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改革.ppt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户籍制度和各项经济 功能联系在一起,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 动,同时由于他的终身性和世袭性,在农村和 城市之间竖起了一道认为的屏障,强化了二元 的对立。
Company Logo
1978年12月,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也 是户口半开放迁移时期。但改革开放之后, 户籍制度没有随之改变。1979年和1981年国 务院两次下文,1979年和1981年国务院两次 下文,“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程做工和农业 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户籍制度的弊端逐渐暴 漏出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央通过制定 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改革户籍管理手段,对 现行户籍制度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取得了一 定成效。
以居民身份证为管理手段的配套管理制度。十一届 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逐渐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 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 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符合条件的农民可 以在小城镇办理常住户口。
1998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当前户籍 管理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规定了四项新的户 籍管理政策: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放宽夫妻两 地分居的户口迁移条件,投靠子女的老人可以在城 市落户,在城市投资、兴办企业或购买商品房的公 民及其同居直系亲属,符合一定条件可以落户。户 籍制度进一步松动。
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情况每况愈下,物资短缺, 出于经济和政治的考虑,政府动员了近4000万城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暂时减少合 法的城镇户口,以减轻城市资源供给的压力。由此 形成了第二次反城市化浪潮。
Company Logo
1975年修改宪法,历史性删掉了有关居民享有居住 和迁移自由的规定。
Company Logo
1959年1月,中央又发出《关于立即停止招收新职 工和固定临时工的通知》。
第二个五年计划一开始,由于指导上的失误,导致 1959年——1961年初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农业现代 化、工业化、城市化同时受挫,城市粮食供应出现 危机,为缓解这一问题,同时为了敦促部分工人回 乡参加劳动,1961年6月中央发出《关于养活城镇 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规定要求 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从此,中国开始 了由行政命令支配的第一次反城市化运动。
“大跃进”之后,挫伤了农民生活的积极性,大 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也影响了“农业支援工业, 农村保障城市”的经济战略方针。
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条例第6条规定:“公 民应该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驻人口,一个 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旧的户籍制度,制造了新的户 口簿册,并希望通过建立新的户籍制度来维护社会稳 定,建立公共秩序,恢复生产。
1949年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协商纲领》 把自由迁徙作为公民的11项自由权写入临时宪法。会 议指出:“户口工作的任务是保证居民迁徙自由居住, 安心从事生产建设。”
Company Logo
1956年3月10日,全国第一次户口工作会议规定了 户口管理的三项基本任务,“证明公民身份,便利行 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统计人口数字,为国家经济、 文化、国防建设提供人口资料,发现和规范反革命 和各种犯罪分子活动,密切配合阶级斗争。”
Company Logo
1953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 市的指示》,可惜收效甚微。
Company Logo
2001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并于同年10月起以两万 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
201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按照户籍 人口只有36%左右,有超过17%的人因户籍限制处于 “半市民化”的尴尬境地,不仅他们自身合法权益难以 保障,也严重影响着社会阶层的和谐与城镇化的质量。 现行户籍制度负面效应不断显现,人们期盼户籍制度 改革呼声日益强烈,对改革的发展、动向十分关注。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会通过的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 记制度的指示》,“规定全国城市、集镇、乡村都要 按照建立居住地进行户口登记的制度,从而统一了 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进入90年代,户籍制度才开始真正意义上 的改革。1993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 户籍制度改革的决定》,主要精神废止了 “农转非”制度,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 口、寄住户口三种形式为基础,以居住登 记、迁移和暂住规定等制度的内容,
Company LoHale Waihona Puke Baiduo
户籍制度改革 2014.10
目录 一、户籍制度沿革 二、户籍制度改革的复杂性 三、户籍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四、落户城市能否更加容易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一、户籍制度沿革
户籍制度是一个基本的社会管理制度。我国户籍制度 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在漫长的古代社会, 它一直是历代王朝进行征调赋役、落实社会管理的主 要依据和重要途径。
Company Logo
1962年12月,公安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 作的意见》,再一次要求严格限制乡迁城,并且对 大城市人口增长实行特别控制。
196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 迁移的规定(草案)》,该文件体现了“两个限制”, 即对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格限制,从集镇迁 往城市要严格限制。
1977年11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 移的规定》,提出严格控制“城镇人口,是党在社会 主义时期一项重要政策”。此后又出台了“农转非”的 控制指标的措施。
二十年以来,户籍制度的最大的特点是户口 的不可迁移性,这与计划经济下供给与公共 服务提供不足有关。
Company Logo
