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饮品类

自制饮品类

现场核查表及判定标准(自制饮品类专项要求)

注:1.本表共6项,其中关键项1项,重点项4项,一般项1项。***表示关键项,**表示重点项,*表示一般项。

2.项目中的内容如部分不符合,应作为不符合。

核查人签名:申请人阅后签名:日期:日期:

标准品.质控品-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5: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包括真实度控制品)、质控品(物)(简称校准品、质控品)是实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检测及监督检验结果准确一致的主要工具,也是保证量值有效传递的计量实物标准。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资料应包括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重要信息,是指导注册申请人(简称申请人)单独申请注册校准品、质控品的重要技术性文件之一。 本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方法》的相关规定。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临床化学国际联合会(IFCC)等有关体外诊断试剂方面的指南,对编写的格式及各项内容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目的是为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单独注册申报进行原则性的指导,同时,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提供参考。 由于校准品、质控品种类多、范围广、临床使用重要性强且使用目的差别大,因此,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临床使用目的

编写技术资料,以便于关注者获取准确的信息。 申请人应该提供校准品、质控品产品标准和技术资料,技术资料的要求参见《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产品标准格式和具体内容如下(不限于): 一、范围 应明确陈述本标准规范的对象和所涉及的方面,指明使用的界限。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应包括引导语和规范性引用文件的一览表。一览表中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等。 例如: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YY 0466-2003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

生化检测质控品和质控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生化检测质控品和质控方法。本技术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生化检测质控品以健康人血清为原料制得,与临床检测标 本保持一致,最大程度避免了基质效应的同时,可以对ADA、AFU、DBIL、GPDA、TBA五项生化检测指标的检测进行有效质控,克服了现有的质 控品缺少部分或全部这五项物质的不足。2)可以采用健康人血清为原料制备,从而避免了临床生化检验剩余的大量血清无处可用所造成的浪费,节 约大量本来被浪费的血清资源;3)本技术的生化检测质控品通过科学设计制备,在合理的保存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和较长的稳定 性,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技术要求 1.一种生化检测质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值质控品和高值质控品; 所述低值质控品的制备步骤包括: S1,选取ADA、AFU、DBIL、GPDA、TBA五项生化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的健康人血清作为低值质控品原料,灭活处理; S2,向步骤S1中经灭活处理的血清中加入叠氮钠,混合均匀,制得叠氮钠浓度为0.018~0.23wt%的混合溶液; 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溶液用滤膜过滤,得到低值质控品; 所述高值质控品的制备步骤包括: P1,选取AFU、DBIL、GPDA、TBA四项生化指标在正常参考范围2倍以上,且ADA生化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的健康人血清作为高值质控品原料, 灭活处理; P2,使用透析袋对步骤P1中经灭活处理的血清进行浓缩处理,获得相当于原始体积60~70%的浓缩液; P3,向步骤P2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叠氮钠,混合均匀,制得叠氮钠浓度为0.018~0.23wt%的混合溶液; P4,将步骤P3制得的混合溶液用滤膜过滤,得到高值质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检测质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值质控品原料和高值质控品原料选自临床检测后剩余血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检测质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和步骤P3中,所采用的叠氮钠为0.2wt%的叠氮钠溶液,用量按体积比为血清: 叠氮钠溶液=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检测质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P1中,选取AFU、DBIL、GPDA、TBA四项生化指标在正常参考范围2~5倍,且 ADA生化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的健康人血清作为高值质控品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检测质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P2中,采用聚乙二醇20000进行浓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检测质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和步骤P4中,采用0.2μm滤膜进行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生化检测质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选取的低值质控品原料与所述步骤P1中选取高值质控品原料的体积比为 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化检测质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制得的低值质控品和所述步骤P4制得的高值质控品采用1.5ml的棕色EP管分 装,每支分装量为150ul,并在-15~-30℃下冷冻保存。 9.一种生化检测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的生化检测质控品对ADA、AFU、DBIL、GPDA、TBA五项临床生 化检测指标的检测进行质控。 技术说明书 一种生化检测质控品和质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医学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以对ADA、AFU、DBIL、GPDA、TBA五项临床生化检测指标的检测进行有效质控的生化检测质控品和质控方法背景技术

