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挨拶_看日本社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l.2007第27卷第二期 总第46期
241
从“挨拶”看日本社会
刘红艳
(宿迁学院五系日语办公室 江苏宿迁 223800) [摘 要]日本人喜欢“挨拶”。

“挨拶”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

“挨
拶”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但它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却因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及社会心理不同而不同。

日语“挨拶言葉”首先有内外之分,其次有人际关系的上下之分,此外与“内外”、“上下”关系交织在一起使用的“挨拶言葉”,还有利益的有无和亲疏之分。

由此可见,日语中的“挨拶言葉”反映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

[关键词]挨拶;社会生活;语言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
Reading Japanese society from the aspect of greetings Abstract: Japanese people like “greetings”, because it is the “lucrative” of the social life. “greetings” is the universal conduct of all human societies, but it is concrete contents and manners, language habits and social physcology of differ peoples. “greetings” in Japanese language, firstly, is classified into “inner” and “outer” groups according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urthermore, all the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 Furthermore, all these intertwined “greetings” also discriminate among themselves according to interest and different degrees of intimacy. So, we may learn that “greetings” in Japanese language reveals the social intercourse and social relation at all levels.
Key words: greetings; social life; language habi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social relations
众所周知,日本人喜欢“挨拶”。

彼此见面时都要寒暄几句,也就是要做一番“挨拶”。

托人办一件事情,或承蒙别人的照顾,要“挨拶”;到国外长驻或出差,临行前或回来后,也要到有关人那里去“挨拶”一下。

举办宴会,酒会或开别的什么会,总要来一番讲话,即“挨拶”。

日本人讲礼貌,懂礼节。

“挨拶”就是一种表现。

1.“挨拶”的含义
同日语中其它词汇一样,“挨拶”一词的含义较广,据日语辞典解释为:人们在见面或分别时互致的动作或语言;在集会、仪式上进行的讲话;按社会习惯所做的通知、答礼等。

日本语言学家渡边友左在《国语研究事典》中所下的定义是:“人们为与他人建立亲和的社会关系,或为维持、加强已经建立起来的亲和社会关系而进行的社交、礼仪性行为之一”。

由此可见,“挨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行为方式,以语言行为为主,其中也包括某些动作。

所谓动作,即见面或分别时的点头、握手、鞠躬、拥抱和接吻等。

“挨拶”还是一种手段,它以建立、维持和加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关系为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挨拶”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

2.“挨拶”的不同表现
“挨拶”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但它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却因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及社会心理不同而不同。

比如说中国人喜欢握手,日本人喜欢鞠躬,西方人则更习惯于拥抱。

诸如此类都有很深的社会渊源。

另外,在语言表达方面,更是互不相同。

例如,在旧中国,见面常说“幸会,幸会”、“久违、久违”,现在常说“你好”。

而日本人则说“早安”、“晚安”,也经常会以“今天好冷啊”、“又下雨啦”之类有关天气的情况来打招呼。

诸如此类,都与各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

3.“挨拶言葉”的特点
“挨拶言葉”的特点之一是定型化,即在同一种情况下均有相对固定的“挨拶言葉”。

如在开始吃饭时要说“いただきます”,吃完饭放下筷子时要说“ご馳走様でした”,无论何人何地均用这类“挨拶言葉”。

“挨拶言葉”的另一特点是因对象不同而存在多种说法,以早上见面时为例,因对象不同就可以说“おはよう”、“お元気ですか”、“いかがですか”、“どちらへ”、“どうも”等等。

这些不同的说法,在同一种情况下起同一种作用。

这种现象的存在,往往令人难于选择该用哪一个更合适些。

4.“挨拶言葉”的社会性特征
4.1“内”与“外”。

日语“挨拶言葉”首先有内外之分,即对
内对外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在日本社会,所谓“内”,狭义上指家庭成员、亲属、朋友;广义上包括自己工作的公司、参加的组织、学习的学校及班级等的成员。

