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96】【97】【9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96】【97】
【98】
展开全文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

方四十八。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
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陈修园:伤寒五六日,经尽一周,气值厥阴,藉其中见之少阳而枢转。

伤寒如此,中风亦如此,其症往来寒热,少阳之枢象也,胸为太阳之部,胁为少阳之部,太阳不得出,少阳不得枢,故为苦满,“默”字从火从黑,伏明之火郁而不伸,故其形默默。

木火郁于中,致胃络不和,故不欲饮食,木火交亢,故为心烦;木喜条达而上升,故喜呕。

此病气则在太阳,经气则值厥阴。

厥阴之中见,则为主枢之少阳也。

盖少阳之气游行三焦,在脏腑之外,十一脏皆取决之,故兼或然七症:或涉于心而不涉于胃,则胸中烦而不呕;或涉于阳明之燥气,则渴;或涉于太阴之脾气,则腹中痛;或涉于厥阴之肝气,则胁下痞硬;或涉于少阴之肾气,则心下悸而小便不利;或太阳藉少阳之转枢,已有向外之势则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有涉于太阴之肺气矣。

夫五脏之经输在背,主于太阳;而五脏之气由胸而出,亦司太阳。

今太阳之气逆于胸而不能外出,虽不干动在内有形之脏真,而亦干动在外无形之脏气,现出各脏之症。

非得少阳枢转之力,不能使干犯
之邪向外而解,必与以小柴胡汤助枢以主之。

此一节,言太阳之气不能从胸出入,逆于胸膈之间,内干动于脏气,当藉少阳之枢转而外出也。

黄元御:伤寒五六日,又中风邪,此在太阳,即风寒双感,桂麻各半证也。

风寒在表,逼遏少阳经气,于是少阳病作。

少阳经在太阳、阳明之里,三阴之表。

表则二阳,故为半表,里则三阴,故为半里。

半表者,居二阳之下,从阳化气而为热,半里者,居三阴之上,从阴化气而为寒。

人之经气,不郁则不盛,郁则阳盛而生热,阴盛而生寒。

经气郁迫,半表之卫,欲发于外,营气束之,不能透发,故闭藏而生表寒,半里之营,欲发于外,而卫气遏之,不能透发,故郁蒸而生里热。

盖寒伤营,则营束其卫而生表寒,及其营衰,则寒往而热又来矣。

风伤卫,则卫遏其营而生里热,及其卫衰,则热往而寒又来矣。

一往一来,胜负不已,此所以往来寒热也。

少阳经脉,下胸贯膈,由胃口而循胁肋,病则经气郁遏而克戊土。

戊土胀塞,碍胆经降路,经脉壅阻,故胸胁苦满。

戊土被贼,困乏堙瘀,故默默不欲饮食。

甲木既逆,相火上燔,而戊土升填,君火又无下降之路,是以心烦。

胃土上逆,浊气不降,是以喜呕。

或相火熏心,而胃未甚逆,是以心烦而不呕。

或相火刑肺,是以渴生。

或土寒木燥,土木逼迫,是以腹痛。

或经气盘塞,而胁下痞硬。

或土湿木郁,心下悸动而小便不利。

或肺津未耗,而内不作渴。

太阳未罢,
而身有微热。

或胃逆肺阻,而生咳嗽。

凡此诸病,总是少阳中郁,表里不和之故。

小柴胡汤,柴、芩,清半表而泻甲木,参、甘、枣,温半里而补己土,生姜、半夏,降胃逆而止呕吐也。

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半表之阴虚,则自阳明之经而入于阳明之腑,半里之阳虚,则自太阴之经而入太阴之脏。

小柴胡柴芩清泻半表,使不入于阳明,参甘温补半里,使不入于太阴,则邪解于本经,而无入阴入阳之患,是之谓和解表里也。

盖木病则传土,所谓病则传其所胜也。

《素问》语。

少阳与阳明、太阴为邻,防其克土而传阳明,故以柴芩泻半表而清阳明,防其克土而传太阴,故以参甘补半里而温太阴,于是表里双解矣。

刘世祯:此示表邪乘虚,内陷腠理之证。

盖太阳为六经门户,各经皆可转属。

病由体变,本无定程,兹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者(亦作中风五六日伤寒),明邪陷腠理之变,皆在病后数日之间。

