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动物词汇翻译的文化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动物词汇翻译的文化差异
动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常常被人们用来寄托和表达感情,赋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由于历史发展的相似性和人类认知心理的趋同性,中西方对某种动物的突出特征往往有着惊人的共识,从而对一些动物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在翻译上也是相同的。

由不同生活的地域性和生活习惯等,中英文两种语言中的动物寓意的不同也给翻译带来了障碍。

一、动物词汇与文化意义
廖光蓉在《外国语研究》中提出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有三点:一是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作用等特征;二是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等;三是联想,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于联想的产生起着潜在然而也是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

没有联想的作用,就不可能有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 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cultural information gap) ,具体地说,就是指词汇的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民族文化语言形式折射后的焦点。

动物词汇亦是如此,它蕴含着各民族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风情,深刻地反映着各民族哲学思想和文化心态。

二、相同寓意的动物词的翻译
1.直译法
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相似,中西方人们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

李秀萍在《动物名词中的中西文化内涵之比较》也指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

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无论在音系、形态,还是在结构上可谓千差万别,语言的使用者也分局在地球的东西两半球。

尽管如此,这两种语言中,存在着不少的重合之处。

同时,动物的自然属性也是一致。

这是一
种文化重合(cultural overlaps)现象。

”例如:狐狸(fox)比喻狡猾;驴(ass)比喻愚蠢;猴子(monkey)比喻顽皮;狼(wolf)比喻凶残等。

例如:He was completely foxed. 他完全被骗了。

Make an ass of oneself 行为愚蠢而受人嘲弄Get up to monkey business 顽皮。

这些是直译法。

2.同义借用法
然而,英汉两个民族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部分英汉习语里的动物名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情况:(1)汉语褒义,英语贬义(2)英语褒义,汉语贬义。

首先谈谈第一种情况:有些动物名称在汉语中代表褒义,而在英语中代表贬义。

传统文化的差异使得动物含义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由于“龙”蕴涵权威、力量、才华、吉祥等语义,因此,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豪,龙也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汉语中含有龙的成语也应有尽有,如:龙争虎斗、龙飞凤舞、车水马龙、乘龙快婿等。

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dragon”是硕大、恐怖的古怪野兽,满嘴喷火,凶狠残暴,与“邪恶”同义, 深为英语民族厌恶。

不仅如此,龙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在《圣经》中,上帝把satan(撒旦)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龙在西方文化中给人的联想与东方截然相反,比如“hen mother is a real dragon”指的是她的母亲对她管教过严,隐含有令人讨厌的意思,“亚洲四小龙”就被译为four tigers in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in asia,以避免“dra gon”一词在英文化中不好的联想。

这种翻译是同义借用法。

例如,作为农田耕作的主要力量,“牛”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直受到广泛重视,牛的所作所为还时常被拟人化,用以形容各式各样的人, 如“老黄牛”、“孺子牛”、“牛脾气”、“牛劲”、“倔牛”,等等。

英国的情况则不一样。

在英国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一直是马,因而相应地出现了许多由horse构成的习语,Kantan, David在《Translating Cultures》中举出talk horse(吹牛)、a s strong as a horse(体壮如牛)、work like a horse(像牛一样地辛苦干活)汉语中人们把老虎看作百兽之王, 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如:虎视眈眈、猛虎下山等。

而英语中雄壮威猛的形象当首推lion, 如as bold as a l ion。

在进行应汉互译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汉语中的老虎和英语中的lion可以互换,例如:拦路虎可译为a lio n in the way,置身虎穴可译为put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虎头蛇尾,可译为come in tike a lion and go out l ike a lamb,在这些译法中“老虎”变成了“狮子”,
3.褒贬互换法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