浅谈茶的品饮与茶人之修身养性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从远古神农时代至今,中国茶叶发展已经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茶叶的利用由单纯药用发展到被普遍饮用,逐渐上升为有讲究的品饮,成了一门艺术。茶的品饮是茶文化中最直观的部分。品茶与简单的饮茶解渴层次上是不同的,同样是泡茶,“饮”只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而“品”则包涵了精神上的追求,且远胜于物质上的需求,从饮茶发展到品茶用水、选茶、择具、环境种种的考究,是茶的品饮被冠以“文化”和“艺术”的根源。自古以来,我国爱茶、懂得品茶的人,被称之为“茶人”,他们用茶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通过品茗品味人生,以茶味先苦涩而后回甘,发扬传统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善品茶,重视道德修养,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提倡“清茶一杯”的精神,以茶代酒,以茶养廉,以茶清政,倡导清廉俭德,净化社会风气,制止奢侈浪费…… 古代茶人品茶 中国饮茶史上向来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据史料记载茶叶至唐代才有真正的大发展,大面积种植,普遍采用茶树的人工栽培种植技术,饮茶习俗较为普遍,茶人品茶方式非常讲究。诗僧陆羽所著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总结广大茶人的看法,评定了天下名茶,天下名泉,记载有茶具29种。虽然古代茶人众多,但因身份之不同,文化属性不同,对茶之品味各异。各取所需,皆为修身养性。 1.1佛家以茶“静虑修身” 茶与佛历来缘份很深,俗云“吃茶是和尚家风”。僧侣与品茶之风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应该说茶由野生茶树到人工培植始于僧人,旧时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僧人采茶、制茶、饮茶、品茶、行茶礼、办茶会、写茶诗、著茶书,又提出茶德主张,从而大大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尤以唐代僧人的贡献最大。 佛门胜地,清幽空寂。茶是僧人解除饥渴,驱逐睡魔,提神醒脑,疗疾养生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上佛家视品茶为一种教化。煮茶饮茶对佛门禅宗是不可或缺的。茶堂便是僧人的修行之所,无论其室内的陈设布置,还是品茶的程式都有一定的规范,茶室务求简朴,饮茶过程力求自然淡雅,饮茶的环境氛围静谧中透出神圣和庄严。禅宗认为,参禅要有一颗平常心,无欲无妄。茶本天性平和,茶香幽幽,茶烟袅袅,轻闻慢啜,让人心态宁静平和,正所谓“禅让僧人有一颗平常心,而茶给茶人以一颗平常心”。于是,茶香氤氲,僧家坐禅,静虑修身,茶与禅融合为一体,茶助禅,禅助茶,“转相仿效,逐成风俗”。 “佛之教便是茶之本意”,这是千利休在《南方录》中一句经典之语。据《广群芳谱*茶谱》中载:唐高僧从谂禅师,因嗜茶成癖,所以每说话之前总要说声“吃茶去”。“吃茶去”从此成为著名的茶文化典故,成为禅林法语,作为禅的“悟道”方式,构成了“茶禅一味”的至高智慧境界: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茶,与佛教最内在的精神——了悟结合起来。 1.2文人醉心于茶寄情于山水间 自古以来,茶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文人历来奉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由于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故而从“学而优则仕”的参政之路转向“退而求其次”的归隐生活,坐而论道谈说玄理。茶的清心、淡泊恰恰符合文人的这种心态,文人对茶的追求,不

普洱茶术语名词解释

普洱茶术语名词解释 普洱茶:是指用滇西、滇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制成的。其中又分为生茶、熟茶。 生茶:滇西、滇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直接压成饼、沱、砖,称为生饼、生沱、生砖。不压制的就叫毛茶。 熟茶:滇西、滇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再经过发水渥堆最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发水渥堆过程中的结晶块叫茶头。 发水渥堆:1973年由昆明茶厂研制成功,1976年下关茶厂试制。简单说就是通过人为控制湿度、温度使茶叶进行发酵,达到快速成化的目的。据说是100公斤的茶加入40公斤的水渥堆,在适当的温度下,经过3至7天的发酵。 日凋:也称日光萎凋,俗称晒青,即茶叶刚采摘下来,在阳光下晒干到一定程度。近代也有用热风萎凋的。但据说日光萎凋的茶的品质要比热风萎凋的好。 干仓茶:普洱茶是后发酵茶,放在正常环境中(不高温、高湿、不人为)由茶叶自然发酵的茶,也叫无菌发酵。 湿仓茶:普洱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存放,产生曲菌发酵,也叫有菌发酵(曲菌发酵严重点就和发霉差不多)。 螃蟹角: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的颜色是绿色(但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螃蟹的脚。有股浓浓的梅子香,它含有多种有机物,营养价值很高,可做药用,用于消炎、治疗胃病、糖尿病效果较好。 唛号: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为4位,头两位为该茶创制年份,第三位为茶料等级,第四位为茶厂编号(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散茶用5位,第三、四位为茶料等级,其他同上。 内飞:压在茶饼正面内的那张小纸。一般印有生产厂家及生产厂家徽记。 内票:包在绵纸内的大一点的那张。一般印有该茶的介绍、生产厂家。

关于定值和非定值质控品(终审稿)

