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发生机制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分析_钟卓光

牙周病的发生机制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分析_钟卓光
牙周病的发生机制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分析_钟卓光

[13] Nielsen A R, Plomyaard P, Krabbe K S, et al. IL-6, but not

TNF-α, increases plasma YKL-40 in human subjects[J]. Cytokine,2011,55(1):152-155.

[14] Mlinar B, Marc J, Janez A,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associated diseases[J]. Clin Chim Acta,2007,375(1-2):20-35.

[15] Schoppet M, Kavurma M M, Hofbauer L C, et al. Crystallizing

nanoparticles derived from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contain the calcification inhibitor osteoprotegerin[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1,407(1):103-107.

[16] Savas G, Arzu S, Ali K, et al. Osteoprotegerin, leptin and IL-6:

Association with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Diabetes & 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2012,10(1):25-31.

[17] Cartier A, Lemieux I, Alméras N, et al. Visceral obesity and plasma

glucose-insulin homeostasis: contributions of 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 men[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8,93(5):1931-1938.

[18] Zhu J, Yong W, Wu X H, et 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resveratrol

on TNF-alpha-induced MCP-1 expression in adipocytes[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8,369(2):471-477.

[19] Jonathan P, German,Brent E, et al. Leptin deficiency causes insulin

resistance induced by uncontrolled diabetes[J]. Diabetes,2010,59(7):1626-1634.

[20] Kusminski C M, Scherer P E. The road from discovery to clinic:

adiponectin as a biomarker of metabolic status[J]. Clin Pharmacol

Ther,2009,86(6):592-595.

[21] Rosca M G, Vazquez E J, Chen Q, et al. Oxidation of fatty acids

is the source of increased 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 in kidney cortical tubules in early diabetes[J]. Diabetes,2012,61(8):2074-2083.

[22] Siegelaar S E, Barwari T, Kulik W, et al. No relev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glucose variability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well-regulated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J].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5(1):86-92.

[23] Helin A, Kinnunen T I, Raitanen J, et al. Iron intake, haemoglobin

and risk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MJ Open,2012,2(5):e001730.

[24] Clausen T D, Mathiesen E R, Hansen T, et al. Overweight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adult offspring of women with diet-treated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or type 1 diabete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9,94(7):2464-2470.

[25] Afkhami-Ardekani M, Rashidi M. Iron status in women with and

without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9,23(3):194-198.

[26] Arkkola T,

Uusitalo U, Pietikainen M, et al. Dietary intake and us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in relation to demographic variables among pregnant Finnish women[J]. BrNutr,2006,96(5):913-920.[27] Jovanovic L, Savas H, Mehta M, et al. Frequent monitoring of A1C

during pregnancy as a treatment tool to guide therapy[J]. Diabetes,2010,59(Suppl 1):A507-A508.

(收稿日期:2014-04-18) (本文编辑:王宇)

①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 江门 529100通信作者:钟卓光

牙周病的发生机制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的

关系分析

钟卓光①

【摘要】 作为慢性细菌性感染性症状,牙周病有着很高的患病率,是引发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因素。在医学研究不断进步的形势下,许多研究均已证实牙周病既可以对口腔局部的牙周组织进行牵连,又密切关系着全身系统性疾病,国内外许多研究均证实牙周病和糖尿病、呼吸道感染、心脑血管以及早产低体重婴儿等症状有着相关性。基于此,本文先是对牙周病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概述,又详细阐述了与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探究出的牙周病和全身性系统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对牙周病会加重患者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介绍,以求能够通过对牙周病的有效治疗,降低牙周病患者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发生率,以维护牙周病患者的身体健康,为牙周病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牙周病; 发生机制; 全身系统性疾病; 关系分析

作为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口腔三大症状之一,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疾病,其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对牙龈组织构成累及的牙龈病以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牙周病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是导致人类牙齿不全的最主要原因,细菌是导致牙周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牙周病属于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引发成人失牙的重要因素,此症状能够引发多种疾病,主要有心血管、糖尿病、呼吸道感染和早产低体重婴儿等,对于牙周病和以上症状的关系,也有文献做了研究[1]。而本文就从牙周病的发生机制出发,简单综述其与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1 牙周病发生机制

1.1 局部因素 牙菌斑是基质包括的相互粘附抑或粘附在牙面、牙间或者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没有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为不能被水冲去抑或漱掉的细菌性生物膜。其细菌主要是由4种方式来破坏牙周:(1)细菌侵袭。通常来说,细菌本身并不会在牙周炎早期对牙周组织进行侵入,而是细菌产物进入牙周组织,以此来破坏牙周组织。然而经过近几年的电镜观察得知,细菌本身可以侵入牙龈,并且是通过牙周袋以及与上皮表面结合进行的。(2)体内繁殖。毒性细菌要想致病需要繁殖在宿主组织当中。唾液、牙周组织以及龈沟液能够当作细菌繁殖的优良环境。(3)对宿主防御机能进行抑制。致病菌主要是对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进行抑制,如对唾液当中的杀菌因子进行抑制等来达到对吞噬细胞功能进行抑制的目的。(4)对宿主牙周组织进行损害。细菌当中的酶以及抗原性成分可以破坏牙周组织,如菌体的表面物质能够使宿主出现免疫反应,加快骨吸收的速度;代谢产物能够直接损伤组织。

1.2 全身因素 只有菌斑微生物还不能够引发牙周病,其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宿主反应,其主要有遗传、性激素、艾滋病和糖尿病等相关系统病以及吞噬细胞数目减少等。

2 牙周病和全身性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依照不同疾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去除混杂因素,如患者年龄、吸烟史、性别等影响之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早产及低体重婴儿、呼吸疾病以及糖尿病等都和牙周炎有着一定的关系。见表1。

表1 不同全身性系统疾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疾病名称因素回归系数标准误差

心血管疾病牙周炎-2.273 1.217

脑血管疾病牙周炎-1.733 1.297

早产与低体重婴儿牙周炎-1.613 1.333呼吸道疾病牙周炎-1.583 1.298

糖尿病牙周炎-1.522 1.413

2.1 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通过本院近几年的死亡病例来看,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除了常见的影响因素外,感染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导致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增加了30%左右。而牙周病属于口腔疾病中的慢性感染,因此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牙周病的感染细菌在进入患者的血管之后,会对血管中的平滑肌细胞或者是内皮细胞产生破坏,同时生成一种与血小板胶状蛋白质相

Analysi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Systemic Diseases/ZHONG Zhuo-gu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6):150-153

【Abstract】 As a chronic bacterial infection symptoms, periodontal disease with high incidence, is a main factor to cause of adult tooth loss. In medical research progress situation,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eriodontal disease can be implicated in periodontal tissue of oral local, but also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systemic diseases, many studies showed that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preterm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have symptoms such as a correl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first to the mechanism of periodontal disease were summarized,and expounded in detail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recent year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systemic system disease, and systemic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may increase the risk factors are introduced, to through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ystemic disease, periodontal disease patient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provides the powerful guarantee for periodontal disease patient's life.