因其人腠理素疏,气虚血弱(所谓五六日者,与传经无预),初病未痊,新邪复感,或伤寒五六日,更中于风。

或中风五六日,复伤于寒。

其伤寒中风,不论后之序,所谓五六日者(非计日传经之谓)聊示邪气留连,病过一候云尔(五日谓之候)。

以腠开邪陷,三焦手少阳之气,不能外温分肉,出与邪抗,三焦气郁,使脉道渗荣之用敛而不展,真邪相薄,内外胜拒于半表半里之界,邪内郁则洒淅
寒生,气外胜则怫然热作,故见寒热往来之象。

胸胁苦满者,下焦津凝而气郁也(苦满较结硬为轻,且似为满所苦,而实未至于痞满之甚)。

默默不欲食者,胆阳上逆以干胃也(默默者,恶食之意,非拒食全不能纳)。

上焦气郁,令心气不宣,则内迫而为烦。

上[juzhuo 校注:似应作中]焦气郁,令胃气不宣,则上逆而为呕。

论胸胁为肝胆经行之部,默默不欲食及喜呕,皆病家苦欲之情,非食不下咽,呕逆不止之谓也。

其病因由气弱而邪陷,其病变致血凝而气郁,脉当浮弦而数。

浮弦在胆,数从热化;弦者血凝其气。

虽气弱而血亦虚,实血胜气负之候,宜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疏膜膈之郁结,黄芩泻胆阳之热化,人参益气以生津,半夏通液而降浊,甘草、姜、枣,缓中府以宣胃阳。

去滓再煎,取药味调和之用,且方中人参独重,盖益精气泻荣热之剂也。

是知转属少阳,既在半表半里之经,亦多半实半虚之证(少阳无全实之证),尤以气负血胜者为常(所谓胜负者,乃相对比类之词)。

以法异汗下,但调其阴阳寒热之偏,故称柴胡为和解之剂。

所以与疟邪异者,以寒热虽有往来,脉象不随躁静,且身热必不尽去故也。

以下备演病机之变,因示随证加减之法。

或胸中烦而不呕者,此热郁上焦(心肺主上焦之气)而胃气不逆也。

方中去半夏、人参,加栝萎实一枚,去半夏恐其燥液,除人参虑其增气(气多则热盛),加栝蒌实之甘苦微寒,清肺燥以开胸结,上焦有热者宜之。

或渴者,热灼而津枯也。

方中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更加栝蒌根四两。

半夏燥津液,自非渴者所宜。

少阳无热实之证,故宜重用人参,以救津竭,佐栝蒌根润肺生津,合奏彻热止渴之效(栝蒌实开结之力为长,若生津润燥,则根为佳也)。

或腹中痛者,肝气之乘脾也。

方中去黄芩,加芍药三两,去黄芩者,恐其寒中,加芍药以平肝,而疏血气之壅。

或胁下痞硬者,此气郁津凝,痰结而气阻也。

方中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者,去大枣之甘令中满,加牡蛎之咸以软坚(牡蛎味咸,性涩而微凉,敛心神,止惊悸,涩固真精,消磨痞硬。

盖收涩而不至敛邪,故牡蛎虽敛而不闭表,软坚复不至燥液),膈膜间有形之痞结宜之。

或心下悸,而小便不利者,此水停心下为悸,非心气虚之候也。

方中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者,去黄芩亦恐寒中(气寒则郁而化水),加茯苓淡味渗泄,水去则心悸止矣。

或不渴,身有微热者,身热属太阳外证,方中去人参,加桂三两,温覆微汗愈者,以不渴则津液未枯,有外证而真气不虚,用参则转以实表,故去参加桂枝以和外,仍取啜粥温覆之法。

或咳者,此指外邪为咳,形寒饮冷之伤,方中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者,去参、枣恐壅中而增气,加干姜以温里寒,佐五味以敛气逆,以干姜易生姜者,取温化而不取宣散故也(干姜温化,生姜宣散,然有时亦须并用)。

以上皆邪初入里,未有定处,随体变化,故有或为之证,总宜以小柴胡法损益治之。

凡此加减,悉皆法中
之法,学者当深思隅反,以求一贯之用(按本条之转属少阳,与上伤寒脉浮自汗心烦挛一条,为逆陷厥阴者同例,乃论文不冠转属厥阴少阳者,以论经界虽已连三经,但不具各经正病,如厥阴之消渴气上冲心,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证谛,则亦犹太阳中暍太阳温病之类,虽病邪涉皮肤之界不得竟称太阳正病,故温暍皆各专篇,而不附太即证治以论也。

