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醛酮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 醛、酮、醌

8.1 基本要求

●掌握醛、酮、醌的命名。

●掌握醛、酮、醌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了解醛、酮亲核加成中的立体结构。

8.2 基本知识点

8.2.1 醛、酮的结构

醛、酮的分子中都含有羰基(C O ),故又称羰基化合物。醛中含有醛基

CHO ,其

通式为RCHO ,酮中含有酮基C O ,其通式为 C O

R '

R ,其中R 、R ’可以是脂肪烃基,也

可以是芳香烃基。

醛、酮的羰基碳原子为sp 2杂化,碳氧双键(C O )由于碳氧的电负性不同而呈现较强的极性,电子云偏向氧原子一方,使氧原子上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亲核试剂首先进攻碳原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8.2.2 醛、酮的命名

脂肪族醛、酮的命名和脂肪族醇的命名相似,在系统命名中醛的命名与伯醇相似,酮的命名与仲醇相似。例如:

CH 3-CH-CH-CH 2CHO

C H 3

C H 2CH 3

4—甲基—3—乙基戊醛

CH 3CHCOCH 2CH 3

H 3

2—甲基—3—戊酮戊酮酮8

芳香族醛、酮的命名和芳香族醇的命名相似,均以脂肪醛和脂肪酮作为母体,而将芳香烃基作为取代基来命名,例如:

COCH 3CH 3

2—甲基苯乙酮

苯乙醛

CH 3CHCOCHCH

3

CH 3

2—甲基—4—苯基—3—戊酮?CH 2CHO

不饱和醛、酮命名时除羰基的编号应尽可能小外,还要表示出不饱和键所在的位置,例如:

CH 3CH

CHCHO

2—丁烯醛

8.2.3 醛、酮的化学性质

由于醛、酮分子中的羰基具有极性,故能与亲核试剂发生反应。由于羰基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影响,使α—氢活泼。由于醛羰基的极性比酮羰基的极性大,空间阻碍也较小,因而在相同条件下醛比酮一般较易起反应。它们的化学反应通常可描述如下:

O C

H

C

()

δ

δ

羰基亲核加成

α—H 的反应

醛的特殊反应

1.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 烯烃中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属于亲电加成,而醛、酮中羰基的加成反应属于亲核加成,通常认为带负电荷的氧比带正电荷的碳更具稳定性,因此反应往往是由亲核试剂的进攻所引起的。醛、酮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如下:

O

R

'

R

C

δ

δ

+

Nu :A

R ’

C

N u

R O R ‘

C

N u OA R A ,快

醛、酮通常可与氢氰酸、Grignard 试剂、醇、氨的衍生物(羰基试剂)等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的难易主要取决于亲核试剂亲核性的强弱及醛、酮羰基活性的大小。羰基碳原子上带正电愈强,空间位阻愈小,其反应活性愈强,反之则弱。醛、酮较易与Grignard 试剂及氨的衍生物作用,是由于Grignard 试剂有很强的亲核性,而氨的衍生物的加成产物易脱水生成含有碳氮双键(C=N )的化合物。上述反应可简单归纳如下:

δ

C COOH

OH

OH

H 3O

C O

ROH

C R

OH

C OR

OR

-H 2O

X

C NG

H 3O

NHPh, —NHCONH 2)

α—羟基酸

只有醛、脂肪族甲基酮及小于C 8的环酮可以反应

磺酸钠

反应限制同上;产物可被酸碱分解为原来的醛、酮,用于相应醛、酮的分离、纯化和鉴别

用于羰基的保护

用于各种醛、酮的鉴别

用于制备各种醇类

半缩酮)

缩醛(缩酮)

2. 羰基的还原反应 在金属铂、镍等催化剂存在下,醛、酮羰基加氢还原为羟基,生成对

应的醇,同时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也被还原。若用氢化铝锂(LiAlH 4),硼氢化钠(NaBH 4),

[(CH3)2CHO]3Al作还原剂,羰基被还原成羟基,而分子中碳碳双键则不作用。Wolff—Kishner —黄鸣龙还原法:醛、酮与水合肼、NaOH和一个高沸点溶剂(如一缩乙二醇)一起回流,羰基被还原成亚甲基(—CH2—)。例如:

O

H N-NH.H O,NaOH

(HOCH2CH2)2O,△

+ N2O

3. α—氢的反应醛、酮α—氢的活泼性,是由于羰基的亲电子作用增强了α—H的极性,使α—H易于以质子的形式离去。含有α—H的醛、酮可以与卤素作用形成α—卤代醛、酮。在碱催化下,α—三卤代醛、酮可以分解为三卤代甲烷(卤仿)和羧酸盐。例如:RCOCH3 + 3I2 + 4NaOH CHI3 + RCOONa + 3NaI + 3H2O

(H)(H)

具有H3C C

O

()结构的醛、酮和具有(CH3-CH—)

OH

结构的醇类均能发生碘仿反应。

醛在稀碱存在下,一分子提供羰基,另一分子具有α—H,则可以发生醇醛缩合(也称羟醛缩合),形成增加碳原子的β—羟基醛类化合物。例如:

CH3CH2CHO + CHCHO

3

H

3

CH2CHCHCHO

3

OH

稀NaOH

有些酮(如丙酮和环己酮等)也能发生醇酮缩合,为了得到较高的产率,通常可以采用适当提高温度、除去水等方法来实现。

2CH3COCH3稀NaOH

CH3-C-CH2COCH3

CH3

OH

CH3C

CH3

CHCOCH3

两种不同的含有α—H的醛或酮之间进行羟醛缩合,可生成四种不同的缩合产物,实用意义不大,但若用一个含有α—H的醛或酮和一个不含α—H的醛,进行交叉醇醛缩合反应,产物较为单一。

H3C C

CH3

CHO

CH3

+CH3CHO H

3

C C

CH3

CH3

CHCH2CHO

O

稀NaOH

H

4. 醛的特殊反应醛能被Tollens试剂、Fehling试剂等弱氧化剂氧化,而酮则不能。例如:(Ar)RCHO + 2[Ag(NH3)2]OH △(Ar)RCOONH4 + 2Ag + 3NH3 + H2O

RCHO + 2Cu(OH)2+ NaOH △RCOONa + Cu2O+ 3H2O

利用Tollens试剂可区别醛和酮;利用Fehling试剂可区别脂肪醛与酮,又可区别脂肪醛与芳香醛。

无α—氢原子的醛在浓碱作用下发生歧化反应,一分子醛被氧化成羧酸,另一分子醛被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