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与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本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来源;揭示了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生态科学基础;论述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在19世纪,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尚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但是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恩格斯说:“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
”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
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之外或凌驾于自然之上的。
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其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
”马克思说: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 +;切自然力的人”。
“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
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三部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西方古代朴素自然观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观
宇宙观 形状各异的原子按照不同的位置和排列次序 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各种事物和 整个宇宙。 他认为无数的原子永远在无限的虚空中的各 个方向运动着,相互冲击,形成旋涡。并用 旋涡理论解释天体演化及世界的产生。他认 为旋涡是形成一切事物的原因。他把这种涡 漩运动称之为必然性,认为‚没有什么东西 是偶然生成的,万物都出于理由按必然生 成‛。
西方古代朴素自然观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观
原子论
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在希腊文中是‚不可分割‛之意。原
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其根本属性就是绝对 充实,没有空隙。原子在质上只有形状,大小, 位置,排列次序的不同。 ‚虚空‛,是空洞的无限空间,其特点是松散, 但虚空和原子同样实在。虚空是原子的运动场所, 原子由于内部没有空隙而没有内部运动,但可以 在外部的虚空中运动。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必然 产生碰撞,导致原子之间的结合和分离。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第一节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B.C.700-A.D.500)
科学背景 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 面。 内容 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性质 古代东方和西方的自然哲学,同自然科学的萌 芽状态相适应,其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 思想具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
西方古代朴素自然观
毕达哥拉斯的自然观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B.C.580-B.C.500)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毕达哥拉斯学 派的创始人。
哲学思想: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世界是
一个由数和数的关系构成的和谐系统,每一种 事物都是一种数的和谐,数是千差万别的根本 原因。他提出的宇宙结构论是天才的构想。毕 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 开始,直接影响了以后的哲学家,特别是柏拉 图。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3、辩证的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
(3)重大意义: a、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b、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 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c、为科学与技术发展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 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d、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物质观: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
中国五行说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2)宇宙观——毕达哥拉斯:整个宇宙为球形,中心天体为 “中心火”
托勒密地心说
中国盖天说 浑天说
宣夜说
阿利斯塔克(前310-前230)日心说
(1)贡献
a、抛弃直观性、思辨性
猜测性;
b、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
c、反对抽象的思辨,强调经验的和实证的方法
(2)局限性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1、辩证的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第一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科学进入理论概括阶段。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 “星云说”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 1796年 拉普拉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基本特点: 直观性 思辨性
猜测性
历史地位:
标志人类开始用理性研究自 然;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 史渊源; 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1)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哥白尼革命——1543年《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日心说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重力学说天 文 学源自地 质 学物 理 学
化 学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课堂讲授2学时,课外阅读和网上讨论0.5学时。
2020/10/23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6
第一节 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辨证自然观
一、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 二、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三、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第一节
一、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它的创立 为科学技术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 价值论的前提。20世纪以来在总结概括现代自然科学新成 就的基础上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4学时,阅读和网上讨论4学时。
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直至亚里士多德时代,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仍然是 一回事,并且是以脱离实用技艺、从事纯理论的探 索为目的的。
2020/10/23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9
第一节
二、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古代的自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自发唯物主义和朴 素辩证法的自然观。它对大自然作出合乎理性的说 明,这种说明大体上是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的。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主要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概括总结自然科学 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揭示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以 及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因此,要密切结合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论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 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掌握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动力——自然是自我运动的。
2020/10/23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12
三、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02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
对自然的认识从存在深入到演化,试图在存在于演化之间架 起一座桥梁。
◆自然系统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 系统自然观 基本内容
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
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 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
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尿素的人工合成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成功地用无机物(氰、氨及其化合物) 人工合成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不可逾越的观念。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