贾德江在
《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中提到,可怜的fish 与给人带来富裕的鱼。

fish与鱼的文化内涵在中英文化中更是大相径庭。

汉语中鱼和“余”谐音, 中国人过春节时除夕夜的餐桌上不能没有鱼。

而英语中fish 含有贬义色彩, 一般用来形容不好的人和事,因而a poor fish,a loose fish, fish in the air 应分别译成“可怜虫”“生活放荡的女人”“水中捞月”。

在汉民族传统心理中,狗是一种下贱的动物,常用来比喻卑鄙丑恶的人,引起“卑贱、恶劣”等联想,如:狗仗人势、丧家之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

而“dog”在英语民族里却是一种宠物,被当作“人类忠诚的朋友”。

英语谚语里有“love me, love my dog”,译成中文是“爱屋及乌”。

休顿•米夫林在《美国传统英汉双解学习词典》提到,在英语中owl( 猫头鹰) 是一种表示智慧的鸟, 禽兽间的争端要请它来裁决, 紧要关头就得找它求教。

成语as wise as an owl即是一例。

中国民谚中有“夜猫子( 猫头鹰)进宅, 无事不来”的说法。

猫头鹰在中国人看来是厄运的象征, 人见人怕。

绵羊在汉语中表可爱温顺,而英文sheep象征愚蠢、怯弱。

如:follow like sheep(指人盲从),a lost sheep(误入歧途的人),a black sheep(败家子,败类)。

不同的民族文化造成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寓意同中有异、异中存同的状况,这就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影响。

只有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表达出动物词汇的正确涵义,才会促进跨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汇通。

参考文献:
[1]廖光蓉.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研究.2000(5)
[2]贾德江.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
[3]邓炎昌.刘润清著.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樊清华.英语中动物词汇的翻译及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7.6.
[5]张芳杰主编.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M].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
[6]李秀萍.动物名词中的中西文化内涵之比较[J].丹东师专学报.1999.21(4)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英语中的动物及其文化寓意来源
英语中的动物及其文化寓意来源:
动物名词及其文化喻意日常生活中,人一般不能与动物相提并论,但语言中却有不少借动物的特性来形容人的特性的词语。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比喻性表达法往往因语言、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

下面,我们比较一下英汉语言中同一动物名词的不同喻意。

1.cat(猫)
俗话说“猫有九命”,这是汉语的说法。

此外,中国人常戏称嘴馋的人为“馋猫”。

cat在西方是人们宠爱之物(pet),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英语俚语中,cat的含义为a spitefulor unpleasant woman(心地恶毒或令人讨厌的女人)。

照此看来,似乎是中国的猫可亲,西方的猫可恶了。

2.dog(狗)
在英语中dog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个人”。

如谚语:Every dog has hi 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

)又如:a gay dog(快活的人、好玩的人)。

但d og也有形象不佳之时。

如:dog eat dog(注意eat为原形),意指“人们自相残害”;同样,a dog in the manger喻“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在汉语里,尽管狗在某些地方也为宠物,但“狗”的形象总是不雅,因而用来指人时多含贬义。

如“狗咬狗”、“哈巴狗”、“走狗”、“狗仗人势”、“癞皮狗”等等。

狗是人类患难与共的朋友,被认为是通人性的动物,它对人类特别忠诚,因而具有忠贞不渝的意义。

“牧羊犬三千里寻主”,“义犬救主”等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犬马之劳”也就用来比喻事做忠心耿耿。

不过狗爱仗人势,“走狗”便含有贬义,鲁迅先生描写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象征了那类没有民族骨气的无耻文人。

不过,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狗还有一些其他的含义。

总的来说,中国人把狗视为吉利的动物,如果谁的家里突然来了一只狗,主人就会很高兴地收养它,因它预示财富来临,所谓“猫来穷,狗来富”。

狗和主人同甘共苦,如果有什么灾祸来临,它也会预示前兆,比如狗上房是暗示盗贼将至。

狗喜欢吠叫,但其吠必有原因,因而古人以狗吠的时辰来取象吉凶的征兆。

如正时狗吠,主妇必吵;丑时狗吠,心烦不眠;寅时吠,财神临门;卯时狗吠,前程似锦;巳时狗吠,亲人要来;午时狗吠,有人请客;未时狗吠,妻有外心,必遇小人;申时狗吠,小孩有祸;酉时狗吠,加官晋禄;戌时狗吠,提防生是非;亥时狗吠,当心吃官司。