【Key words】 Periodontal disease; Pathogenesis; Systemic diseases; Relationship analysis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Xinhui District Jiangmen City, Jiangmen 529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6.049

类似的物质,不仅能够加速牙周病患者血管内血液的凝固速度,而且会附着于牙周病患者的血管壁上,导致牙周病患者患上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堵塞,影响患者血管的血液流量和血流速度,从而造成患者出现供氧不足和缺血的现象,引发心血管疾病,例如脑卒中等。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是都有着很高的发病率,都属于多因素的慢性症状。同时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又包括许多混杂因素,如患者年龄大、有吸烟史、收入低以及有糖尿病等。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在上世纪90年代就对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给牙周病引发全身并发症提供有效的证据。我国的徐黎[2]研究发现,与其他类型的患者相比,牙周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要高出1.24~1.34倍,也就是说1.24~1.34为相对风险度。同时,研究还表明牙周袋探诊深度和失牙分别在6 mm以上和12颗以上的患者会有很高的几率患心血管疾病。其中1.57是男性基线在24颗和24颗以下的牙齿和在25颗与25颗以上的牙齿的人患中风的风险比;和没有牙周病或者有轻微牙周病的患者相比,平均临附着丧失在6 mm以上的有严重牙周病患者所患缺血性脑病的几率要高出4.3倍。

2.2 牙周病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许多研究均证实牙周病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脑血管疾病。赵旭等[3]的研究显示,牙周病患者显著关系着出血性脑栓塞,然而此项研究并没有把脑血管症状和牙周病剂量之间的依赖性关系明确给出来。患者出现牙周炎感染而引发的炎症因子、内毒素、牙周致病菌以及抗原(以上均为全身性炎症),可以帮助形成动脉硬化以及血栓栓塞,最终引发缺血性脑栓塞。

2.3 牙周病与早产以及低体重婴儿的关系 多项研究均已对患有牙周病的产妇和早产以及低体重婴儿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崔巍巍等[4]的研究表明,和没有牙周病产妇相比,患有牙周病产妇的早产发生率要显著较高,2.11为OR,1.74为小胎龄儿OR。而在结合早产以及小胎龄儿时,2.26是OR。同时该研究发现,产妇在产前实施有效的牙周治疗,其出现早产以及低体重新生的几率就会降低82%。基于此,美国医学会就建议广大妇女在怀孕之前要及时让相关医生来检查牙周病进行积极的治疗,以使早产以及低体重儿的发病率得到降低。如果母亲免疫系统出现了牙周病原体感染会触发早产以及生出低体重婴儿,同时牙周致病菌能够引发胎膜出现多种慢性炎症,在细菌当中的内毒素刺激下,多种炎性因子以及介质可不断产生,以此使早产风险得到了增加。牙周感染可对胎儿的生长造成影响,增多了炎性羊水,使得子宫肌收缩率增加而出现早产,这大概关系到改变了牙周病患者的全身细胞因子抑或细胞因子产物直接进入到宫腔。

2.4 牙周病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 牙菌斑能够加快口咽以及口腔当中病原体的定殖速度。细菌进入到呼吸道(由口腔),能够引发下呼吸道感染、肺炎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研究显示,牙周感染会使戴用呼吸机患者致死性肺炎的发生几率得到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牙周不健康的也会由于肺炎而增加死亡率[5]。牙菌斑能够充当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肠道等呼吸道病原体的储存库,下呼吸道以及肺部可吸入口腔咽喉处的细菌,以此引发呼吸道感染抑或使以往的病情得到加重。唾液蛋白酶这些和牙周病相关的酶能够对口腔黏膜的表层构成损害,加快致病菌的聚集速度,使肺部吸入病原菌的几率得到了增加。另外,许多炎性细胞因子以及多种炎症介质会由牙周病产生,这就使呼吸道上皮炎症状态得到了加重,使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速度加快。

2.5 牙周病与糖尿病的关系 对于牙周病和糖尿病之间的双向关系,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予以了证实,在病理上,两者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一,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其高血糖状态使龈下菌群得到了丰富的营养,增强了牙周病致病菌的杀伤力,与此同时使单核细胞把大量炎症介质分泌出来,加快了骨的吸收以及破坏了牙周附着;血管病变使得组织出现缺氧和缺血情况,没有办法彻底清除牙周感染,不能很好的进行牙周病损愈合,并大大破坏了牙周组织。其二,作为一种慢性炎症,牙周病在控制糖尿病代谢上有着许多负面影响。其使糖尿病患者对病情控制的风险得到了增加,这和牙周病出现长时间全身感染,并释放出IL-6、TNF-α以及CRP等许多致炎因子有关,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就直接减少了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的数目,降低了活性,从而难以控制血糖水平[6]。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显示,非特异性炎症能够减少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在糖尿病的发生中,活性降低参与进来,而作为局部炎症环境,牙周病使牙周组织也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参与,而与这两种疾病进行联系的纽带就是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

2.6 牙周病与关节炎的关系 与牙周病有关的关节炎主要有两种: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因为风湿性关节炎与牙周病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例如免疫病理、发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等,都

是对骨质进行吸收,是细菌产物与成骨细胞或者是单核细胞相结合,提高细胞因子分泌的速度,推动巨噬细胞与破骨细胞也参与其中,需要通过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进行治疗[7-10];而一旦人类患上风湿性关节炎,那么他患上牙周病的几率比健康人高一倍,而牙周病患者患上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率也比健康人要高[11-13]。

