱溶液区分开来的一
种试剂是( A B )
A.Na2CO3 C.Fe
Na2CO3 溶 液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7.2碱及其性质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7.2碱及其性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c7d44e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d.png)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清洁剂、肥皂等日常用品,引起学生对碱的直观认识。
2.展示一段关于碱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短视频,如碱面在烹饪中的作用,碱液在清洁中的效果。
3.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含有碱的物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察。
1.设计填空、选择、判断等形式的书面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安排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相互解释碱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促进知识的内化。
3.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制备和鉴别不同碱的溶液,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4.设计实际问题解决任务,如提出一个涉及碱的应用问题,让学生设计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的问题是学生对于化学性质的抽象理解不足,以及实验操作的熟练度不够。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
1.使用更多的实际案例和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化学性质。
2.在实验前进行详细的操作演示和安全指导,确保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性和操作的准确性。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实验器材:试管、滴管、烧杯等,用于进行化学实验,直观展示碱的性质。
2.多媒体课件:包括PPT、动画和视频,用于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和实验结果,增强视觉效果。
3.电子白板:用于实时展示学生的讨论内容和实验数据,提高互动性和信息共享。
4.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化学知识的在线链接,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
碱及其性质(第2课时碱的化学性质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碱及其性质(第2课时碱的化学性质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33ccfd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1.png)
碳酸钠溶液 无现象 生成
白色沉淀
8
3.探究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回顾: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可用来检 验二氧化碳气体。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吗? 你的猜想是:
设计方案
方案:向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中,倒入适量 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生锈铁钉 氯化铜溶液
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后的现象
加入氢氧化钙 溶液后的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生成 蓝色沉淀
生成 蓝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uCl2=Cu(OH)2↓+2NaCl Ca(OH)2+CuCl2=Cu(OH)2↓+CaCl2 Ca(OH)2+Na2CO3=2NaOH+CaCO3↓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产生了反应,小红 设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 (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视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 液,视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 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产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
想一想:
碱溶液为什么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NaOH=Na++OH-
碱溶于水时解离的阳
Ca(OH)2=Ca2++2OH-
离子不同,他们的性 质也存在差异
NH3.H2O=NH4++OH在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Ca(OH)2+Na2CO3=CaCO3↓+2NaOH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7.2 碱及其性质1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7.2 碱及其性质1](https://img.taocdn.com/s3/m/1b3a6c2614791711cc79175d.png)
微溶于水
吸湿性 易吸收水蒸气,可作干燥剂
腐蚀性
强腐蚀性
腐蚀性较强
3.烧碱的使用注意事项 (1)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而逐渐溶解,因此应 _密__封_保__存__。 (2)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等被 腐蚀。若不 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_用__大__量_水__冲_洗____,然后再涂上 _硼__酸__溶液。 4.氢氧化钙的制取
7-2.碱及其性质
一、常见的碱
1.碱的定义 溶于水后产生共同的阴离子
---_-氢__氧__根__离__子__(_O__H_-_)的化合物。
2.初步认识NaOH和Ca(OH)2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俗名 烧碱、火碱或苛性钠 熟石灰或消石灰
色、态
在水中 的溶解
情况
白色固体
白色粉末状物质
易溶于水,溶解时 放出热量
工业上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再用生石灰 和水反应来
制取。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C__C__aa__OC__+__O__H3__2高__O__温=__=__C=__a=__OC__+__a__(CO__O__H__2)__↑2 _______、(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碱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钠
NaOH溶液
必
吸收
需
二氧化碳
密
Na 2CO 溶 3 液
封
水分蒸发
保
存
Na 2CO 3粉末
生锈铁钉
氯化铜 溶液
碳酸钠溶 液
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后的 无
无变 化
蓝色沉 淀
无变化
白色沉 淀
(3)和某些盐反应
2NaOH+CuCl2====2NaCl+Cu(OH)2↓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49923a0bbed5b9f3f90f1c96.png)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碱盐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知识点一:碱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式俗称颜色状态用途与保存1.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所以必须密封保存,且称量时要放在烧杯中。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以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
3.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小心沾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4.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吸热的是。
5.氢氧化钙常用氧化钙来制取:第一步:高温煅烧石灰石第二步:生成物与水反应6.氧化钙俗称具有性,常用作。
知识点二:化学性质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这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碱之外,还有KOH等许多碱,它们的共性是电离时都会产生OH-,即:碱。
实验操作现象记录及化学方程式相关结论碱溶液中滴加酸碱指示剂使紫色石蕊变;使无色酚酞变。
碱溶液能和作用澄清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方程式:碱溶液能和[来源学_科_网Z_X_X_K]反应生成水[来源:Z§xx§][来源学科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二氧化碳现象:方程式: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现象:方程式:碱溶液能和反应产生沉淀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现象:方程式: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现象:方程式:【小结】氢氧化钠、石灰水等碱的水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石灰水)→盐+水2Na0H+C02=Na2C03+H20 Ca(OH)2+C02=CaC03↓+H2O再举例:(3)与硫酸铜等盐溶液反应→新盐+新碱CuSO4+Ca(OH)2=Cu(OH)2↓+CaSO4CuSO4+2NaOH=Cu(OH)2↓+Na2SO4(4)与酸的反应(略)再举例:【交流讨论】【讨论1】请你从溶液的某些性质上解释“为什么碱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讨论2】运用已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a.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它们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b.如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你有哪些方法?方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c.若想除去混在烧碱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并写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下册《碱及其性质》知识点鲁教
版
知识点
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注意:
①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②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③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碱的化学性质:
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NaoH+co2==Na2co3+H2o
NaoH+So2==Na2So3+H2o2NaoH+So3==Na2So4+H2o
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ca2+2Hcl==cacl2+2H2o
NaoH+H2So4==Na2So4+2H2o
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课后习题
下列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中和过多胃酸
c.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D.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
思路解析:金属表面腐蚀后,产生的主要是金属氧化物,而不是碱,故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其他三项均为中和反应。
答案:D
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食盐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D.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思路解析:反应前后没有物质脱离体系的反应,反应前后的质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A、D不发生反应,不符合要求;B中产生的co2逸出体系;c则都发生化学反应且无物质逸出。
答案:c
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Na2occo
B.g2cuSo4co2
c.oHHNo3o2So3D.HclNaoHo2P2o5
思路解析:A中的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B中的cuSo4属于盐;c中oH是碱,HNo3是酸。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