关于中西方狗的文化差异,在西方国家里,人们通常把狗当成是忠诚的象征,并且西方人们很喜欢养狗作为宠物.而在我国呢,我国人们似乎对于狗这种动物持有比较贬义的色彩, 人们通常对狗有种厌恶的心理.从古代来看,狗首先是人们的食物之一,再者中国古代养狗最大的目的是为了看家,保护财物.
狗是历来人类重忠实的朋友,是人们宠爱的动物,他可爱,忠诚,勇敢,集百长于一身,身受人们的喜爱。

但在对于狗的语言特点上,中西方有许多相似只处,但也有许多截然相反的地方。

“狗”在东方语言上常带有贬义,常富含骂人的感情基调,因而在东方语言上喊有狗字的几近是雅的,然而西方语言上狗的携带词上却常带有褒义,比如“You are a lucky dou ”
或“Top dog”等,都是夸奖人的话。

是人际关系交往中为人深知熟用的。

1
回答者:ZHHJ820718 3.pig(猪)
pig所受待遇可谓最糟,人们总是一边吃猪肉(pork),一边又对猪恶语相加。

汉语里,猪集“懒、笨、馋”于一身,借此喻人具有刻毒之意,其用语不胜枚举。

英国人也给pig以丑恶的形象。

a pig意为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 rson(贪婪、肮脏或无礼貌的人)。

注意,最后一喻意似乎未进入汉语。

4.rat(鼠)
汉语中的“胆小如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及“鼠辈”等词语,皆有“畏琐、卑微”及“心胸狭窄”等含义,可见鼠在汉语中简直一无是处。

作为俚语,英语的rat指人时喻意与汉语稍有出入,但也含贬义:a rat即a person who behav es selfishly(自私的人)或a person who is disloyal(不忠的人)。

5.ass(驴)
汉语有“笨驴”之说,用来指人,则表达“愚、笨”之意。

英语同汉语在这一点上有相通之处:an ass意为a foolish person(傻瓜),同义语还有donkey,但常用来指小孩。

6.bear(熊)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熊的形象一般是“行为缓慢”,因而具有“呆傻”之态;指人时常有“熊样”之说;目前形容股市不景气乃称“熊市”。

但英语用bear指人时,则为a bad-tempered or bad-mannered person(粗鄙之人、鲁莽之人);另一习惯用语be like a bear with a sore head则表示“脾气暴躁”。

7.lion(狮)
百兽之王狮子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一点是相通的,即“勇猛”,借此喻人时,汉语有“勇猛如狮”之说;英语也有习语as brave as a lion。

在英语中,a lion亦用来指“名流、社交场合的宠儿”。

8.rabbit(兔)
“兔”在中国人心中可谓形象复杂,有好的一面,如“形如脱兔”(喻快捷);也有差的一面,如“狡兔三窟、兔子尾巴长不了”。

后者用来形容人时则分别暗示“狡猾”与“难以持久”之意。

对英国人来说,rabbit的形象亦不美。

不过用来指人时,所取喻意同汉语大相径庭:a rabbit意为a person who plays a game badly(蹩脚的运动员———尤指网球运动员);与中国兔子不同的是,西rabb it一出场就显得“窝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民族文化打在动物身上的文化“烙印” ,以示中、西民族的文化差异.并以文化差异为背景,进一步探讨英汉语对动物词句的理解关键词动物词文化差异联想理解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L}l,人类与动物相依共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世上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由于汉英个民族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动物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一动物赋予不忙订的情感和喻义,产生了不同的联想意义有时为表达同一情感喻义,会采用不同的动物来作为喻体凼此英语学爿者应该熟悉了解汉英动物义化的差异,这对更进一步学好语言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动物的寓意,L}l西文化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 联想相似
不I西J民族对一些动物的共’只使得这些动物i川在不I_】的文化背景中能弓他们相似的联想、它们所具有的民族文化附JJu意义也就基本相I司,、如孤狸(fox)在。