在日本人的传统观念中,属于同一家族、同一社会群体的人为“内”,反之为“外”。

社会上人际关系的内外有别,反映到语言中,就出现了“挨拶言葉”的内外之分。

如若对同一群体,又朝夕相见的人使用对外的“挨拶言葉”打招呼,定要引起对方的不解,因为它意味着群体的脱离,变成了他人关系。

反之,如若对群体外的人使用对内的“挨拶言葉”则会使人觉得你是在别有用心地造作,自然也不会产生好感。

例如日语中最为常见的“おはよう”(早安)、“こんにちは”(午安)、“こんばんは”(晚安),最后两个即午安和晚安只能对“外”使用。

对“内”需要采用其他方式,如“ただいま”(我回来了)、“どちらへ”(到哪里去)、“きょうは寒いね”(今天好冷啊)等这些说法表示相互或共同关心的事情。

以共同关心的事情为话题进行“挨拶”,可以加强群体意识和连带感。

同样,作为同一群体的成员来说,分别亦是一件令人眷恋的事,“さようなら”(再见)没有形象色彩,所以日本人对“内”不喜欢使用它,有时常用“ではまた”或“行ってきます”等表达,给人以再相见的形象感受。

因此,如果妻子在出门时对丈夫说“さようなら”,便意味着夫妻的离异,妻子离去将不再回来了。

4.2“上”与“下”。

日语“挨拶言葉”还有人际关系的上下之分,即对上和对下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所谓上下,包括年龄的长幼,地位的优劣,职务的高低等多种因素,这来自于日本社会长期形成的等级观念。

例如对对方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表示感谢的“挨拶言葉”,有两种同义的说法,即“ご苦労さま”和“お疲れさま”。

二者都是辛苦了的意思,但是对年龄,地位和职务等优于自己的人,只能说“お疲れさま”,或者换一个角度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谢谢)。

“さようなら”亦如此,对“上”使用很不礼貌,需说“失礼します”(告辞了)。

“挨拶言葉”的上下之分与日语的敬语一样,都来自于日本的社会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价值观念,二者密切相关。

敬语意识的存在,使日语“挨拶言葉”更加复杂多样化,致使其大多都存在着敬体、简体两种形式。

例如“おはよう”和“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ありがとう”和“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行ってきます”和“行ってまいります”等。

后者为敬语形式,对“上”对“外”使用。

如此因人的年龄、地位、职务不同而有区别的“挨拶言葉”,在现在社会的其他语言中是很少见的。

4.3利益和亲疏。

与“内外”、“上下”关系交织在一起使用的“挨拶言葉”,还有利益的有无和亲疏之分。

一般来说,利益的有无和亲疏关系,表现在“内外”关系上时,对于己无利者,或亲者使用对“内”的表达方式;对于己有利者,或关系较远者使用对“上”的表达方式。

但这仅仅是一般规律,人们的社会关系常常因时、因地而发生变化,进而促使语言表达发生变化。

例如商店的售货员和顾客之间,从“内外”来说,他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理应相敬如宾,但顾客通常不对店员使用对“外”的说法。

这是因为,顾客的光顾给商店带来利益,故顾客不必使用客气的说法对待售货员。

再如,一个部长和职员之间是“上下”关系,在工作交往中职员绝对要使用对“上”的说法“挨拶”,可是下班后在饭店酒馆吃饭喝酒时,彼此之间却可以完全以平等的方式交谈。

不同的“挨拶言葉”可以使人际关系密切,亦可以使人际关系疏远,这一切都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不了解这一点或把握不好,便会事与愿违。

结束语
由此可见,日语中的“挨拶言葉”反映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越密切,“挨拶”越简单,越随和化,反之越复杂,庄重。

而人们在一些大型活动上进行的“挨拶”,选择得体而有感染力的措辞很重要。

人们重视的不是内容,而是“挨拶”的说法和使用的语言。

参考文献:
[1]甲斐睦朗.日本语学[A].东京,1941.
[2]日本语教育学会.日本语教育事典[A].大阪,大修馆书店,1983. [3]刘德有.现代日语趣谈[A].北京,辽宁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刘红艳,女,宿迁学院助教,文学学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收稿日期:2006-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