本条与厥阴中风之例,虽曰风中厥阴,不必具消渴气上冲心之候。

虽曰转属少阳,不必备口苦咽干目眩之候。

且传变不循经序,直由太阳转属,自以系诸《太阳篇》论治,乃于病机变化,合临证平辨之用。

所以不冠转属之经名者,以所重不在分经定治之粗,而在料度府藏,审察气血之密,盖呿吟之消息微殊,施治之方法顿异,不得但曰此少阳也、此厥阴也。

此师所以破含混笼统之弊也。

后贤有以柴胡诸证治为少阳病错简入《太阳篇》者,于论旨未之思矣),于平辨制方之旨,思过半矣。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违,其病必下,胁鬲中痛,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四十九。

用前方。

陈修园:上言太阳之病而值厥阴之期,厥阴中见少阳。

少阳主枢,太阳病值其主气之期而外出者,藉其枢之有力也。


云:少阳外主腠理,内主三焦。

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血气所注。

今血弱气尽,则腠理自开,太阳所受之邪气,因其气血虚而入,邪气与少阳中正之气两相击搏,俱结于少阳所部之胁下。

正邪不两立则分争,正胜则热,邪胜则寒,分争则往来寒热,离合无定则休作有时,经云:少阳之上,相火主之。

兹则阳明之火郁而不伸,故其象默默。

默默之象为少阳专见之症。

不欲饮食,为木气内郁而胃络不和也。

胃病必及脾,脏腑之膜本自相连,脾病其通必在于下,即前所谓腹中痛是也。

然腹中原不可以言下,今以胃邪在胃脘之高,而此痛反居其下,邪高故使呕也,用小柴胡汤,转少阳之枢,达太阳之气以主之。

若服柴胡汤已而反渴者,是太阳之气不能从枢解,而转属于阳明之燥化也,以白虎加人参汤按法治之。

上节言太阳之气逆于胸而动五脏之气。

此言太阳之气结于胁下而伤太阴、阳明之气,亦当藉少阳之枢转而出也。

黄元御:少阳之病,缘太阳、阳明之经外感风寒,经气郁勃,逼侵少阳。

少阳之经,因于二阳之侵,血弱气尽,腠里开泄。

二阳经邪,因而内入,与本经正气,两相搏战,经气郁迫,结滞胁下。

少阳之经,自头走足,脉循胁肋,病则经气不降,横塞胁肋,此胸胁苦满,胁下痞硬之故也。

正气病则正亦为邪,阴郁而为寒,是为阴邪,阳郁而为热,是为阳邪。

邪正分争,休作有时,此往来寒热之故也。

分争之久,正气困乏,
精神衰倦,静默无言,饮食不思,此默默不欲饮食之故也。

脾脏胃腑,以膜相连,一被木邪,则胃气上逆,脾气下陷。

脾气既陷,则肝气抑遏而克脾土,其痛必在下部,此腹中作痛之故也。

胃土既逆,则上脘填塞,君火不降,浊气涌翻,于是心烦而喜呕吐。

胃土逆则邪高,脾土陷则痛下,痛下而邪高,此心烦喜呕之故也。

是皆小柴胡证,宜以主之。

邪气入内者,正气病而成邪,是即邪气之内传,非必风寒之里入也。

服柴胡汤已,半表之热清,应当不渴,渴者,胃腑燥热,属阳明也。

以法治之,去其燥热,则胃病不成矣
刘世祯:下举邪陷腠理之证,此更补论邪陷之因,以明病机转属之故。

曰血弱气虚,腠理开,邪气因入者,明所以邪陷者,由其人血弱气虚,血弱则荣气不固,气虚斯皮毛易疏,遂使腠理开泄,外邪乘虚,内入腠理,因与正气相搏,三焦出温分肉之气,不足御邪,邪乃循膜内陷,结于胸胁之下,膈膜之间。