}J 人眼里是一种奸滑,狡诈,多疑的动物,指人多疑常用“狐狸”,人们还将那些诡计多端的狡猾之人称作“狐狸” ,又将那些使用各种伎俩,厶J弓l 男人的女性称作“狐狸精” ..英语fox指的是“a crafty sly or clever person(狡猾或聪明之人)” ,由之产生的形容渊”foxy”的意思是“crafty(j交猎的)”或“crafty—looking(样子狡猾的)” “Don’t trust that mad.he’S a sly
old fox”(别相信邮人,他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 “He was completely foxed”(他完全受骗了)。

He is sly as a fox.He is foxy。

you have got to watch him.(他狡猾得像狐狸。

他很狡猾,对他可要当心)。

类似的还有驴(ass)在汉语词典里是一种愚蠢的动物,我们常说“笨驴” 、”驴蛄袋” ,英语L}l也有“as dull as all ass” (蠢得像头驴),“an ass in a lion‘S skin”(冒充有智慧的人).“tO make an ass of oneself'’(犯傻)。

You ass!Y ou stupid ass!How would you do a thing like that?R你这头驴!你这头蠢驴!怎么会干出邮种事儿来) 鹦鹉只会模仿人类,故有鹗鹉学舌之’兑;猴子聪明伶俐,也顽皮淘气;蜜蜂总是忙忙碌碌,采花酿蜜..对于这些动物比喻的理解上,可在汉语文化能接受的前提下采直泽-去,直泽不但能保持原语的修辞Jx【格,而且能达到等效的交际效果比如:He doesn’t have an idea of his own.He jUSt parrots what other people say.(他没有自已的观点,只会鹦鹉学舌) ,
绵羊(sheep)在L}J国人看来是憨厚、驯服、善良、任人宰割的,故有“可怜的小绵羊” 、“替罪羊”等俗语,表达了中国人对绵羊的爱怜与I刮情;英语sheepq~也指融笨、驯服胆小的人,“to follow like sheep” (盲从),”tO cats sheep’S eyes” (抛眉眼),“to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分辨好人与坏人)。

狼(w0lf)在汉文化-I】表示奸诈、凶狠野蛮、残忍。

凶此人们常说“狼子野心” ,“狼狈为奸” ,英语(wolf)也i上人联想到野蛮残忍等含义,“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此外,中西文化L}J联想象征意义相似的动物i司还有:凶残女f诈的蛇,胆小温驯的鹿,优雅高贵的天鹅以及吉祥的公鸡等
2 联想不同
某些动物在一种文化中能使人联想到某些特征,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普通平常,引不起任何联想对于此类动物比喻,我们解时可采用代换法,即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译文L}J某个概念意义不I_j,但文化意义相近的涮代换原文、JJ的方法,代换法的优势在丁译文读者能跨越文化差异,获得I_J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例如:copyright dedecms
猫(cat)在英语文化中指心地恶毒、爱I兑别人坏话的女人,而在汉语文化L}l仅为一种猫科动物,能提老鼠而已。

在IIJ国的某些地方,猫也是暗娟的代名浏l suppose she will tell all the boys.That old cat.(我猜想她会告诉所有的男人,这个长舌的老恶婆)这里,如果将“the old cat” 泽为“老猫” ,L}l国人将很难理解。