关于定值和非定值质控 品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如何选择控制品——第一部分定值与非定值控制品 冯仁丰 我经常被众多同道询问有关每天质量控制的问题。令人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内临床实验室在重视每天的质量控制,因为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临床患者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已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临床和患者确信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其中一个必须实施的是开展每天的质量控制。在如何去选择合适的控制品上,很多实验室偏向于挑选定值控制品,认为控制品的定值对于实验室检测究竟准不准很有价值。而且认为非定值控制品相比定值控制品价钱也便宜,猜想这可能与它们内在的质量差别有关。因此,在质控品选择上,医院或实验室会倾向选择价格可能更贵的定值控制品。 一、控制品加工过程 从校准品、控制品的生产工艺上,如果是冷冻干燥的产品,无论从原材料来源、加工处理、直至成为稳定的冻干血清为止,校准品和控制品完全一样,定值与非定值控制品也完全一样。只是以后根据市场需求,部分冻干血清在体外诊断厂商处,按照校准品要求进入定值程序,最后成为校准品。部分冻干血清在控制品厂商那里,邀请一些实验室进行控制品的检测,将这些检测结果统计处理后确定最后定值,这些冻干血清成为了定值控制品;没有被定值处理的,即为非定值控制品。由于邀请实

验室参与检测定值,需要耗费一定投入,为此出售的定值控制品普遍比非定值控制品要贵。 二、控制品定值必须与使用的检测系统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请注意每个定值控制品说明书上包含了一个很长的定值清单,它按照不同的检测系统进行排列,方便实验室从中寻找到适合自己检测系统的定值。这样的检测系统在国内被称为“封闭”系统。如果实验室确实完全使用了某个“封闭”检测系统,才可能从定值表中去寻找到对应的该检测系统的定值数据。 长期以来临床实验室受国内检验自动化发展试剂和仪器历程的影响,大多实验室至今还是对使用的仪器和试剂分别选择,且各试剂厂商建议的校准品不一,实验室最后形成仪器、试剂和校准品的“个性化组合”检测系统。这种“个性化组合”检测系统在任何控制品公司提供的控制品定值表中,是找不到对应定值的。 三、开展每天的质量控制有必要使用定值控制品吗 自质量控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引入临床实验室起,就强调内部质量控制反映的是不精密度。控制图的绘制方式,让我们观察每天控制值环绕均值的上下分布的波动情况,这就是以均值为中心的控制值不精密度表现。只要每天、每月检测控制值在以往过去波动的范围内,就被认可为“在控”,这是临床实验室的共识。

自制血液质控品

一、自制质控品样本选择 1、红细胞质控品的制备 1.1、选择血液采集时间≤10d的献血者的血液样本A、B、O、AB型各10份。 1.2、同型混合后400g离心5分钟,分离血浆。 1.3、各型混合血浆分别用抗人球卡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阴性方可用于制备血浆质控品。 1.4、压积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后,去除血液凝块、衰老红细胞碎片等,加入CPDA保养液,直抗试验检测阴性。 2、血浆质控品的制备 2.1、用生理盐水将选取的血浆质控品进行连续倍比稀释 2.2、与选定的红细胞进行反应,以各型观察到的最后一个2+的稀释倍数为最佳稀释倍数。 2.3、按照最佳稀释倍数向ABO各型混合血浆中分别加入适量AB型血浆进行稀释后备用。 3、Rh(D)阴性红细胞 3.1、选择ABO血型相同的Rh(D)阴性献血者血液样本1-2份混合后,400g离心5min,去除血浆后加等量CPDA保养液混合成Rh(D)阴性红细胞质控品。 4、lgG抗-D血清:商品化lgG抗-D血清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连续倍比稀释(4),用配置好的1%Rh(D)阳性红细胞悬液和抗人球蛋白卡进行效价测定,以最后一个2+的稀释倍数为最佳稀释倍数,与AB型血

浆混合,配置成lgG抗-D质控血清备用。 5、lgG弱致敏红细胞:取混合后的O型压积红细胞适量(加量通常满足1周使用),加等量上述中所配置的lgG抗-Rh质控血清,37℃孵育30min,洗涤6-8次;末次洗涤后对洗涤液进行抗体残留检测,如有抗体残留仍需洗涤,直到洗涤液无抗体残留;用CPDA保养液将弱致敏红细胞配置成5%悬液,于4℃保存备用1周:如发现溶血或试验结果在非设计强度时,需要新制备。 二、自制质控品验证 1、红细胞验证:从红细胞质控品中取适量红细胞配置成5%红细胞悬液,用试管法按照标准操作规程与抗-A、-B血清进行检测,符合血清学反应格局且凝集强度为4+(见表1)方作为室内质控品使用。 2、血浆验证:从质控品中取各型血浆,用试管法按标准操作规程与ABO血型反定红细胞进行检测,符合血清学反应格局且凝集强度为2+(见表2),方作为室内质控品使用。 3、Rh(D)阴性红细胞验证:取Rh(D)阴性红细胞配置为5%红细胞悬液,与3批不同批次或公司的抗-D血清用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确认,证实为阴性方可作为室内质控品使用。 表1 ABO型红细胞血清学反应格局 已知标准血正定型 A型待检红细胞 B型待检红细胞 O型待检红细胞抗-A血清 4+ - - 抗-A血清 - 4+ -