2.7 牙周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骨质疏松症是指患者体内的骨量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骨疾病,颌骨骨质丧失就是骨质疏松症表现在患者的口腔颌面部,与牙周炎、牙槽骨吸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4-16]。全身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降低,但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病之间的关系受到患者服用激素、年龄、绝经年龄、口腔卫生以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需要专家学者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相互之间的关系[17-19]。

2.8 牙周病与消化道疾病 目前,幽门螺杆菌是否是牙菌斑的贮库已成为我国医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与热点,在牙菌斑与唾液中均可检测出幽门螺杆菌,且牙周炎患者的菌斑与唾液中检测到的幽门螺杆菌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员,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0]。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后,患者胃内的幽门螺杆菌含量基本为零。而口腔中还是存在着幽门螺杆菌,因此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已经作为发现患者消化道疾病最重要的因素[21]。一旦发现牙周病患者口腔中存在着幽门螺杆菌,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消化道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保证牙周病患者的消化道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目前,对于牙周炎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已有了确切的证据,其中被认为最有可能关系到牙周炎的是2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这些均关乎到牙周炎的全身系统性疾病之所以被引发可能和口腔细菌经过口腔和血液散播有关,特别是对于牙龈卟啉单胞菌,其致病作用已被许多研究证实。然而,基于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关疾病的机制涉及到多方面,目前还在不断研究中。而本文已经把牙周炎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的联系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基于此,要想对全身系统性疾病进行有效预防与控制,做好口腔疾病的控制工作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医学经济学角度出发,对牙周炎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能够改变卫生政策,既能够使牙周感染的发病与患牙的缺失率得到最大幅度降低,又能够获得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陈雷,段开文.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1,1(1):45-48.

[2]徐黎.心血管疾病与牙周疾病的研究进展[J].医学美学美容(中

旬刊),2013,18(3):268-268.

[3]赵旭,李波,曲松滨.慢性牙周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

管病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34(2):274-276.

[4]崔巍巍,刘英奇,陆慧,等.治疗孕妇牙周病对早产及低出生体

重儿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75-76.

[5]尤珍.牙周病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4):

66-67.

[6]邰佰霞.Ⅱ型糖尿病前期龈炎患儿牙周可疑致病菌及龈沟液AST

和IL-6检测[D].天津医科大学,2012.

[7]张震康.加强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

学科学院学报,2010,2(3):245-248.

[8]原韶钟,郝梅,杨计亮.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6(11):1227-1229.

[9]常亮.老年人牙周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中国伤残医学,2013,

6(12):201-202.

[10]周嫣,彭利辉,刘红燕,等.2型糖尿病患者缺牙及义齿修复相

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11):1046-1049.

[11]贾薇.引起牙周病相关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

报,2013,10(4):70-71.

[12]刘克瑾.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及与慢性肾脏疾病的

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13]于西佼,唐开亮,杜毅.牙周组织发育期上皮剩余的组织学观

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5-16.

[14]汪志君.伴放线放线杆菌LPS对不同部位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

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

[15]吴鹏.口腔感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继续医学教育,2012,

21(6):86-88.

[16]张金秀.粪肠球菌再感染根尖周炎与全身健康的相关性初探[D].

福建医科大学,2013.

[17]胡爱云,周伟颜.口腔卫生宣教在中年人牙周病治疗中的作用.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5-7.

[18]马清霞.54例牙周病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

10(3):125-126.

[19]孟红军.中药固齿散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

新,2012,9(17):33-35.

[20]晁秀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牙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2,9(22):98-99.

[21]薛松涛.高压氧在牙周炎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2,9(24):120-121.

(收稿日期:2014-03-14) (本文编辑:王宇)

口腔状况反映全身健康

口腔状况反映全身健康 -Sharon Guynup 当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紧密关系渐趋清楚,牙科专业人士,普通医生和 患者需要重新审视“口腔健康”这个概念。 牙龈萎缩、暴露出牙齿使之变长在历史上被认为是成年的标志(比如在William Thackary 1852年的小说HenryEsmond传记中,就用“长牙齿”来描述一个中年人)。青年时代的一些牙齿随着岁月变得松动起来,因为其支持组织会被牙周疾病轻松手里,这些牙齿最终也会脱落。 现在人们的寿命越老越长,牙龈疾病已经取代龋齿成为人们牙齿脱落最常见的原因。按照美国牙医协会的统计,这些疾病对80%以上的65岁以上的人产生影响。在千年之交,美国普通外科医生David Satcher在他的里程碑式的报告《美国的口腔健康》中称牙周疾病为“静静地流行病”。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良好口腔健康的意义远大于能保持一口灿烂的笑容。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牙周疾病可能对取多全身健康问题造成影响,例如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合并症和心脏疾病。 以上研究及其可能产生的卫生政策是出版本专刊的目的。本专刊由科学美国人和宝洁公司联袂奉献。为了满足牙科专业人士和患者的需要,我们将日益增长的有关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的一些问题展示出来以飨读者。读者将会得到来自研究最前沿的学者们有关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关系的最新探索成果。 与其它所有科学探索的新领域一样,有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描绘出非常清楚的情景,而另一些结果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研究,例如发现患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在牙周疾病得到治疗后显著下降。其它研究,例如关注牙周疾病和心脏情况的研究,就没有得到确定的因果关系。有关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关系的新信息每天都层出不穷。例如,在2006年5月,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科研人员在某些口腔细菌里发现一些基因,可以使这些细菌侵入和感染人的血管细胞。毫无疑问,这一发现被应用于研究口腔与心脏(或人体其它部分)关系。而且,今年将又有两个重达研究项目,关注口腔疾病和妊娠与待产妇妊娠合并症的关系。 那么,口腔内部的情况与全省健康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确切关系呢?口腔中隐藏的几百万的细菌(超过了人体的细胞总数)及其引起的继发炎症是罪魁祸首。这些微生物形成复杂粘着的菌落斑块。这些被微生物学家称作“菌斑”的极难清除的斑块,包括抵抗力强的、珊瑚礁样的结构,它们堆积在龈线和牙齿之间。 口腔中大约500种细菌中的一些细菌是是有害菌丛,可以引起牙龈炎和感染牙龈。这些情况下免疫系统会介入来战胜这些入侵者,此时牙龈开始产生炎症,而且刷牙时可能出血。有趣的是,如果这样感染出现在臂部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人们毫无疑问要找医生进行治疗,但是人们却往往对出血和肿痛的牙龈放任自流。 如果不经治疗,这种肿痛会发展成为全面的牙周炎症,而且免疫系统开