1838年,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发表《关于论植物起源的资料》一 文,指出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1839年,德国生物学家施旺发表 《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指出动物 也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机 制,发现了动植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用大量 事实论证了生物界的任何物种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 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 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尔等人通过各自的途径发现,存在于自 然界的热、光、电、磁等不同的物理现象,实际上是能量之间相互 联系和转化的表现,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无机物之间没有联系 的旧观念。
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所谓的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 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 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性的特征。
自然辩证法第03章
撒哈拉沙漠:它东西长约5600公里,南北宽约2000公里,总 面积约920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非洲面积的1/3。目前正 以每月0.8公里的速度向南推移,而有的地方最高的速度竟然 高达3.2公里。
全球性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五大问题:人口、资源、能源、粮食和环境, 而事实上,这五大问题实质上都是生态失衡问题,广 义上都属于环境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现代环境 问题引起所谓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最为严重的问题包 括: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突发性环境污染 事故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已超越了国界 而成为各国无法回避的共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要 求各国采取共同的行动。
资源问题
森林资源锐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 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一半。 森林被喻之为地球之肺。它的 急剧减少会导致严重的生态危 机。如:
绿洲沦为沙漠 水土大量流失 干旱缺水严重 洪涝灾害频繁 物种纷纷灭绝 温室效应加剧
资源问题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地球上生物约有300万-1000万种以上, 但至今有案可查的仅150万种。 在目前的生物种系中,至少有一半以 上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现在每年在非洲热 带雨林中还能发现200多种新植物。由于 人类的活动,地球上的原始森林已由19世 纪的55亿公顷减少到现在不足28亿公顷, 每年减少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其中1100 公顷是热带雨林。无数的动植物在人类还 没认识它们之前就随着原始森林的砍伐、 污染、围湖填海等原因提前从地球上消失 了。
自然灾害频繁
气候专家研究认为:在不久的未来,地球上的洪 水、暴雨、旱灾、森林大火、致命热浪等极端的 气候变化,将日趋频繁且愈演愈烈。 流行性传染病会大量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预估,未来25年内,全球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
绪论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P1)22,自然辨证法得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P3)2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24,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2第一编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创立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得发展有怎样得联系?(P23)32,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P23)33,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得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27)34,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31)35,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思想、特征与重大意义?(P39)36*补充,马克思主义得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 37,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得自然科学基础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P38)3第二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发展:系统自然观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得现代自然科学前提。
(P44)2,系统自然观确立得重大意义?(P49)3,什么就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就是自然界物质得普遍存在方式?(P52)4,自然界物质系统得基本特点?(P53)5,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得进化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得过程?(P59)6,阐释自组织得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得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P65)7,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得无限性?(P67)第三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发展:生态自然观1,从生态自然观得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就是对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丰富与发展。
(P76)42,如何理解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根基?(P70)3,生态危机得概念及其表现。
(P76)4,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P80)5,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您得想法.(P84)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章科学得本质与科学知识得构成1,如何理解科学得本质?(P91)2,科学理论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得特点与相互关系。
(P97)3,什么就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得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整理
⾃然辩证法课后习题整理1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然观的演变。
(1)⽣产⽅式的发展与理论⾃然科学基础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欧洲发⽣的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近代以来第⼀次技术⾰命,以及随之⽽来的产业⾰命促进了⽣产的发展有⼒地推动了⾃然科学的发展。
(2)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理论⾃然科学的主要成就①天体演化的“星云说”1755年,德国科学家康德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书,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1796年,拉普拉斯发表《宇宙体系论》,提出了类似的更趋于完整的星云说,后⼈称之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②地质“渐变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年代⾥,地球及其表层上的⽣物发⽣过许多次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根据⽣物化⽯和地层的不连续性,提出了“灾变论”;英国地质学家赖尔主张地壳演化的“渐变论”。
③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等⼈通过各⾃的途径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变化,1869年前后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等⼈发现。
⑤⼈⼯合成尿素: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合成尿素,动摇了⽣命⼒论的基础⑥细胞学说和物种进化论1838年,德国⽣物学家施莱登发表《关于论植物起源的资料》⼀⽂,1839年,德国⽣物学家施旺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长的⼀致性的显微研究》;1859年,英国⽣物学家达尔⽂《物种起源》,系统地提出了以⾃然选择为基础的⽣物进化论。
⑦电磁场理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的动⼒学理论》⼀书,实现了物理学史上有⼀次理论综合。
2简要评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
相对于古代朴素⾃然观的进步性:1.⽤⾃然本⾝的结构和状态来解释⾃然。
2.反对抽象思辨,强调经验和实证的⽅法,主张⽤分析还原的⽅法去研究对象,使对事物的内部了解更加清晰准确。
3.极⼤提升了⼈们认识⾃然和改造⾃然的信⼼和勇⽓。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打开机械自然观缺口的科学成就
“星云说”
*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
问题讨论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出现的自然科学成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自然图景?
*
19世纪科学成就的哲学意蕴
*
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
思考题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何联系?