泡茶技艺

泡茶技艺 好茶、好水、好茶具,还要掌握好的泡茶技术,才能真正得到好的效果。 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和冲泡时间。 一、茶叶用量 饮茶最好用茶壶冲泡,然后再将茶汤倒入茶杯中,这样,不仅有利于茶香的保存,而且还能节省茶叶。用茶杯直接泡茶,容易使茶香消失,茶汤是先浓后淡薄,影响饮茶效用。有客来访,泡一杯,饮上一口或二口甚至不饮,客走茶倒,浪费茶叶。无论自饮或请客,均以使用茶壶为佳。 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为茶壶的1/2—2/3。 二、泡茶水温 泡茶水温对茶汤品质也有影响。烧开水或煮茶,古人叫“候汤”,对此很讲究。 “活水仍须活水煮,自临钓石汲深情。”苏东坡这句诗说明好水还要烧得好。宋代蔡襄《茶录》说:“候汤最难,未熟

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难。“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写得更加明确具体:“水五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古人烧水煮茶的经验,至今仍有参考令价值。 泡茶烧水要求达到沸滚起泡为度,用这样的水泡茶,茶中的水浸溶解得充分,茶汤浓厚,香气充分溢发。水沸过久,溶解氧和二氧化碳气体大大减少,用这样的水泡茶,有损新鲜滋味。水未沸滚而泡茶,茶中有效成分不能泡出,则香低味淡。 概括起来,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 茶叶中含有宝贵的维生素C,是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份,但维生素C的性能,在沸水中很容易被氧化,对一些维生素C含量丰富芽叶很嫩的高级茶,使用鲜开水冲泡,不仅容易破坏维生素C,而且还会产生熟味。所以宜用稍微烧开的水或烧开后水稍待温度下降一些来冲泡,冲泡时间要短一些,这样方可避免产生闷熟味,使汤色翠绿,滋味鲜美。 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以80℃左右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

关于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溯源和质控品赋值的溯源性说明

天津市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技术审查要点 1范围 本文规定了对建立或确认测量正确度为目的的校准品和质控品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进行确认的方法,校准品和质控品由生产企业提供,作为体外诊断试剂的一部分或与其一起使用。适用于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的技术审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说明的引用而成为本说明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说明,然而,鼓励根据本说明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说明。 GB/T 21415 - 2008/ISO 17511: 2003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 GB/T 19702 - 2005/ISO 15193: 200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参考测量程序的说明 GB/T 19703 - 2005/ISO 15194: 200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参考物质的说明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说明 3.1计量学溯源性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3.2国际标准品 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其值不必参考相同量的其他标准,被指定或普遍承认的测量标准。 3.3国家标准品 用国际标准品标定的,或我国自行研制的(尚无国际标准品者)用于微生物(或其产物)的定性鉴定或疾病诊断的生物试剂、生物材料或特异性抗血清。 3.4企业标准品 通过与相同量的国际(国家)标准品和/或进口(国产)试剂比对而定值的测量标准。 3.5浓储液 使用国家标准品和/或企业标准品赋值,作为企业标准品和或校准品配制过程中的母液。 3.6校准品 Calibritaor 具有在校准函数中用作独立变量值的参考物质。 3.7质控品 用于控制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的物质。 3.8测量准确度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输血相容性检测自制室内质控品管理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自制室内质控品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规范输血相容性检测自制室内质控品制备流程,使自制室内质控品满足室内质量控制的相关质量要求,确保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ABO及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等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的制备、性能评价、使用及保存全过程。 3 职责 3.1 实验室质控品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检测需要、考虑质控品需求量和保存周期以月为周期制备相应数量的室内质控品。 3.2 实验室质控品管理人员负责每批次室内质控品的性能评价,将符合质量要求的质控品在《输血科血型血清学质控品在库状态登记表》登记。 3.3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每批次室内质控品投入使用前的审批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单独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室内质控品的配伍原则为满足A抗原、B抗原、抗-A、抗-B阴阳性对照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以下四种质控品组合方式。 4.1.1 A型RhD阳性与B型RhD阴性全血质控品。 4.1.2 B型RhD阳性与A型RhD阴性全血质控品。 4.1.3 O型RhD阳性与AB型RhD阴性全血质控品。 4.1.4 AB型RhD阳性与O型RhD阴性全血质控品。 4.2 单独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室内质控品的配伍原则只需选择一个含有IgG 不规则抗体和一个不含有不规则抗体的全血或单独血清质控品。 4.3 ABO及RhD血型鉴定与不规则抗体筛查联合试验室内质控品的配伍原则 4.3.1 可以按单独试验选择质控品分别选择对应的质控品。