相反。

汉语L}l的“猫哭老鼠”如果泽为The cat weeds for the mouse,英美人也会不知其意根据西方文化,
应将之译为shed crocodile tears河狸主要产于北美洲,在筑巢方面有很高的技艺和独刨性,在英美人的心目中引起的联想是为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圳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有时带贬义,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而L}l国人儿乎没过河狸,更不知其特性,当然无从联想任何特征。

英泽汉时,我们可用文化含义相似的i可:如beaver a way at school应泽为:在学校里片j功苦渎。

Work like a beaver指兢兢业业干活。

在中国文化L}l仙鹤象征长寿,常与坚定的松柏连在一起、孩子起名鹤年、鹤龄:老人过生,晚辈赠送画有松鹤的礼物,题写“松鹤延年”意在况老人健康长寿;而英语民族山于相异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会有此联想。

汉泽英时,就必须考虑英语民族是否能理解,接受此,“松鹤延年”可泽为:pine and crane symbolizing longevity.
龙(dragon)是L}l华民族的象征,在我国破当作吉祥的神物Inj倍受推崇。

过年要玩“龙灯”,端午节要赛“龙舟” ,形容威武雄壮川“龙腾虎跃”。

在神话传说L}l,龙还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腾云驾雾、兴云降雨。

龙还被用来表示能力超群,出类拔萃和前程无量巾国人骄傲地自称为“龙的传人”.称小华民族为“东方的巨龙” ,L}l国的父母都“望子成龙”,这与西方观念L}l的dragon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欧美文化中,dragon是恐怖和邪恶的化身“tl1e old Dragon”(魔鬼);“dragonish”(残暴的再、兑美国国徽上的鹰(ow1)liE。

在西方文化L}l,owl是智慧的象征动画片L}l严肃而聪明的猫头鹰经常会充当公正的裁判,智慧的长者,为其他禽兽出谋划策。

”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的),”owlish”(显得严肃而聪明的)..然而,在L}l 国,猫头鹰却成了厄运的象征,人们甚至害怕碰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

还有汉语中象征着运气与幸谣的蝙蝠,“蝠”与“洒”吲意,是特好的兆头五蝙蝠在一起,常常喻指健康、长寿、富足、好善和寿终止寝等五种天赐之福而以英语为母语者则视bat为一种与魔鬼和黑势力相关的不祥之物,凶此对batJ~.有坏的联想,很I寸厌它。

“batty”(i寸厌的,疯疯癫癫的):“come tO bat”(面临艰苦考验)。

鸡(chicken)在西方是懦弱、胆怯的象征。

中国人能有相似联想的倒是鼠。

如:“Don‘t be scared、chickens!”came her voice with teasing tasty.(“别害怕,您们这些胆小如鼠的东西!”她用戏谑的u气道)
喜鹊(magpie)在英语里喻义为唠叫、饶舌;在汉语里则象征吉祥..中国人常说:喜鹊叫,喜事到:、如:Hewas SOfond oftalking that his comrades nicknamed him:“magpie”(他如此爱说,所以大家给他取了个浑名叫:喜鹊嘴”) 、
3 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两种语言L}J的动物、_】,都反射着两种文化的特质.所以在学刊或运用时应尽可能地了解其起源、典故用法、使用范围等列时,更重要的是.还应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

有的汇可以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有的却不能望文生义,只有确实弄清了动物词的含义,才能一方面避免闹笑话,闹误会;一方面又能使我们借助于这些生动、有趣、传神、精辟、透彻的、早已为人f『J所熟知的语言单位来促进文化交流,最终达到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振华论汉译英中的5L4L负迁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I,4
包惠南.5L4Li5境与语言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J1
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o02,1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民族文化打在动物身上的文化“烙印” ,以示中、西民族的文化差异.并以文化差异为背景,进一步探讨英汉语对动物词句的理解.
关键词:动物词文化差异联想理解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与动物相依共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世上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由于汉英个民族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动物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一动物赋予不忙订的情感和喻义,产生了不同的联想意义有时为表达同一情感喻义,会采用不同的动物来作为喻体凼此英语学爿者应该熟悉了解汉英动物义化的差异,这对更进一步学好语言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动物的寓意,中西文化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 联想相似
不同民族对一些动物的认识使得这些动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能呈现他们相似的联想、它们所具有的民族文化附属意义也就基本相同。