01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02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03
*
调和定律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轨道半径的立方成正比。即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公转周期越长。
*
伽利略——近代科学与近代科学方法论之父
[意]伽利略(Galileo,1564——1642)
*
牛顿 ——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
*
牛顿力学的基本思想
”
*
关于“形而上学”——理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前提
01
02
严格决定论——“拉普拉斯妖”
根据牛顿的力学理论,一个物理系统的未来一切时刻的行为,都由系统内部所有物体在某一给定时刻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以及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完全而精确地确定。拉普拉斯据此认为,可以把宇宙的目前状态看作宇宙的过去状态的结果,同时又把它看作今后接着发生的事件的原因。拉普拉斯假定:如果有一个“智能生物”(intelligence),他不仅知道一定时刻支配宇宙运动的所有作用力和组成宇宙的一切物体的位置,而且还具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巨大能力,那么,这个智能生物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并将所有运动纳入同样的公式中。对这个智能生物来说,不存在任何不确定的东西,未来与过去,都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眼前。后人把拉普拉斯所假定的这个智能生物称为“拉普拉斯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姓名:学院:班级:学号: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摘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
他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正文:形成和发展的背景18世纪中叶以来,西欧工业革命促使整个自然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但冲击了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也使思辨的自然哲学(见德国自然哲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这一时期,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首先是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见星云说)描绘了整个太阳系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历史,接着英国地质学家C.赖尔描述了地层的缓慢演化,生物学家C.R.达尔文又以丰富的事实论证了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历程。
德国的F.韦勒用无机原料人工合成尿素,证明了无机界同有机界之间的联系;M.J.施莱登和T.施旺分别发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消除了动物界同植物界之间的壁垒。
在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表明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和统一;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见电磁世界图景)证明了电、磁、光之间的同一性;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揭示了物理 -化学过程的不可逆性等等。
自然科学所提供的这些关于自然界自身联系和发展的事实材料,大体描绘出了一幅整体的联系和发展的自然图象。
于是,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整个自然界都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并导致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经历了从物理科学到生物科学、从理论科学到技术科学的一系列革命,更广泛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所固有的辩证法,从而更加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它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
自然界的层次结构现代科学表明,自然界具有无穷的连续系列的层次结构,每一层次又是这个系列的不连续的“关节点”,并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物质形态。
唯物辩证自然观的起源
唯物辩证自然观的起源
唯物辩证自然观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时期,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后确立。
这一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张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统一整体。
在这个体系中,物质是世界的基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遵循辩证法规律,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研究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中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强调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发展和内在矛盾。
这种自然观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更是对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理解,它认为自然界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的过程。
唯物辩证自然观的建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将辩证法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对自然界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通过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解释了自然现象,还指导人们如何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从而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1。
简述唯物主义自然观演变与发展的过程
1、简述唯物主义自然观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为什么说生态自然观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
但它的局限性表现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2.对钱学森之问的看法?答:何谓杰出人才?钱老生前曾明确指出:“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想到中国的长远发展,最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该问题中的“杰出人才”应该是指世界级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应该是能和“三钱”相提并论的人才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1、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包括高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降低课程标准减轻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基础上有闲暇全面发展,有闲暇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配置鼓励创新的学校文化。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