4.3.2 选择两个质控品同时满足ABO及RhD血型鉴定与不规则抗体筛查联合试验的质控要求。 4.4 交叉配血试验室内质控品的配伍原则 4.4.1 IgG抗体质控品选择配伍原则 4.4.1.1选择1个含有不规则抗体的质控品作为受者。 4.4.1.2选择2个与受者ABO同型的质控品作为供者,要求两个供者标本中,一个含有已知可与受者不规则抗体反应的抗原,另一个不含有可与受者不规则抗体反应的抗原。 4.4.2 IgM抗体质控品配伍原则分别选择A、B、O型全血质控品,其中A或B 作为受者、其它两个作为供者。 4.5单独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室内质控品的制备流程 4.5.1 全血质控品原料的选择根据4.1中描述的四种血型质控品配伍原则和每月实验室质控品的需求量分别选择多名采集时间在10天以内的ABO及RhD同型的献血者或传染病指标检测符合献血员标准的患者标本。 4.5.2 原料标本的处理所有标本经过1700g,离心5min,分别吸取上层血浆或血清按相同血型进行汇集,将汇集的血浆再次1700g,离心5min后吸取上清后备用,血浆量不足可以选择更多符合要求的标本血浆或使用两人份以上供者血浆。再分别将同型压积红细胞汇集混匀后使用MAP配方红细胞保养液,洗涤两次(每次1700g,离心5min)后制备成压积红细胞。 4.5.3 质控品的配置将洗涤后压积红细胞、红细胞保养液、对应血清或血浆按1:2:3的体积比配置成全血质控品,分装在硬质塑料试管中,1700g,离心5min 后试管塞封口后4℃保存待用,有效期为35天。 4.5.4 质控品的定标从制备好的全血质控品每个型随机抽取1个标本,使用实验室指定的比对参照或使用频率最高的仪器(或反应体系)进行ABO及RhD血型试验,重复两次后确定质控品的反应格局及强度,在《输血科血型血清学质控品在库状态登记表》登记并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4.6单独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室内质控品的制备

普洱茶审评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assamica (Mast.) Chang),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 按照依制法,普洱茶可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采摘后以自然方式发酵,渥堆处理,生茶性较刺激,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种制法,茶越存越醇香。熟茶:以科学加上人为发酵法使茶性温和,让茶水达到软水好喝,以1973年后为分界点。生茶所冲泡出来的水是青绿色,而熟茶冲泡出来是金红汤色。 常和身边的朋友们谈起,我们接触到的茶商是多么的专业,他们泡茶过程中手法如何的熟练且华丽,冲泡出来的茶汤有多么好喝等等。今天,我把自己的泡茶经验分享给大家。 品茶的时候要温喝,茶汤温度稍烫嘴,更不是一杯接一杯的品饮。当你喝茶的时候,需要让茶汤完整的浸泡你的口腔内每一个部分,浸泡过程中,感受茶汤对口腔内各个部位的刺激点和刺激强度。当这杯茶喝下后之后,需要等待的时间,并用舌头轻轻摩擦上颚,体会涩感的最佳办法。涩的强度、存留持久度会在这次尝试中非常明显的表达出来。涩的强度、涩的点位和持久度,可以直接定义茶品血统上的正否和制作工艺上的优劣。当我们喝下一口茶之后,在后面的几分钟内,请做另外两个动作:用口呼吸数次并吞咽口水——这是检验茶品仓储问题或茶质强弱最好的办法。大家谨记一点,茶质强的新茶和湿仓茶都会对口腔粘膜产生收敛性,这是口腔粘膜抵御刺激的一种保护。但两种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我常常在思考,怎样把熟茶泡得更好喝?熟茶是一种相对难于冲泡的茶。一不留神就会滋味弱,汤感薄,还可能有不悦的气味。更有甚者,明明仓储良好的茶,泡出了让人咽喉干、燥、紧的茶汤。实在令人困惑。 为了把熟茶泡得好喝,我针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一系列问题做了些试验。略有心得有体会。在此与诸位茶人探讨。 我的审评思路主要是按照一下步骤: 一、分析茶性。 气味方面。新熟茶有渥堆味,但好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花蜜香甚至陈香。老熟茶有仓储味、枯叶味、但好的老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很好的陈香甚至药香。 滋味方面。新熟茶滋味已经不太有刺激性、收敛性。但其汤感较佳。冲泡得当,会呈现小豆汤一样粘而沙的口感。老熟茶汤转清,滋味更淡,但能有很高的滑口、油润感。冲泡得当甚至能臻“化”境。 总体而言,熟茶内容不够丰富,一般都不太耐泡。 二、根据茶性确立目标。 前几泡:抑制气味(堆、仓之粗杂),提升黏,稠、油的汤感,使香——水的平衡向后者倾斜。争取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同时,尽量控制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最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耐泡程度。 中间几泡:当发现气味已经开始转“醇”,适当激发茶的香。追求香气.醇——汤的均