如孤狸(fox)在中国人眼里是一种奸滑,狡诈,多疑的动物,指人多疑常用“狐狸”,人们还将那些诡计多端的狡猾之人称作“狐狸” ,又将那些使用各种伎俩,勾引男人的女性称作“狐狸精”英语fox指的是“a crafty sly or clever person(狡猾或聪明之人)” ,由之产生的形容渊”foxy”的意思是“crafty(交猎的)”或“crafty—looking(样子狡猾的)”“Don’t trust that mad.He’s a sly old fox”(别相信邮人,他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 “He was completely foxed”(他完全受骗了)。

He is sly as a fox.He is f oxy。

you have got to watch him.(他狡猾得像狐狸。

他很狡猾,对他可要当心)。

类似的还有驴(ass)在汉语词典里是一种愚蠢的动物,我们常说“笨驴” 、”驴蛄袋” ,英语也有“as dull as all ass” (蠢得像头驴),“an ass in a lion‘S skin”(冒充有智慧的人).“to make an ass of oneself'’(犯傻)。

You ass! You stupid ass! How would you do a thing like that? 你这头驴!你这头蠢驴!怎么会干出邮种事儿来) 鹦鹉只会模仿人类,故有鹗鹉学舌之说;猴子聪明伶俐,也顽皮淘气;蜜蜂总是忙忙碌碌,采花酿蜜.对于这些动物比喻的理解上,可在汉语文化能接
受的前提下采用直泽法,直泽不但能保持原语的修辞风格,而且能达到等效的交际效果比如:He doesn’t have an idea of his own.He just parrots what other people say.(他没有自己的观点,只会鹦鹉学舌) ,绵羊(sheep)在中国人看来是憨厚、驯服、善良、任人宰割的,故有“可怜的小绵羊” 、“替罪羊”等俗语,表达了中国人对绵羊的爱怜与同情;英语sheep也指融笨、驯服胆小的人,“to f ollow like sheep” (盲从),”to cats sheep’S eyes” (抛眉眼),“to separate the s heep from the goats (分辨好人与坏人)。

狼(wolf)在汉文化中表示奸诈、凶狠野蛮、残忍。

由此人们常说“狼子野心”,“狼狈为奸” ,英语(wolf)也让人联想到野蛮残忍等含义,“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此外,中西文化联想象征意义相似的动物词还有:凶残狡诈的蛇,胆小温驯的鹿,优雅高贵的天鹅以及吉祥的公鸡等
2 联想不同
某些动物在一种文化中能使人联想到某些特征,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普通平常,引不起任何联想对于此类动物比喻,我们有时可采用代换法,即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译文的某个概念意义不变,但文化意义相近的涮代换原文的方法,代换法的优势在于译文读者能跨越文化差异,获得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例如:猫(cat)在英语文化中指心地恶毒、爱说别人坏话的女人,而在汉语文化中仅为一种猫科动物,能提老鼠而已。

在外国的某些地方,猫也是暗娟的代名词l suppose she will tell all the boys.That old cat.(我猜想她会告诉所有的男人,这个长舌的老恶婆,在这里,如果将“the old cat” 泽为“老猫” ,中国人将很难理解。

相反。

汉语中的“猫哭老鼠”如果泽为The cat weeds for the mo use,英美人也会不知其意根据西方文化,应将之译为shed crocodile tears河狸主要产于北美洲,在筑巢方面有很高的技艺和独创性,在英美人的心目中引起的联想是为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有时带贬义,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而中国人儿乎没听过河狸,更不知其特性,当然无从联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