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与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与现实意义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观点,是人们对世界的最基本的哲学观点之一。随着时代的不同,自然观也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和生存方式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变化,不同时代人类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和解释,也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自然观特征。
本文所探讨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又被称为马克思自然观的狭义表述。它的理论本质是对对象、现实、感性的实践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和对传统自然观的评析的理论,当然,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也不是凭空捏造的,人类自然观的演化发展过程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下面主要阐述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有关的自然观发展,不再赘述宗教,神话等唯心的自然观。
首先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古代自然哲学家凭借敏锐的直觉,认识到“自然”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地生长发育的有机体。阿那克西曼德提出“本原”学说,即指构成万物的根源。他认为世间万物都从本原而生,最终又回归本原。世界各国的自然哲学家都对这一本原有自我的了解。比如古埃及文明中提出万物起源于混沌的水;中国提出的五行学说和元气理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元素论等。
虽然当时的自然哲学家对万物本原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认为本原是一种或者多种物质存在,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物质观。这一自然观已经是一种原始的唯物主义观。这些哲学家们提出的元素虽然是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物质,但他们具有一般性,是从各种各样具体的物体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并开始尝试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或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但是,由于时代发展和知识的局限性,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不免要用哲学的猜想和思辨来填补知识的空白,这种来自天才的直观、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猜测的自然观,虽然正确的把握了自然界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能具体说明自然界的联系,故而是带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
接下来,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促进发展出了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人类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又一大进步。它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与人无关,物体运动是由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哥白尼提出日心地动说拉开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序幕,同时,他摒弃了神创论的宇宙观,从根本上动摇了上帝创世说,使自然科学挣脱了神学的束缚,实现了自然观念上的根本变革。牛顿力学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为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它把各种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式解释为受力学定律支配的机械运动,进而产生了机械决定论。从哥白尼到牛顿的整个发展过程一直被恰当地称为世界图景的机械化过程。整个宇宙被比作一个机器,拉普拉斯提出与机器的自然图景相联系的、关于宇宙的过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中表现出来的机械决定论,他的决定论是在牛顿力学的决定性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拉普拉斯把因果律发展成为绝对的机械决定论,成为那个时代完全决定论的代表。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有其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着的,但它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这种观点否认了有机界与无机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性质上的差别,认为时间自然一切不存在偶然性。并且把自然界整体看作是静止不变的,同时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这种观点必然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总的来说,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人类对自然的总体认识的一大进步。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自然领域各个方面的重大科学突破为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在天文学领域,康德首次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在地质学、古生物学方面,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在1830年至1833年,发表了《地质学原理》一书。提出了地质渐变论,指出地球也是在循序渐进缓慢变化的。;在物理学方面,迈尔、焦耳等人在19世纪40年代发现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1865年麦克斯韦建立了联系着电荷、电流、电场、磁场的基本微分方程组,即描述电磁场运动变化规律的电磁场理论,揭示了电、磁和光的统一性,实现了物理学史上又一次理论综合;在化学领域,1869年前后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等人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生物学方面,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系统的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
总之,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中的重大发现,使我们能够依靠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同时在哲学思想方面,古代自然哲学思想和德国古典自然哲学也成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直接先驱。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黑格尔把自然界描绘成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单纯事物的集合体,并提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的思想。但是,黑格尔自然观辩证法又是唯心的,不切实际的,是头脚倒立的。黑格尔把自然界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产物,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实质和有关人与自然的唯心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以纯粹的、抽象的、思辩的思想开始,又以超人的绝对精神结束的。黑格尔的自然观是唯心的,却又是辩证的。马克思批判了其唯心主义观点又继承和发展了其合理的辩证法思想,并科学的运用于唯物主义自然观,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吸收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并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形成了他的人本主义自然观。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使现实的个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费尔巴哈的这个观点,突破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唯心主义自然观的藩篱,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论证,并提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感性的人,消除了人与自然界的对立性。但是,费尔巴哈丢弃了古典自然观中人作为自然界能动的主体来实现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思想,仅把自然界看作是人们生存的物质始基,过分强调了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适应性。可见,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