关于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溯源和质控品赋值的溯源性说明

精心整理 天津市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技术审查要点 1 范围 本文规定了对建立或确认测量正确度为目的的校准品和质控品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进行确认的方法,校准品和质控品由生产企业提供,作为体外诊断试剂的一部分或与其一起使用。适用于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的技术审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说明的引用而成为本说明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说明,然而,鼓励根据本说明达成协议的 3 3.1 通常3.2 3.3 3.4 3.5 3.6 3.7 质控品 用于控制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的物质。 3.8 测量准确度accuracyofmeasurement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4 要求 应提供校准品的溯源性资料,计量学溯源链的说明应始于该产品的值,止于计量上最高参考标准。校准品如有互换性,应提供互换性研究资料。应至少提供一批校准品靶值的赋值程序及测量不确定度资料,校准品如有互换性,应提供互换性验证时对其赋值进行统计学处理、修订的研究资料。

质控品需提供质控品赋值的详细资料,包括来源、赋值、性能测定等。 根据计量学溯源至SI的可能性及测量程序和校准品的不同计量水平的可获得性,将计量学溯源链的上端分为以下几种: 4.1测量结果可以在计量上溯源至国家(国际)标准品的量。 有可用的国家(国际)标准品作为参考物质,校准品配制过程中使用国家(国际)标准品作为参照。 溯源至国家(国际)标准品,需详细提供国家(国际)标准品相关信息,如使用说明书、批号、质量要求、有效期和装量等。 确保校准品准确性、精密性、稳定性。 4.2 涉 化学等) 结果及结论。 4.3 4.4 4.5 效期稳定性:生产企业应规定产品的有效期,到效期后的校准品检测准确性和精密性,应符合4.3~4.4的要求。 热稳定性:检测校准品准确性和精密性,应符合4.3~4.4的要求。 5试验方法 5.1校准品溯源性 5.1.1主要原材料的选择 选择抗原(抗体)或纯品,按照4.2提供原料选择资料。 选用由生产企业推荐或经实验证明可使用的缓冲液作为稀释液,如可采用牛血清、人血清、5%

自制质控品在实时荧光法HBV-DNA定量室内质控中的应用

自制质控品在实时荧光法HBV-DNA定量室内质控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6-10T14:12:04.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1期供稿作者:尚小云 [导读] 仪器设备:德国凯杰Rotor-GeneQ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高速低温离心机,恒温金属浴,振荡器和加样枪等。尚小云(辽宁省抚顺中心医院检验科 113006) 【摘要】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乙肝病毒核酸(HBV—DNA)时,自制质控品的扩增循环阈值(CT)作为靶值在室内质控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留取已知HBV—DNA浓度的患者血清和甲、乙、丙、戊肝和HIV血清学标志物全阴性的患者血清,通过一定比例稀释得到预期浓度的质控物,分装并-70℃保存。分别计算出靶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OCV%、RCV%),以CT值在±2S为质控警告线±3S为质控失控线,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分析结果质控物最佳条件下的、S和OCV分别为27.5、0.65和2.36%;常规条件下的、S和RCV 分别为28.7、0.73和2.54%。RCV值<2 OCV值,此RCV可以接受。结论自制质控品的CT值作为靶值应用于RT-PCR法HB—VDNA定量的室内质控中,制图方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以推广。 【关键词】HBV-DNA 扩增循环阈值室内质控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159-02 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性强,能有效解决PCR产物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在临床PCR检验中,通常使用质控样本扩增后的“拷贝数/ml”或“U/ml”来进行质控数据的统计分析[1],但应用起来很不方便,本研究试用自制血清质控品的扩增循环阈值(CT)绘制质控图,研究其在HBV-DNA检测室内质控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质控品来源:质控血清来自抚顺市中心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清,经乙肝五项和甲、丙、戊肝血清学标志物全阴性的患者血清20人份;已知HBV-DNA检测结果为5.67×106IU/ml的血清样本一份。以上血清均无肉眼可见的脂血、溶血和黄疸,将其进行56℃30min灭活处理。 1.1.2仪器设备:德国凯杰Rotor-GeneQ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高速低温离心机,恒温金属浴,振荡器和加样枪等。 1.1.3试剂来源:HBV—DNA提取和扩增试剂盒来自凯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质控品制备:已知HBV-DNA检测结果为5.67×106IU/ml的血清样本200μL与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全阴性的患者血清19.8ml充分混合,检测预期浓度在5.00×104IU/ml左右。 1.2.2质控品分装:为保证质控品均一性,要将其充分混匀。制备和分装所有操作均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1.2.3质控品的检测 1.2.3.1最佳条件下的变异(OCV):在仪器和试剂均为最佳状态下,由操作熟练的有多年PCR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连续测定1.2.2中的质控品20次,得到一组CT值数据,经计算可得到其均值(?)、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此变异系数即为OCV。1.2.3.2常规条件下的变异(RCV):在仪器和试剂均为通常状态下,由经过培训的普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连续测定1.2.2中的质控品20次,得到一组CT值数据,经计算可得到其均值(?)、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此变异系数即为RCV。 1.2.4质控图绘制:以CT值在±2S为质控警告线,±3S为质控失控线,自动得到Levey—Jennings质控图,分析结果。 2 结果 2.1准确性评价: 每批次实验同时做空白对照、阴性对照和弱阳性对照和各一份,标准品4份,分别为107,106,105,104 IU/ml。实验结果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均为阴性结果,弱阳性对照在试剂说明书可接受范围内,标准品呈线性关系(R2>0.98)。表明每次实验均在控。 2.2最佳条件下变异(OCV)与常规条件下变异(RCV)结果: RCV值与OCV值比较接近,两组均数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RCV值<2 OCV值,因此RCV可接受,见表l。 3 讨论 表l 最佳变异与常规变异结果对比 3.1近影响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室内质控的因素很多[2],本文仅就采用RT-PCR方法进行HBV—DNA定量的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质控曲线的绘制进行分析和阐述。 3.2考虑到试剂厂家提供的质控品成本较高,自制血清质控品具有如下优点:A.基质与检测标本一致。B.可单批大量获得。C.有良好的稳定性。D.自定义质控浓度。E.无已知的生物传染危险性。以上符合用于临床PCR实验室内质控理想的质控品应具备的条件[3]。 3.3在实时荧光定量PCR过程中,获得的病毒母数据都很大,通常用对数值做质控分析,较为繁琐。CT值是指每个反应管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与模板起始拷贝数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4],可以代替定量结果的对数作为质控数据使用,每次实验可直接将获得的质控品CT值录入东软LIS质控管理系统中,分析是否在空。避免了繁琐的数据换算,简单易行,并且结果准确可信,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939. [2]李金明.临床实验室分子诊断的标准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6):483—486.