邪结内有定所,则真气与邪气,流行相触,阴阳胜拒,正邪分争,休作有时,往来寒热。

凡病有休止者,皆同此义,气至则病作,气过则病止,不独少阳寒热及疟邪为然也。

嘿嘿不欲饮食者,为胆邪乘胃,非中府自失消化之力。

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者,藏府指肝胆而言,胆形如囊,位于肝叶之内,故曰相连。

肝气应升,回流入肺,为生阳再化之根。

胆气应降,宣化于肠,行疏泄谷
精之用。

乃脉之流行,亦资于胆气之鼓荡,故称十一藏皆取决于胆,而十二经由心气主之,胆气壮之。

今浊气上而不下,故曰邪高;清气下而不上,故曰痛下。

所以浊上而邪高者,由胆气应降而反升,故呕。

所以清陷而痛下者,由肝气应升而反降,故痛。

以肝气下降,则清气陷而络血下郁,其痛当在少腹之部,故曰痛下也。

此由真气虚弱,致令升降不利,故以血弱气虚,统病变转属之因,明少阳皆半实半虚之证。

脉当浮弦而数,若呕逆者,脉必关上升鼓;若腹痛者,脉必时一紧弦,皆宜以小柴胡法加减治之。

假令服柴胡汤已而转渴者,当为转属阳明,以柴胡汤有人参、黄芩、栝萎根诸品,皆彻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剂,得汤口渴应止,而反渴者,必为中焦热实,清上之品,未足制胃阳燔灼之盛,脉象亦必转洪大可知,故决为转属阳明之候,以法治之者,指当用白虎法也。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陈修园:太阳之邪不解,可以柴胡转其枢;太阳之气内馅,不可以柴胡虚其里。

得病六日,六经之气已周,而又来复于太阳,正是七日,诊其脉迟,气虚也;浮弱,血虚也。

气血俱虚,而见太阳证之恶风恶寒,当于寻常之太阳证外,另参
脉息、日期而分别。

且又有独见之症,曰手足温,系在太阴也。

此气血俱虚,医者不知,反二三下之,虚其中气,以致不能食。

而胁下为少阳之部位,其枢逆而不转,故无往来寒热,惟满而且痛,面目及身黄,为太阴土气虚,而真色现也,虽颈项强,为太阳之经气不利,而脾不转输为小便难者,是中气虚之大关键。

柴胡汤乃从内达外之品,里气虚者忌用,若与柴胡汤,里气虚馅,后必下重。

夫呕渴乃柴胡汤之见证,本渴而饮水呕者,中胃虚也。

柴胡汤非中胃之药,不中与也;与之而中气愈虚,食谷者哕。

此缘二三下之既误,不可以柴胡汤而再误也。

此一节,言太阳之气陷于太阴之地中,太阴、阳明气虚,不能从枢外出,又非柴胡汤之所主也。

黄元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而恶风寒,是太阳中风脉证。

手足温,是少阳证,而亦阳明、太阴中气之未败也。

医乃二三下之,伤其中气,胆胃俱逆,故不能食而胁下满痛。

浊气冲塞,颈项亦强。

脾湿肝遏,遍身发黄而小便难者,与柴胡汤,黄芩寒中,肝脾郁陷,后必下重。

本来作渴,而饮水则呕者,此土湿中寒,柴胡不中与也。

不能容水,亦当不能纳食,饮水既呕,食谷亦哕也。

刘世祯:此承上更举类似转属少阳之证,因示料度府藏,平脉定治之法。

曰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医二三下之者,得病六七日,明表证迁延,已逾六经主气之期,气机
七日来复,病仍不解。

脉迟浮弱者,谓去来迟滞,而浮弱无力也;医二三下之者,谓曾经数进攻下,成此坏证,非谓证象已见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之后,而更下也。

今审其外恶风寒,手足温,脉迟浮弱,见于屡下之后,知未下前必大便不行,腹无所苦,医不辨阴结阳结之分,复不察言观色外邪已解与否,遽尔误攻胃实,遂令默默不欲饮食者,转而竟不能食;胁下结硬者,转而加以满痛。

面目及身,皆发黄色,颈项既强,小便复难。

此由误下伤脾,肝阳随陷,下伤胃气,则恶食不纳(非默默不欲饮食之比),肝郁乘脾,则胁下满痛(非胁下结硬之比),外邪不解,而颈项仍强,太阳气陷,令小便不畅(难者,膀胱不能化气,而气不输送也),加以脾色外见,身目为黄,手足自温,皆系在太阴之候,恶风寒知表寒未罢,故平迟而浮弱之脉,决里气虚寒,而外证仍在,乃转属太阴外连太阳之证,兼肝邪内陷而乘脾,非胆阳上逆之干胃也。

辨证有府藏之分,论治异温清之法,此本桂枝人参汤主治之证,既误下转坏之后(桂枝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枝),宜茯苓白术半夏人参桂枝附子之属治之。