牙周病学 名词解释

牙龈gingiva: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游离龈free gingiva /边缘龈marginal gingiva: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龈沟gingival sulcus/gingival crevice: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位于游离龈根方并与之相连续,呈粉红色、坚韧、不能移动。 角化龈keratinized gingiva:游离龈+附着龈。 游离龈沟free gingival groove:在牙龈表面游离龈与附着龈以一条微向牙面凹陷的小沟为分界线。 点彩stippling:附着龈的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 膜龈联合mucogingival: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粘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龈乳头gingival papilla /牙间乳头interdental papilla: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embrasure 中。 龈谷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BW: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共约2mm。 龈牙结合部dento-gingival junction:牙龈组织借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地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龈牙单位dentogingival unit: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 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被破坏,代表了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程度。 牙周膜/牙周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牙槽骨alveolar bone/牙槽突alveolar process: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 牙槽窝alveolar socket:容纳牙根的窝。 固有牙槽骨alveolar bone proper:牙槽窝的内壁。 牙槽间隔interdental septum:两牙之间的牙槽骨部分。 硬骨板lamina dura:固有牙槽骨在X线片上呈围绕牙根连续的致密白线。

牙周疾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牙周疾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摘要:牙周病患病率高,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全身系统性疾病可能影响 牙周组织的健康,同时,牙周病也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牙周病和心脑 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相互影响。目前来说,牙 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 疾病的关系以及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牙周病;全身系统疾病;发生机制 牙周病作为口腔最常见的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影响口腔健康的三大疾 病之一。现已有许多证据表明,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菌斑微生物。其不仅是人群中最广泛流 行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牙周病的发病率非常高,约为80%-90%。在菌斑微生物与宿主发生反应,造成牙周支持组织(如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 炎症和破坏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牙周病也能影响全身健康或疾病, 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牙周组织的健康在受某些系统性疾患、全身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影响 的同时,牙周疾病也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1、牙周病的特点 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这是众所周知且被广泛承认的事实。与此同时,牙周 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宿主的防御反应。所以,牙周病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细菌的不断侵袭和人体的抵御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所导致的慢性疾病。口腔是一个相当复 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迄今为止,发现约有800种不同的微生物存在于的口腔之中。牙周组 织比较特别,所以口腔微生物在牙表面面以菌斑生物膜的形式存在,是一种复杂的微生物生 态群体,是细菌生存、繁殖的重要场所[1]。牙结石积累、食物残留、修复不良等局部因素的 存在是牙菌斑的积聚的重要加剧因素,同时增加细菌微生物的致病力,最后造成牙周组织的 损害。牙周病患者可能发生牙龈炎症出血、肿胀,牙槽骨不同程度的吸收,牙周袋形成,牙 齿松动或移位,最终可导致牙齿的脱落,影响牙齿的咀嚼和辅助发音等功能,从而影响患者 的全身心健康。 不仅与局部细菌因素有关,若进一步发展,牙周袋内的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能通过溃疡 糜烂的袋内壁上皮进入牙周组织,导致宿主的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随后牙周组织遭到免疫 破坏,甚至细菌微生物还有它的有害产物以及炎症因子可进入循环系统,造成人体其他器官 及组织的损伤。反过来讲,当机体的全身因素及状况变化时,机体的抵御和损伤恢复能力会 被削弱,造成牙周组织失去防御细菌侵害的能力时,牙周病的发生和(或)加剧随之而来, 比如全身系统疾病如代谢过程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缺陷等情况可能加剧牙周损伤的发生[2]。 2、牙周病与全身系统疾病的关系 2.1牙周病与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发病率高,且对全身影响较大,可能引起中枢神 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同时糖尿病也是牙周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牙周病的发病率比较高,研究调查表明,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生率高达59.6%,故 有学者将牙周病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 糖尿病和牙周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一方面,糖尿病可以增加牙周病的发病风险,另 一方面,牙周炎可能改变机体的代谢,使胰岛素效能下降,不利于血糖控制和增加发生糖尿 病并发症的风险,对糖尿病有着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牙周病的发生率是无糖尿 病患者的2-3倍,尤其是重度和难治性牙周炎的发病率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其相互影响的 致病机理可能是:牙周病患者由于致病菌的感染,经过长期的炎症因子的作用使胰岛素受体 减少,导致宿主的血糖难以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好的水平,然后宿主的防御系统紊乱,糖尿病 患者患牙周炎的可能性增大,牙周病的严重程度也相应增加[3]。 2.2牙周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感染和炎性损害是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病可引起血 栓的形成,炎性因子表达的明显增加。作为慢性感染性疾病,牙周病对动脉粥样硬化、缺血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影响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影响 关注口腔健康,坚持早晚刷牙,定期做口腔检查,消除口腔疾病,不仅有利于维护口腔本身的功能,而且对全身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全身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大家知道的可能比较多,例如:白血病病人牙龈容易出血,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容易有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然而,更重要和复杂的问题是另一方面的问题,即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这方面的问题有些已经基本明确,还有一些尚不清楚,以下列举数种相关较密切的全身健康情况作一介绍。 名医简介:林焕彩,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 1.心肌梗塞 大多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牙周炎和牙周脓肿。分析认为,牙周炎症局部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一些链球菌,这些细菌可以产生内毒素并可侵入血液,当内毒素达到一定水平时,便会引起小的血栓和动脉痉挛,如果心脏的冠状动脉受到累及,便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2.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在一定条件下细菌等病原体侵犯心脏的瓣膜而引起的。口腔中寄居着大量的细菌,其中大部分细菌对人体没有危害,一部分细菌毒性很弱,只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能致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口腔感染有关,在某些情况下,拔除病灶牙后,症状立即消失。 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口腔护理不当,细菌在口腔中会越积越多,对那些免疫差的人来说,患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原因是,这些本应依附在牙齿上的细菌会进入人的唾液里,再随呼吸进入气管的上部和其他细菌一起对下呼吸道造成感染。 4.糖尿病 糖尿病与牙周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常并发不同程度的口腔病变,牙周病发病率高,病变损害严重且进展更迅速。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 5.胃肠道疾病 消化道溃疡是幽门螺旋杆菌引起,口腔中存在大量这种细菌,肠胃中的幽门螺旋杆菌通过药物容易清除,而牙菌斑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却难以清除,他们可以引起胃肠道再度感染。 6.早产 早产儿与足月儿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患有严重牙周疾病的妇女更容易早产。重症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性为牙周正常孕妇的倍,大于吸烟、饮酒的影响。孕妇在怀孕期间进行自我口腔保健、定期口腔检查和产前检查是非常重要。 7.影响营养和生长发育 牙齿疼痛、缺失还导致咀嚼功能降低,造成偏食和食欲不振,妨碍营养摄取和吸收,对于儿童将影响其生长发育。 由此可见,关注口腔健康,坚持早晚刷牙,定期做口腔检查,消除口腔疾病,不仅有利于维护口腔本身的功能,而且对全身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可能相关机制分析

