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解读文本的真谛(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悟解读文本的真谛

---读《名作细读》有感

王莉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是我早就想拜读的一本语文教育专著,假期,终于如愿以偿。掩卷沉思,先生的理念还在脑海里回荡,借此我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做语文教师一定要做有思想的教师

孙绍振在自序中说道:语文教师的使命,要比数理化和英语教师艰巨的多,也光荣的多。数理化英语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的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不能胜任这样任务的人,有一种办法,就是蒙混,把人家的已知当成未知,视未知如不存在,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力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这样的教师白白辜负了自己的生命。他同时也提到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本来是由来已久的顽症,却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借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之机,找到了合法的避难所,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在处理课文的方法上作秀,多媒体豪华包装,花里胡哨,目迷五色,但是,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

孙先生说的这些,其实我感觉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老师的基本专业素养不够。有道是知道的越多,看到的就越多。语文老师为什么那么多套话、空话,所问问题为什么那么肤浅,课堂为什么空洞,为什么那么喜欢包装,其原因还是由于专业素养所限,面对文本时只能看到一些浅层次的学生也能看到东西,所以分析文本内涵时也只能是蜻蜓点水了。孙先生告诉我们:解读文本需要深厚的文学根底。文学修养之根扎得越深,对文本的解读就越能游刃有余。如在回答《咏雪》一诗的问题:“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个更好时,何绍振先生凭着他深厚的文学修养从比喻的类型、定义、比喻的本质等方面入手,条分缕析地告诉我们如何来看待“盐、柳絮哪个更好”的问题,读之受益匪浅,不仅得到了问题的答案,更对“比喻”多了更深的了解。所以,做语文教师,一定

要自觉地让自己成为有思想的人,多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与修养。内涵多了,修养到了,课堂上花里胡哨的东西自然就少了,文本分析自然也就深刻了。

二、关于多元解读

在《文本细读》的修订前言之一部分孙绍振先生说到了“多元解读”:“所谓多元解读,不是绝对的自由,应该是以文本主体和读者主体的历史性结合为基础的。而这种解读的多元性,是应该以一元为基础的。多元阅读,不能以歪曲特定历史内涵为代价。”先生关于“多元解读”的话语不多,但足够精辟,自有深意和启发性。

多元解读,可以活跃思想,开拓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我们如果过度放手多元解读,而不加有效的引导,则会变“益”为“害”。孙先生说:阅读并非由读者主体决定一切,起作用的还应有作者主体。作者的主观意图在文本中可能并未实现,而写作完成后,作者就可以说退出了作品,文本就由读者主体来解读了。读者主体可能对文本主体进行多元同化,甚至可以超越作者的“意图”。但是,读者主体也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到文本主体的制约的。作者的生命有限,读者也一代一代更迭,只有文本可以说是永恒的存在着,是相对稳定的,甚至可以说有相对的绝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脱离了这一点,就是脱离了文本主体,有可能成为反历史语义的空谈。在《修订前言之二:答读者问13则》,先生又说:不管读者主体多么强势,都不能离开文本主体,都要尊重文本主体。读了这些话,让我对“多元解读”多了一份警惕,多元解读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误入歧途”,切不可“脱离文本”……它应该是以“文本主体和读者主体的历史性结合为基础的”,应该尊重编者的意图(文本的价值导向),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而非随意地发挥,机械的理解“多元”,使得课堂看起来闹热,而学生没有实效的收获。

三、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方法

在《自序》中,孙绍振先生说“不管在中学还是大学课堂上,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都是难点,也是弱点”。他认为:“我们语文教师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甚至何先生认为,很多大学教授都是夸夸其

谈,没能进入到文本内部结构,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他说:试问大学中文系教授,让你们去教中学语文,在微观分析中,有多大把握能保证超越中学水准,请问古典文学的教授,有多少能把“霜叶红于二月花”、“二月春风似剪刀”、“草色遥看近却无”、“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妙处说得令人心服口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究竟好在哪里?讲了多少年了,还是古典诗话中那些印象式语言。中学课堂要的是货真价实的、系统的分析,而不是玄妙的、空洞的赞美。请问美学教授,如果学生反映《背影》中父亲的形象“很不潇洒”,又违反交通规则,有多少人能够当场点出这是什么样的美学问题?有谁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回答学生的疑问:薛宝钗、繁漪、周仆园是坏人吗?……其实,孙先生在这里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要分析,要从微观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所以,孙先生用大量的生动实例教给我们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方法。那就是——分析法。

分析法是解读文本的常用方法,通过字词句段,以及整篇文章的解析,来理解文本。孙绍振先生认为:分析不是解读作品的唯一法门,其理论根据是:可以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理解。但是,整体感悟有深浅之别。感觉到了的,不一定能够理解,理解了的,才能更好地感觉。篇幅比较小的要用微观分析的方法。我们的学生所面对的教材,都是一篇篇一两千字的文章,文章的妙处何在?学生怎么阅读?这就需要教师用分析法细细解读后,再加取舍,以此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孙绍振先生又说,经典解读的关键不在于分析矛盾而在于揭示矛盾。语文老师应该把作品放在一系列作品的比较中来观察差异,以便找出矛盾的切入口,不能满足于一篇篇孤立的讲作品,如果确实没有现成的作品可比,可用还原的方法分析单篇作品。这些话语,我悟到,孙先生的分析法有:

1.还原法

即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家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从而揭示矛盾。此种方法就是通过还原的几个问题,抽丝剥茧式地进行分析。使问题逐渐清晰起来,直至找到最终的答案。

还原的对象有两种,第一种是语义还原;第二种,还原的是文学作品的人物和景物的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