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遮蔽理性到理性解构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感性遮蔽理性到理性解构感性

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马克思并没有沿着黑格尔的理性之路向前行进,而是另辟蹊径,研究古希腊自然哲学。虽然他关注当时一些哲学家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攻击,并试图转向黑格尔哲学,但是他的博士论文并未探究黑格尔哲学或者其他任何同时代的哲学,而是将研究的触角伸向古希腊哲学,透过分析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唯物辩证法这一迂回来澄明和突破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唯心论倾向。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的主旨是让人们远离迷信,认识真理,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宁,通达本真之存在;是使世界哲学化的同时也使哲学世界化。综观西方哲学,伊壁鸠鲁的感性哲学内蕴此要旨。伊壁鸠鲁原子论具有两大亮点:一是辩证地阐述了本质与存在、元素与始基、有与无等本体论问题;一是条分缕析了必然性与偶然性、有限与无限、自因与外因等认识论问题。这样一来,伊壁鸠鲁的哲学不仅视域宏阔,而且观点独到深邃。古希腊的其他哲学流派,包括怀疑派和斯多亚派的学说在内,难望其项背。这种跳出黑格尔的哲学圈外审视德国古典哲学纷争的做法,并不说明马克思“遗弃”了黑格尔,而是说明马克思以“他山之石”来攻玉,即从伊壁鸠鲁哲学中感性遮蔽之理性来观照黑格尔唯心论辩证法,并实现自我意识哲学的自我超越。马克思这样做之用

意在于表明:感性与理性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对立统一。

一、感性遮蔽下的理性:伊壁鸠鲁哲学的另类视野

在其博士论文的第一部分,马克思力求厘清人们对于伊壁鸠鲁认识论的误解。他说,伊壁鸠鲁的哲学观并不像人们所言的——不过是剽窃德谟克利特的观点,是后者的翻版。事实上,尽管两者的物理学有联系和相似之处,但是在最微小细节中存在本质差别。前人包括黑格尔也未能窥视其中堂奥之深层原因在于他们并不深谙伊壁鸠鲁哲学的另类视野。在他们看来,伊壁鸠鲁只是一个感觉论者,其哲学不外乎是对此前感性哲学之赘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伊壁鸠鲁不是一般的感觉论者,而是彻底的感觉论者。彻底的感性论者亦是彻底的理性论者。从这种意义上说,伊壁鸠鲁所论说之感性不是人们所理解之单一感觉、感性,而是感性遮蔽下的理性,是二者之融合。这种貌似二律背反的矛盾正是其辩证法思想淋漓尽致的呈现。

首先,从认识论来说,“伊壁鸠鲁认为感觉(sensations)、预见(preconceptions)、情感(feelings)是真理的标准”[1]。在他看来,标准是自明的,就是直接性,所以它不夹杂任何“杂质”和中介污染。他的自然哲学是还原论的:由感觉直接性寻找基本要素,根据基本要素,判明谁是派生的,谁是原初存在的,惟有后者是原始的、直接的、自明的、不可还原的、因此是不可反驳的[2]162。伊壁鸠鲁认为,感觉是对象的直接影像,没有中间环节的污染,完全可靠。然而问题是,感觉的绝对可靠性推崇

使其哲学陷于两难:即使感觉自明,但是原子和虚空乃是不明的事物,怎么能以自明的标准去解释不明之物?尽管伊壁鸠鲁认为一切感觉都是真实的,但是日常经验却告诉我们:有的感觉正确;有的不一定;有的错误。那么,伊壁鸠鲁是如何解决这种悖论的呢?他提出和设定了两种“自明的东西”:一种是感觉,另一种是预见。前者是感官中的自明性,后者是理智上的直接性。所谓预见是指一种前理解,即有某种先验的东西如经验储存在人的观念中。在认识事物时,这种先验之物犹如预先图式总是将感觉的主体和对象联系起来,而不是凭空被动地去接受感觉。从这种论点看,伊壁鸠鲁的认识论直接关涉人的主体能动性,是基于本体论意义之上的认识论。这样的认识论既有康德的“先验综合判断”,也有黑格尔的“理论直观”。而马克思青睐的正是伊壁鸠鲁寓于认识论中的本体论意义。但问题是,虽然伊壁鸠鲁的“预见”是建立在经验之上,但是过去的经验不可能保证全部的真实可靠性。纵然是当下之感觉也会骗人。譬如人们所看见的太阳并非实际大小;水中竹筷的弯曲事实上并不弯曲。