这种户籍制度促进和巩固了计划经济,同时也 是政权的基层控制网络,对促进工业发展,防 止城市的过渡膨胀以及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 要作用。
Company Logo
1978年12月,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也 是户口半开放迁移时期。但改革开放之后, 户籍制度没有随之改变。1979年和1981年国 务院两次下文,1979年和1981年国务院两次 下文,“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程做工和农业 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户籍制度的弊端逐渐暴 漏出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央通过制定 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改革户籍管理手段,对 现行户籍制度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取得了一 定成效。
以居民身份证为管理手段的配套管理制度。十一届 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逐渐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 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 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符合条件的农民可 以在小城镇办理常住户口。
1998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当前户籍 管理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规定了四项新的户 籍管理政策: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放宽夫妻两 地分居的户口迁移条件,投靠子女的老人可以在城 市落户,在城市投资、兴办企业或购买商品房的公 民及其同居直系亲属,符合一定条件可以落户。户 籍制度进一步松动。
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情况每况愈下,物资短缺, 出于经济和政治的考虑,政府动员了近4000万城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暂时减少合 法的城镇户口,以减轻城市资源供给的压力。由此 形成了第二次反城市化浪潮。
Company Logo
1975年修改宪法,历史性删掉了有关居民享有居住 和迁移自由的规定。
Company Logo
1959年1月,中央又发出《关于立即停止招收新职 工和固定临时工的通知》。
第二个五年计划一开始,由于指导上的失误,导致 1959年——1961年初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农业现代 化、工业化、城市化同时受挫,城市粮食供应出现 危机,为缓解这一问题,同时为了敦促部分工人回 乡参加劳动,1961年6月中央发出《关于养活城镇 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规定要求 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从此,中国开始 了由行政命令支配的第一次反城市化运动。
“大跃进”之后,挫伤了农民生活的积极性,大 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也影响了“农业支援工业, 农村保障城市”的经济战略方针。
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条例第6条规定:“公 民应该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驻人口,一个 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旧的户籍制度,制造了新的户 口簿册,并希望通过建立新的户籍制度来维护社会稳 定,建立公共秩序,恢复生产。
1949年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协商纲领》 把自由迁徙作为公民的11项自由权写入临时宪法。会 议指出:“户口工作的任务是保证居民迁徙自由居住, 安心从事生产建设。”
Company Logo
1956年3月10日,全国第一次户口工作会议规定了 户口管理的三项基本任务,“证明公民身份,便利行 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统计人口数字,为国家经济、 文化、国防建设提供人口资料,发现和规范反革命 和各种犯罪分子活动,密切配合阶级斗争。”
Company Logo
1953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 市的指示》,可惜收效甚微。
Company Logo
2001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并于同年10月起以两万 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
201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按照户籍 人口只有36%左右,有超过17%的人因户籍限制处于 “半市民化”的尴尬境地,不仅他们自身合法权益难以 保障,也严重影响着社会阶层的和谐与城镇化的质量。 现行户籍制度负面效应不断显现,人们期盼户籍制度 改革呼声日益强烈,对改革的发展、动向十分关注。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会通过的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 记制度的指示》,“规定全国城市、集镇、乡村都要 按照建立居住地进行户口登记的制度,从而统一了 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进入90年代,户籍制度才开始真正意义上 的改革。1993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 户籍制度改革的决定》,主要精神废止了 “农转非”制度,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 口、寄住户口三种形式为基础,以居住登 记、迁移和暂住规定等制度的内容,
Company LoHale Waihona Puke Baiduo
户籍制度改革 2014.10
目录 一、户籍制度沿革 二、户籍制度改革的复杂性 三、户籍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四、落户城市能否更加容易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一、户籍制度沿革
户籍制度是一个基本的社会管理制度。我国户籍制度 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在漫长的古代社会, 它一直是历代王朝进行征调赋役、落实社会管理的主 要依据和重要途径。
Company Logo
1962年12月,公安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 作的意见》,再一次要求严格限制乡迁城,并且对 大城市人口增长实行特别控制。
196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 迁移的规定(草案)》,该文件体现了“两个限制”, 即对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格限制,从集镇迁 往城市要严格限制。
1977年11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 移的规定》,提出严格控制“城镇人口,是党在社会 主义时期一项重要政策”。此后又出台了“农转非”的 控制指标的措施。
二十年以来,户籍制度的最大的特点是户口 的不可迁移性,这与计划经济下供给与公共 服务提供不足有关。
Company Logo
这种户籍制度促进和巩固了计划经济,同时也 是政权的基层控制网络,对促进工业发展,防 止城市的过渡膨胀以及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 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