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可能相关机制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26T14:15:13.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作者:秦菁 [导读] 牙周病是严重影响成年人生活质量的口腔疾病之一,许多的研究均得出。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新疆石河子 832008) 【摘要】牙周病指的是发生于牙龈、牙周膜等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病患病率较高,是严重影响成年人生活质量的口腔疾病之一。本文结合已有的部分研究结论,对于牙周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有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牙周病;系统性疾病;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382-01 牙周病是严重影响成年人生活质量的口腔疾病之一,许多的研究均得出,一部分的系统性病症、全身性的因素以及有关行为均可以影响到牙周组织的相应健康;在牙周出现了感染情况也成为了一部分系统性疾病形成的重要因素。 1.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 许多研究团队已经论证了牙周病与心血管病两者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以Humphrey为主导的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存在着牙周病的病人在冠心病方面的发病几率是对照组的1.24倍至1.34倍,也就是说在危险度比上为1.24到1.34之间。相同类型的报道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说Janket经研究后算出的危险度比为1.19倍以及Khader等计算出的1.15倍等。 对于患有牙周病的病人来讲,程度不同也会在全身系统病症的影响方面也不一样。比如说具有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并且伴发了重度的慢性牙周病的病人,和伴发了较轻的牙周病的病人相比的话,在甘油三脂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应水平上是显著增高的,但是对于高密度脂蛋白的相应水平来讲,对于同时患有严重的慢性牙周病的病人就是比较低的。牙周病属于造成牙失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而剩下的牙齿则易导致冠心病的形成和发病。而有相关的研究就反映出,当剩下的牙齿低于10颗的人群就比剩下的牙齿超过25颗的病人出现冠心病而死亡的风险增加7倍。 2.牙周病与脑血管疾病 部分研究也显示出牙周病和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也具有较大的相关性。通过临床治疗观察得出,患有牙周病的病人(相应指标为平均附着丧失超过6mm)和出血性的脑栓塞具有着显著的关联(0R是2.5,95%CI1.1~5.6),但是,此项研究并未提出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对牙周病具有怎样的影响和关系。 3.牙周感染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 由Pitiphat等人通过临床观察和总结得出,存在着牙周病的一组孕妇出现早产的机率明显的要比正常组高,OR是2.11,而小胎龄儿OR 为1.74。早产和/小胎龄儿结合时,OR则是2.26。研究结果显示怀孕期间的慢性感染与早产儿相关联,牙周感染能够致使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出现,进而让CRP的水平增高。已发现较高CRP和早产具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此种感染会对母亲的免疫体系造成影响进而诱发早产或者是致使低体重出生儿的现象,这些病菌能够导致胎膜出现慢性的炎症,细菌内毒素会形成多种炎性因子及相关介质,进而提高早产的风险。 4.牙周病与呼吸道疾病 Azarpazhooh与Leake通过研究后总结出了肺炎与口腔健康具有着怎样的关系(OR1.2~9.6),而在慢性阻塞性的肺病方面却和口腔的健康情况存在着较低的相关度(即0R<2.0)。而此结果的报道,也在提醒着人们应该重视口腔的卫生和健康,从而去尽可能的降低呼吸系统病症的形成(有关研究数据显示,相对风险的降低可达到34%~83%)。有人指出牙菌斑很可能是呼吸道病原体的储存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牙龄叶琳单胞菌和肠道的菌种,口腔咽喉部的细菌如牙周袋内的细菌,可被吸入下呼吸道和肺部,导致相应的呼吸道病情发生或加重原来的病情。与牙周病有关的唾液蛋白酶可能会对口腔的黏膜造成损伤,促使致病菌形成一定程度的粘附和聚集,让病原菌进入肺部的几率增加很多。另外,牙周病内具有的许多炎性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等,也会让呼吸道的炎性症状态加重,促进呼吸道感染发生。 5.牙周病与糖尿病 越来越多的临床和体外分析证明,非特异性的相关炎症能够致使胰岛素受体的数目降低,而牙周病这种局部性的炎症情况也很有可能会加入到此过程中,而宿主所具有的炎症免疫功能则属于联系两者的桥梁。而对于牙周病与胰岛素受体两者间所具有的诸多关系还需要实施深入的研究,最终的结果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讲也具有着比较大的现实意义。 6.牙周病与肾炎 在1985年的时候,Tollefen等提出了中等程度的牙周炎是致使肾炎方式或者是增加肾炎病情的一个原因,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发展还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慢性的肾衰竭。牙周的相应致病菌和相关的代谢产物很有可能会导致肾衰竭的炎症增加,或者是让组织破坏的情况进一步加重。美国的Kshirsagar等研究者通过对5537位人员实施观察后总结出,和健康组或者是牙龄炎组比较,初发的和较为严重的牙周炎组与肾小球滤过率<60 呈明显相关性。 7.牙周病与类风湿关节炎 很多研究均反映出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牙周病也具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而此种相关性在强度和范围上还未被精确的证实,然而,两者间所具有的双向关系却已获得了数据支持。从发病的机理方面讲,两种病在组织破坏方面具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也就是说两种病情均存在着长期的、较高水平的炎症细胞因子与相关介质的大量形成,比如说PGE、IL-1、IL-6和TNF-等。此类细胞因子或者是介质均为炎症反应时所形成的,并且是能够诱导T细胞形成破骨细胞活化因子,让破骨细胞被有效激活,最终导致骨质被破坏和吸收。通过研究还显示出具有长期的、活动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在牙周病的患病率方面要比常人高出很多,而且此类病人在牙齿丧失的数量和牙槽骨丧失量方面也是比常人显著增高的。 【参考文献】 [1]钟卓光.牙周病的发生机制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6:150-153.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重要影响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重要影响 口腔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10大标准之一。专家说,口腔疾病会导致和加剧许多全身性疾病: 心脏疾病。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毒素可侵入血液,加重或引起心脏疾病。研究证实,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急性发作或总死亡率显著相关。 呼吸道疾病。口腔疾病与各种吸入性肺炎相关性较强。肺炎80%的诱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 糖尿病。糖尿病与牙周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常并发不同程度的口腔病变,牙周病发病率高,病变损害严重且进展更迅速。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 胃肠道疾病。消化道溃疡是幽门螺旋杆菌引起,口腔中存在大量这种细菌,肠胃中的幽门螺旋杆菌通过药物很容易清除,而牙菌斑中的却难以清除。 脑血管疾病。牙周炎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子大于吸烟,而且独立于其他已知的危险因子。有报道表明,25%的脑卒中患者有口腔感染,而对照组中只有2.5%。 此外,牙周疾病还是导致低体重婴儿出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重症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性为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大于吸烟、饮酒的影响。口腔疾病还导致咀嚼功能降低,造成偏食和食欲不振,影响生长发育。 口腔健康是反映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口腔疾病对口腔乃至全身健康、发音、面容和心理都有影响,口腔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10大标准之一。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中老年人分别为88.1%和98.4%,且大多数未得到有效治疗。 库尔勒晚报黎昌政