其次,从本体论来说,伊壁鸠鲁是以感官世界即现象界的感觉标准去论说和证明超感官世界的原子和虚空。这就不可能避开人的理性推理,因为当时并无先进的科学设备可以藉此观察到原子。那么,伊壁鸠鲁是如何架起从感性通往非感性领域之桥梁,从而为其自然哲学通达逻辑上之巅峰呢?他靠的是感性和理性的辩证逻辑。换言之,他通过感性限定理性和理性解构感性来达

到目的。一靠感觉类比,二靠理性思辨。就前者来说,不自相矛盾和接受经验的检验是推理的原则。比如他论证物体和虚空的存在时如是说:“形体的存在,这是处处都可以得到感觉的证明的。理性在推论不明白的事物时,必须根据感觉。但是,如果不存在虚空或地方或我们称之为不可接触的本性的东西,则形体将无处存在,也无处可以运动,然而很明显事物是在运动。”[2]186 这即是说,理性推理受到感觉经验的制约。总体说来,伊壁鸠鲁把感性经验对于理性的限制分为几种:得到事实肯定的验证;未被事实所否定的验证;与事实冲突的验证[2]186187。

实际上,为了解决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屏障,构筑从显像存在到隐秘本质之通道,伊壁鸠鲁派时常采用类比推理作为检验和论证不明事物的手段。这是寓理性于感性经验之中。在其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剖析了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在“颠倒中的对立”。

作为理性论者,德谟克利特不是从原子内部的逻辑思辨去发现真理,而是周游各地求助于实证知识。因为在他看来,感性的现象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之假象,因此它不是原子所固有的。这就注定了德谟克利特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徘徊和纠结:一方面,他将原则与现实分离,与存在对立,以为原则是不进入现象界的;另一方面,他却认为现象界虽然是主观的假象,但是它是真实的和富于内容的世界。

可见,德谟克利特在对待感觉和原则时的摇摆不定和思维混乱。既然世界是假象,怎么又是真实的和富于内容的?既然原则

处于存在之外,怎么又从感性世界中去找寻真理?既然在感性和理想之间划界,修筑起一道鸿沟,怎么又机械地将感觉经验作为通达理想之真理的手段?这种暧昧的逻辑使他深信:真知识没有内容,而那提供给他内容的知识又缺乏真理性。因此,他不可能从流变的经验领域找到确定之真理。

相反,伊壁鸠鲁把感性世界认作客观现象,但是他并不将感性的质认作仅仅的意见。他从类比推理将原子比喻为自我意识。因此他是从原子的自身内来思辨推理,并以感觉经验作为检验的标准。于此,他便从现实经验出发探寻真理,将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设定为普遍对象的显现方式。

马克思赞同伊壁鸠鲁的原子学说,是因为它论说了感性与理性并不是绝然对立的,而是可以兼容的。这便正确地阐释了理性与非理性、思维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原子和虚空的证明不但需要人的理性的逻辑推理,而且离不开人的感性验证。伊壁鸠鲁喻原子为自然的自我意识,这样,他就扬弃了德谟克利特的机械理性主义,即从外在强迫性、必然性去解释原子及其运动。不仅如此,伊壁鸠鲁的原子的自我意识与黑格尔的精神的自我意识也是不一样的。

二、原子与精神:自我意识的解构

不同的时代存在不同的时代精神。虽然马克思当时受到布鲁诺?鲍威尔等人的影响,但是他绕过青年黑格尔派,去深究古希腊自然哲学。马克思这样做并不是兜圈子或者走弯路,而是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