若误以胁下满痛,为转属少阳,竟从小柴胡法加减与之,则肝阳愈陷(以黄芩凉胆故也),脾气转伤,气陷而肝阳下郁,必见里急下重之象。

后者,指大便而言(犹数后之后,后即大便也),此证庸工最易误认,故师特条辨之。

下言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

此辨少阳虽有喜呕之证,为胆邪
干胃,气逆呕苦。

若本渴饮水而呕者,乃心下水停,证属水逆,当用五苓散法治之,与柴胡汤必不中病,故曰不中与也(不中,犹言不当也)。

食谷者哕一句,承上言胃气未转,遽尔食谷,则消化无力,必气逆为哕,见哕则当以治中府为急,且宜节饮食以调养之,乃免食复之变,柴胡汤亦不中与矣。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五十。

用前方。

陈修园:前言服柴胡汤已而渴者,以法治之,不再用柴胡也;嗣言柴胡不中与者,戒用柴胡也。

然有不可泥者。

伤寒四五日,为阳虚入阴之期,身热恶风,颈项强,仍在太阳之分,而不入于里阴也。

胁下满,得少阳之枢象也。

手足温者,是系在太阴。

今手足温而渴者,为不涉于太阴而涉于阳明也。

上言服柴胡汤已而渴者,当以阳明之法治之。

此不因服柴胡汤而渴,仍宜从枢而治,以小柴胡汤主之。

至于项强、胁满、手足温等症,前言不中与,而兹特与之者,一以大下而里虚,一以未下而里补虚也。

此一节,承上文两节推言之。

凡病气不随经气入里而为燥化,与未馅里阴、里气未虚者,无不可以小柴胡汤治之。

黄元御:颈项强,是太阳之病,而肝胆主司筋脉,相火旺则筋脉燥急,少阳之经,自头下行,而循颈项,故亦有颈项强证。

胁下满者,少阳之病。

手足温者,阳明之病。

四肢秉气
于胃,胃阳盛旺,则手足温,而手少阳自手走头,足少阳自头走足,故亦有手足温证。

是宜小柴胡汤也。

刘世祯:此示邪陷腠理,证从热化之例,亦病由体异之一变也。

曰伤寒四五日者,当知虽非传经,必为伤寒正病。

初感荣卫俱闭,其证当发热恶寒,身痛腰痛,骨节疼痛。

今病已四五日,但云身热恶风,颈项强,身热已轻于发热,恶风已轻于恶寒,颈项强已轻于头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是知四五日来,必曾经发汗(赅医发其汗,与自汗而言),表邪已衰,或腠开乘虚复感,或余邪留而不去,伤寒三日,三阳为尽,四五日期当入阴(阴经也),今不见三阴之证,知客邪仍留于阳(阳经也),必乘三阳经独虚之界,而邪注之。

更审其证,于身热恶风颈项强之外,加胁下满,手足温,而口渴,胁下满,知腠理气虚,邪气内陷于少阳分部膈膜之处,手足温而复渴,知胆阳盛而咽路津干,乃转属阳明,非系在太阴之证,以太阴虽有手足自温之条,乃别于少阴之手足清厥,非谓手足温之系太阴,且病在阳经,皆当手足温暖(热厥又是一义);又太阴当腹满而吐,自利不渴(少阴有渴而小便清白,此肾阳下衰,津不上腾之候),今渴而手足温,无里证,故知非太阴也(小柴胡证,但不欲食,非全不能食),脉象必弦浮而急,按之微缓,此乃二阳余邪,独注少阳一经之证。

所谓身热,恶风,颈项强者,太阳也;胁下满者,少阳也;渴者,阳明也。

以脉得少阳(弦浮是也),故独从小
柴胡法治之,转一阳之枢,而二阳之邪解矣(经所谓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

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

搏而勿沉,名曰一阴,其义谓三经相失,名曰一阳一阴者,谓邪气留连,或开而不阖,或阖而不开,失其枢转,则邪注于一经,三阳经脉至俱浮相得,搏而勿浮为相失;三阴经脉至俱沉为相得,搏而勿沉为相失。

故三阳经相失,则脉搏而勿浮,使邪注于一阳;三阴相失,则脉搏而勿沉,使邪注于一阴。

此旨最为难喻,盖示后学遇三经离合之证,当平脉邪之所注,转其枢而二经自和,即本条独取少阳之法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