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3、大学教育的去行政化目前大学的管理体制,各级管理人员从科级到部级,都有行政级别,正如朱清时院士所言:“如果中国的大学中都用级别代表权力,用官印掌权,就没有人追求学术卓越了。
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阶段
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阶段好嘞,今天咱们聊聊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阶段。
这可不是个晦涩的哲学话题,咱们就把它拆得简单明了,轻松幽默,保证让你听完后能点头称是。
咱们得从古代说起,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看法可真是五花八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甚至水里游的,都是被赋予了各种神秘的力量。
哎,那时候可真是“神灵主宰”的时代,万物有灵,大家都觉得自然是由神仙操控的。
人们不仅把大自然当成了一个神秘的力量,甚至会在每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给自然加上几层神秘的光环。
你想想吧,古人对雷声的反应,那简直就像看到了外星人,吓得不轻,心里还想着要不要去祭天求个平安。
然后,咱们来聊聊第二个阶段,嘿,真是有趣!随着哲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慢慢意识到,哎,咱们得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自然。
那些神秘的东西开始被逐步剥离,大家开始用观察和实验来理解周围的世界。
这时候,牛顿出场了,那个“苹果掉下来”的故事就这样诞生了。
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简直是一股清流,像是把大家从迷雾中拉了出来。
人们开始懂得,哦,原来自然并不是一个不可知的黑箱,而是可以通过逻辑和理性来解读的。
有点像咱们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先观察再解决。
想想看,有什么事情比解决问题更让人开心的呢?这时候,科学就成了大家的“好朋友”,大家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纷纷开始探索各种自然现象。
可惜,在那个年代,科学还没完全发展起来,所以虽然有了初步的理论,还是有不少空白。
咱们进入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第三阶段,这可是个大变革的时期。
工业革命来临了,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突然觉得,“哎呀,我的天,原来自然可以这么玩儿!”随着技术的进步,大家不再是坐在家里瞎想,而是纷纷走出家门,深入到自然中去观察、研究。
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各个学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家开始用严谨的态度去分析自然规律,简直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自然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是一个可以用公式和实验来征服的对象。
人们发现,原来所有的现象都是有原因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科学的力量来解释,这种感觉就像是发现了金矿,大家都兴奋得不行。
浅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浅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探究其形成和发展摘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到了现代辩证的自然观。
最后发展为当代的生态自然观,系统自然观。
本文从自然观的基础,其基本思想出发,对其产生和发展还有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引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现代对自然界比较科学的看法,研究好其来源历史,有利于增加对自然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科学和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也为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自然观的发展,加深对其的理解,有利于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文辩证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
它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
我们将会从自然观的含义,自然观的性质,对它的基本思想特征和自然观的基本知识来讲起,进而研究其起源,产生和发展。
进而对自然观进行剖析,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1自然观1)什么是自然观据我们所知道的,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的观点或看法。
不过,自然观不是人们对自然界具体方面的看法或具体看法,而是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对自然界各个方面的具体看法, 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容。
[1]自然观是多元的。
事物本质具有多侧面性, 自然界有其物理学上的本质,也有其生物学上的本质等等。
因此,反映人们对自然界本质看法的自然观是多元的。
诚然, 在多元化的自然观中,其地位是不均等的。
一般地说,从哲学角度所形成的自然观是比较根本的。
不过,从哲学角度所形成的自然观也不是只存在一种形式。
譬如,既可以从本体论的角度形成自然观。
也可以从认识论或方法论的角度形成自然观。
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
浅谈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信息工程学院160304270213归振翔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自然观是人对自然认知的总和,也就是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看法.人们在想自然是什么?人们常常是从经验科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多从物理生物化学的层面来解释自然。
人类在不同文明阶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对“自然是什么”问题的解决。
然而自然观的认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源、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
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现行的哲学和哲学史出版物, 把自然观简单的划分为“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1]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非常有限,人们的智力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人们的认识能力也比较低。
因此,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变化既不理解,又无能为力.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思想上的种种迷茫,往往用虚幻的想象去填补当时经验和知识所无法回答的空白,就出现了许多神话传说。
因此,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类所持的自然观都寓于神话或原始宗教之中。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世界的起源、自然现象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初步理解,它以故事和传说的方式世代相传.在西方有《神普》和《荷马史诗》等,在中国则有《山海经》和《淮南子》等.神话或原始宗教的自然观,主张存在着超凡世界,即现实的自然界与超自然的世界的划分。