沏茶的过程主要是如下九步骤

沏茶的过程主要是如下九步骤: l、烫壶: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2、置茶:—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为度。 3、温杯: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4、高冲: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5、低泡: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般第—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6、分茶: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7、敬茶:将茶杯连同杯托—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8、闻香: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9、品茶:“品”字三个口,—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名茶铁观音的沏茶技艺,冲泡过程非常讲究,是一门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格为一体的品茶艺术,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 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茶友之纯净,乃为茶道之本。 雅:沏茶之细致,身韵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流程。 礼: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友,为茶主之茶德。 和:是人、茶与自然的和谐,清心和睦,属于心灵之爱,为茶艺之“道”也! 安溪茶艺将籍著这纯正、清雅的茶艺传播、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安溪是乌龙茶的故乡,产茶和饮茶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在安溪,不但有独到之处的乌龙茶采制技艺,而且十分讲究品饮艺术。品饮乌龙茶,茶叶选用铁观音、黄金挂、本山、毛蟹等名茶,茶具选用精致的瓷质、陶制小壶、小盅,冲泡选用山泉水、井水和纯净的淡水。 名茶铁观音,色泽黛绿,形如珍珠,汤色金黄,味醇鲜爽,香气独特,犹如玉兰吐芳。沏泡款款有序,动作优美,真正达到纯、雅、礼、和的品茶意境。“谁人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 展示茶具 茶匙、茶斗、茶夹、茶通是竹器工艺制成的,安溪盛产竹子,这是民间传统贯用的茶具。茶匙、茶斗是装茶用,茶夹是夹杯洗杯用的。炉、壶、瓯杯以及托盘,号称“茶房四宝”,这主要是遵循本地传统。安溪茶乡有悠久历史的古窟址,在五代十国就有陶器工艺,宋朝中期就有瓷器工艺。不仅泡茶专用,而且有较高的收藏欣赏价值。而用白瓷瓯杯泡茶,对于放茶叶、闻香气、冲开水、倒茶渣等都很方便。 烹煮泉水 沏茶择水最为关健,水质不好,会直接影响好茶的色、香、味,只有好水好茶味才美。冲泡安溪铁观音,烹煮的水温高达 100度,这样最能体现铁观音独特的香韵。 沐霖瓯杯 “沐雾瓯杯”也称“热壶荡杯”。先洗盖瓯,再洗茶杯,这不但是保持瓯杯有一定的温度,又讲究卫生,起到消毒作用。 观音入宫 右手拿起茶斗把茶叶装入,左手拿起茶匙把名茶铁观音装人瓯杯,美其名日:“观音入宫”。 悬壶高冲 提起水壶,对准瓯杯,先低后高冲入,使茶叶随著水流旋转而充分舒展。 春风拂面 左手提起瓯盖,轻轻地在瓯面上绕一圈把浮在瓯面上的泡沫刮起,然后右手提起水壶把瓯盖冲净,这叫“春风拂面”。 瓯裏酝香 中国茶叶有六大类,其中红茶全发酵,绿茶不发酵,乌龙茶是半发酵。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其生长环境得天独厚,采制技艺十分精湛,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具有防癌、美容、抗衰老、降血脂等特殊功效。茶叶下瓯冲泡,须等待一至两分钟,这样才能充分地释放出独特的香和韵。冲泡时间太短,色香味显示不出来,太久会“热汤失味”。 三龙护鼎 斟茶时,把右手的拇指、中指夹住瓯杯的边沿,食指按在瓯盖的顶端,提起盖瓯,把茶水倒出,三手指称为三条龙,盖瓯称为鼎,这叫“三龙护鼎”。 行云流水