牙周病的发生机制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分析_钟卓光

[13] Nielsen A R, Plomyaard P, Krabbe K S, et al. IL-6, but not TNF-α, increases plasma YKL-40 in human subjects[J]. Cytokine,2011,55(1):152-155. [14] Mlinar B, Marc J, Janez A,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associated diseases[J]. Clin Chim Acta,2007,375(1-2):20-35. [15] Schoppet M, Kavurma M M, Hofbauer L C, et al. Crystallizing nanoparticles derived from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contain the calcification inhibitor osteoprotegerin[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1,407(1):103-107. [16] Savas G, Arzu S, Ali K, et al. Osteoprotegerin, leptin and IL-6: Association with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Diabetes & 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2012,10(1):25-31. [17] Cartier A, Lemieux I, Alméras N, et al. Visceral obesity and plasma glucose-insulin homeostasis: contributions of 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 men[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8,93(5):1931-1938. [18] Zhu J, Yong W, Wu X H, et 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resveratrol on TNF-alpha-induced MCP-1 expression in adipocytes[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8,369(2):471-477. [19] Jonathan P, German,Brent E, et al. Leptin deficiency causes insulin resistance induced by uncontrolled diabetes[J]. Diabetes,2010,59(7):1626-1634. [20] Kusminski C M, Scherer P E. The road from discovery to clinic: adiponectin as a biomarker of metabolic status[J]. Clin Pharmacol Ther,2009,86(6):592-595. [21] Rosca M G, Vazquez E J, Chen Q, et al. Oxidation of fatty acids is the source of increased 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 in kidney cortical tubules in early diabetes[J]. Diabetes,2012,61(8):2074-2083. [22] Siegelaar S E, Barwari T, Kulik W, et al. No relev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glucose variability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well-regulated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J].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5(1):86-92. [23] Helin A, Kinnunen T I, Raitanen J, et al. Iron intake, haemoglobin and risk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MJ Open,2012,2(5):e001730. [24] Clausen T D, Mathiesen E R, Hansen T, et al. Overweight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adult offspring of women with diet-treated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or type 1 diabete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9,94(7):2464-2470. [25] Afkhami-Ardekani M, Rashidi M. Iron status in women with and without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9,23(3):194-198. [26] Arkkola T, Uusitalo U, Pietikainen M, et al. Dietary intake and us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in relation to demographic variables among pregnant Finnish women[J]. BrNutr,2006,96(5):913-920.[27] Jovanovic L, Savas H, Mehta M, et al. Frequent monitoring of A1C during pregnancy as a treatment tool to guide therapy[J]. Diabetes,2010,59(Suppl 1):A507-A508. (收稿日期:2014-04-18) (本文编辑:王宇) ①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 江门 529100通信作者:钟卓光 牙周病的发生机制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的 关系分析 钟卓光① 【摘要】 作为慢性细菌性感染性症状,牙周病有着很高的患病率,是引发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因素。在医学研究不断进步的形势下,许多研究均已证实牙周病既可以对口腔局部的牙周组织进行牵连,又密切关系着全身系统性疾病,国内外许多研究均证实牙周病和糖尿病、呼吸道感染、心脑血管以及早产低体重婴儿等症状有着相关性。基于此,本文先是对牙周病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概述,又详细阐述了与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探究出的牙周病和全身性系统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对牙周病会加重患者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介绍,以求能够通过对牙周病的有效治疗,降低牙周病患者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发生率,以维护牙周病患者的身体健康,为牙周病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牙周病; 发生机制; 全身系统性疾病; 关系分析

