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今译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今译之我见
作者:陈小东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0年第12期
摘要:古文今译就是把古书里的文言在尽可能保持原来意义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用准确的现代汉语表述出来,使没有学过古代汉语的人也能由此了解和掌握古书的内容。
真正掌握古文今译的技能与技巧,还得多多练习,练得多了,自然会熟能生巧,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白话文;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0)12-0251-01
何谓古文今译?古文今译就是把古书里的文言在尽可能保持原来意义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用准确的现代汉语表述出来,使没有学过古代汉语的人也能由此了解和掌握古书的内容。
那么,文言文的翻译有些什么标准呢?翻译的步骤是怎样的?在具体进行翻译时,又常用到些什么方法?下面就我在近十几年教学的实践中所得的些许体会和综括先辈的经验略陈鄙见如下:
众所周知,把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是一项很好的综合训练,它即可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可以提高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它的翻译标准是:“正确”、“通顺”。
正确,就是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没有错误;通顺,就是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律,读起来顺口。
翻译的步骤是:首先应通读原文,领会其大意,然后再逐字逐句的钻研,辨析词义、句式,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其次,找出原文中的生字、词和疑难语句反复研习,然后再进行翻译。
在具体进行翻译时,翻译的方法,一般应以直译为主,即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进行翻译,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但是,由于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差别,由于古今语言的变化,又不可能字字句句都能相互对应。
因此,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按照原文的意思灵活地进行翻译。
这就叫做意译。
翻译时常会用到以下一些方法:
1、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以及年号、国号、朝代、人名、物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方位词等,可照录不必翻译。
例:“盖一癞虾蟆”(《童趣》),句中的动物名“癞虾蟆”不必翻译,整句可译为:原来是一只癞虾蟆。
又如:“果然鹤也”(《童趣》),句中的“果然”一词,古今意义没有变化,也可照录不译,即可译为:果然都变成鹤了。
2、增补
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翻译时即在单音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的词或短语。
如:“见二虫斗草间”(《童趣》),句中的“见”、“斗”,字原为单音节,翻译时只要分别在其前加字转换为双音节字即可,整句译为:(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丛间争斗。
3、选择
即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如:“顾野有麦场(《狼》),句中的: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有七个: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但、只是;反而、却。
在这个的句子中用“回头看”这个义项最为恰当。
即译为: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麦场。
4、替换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文言文中不少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话置换古代的说法。
如:“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句中的“寡人”一词,在现代汉语里已经不用,但在古书里却常用,其意为“皇帝的自称”,相当于今天的“我”字,在翻译时将“寡人”一词转换为“我”字便可。
又如:“余忆童稚时”(《童趣》),句中的“余”、“童稚”两个词,在现今的话语中已变,即“余”字以转换成今天的“我”字,“童稚”也变为今天的“小时候”。
所以在翻译时,一定要将句中类似的字、词转置换成今天的说法,否则便无法翻译完整。
5、拆分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有的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在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
例:“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句中的“无”和“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古义的“无论”,是“不要说,(更)不必说”的意思,而今义却是一个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6、调整
文言文的语序,有些与现代语序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语的习惯进行必要的调整。
如:见二虫斗草间(《童趣》),句中的“斗”、“草间”两个词按现代语习惯应互换位置,即译为: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丛里争斗。
7、活用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可以活用,翻译时应根据句子成份来判断词性。
例:“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句中的“云”、“响”、“景”都是放在动词前面,但又不是主语,应判断为名词活用为状语,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
8、适当增译
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如:“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句中的“问”字前省略了主语“那里的人”,后面省略了宾语“渔人”,在翻译时应补出。
译为:(那里的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
9、删减
有些文言虚词,翻译时,在不影响语气的情况下,可以删减不译。
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句中的“也”字是一个语气助词,不译不会影响整句语气,所以可删去不译,整句即可译为: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
总之,以上几点是在进行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但要真正掌握古文今译的技能与技巧,还得多多练习,练得多了,自然会熟能生巧,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古语云:“学无止境”,古文今译能力的锻炼和水平的提高,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