云南普洱茶市场分析

普洱茶是我国独有的茶叶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同时,普洱茶也是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普洱茶生产有利于云南茶叶结构调整 和茶农收入增加。2007年至今,在经受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后,中国茶叶种植 面积持续扩大,产量、产值稳步提高,内销和外销市场同步上扬,社会产业和 金融资本持续流入茶叶行业。其间,普洱茶市场却与中国茶产业整体走势相左。自2007年中价格泡沫破裂后,普洱茶产业经过为期两年的探底与整理,在部分生产企业和渠道商家不懈推广的努力下,尤其是通过品饮的推广与正确的消费 引导,普洱茶市场培育成效显现,普洱茶生产开始稳步回升,自2009年起逐渐复苏。而2010年春夏的大旱使得普洱茶春季原料减少,又再次引发市场对普洱茶的密切关注。 2011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更加纷纭复杂,CPI指数不断攀升,同时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通胀压力加大。值此2011年普洱春茶上市之际,面对整个行业的稳步复苏,夯实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市场、树立消费信心、促进市场稳步前行,已经成为当前普洱茶产业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重大命题。以此为契机,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正确引导今后全国普洱茶生产、流通与消费走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普洱茶行业龙头企业及相关行业社团组织,认真分析当前的局势,形成如下分析报告。 一、普洱茶产销现状 (一)生产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提供的数据:2010年,云南全省茶园面积达560万亩,比2009年的534万亩增加26万亩,增幅为4.87%;投产面积达到403万亩,同比增加45万亩,增幅为12.57%;茶叶总产量为20.73万吨,同比增加2.43万吨,增幅为13.29%。普洱茶产量为5.08万吨,增幅为12.9%。分析表明,2010年虽然云南茶园总面积在连年增加后放缓,但投产茶园的增幅却保持在两位数的水平,2010年云南省投产茶园占茶园总种植面积的71.97%。近几年,新增的茶园陆续进入投产期,使得云南省茶叶总产量以两位数的增幅快速增长。但云南茶叶单产不高,按投产面积计算,2010年云南省的单产是51.4公斤/亩,全国平均单产是62.5公斤/亩,总体效益还有待于提高。

普洱茶最常见的问题大全

普洱茶最常见的问题大全 1、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是这样定义的: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生产历史悠久,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用普茶已自唐朝。清代普洱府即现代普洱县周围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普洱成为集散地,蒙、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 普洱茶的产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湿度较大,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茶树分为乔木或乔木形态的高大茶树,芽叶极其肥壮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叶品质优异。 普洱茶有散茶与型茶两种。运销港、澳地区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 2、普洱茶分为几种?特点有些什么? 普洱茶的“生”“熟”之分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是中国茶叶中极具特色的茶类,在目前市场上的普洱茶商品分类上,按产品的特性,有自然分类和学科分类。自然分类即把未经渥堆发酵加工的晒青毛茶制成品俗称为普洱生茶。学科分类普洱茶是工艺茶,即采用人工发酵加工制成的普洱茶,俗称为普洱熟茶。保持传统风格的自然醇化的普洱茶产品、其品质的好坏,关键是选料和贮放的条件陈化时间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人工发酵的普洱茶,其品质形成与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贮放条件等相关,缺一不可。其中加工工艺尤为复杂,除了控制好水分(湿度)、温度、光线、空气(氧气)等条件外,控制有益微生物是这类普洱茶良好品质形成的关键措施,能否控制这些因素是发酵普洱茶品质稳定与否的重要环节。 无论是经过长时间自然醇化或人工发酵工艺的普洱茶品,目的是让晒青毛茶的苦涩浓烈性味得到收敛,杂味散失,转化为茶汤明亮、醇厚甘滑、温润香纯的优良普洱茶品。 3、普洱茶如何存放? 大家都知道普洱茶陈放越久越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存放过程,这种的云南大叶种茶叶采制的普洱茶是在不断变化。要让这个变化越来越好,而且尽量的快,不必等个十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