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考点总结

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一)牙周感染对某些全身疾病的影响: 1.心脑血管系统 牙周感染引起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0%-30%)。 牙周炎与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冠心病(1.4倍),脑卒中(2.1倍)的关系近年来也得到证实。 2.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可能与产妇患重症牙周炎有密切关系。(7.5倍) 发现其更多的伴放线杆菌、福赛类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螺旋体。 3.糖尿病 血糖控制后,牙周炎的情况会有所好转。 彻底有效的牙周治疗也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用量减少,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4.消化道疾病: 牙周袋内可检出幽门螺杆菌。 牙菌斑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贮库”或胃病复发的来源之一。 5.呼吸道疾病: 获得性肺炎与口腔菌斑微生物膜感染有关。 慢阻肺和慢支与牙周炎有密切关系。 牙周袋内厌氧菌可直接进入呼吸道,导致慢性肺部感染和肺功能降低,几率为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77倍。 (二)全身疾病和状况对牙周炎治疗的影响: 1.糖尿病 牙周治疗反应欠佳的患者,应考虑其是否有合并糖尿病的可能性。 对于糖代谢控制不佳或有严重并发症的,只进行应急的牙周治疗。

对经过积极治疗已控制血糖的,可按常规施以牙周治疗。 2.心血管疾病: 对于曾在过去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或处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状态的,只做应急处理。 对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有人工心脏瓣膜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感染,在接受牙周检查或治疗的当天应服药。 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得使用超声洁牙机。 3.凝血机制异常 服用抗凝剂者,治疗前查血,操作应减少创伤。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严重肝炎者,需要在内科医师配合下,谨慎实施牙周治疗。 4.老年患者的治疗特点: 治疗原则首选控制菌斑,消除炎症。 一般首选非手术治疗,不宜进行过于复杂的治疗。 可推荐电动牙刷、间隙刷等工具,定期维护治疗。 九、松牙固定术 1)松牙固定的时机: 软组织炎症得到控制 干扰已消除 2)松牙固定指征

牙周病学--名词解释

牙周病学--名词解释

牙龈 gingiva: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游离龈 free gingiva /边缘龈 marginal gingiva: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龈沟 gingival sulcus/gingival crevice: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附着龈 attached gingiva:位于游离龈根方并与之相连续,呈粉红色、坚韧、不能移动。 角化龈 keratinized gingiva:游离龈+附着龈。 游离龈沟 free gingival groove:在牙龈表面游离龈与附着龈以一条微向牙面凹陷的小沟为分界线。 点彩 stippling:附着龈的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 膜龈联合 mucogingival: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粘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龈乳头 gingival papilla /牙间乳头 interdental papilla: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 embrasure 中。 龈谷 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 生物学宽度 biological width,BW: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共约2mm。 龈牙结合部 dento-gingival junction:牙龈组织借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地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龈牙单位 dentogingival unit: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 附着丧失 attachment loss,AL: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被破坏,代表了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程度。 牙周膜/牙周韧带 periodontal ligament: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牙槽骨 alveolar bone/牙槽突 alveolar process: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 牙槽窝 alveolar socket:容纳牙根的窝。 固有牙槽骨 alveolar bone proper:牙槽窝的内壁。 牙槽间隔 interdental septum:两牙之间的牙槽骨部分。 硬骨板 lamina dura:固有牙槽骨在X线片上呈围绕牙根连续的致密白线。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_陈雷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1年第9卷第1期·综 述· 8 S e l k o e D J.T h e a m y l o i d h y p o t h e s i s o f A l z h e i m e r's d i s e a s e:p r o g r e s s a n d p r o b l e m s o nt h e r o a dt ot h e r a p e u t i c s[J].S c i e n c e,2002,7(19):297 -353. 9 S a n o M,E m e s t o C,T h o m a s R G,e t a l.A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o f s e l e g i-1i n e a l p h a-t o c o p h e r o l,o r b o t ha s t r e a t m e n t f o r A l z h e i m e r's D i s e a s e[J]. N e n g l J M e d,1997,336(17):1216. 10 S z e k e l y C A,T h o r n e J E,Z a n d i P P,e t a l.N o n s t e r o i d a l a n t i-i n f l a m m a-t o r y d r u g s f o r t h ep r e v e n t i o no f A l z h e i m e r's d i s e a s e:as y s t e m a t i cr e-v i e w[J].N e u r o e p i d e m i o l o g y,2004,23(4):159-169. 11 余琳潇,荣成,张晓,等.雌激素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8,10(3):128-130. 12 李楠,王建平,李建章.褪黑素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机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2):49-50. 13 F r o l i c hL,H o y e r S.E t i o l o g i c a n d p a t h o g e n e t i c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o f A l z h e i-m e r's d i s e a s e[J].N e r v e n a r z t,2002,73(5):422-427. 14 谷海刚,龙大宏,宋存先,等.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植入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鼠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461-465. 15 朱荣.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机认识与治疗方法探讨[J].山西中医,2008,24(10):1-3.16 王斌,王学美.天然药物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研究进展[J]. 天津中医药,2009,26(1):84-86. 17 S c h e n kD,B a r b o u r R,D u n n W,e t a l.I m m u n i z a t i o n w i t h a m y l o i d-b e-t aa t t e n u a t e sA l z h e i m e r-d i s e a s e-l i k e p a t h o l o g yi nt h eP D A P P m o u s e[J].N a t u r e,1999,400(6740):173-177. 18 杨芳,王双,孙志伟.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9,20(4):584-586. 19 M i g u e l A,S h e l a n s k i M L.N e u r o g e n i c e f f e c t o fβ-a m y l o i dp e p t i d e i n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n e u r a l s t e m c e l l s[J].JN e u r o s c i e n c e2004, 24(23):5439-5444. 20 H a u g h e y N J,L i uD,N a t hA,e t a l.D i s r u p t i o no f n e u r o g e n e s i si nt h e s u b v e n t r i c u1a r z o n e o f a d u l t m i c e,a n d i n h u m a n c o r t i c a l n e u r o n a l p r e- c u r s o r c e l l s i nc u l t u r e,b ya m y l o i db e t a-p e p t i d e: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t h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A l z h e i m e r's d i s e a s e[J].N e u r o m o l e c u l a r M e d,2002, 1(2):125-135. 21 崔德华,张蕾,樊东升.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与神经干细胞治疗研究现状[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7,2(2):75-81. 22 武强,李露斯,范文辉.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干细胞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8):757-759. 收稿日期:2010-11-4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陈 雷 综述 段开文 审校 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 口腔科 650051【关键词】 牙周病 全身系统系性疾病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牙周病不仅仅是关系到口腔局部的健康,还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是某些全身疾病的早期特征,可诱发和加速某些系统性疾病。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1.前言 一百多年前,人类就已经认识到口腔疾病,尤其是牙周病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会影响全身其他部位健康[1]。换言之,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是息息相关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口腔感染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2]。O f f e n b a c h e r教授于1996年提出了牙周病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牙周医学,定义为牙周病与系统疾病的相互关系,包括系统疾病对牙周健康或牙周疾病的影响和牙周病对系统健康或疾病的影响两个方面,以揭示牙周健康或疾病与全身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双向联系及其意义。 1.1 牙周炎的致病机制 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是细菌侵袭和机体防御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所引起的慢性疾病。细菌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牙周组织的感染主要是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感染,牙菌斑是细菌生存、繁殖的重要场所。当口腔卫生情况差、牙石堆积、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因素存在时,会促进牙菌斑的积聚,增加细菌的毒力,引起牙周组织的损伤。而人的全身状况发生改变时,如发生内分泌失调、免疫缺陷、代谢紊乱等情况,机体的防御能力和修复能力会降低,当牙周组织不能抵抗细菌的损害时,便可导致牙周病的发生和(或)加剧病情的发展。当一个人患牙周病时,会发生牙龈出血、肿胀,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或牙齿移位,最终可导致牙齿的脱落,影响咀嚼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1.2 牙周感染的特点 人类的口腔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据估计,大约有1014个正常或共生微生物寄居在人体内各种界面上,包括牙齿、牙科修复体、义齿及种植体、口腔黏膜上皮,以及呼吸道、胃肠道和生殖泌尿道黏膜上皮。令人惊讶的是,全身大约一半,高达60亿代表至少300种~500种不同的微生物寄居于口腔[3]。 口腔微生物生态环境具有高度易变性,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受到全身及局部健康状况的影响,以致发生相应的机会性感染(o p p o r t u n i s t i c i n f e c t i o n s)。从某种意义上讲,牙周感染是人体内最不寻常的感染性疾病。这与牙周组织所处的特 · 45 ·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口腔于金钊1185033007 口腔医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范围不仅仅是32颗牙齿,还包括上至发际,下至锁骨以上,除眼、耳、鼻、喉、脑以外的头颈颌面部。口腔各组成部分的生理病理过程与全身各器官和系统相互影响、关系密切。某些口腔疾病可成为病灶,导致远隔器官的病灶感染;反过来,很多全身性的疾病,在口腔及颌面部均可有表现如果能够及时发现,有助于全身疾病的早日诊断。 最常见的病灶是牙周病。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组成,是牙齿的支撑组织。牙周疾病是发生于上述组织的疾病,广义的牙周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牙周病不仅是导致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也与全身的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1.牙周病与糖尿病的关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正常生活。它与牙周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一系列口腔症状,如牙龈出血、反复出现牙周脓肿、牙齿松动等。这是由于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如血小管病变、免疫反应低下、胶原分解等,使牙周组织对局部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下降,因而破坏加重、加速。牙周病也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的风险和治疗的难度。重度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因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因子水平高,是组织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活性降低,增加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控制糖尿病必须考虑控制牙周感染,反之,

糖尿病的控制也是取得牙周炎较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 2.牙周病与艾滋病 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在后期的时候90%的患者会出现口腔表现,而且往往是这些病人的首发症状。包括龈缘红线和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等。后者与强烈的免疫抑制有关,若不治疗可能发展成为坏死性口炎。现在由于“鸡尾酒疗法”的应用,艾滋病患者的非典型性牙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更趋于普通的牙周病,即表现为牙龈炎炎症、附着丧失、牙龈退缩、牙龈脓肿等。 3.牙周病与呼吸系统疾病 牙周病可以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的危险性。牙菌斑尤其是龈下斑可能是呼吸道致病菌的寄居地。当口腔卫生状况降低或应用某些抗生素选择性地抑制其他细菌后,呼吸道致病菌增殖,最后总可通过吸入方式造成肺部感染。牙周炎还可以通过菌血症引起肺部感染。4.牙周病与消化道疾病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等病的重要致病因子。口腔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重要聚集地。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中Hp的检出率明显龈上菌斑和健康对照者。口腔Hp可能是消化道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 5.牙周病与心脑血管疾病 牙周炎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20%。50岁以下男性牙周炎患者或无牙者冠心病发病率高出普通人群70%。牙槽骨吸收严重者致死性冠心病和心脏骤停发生率分别是正常人群的2和3倍。牙周

牙周病会影响全身健康

牙周病会影响全身健康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它可能还会诱发或导致一些全身疾病的加重。 那么,牙周病对哪些全身性疾病有影响呢? 第一是心脑血管病:专家们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身检查时发现,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牙周炎和牙周脓肿。口腔局部存在大量的致病细菌,这些细菌可产生有毒物质并侵入血液,引起凝血机制的改变和血小板的变性,还可直接刺激血管,导致小动脉痉挛,出现供血不足,导致组织缺血、坏死。 第二是妊娠(母亲患慢性牙周病与早产低体重儿的关系):许多研究证实,患有严重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儿的风险比牙周健康的产妇高7.5倍。 第三是糖尿病:牙周病和糖尿病间具有相互影响关系,一方面,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发生牙周炎并使其加重。另一方面,牙周炎也使糖尿病控制复杂化。提示控制牙周感染是获得长期控制糖尿病的基本点。目前已有报告,患有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经牙周治疗后糖化血红素水平下降10%,糖尿病用药量减少。因而,控制糖尿病必须考虑控制牙周感染,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感染将有利于血糖控制。反之,糖尿病的控制也对牙周炎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第四,牙周病还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系,因为牙菌斑尤其是牙周炎患者的菌斑可能是这些系统疾病致病菌的寄居地。有研究表明,口腔卫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4.5倍。 第五,胃病近年的研究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致病菌。研究也显示HP在牙周炎患者中检出率远高于健康者。 第六,类风湿性关节炎 2000年澳大利亚学者调查发现,牙周炎患者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较牙周健康者4倍,在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中,62.5%患有重度牙周炎。 虽然心、肝、肺各脏器都很重要,但牙齿的影响力也不小,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宁波市鄞州口腔医院 牙周科叶爱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