任何神话和原始宗教都主张,既存在着一个包括人和社会的现实的客观自然界,又存在一个各种神和鬼魂居住的超自然世界。
相信自然界存在着秩序,而且这种秩序是超自然“实体”干预的结果。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
作为对象的自然物的形态
非对象,同人还没有发生任何关系的自然物。在人的认识范围之 外。 认识对象,进入人的认识对象,但未进入人类实践领域。 采集对象,进入人类实践领域,被人类利用,但没有被改造的自 然物。 培育对象,指农产品与畜牧业产品。 加工对象,指外部空间形式被人类所改变的自然物。加工指浅层 次改造,并没有改变自然物的内部结构和主要性质。基本两种类 型:一是改变自然物的形状外貌,石块加工成石器,二是改变一 些自然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这方面,编织是人类的一大发明。 制造对象,指人类利用原有的自然物制造出来的人造物,属于深 层次改造。加工是初步的制造,制造是根本性的加工。
(2)天然物与人工物的区别不在材料而在于结 构不同 亚里斯多德说:“一般地说,技术活动一是完 成自然所不能实现的东西,另一个是模仿自 然。” (3)技术产物在制造过程中会出现“差误”
中国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天工:指自然界造成的工巧 开物:理解为“通过工艺技巧开发自然界,造 成有用的万物” 物有两个来源,即自然形成和人工制造 “生人不能自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 而人生之” 陆游:“天公不用剪刀催,山杏溪桃次第开”
二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 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 自然主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
1 作为人类“生存之科学”的生态学 生态学的本意:研究动植物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 学——扩展到人类生存和社会活动方面,把人类这一生 物物种也列入生态系统中,来研究人与环境(包括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划分自然物与人工物的标准
怎样看待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怎样看待自然观的历史发展?wyzhjzh原创2011年11月27日目录一、摘要 (3)二、引言 (3)三、人类自然观的变化 (3)1、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3)2、宗教神学的自然观 (4)3、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4)4、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5)四、自然观的历史变化规律 (6)五、结论 (7)【参考文献】 (7)一、摘要人类自形成自然观以来,自然观先后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化,形成了今天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观对于指导人们认识自然和进一步改造自然的意义重大,相对更优化的自然观无异于对人类是有益的。
本文通过简要梳理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变迁,进行规律的投影,得出人类自然观是不断进化的、不断被相对更优化的新自然观代替的,没有一成不变和一劳永逸的自然观,所以要正视这种进化,同时不断努力推进人类自然观向更优的方向发展。
同时,对于过去的自然观,不能扔掉,从中依然有可以借鉴、引人启发、思考的东西,可以为新的更优的自然观的诞生起到促进作用。
二、引言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每个时代的自然观总与该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密切相联,是对该时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日本学者桥本敬造等通过对“宇宙观”、“物质观”、“生命观”三个自然观的侧面进行研究,给出了他们对人类自然观的变迁的认识。
恩格斯书写的《反杜林论》和《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思想的精髓。
黄媛同志有一篇《浅析西方自然观的演变》也对人类的自然观进行了研究。
而一般公认的至今人类的自然观先后经历了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宗教神学的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等阶段。
1朴素辩证法自然观2宗教神学的自然观3近代前期——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或称为形而上学自然观)4近代后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只有研究人类自然观的发展,才能得出如何科学地看待人类的自然观的变化。
三、人类自然观的变化1、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我们把16世纪以前的科学技术统称为古代科学技术,与之相适应的是古代朴素辩证自然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辩证法
《辩证法》,[辩证法]。
主要是结合自然科学来阐述辩证法的一 些基本理论问题。“辩证法的规律是自 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辩证逻辑与认 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说明唯物辩证法 是自然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方法。
③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科学分类 《运动的基本形式》、《运动的量度 功》;[物质的运动形式。科学分类]。 主要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一些基 本观点,以及科学分类的基础。 从系统观点看世界。世界是一个大系统, 分为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 方面。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世界。世界是一个过 程集合体,是永恒的物质性循环。
由于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工作,力学领域发生了天 翻地复的变化,取得了极其显著的进步。同时,由 于钟表、机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上的流行,使 得人们越来越乐于用力学的或机械论的观念看待一 切,甚至把整个宇宙也看成是一只硕大的机械钟。 许多哲学家,如培根、伽利略、笛卡尔等人都试图 用物质和运动来解释物理世界。 用力学的观点解释客观世界:
机械论自然观的进化
牛顿机械论自然观形成之后,主宰了 绝大多数世人的文化观念近200年。在此, 期间种自然观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 是随着自然科学本身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然这种变化是局部性的,而不是整体 性的。
机械论自然观的意义与局限:
1,意义:
– 机械论自然观是自然观发展中的一次进步, 是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与 当时科学的发现水平相适应,并成为此后相 当时间中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自然观。
结果:静止、片面、孤立、绝对,最终不得不
回归神学的上帝。
总体评价和哲学概括
整个科学总体上是关于存在的科学 主要的成就是力学:机械论自然观 主要的方法是分析方法:还原论与形而 上学思维方式
四、19世纪科学发展对机械论自然观的突破
近代后期科学发展的总体格局虽然仍以牛 顿经典力学为主流,但研究领域开始超出 机械运动的范围。 从 18 世纪下半叶起,尤其是在 19 世纪, 5 个科学领域中的新进展带来的对机械论自 然观的突破尤为值得重视
二,力学的发展机械论自然观的产生
伽利略(Galilei
Galileo, 1564-1642)的贡献:力 学、天文学、科学方法。
把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与数学演绎方法结合起来;
为动力学奠定了基础;证明了地球各部分在“局部运动” 中也是按数学方式运动的;
他把亚里士多德的“为什么降落?”转向了“怎样降 落?”即从宇宙论问题转到了近代科学问题上。
④数学与各门自然科学内容的辩证性质 《潮汐摩擦。康德和汤姆生台特》《热》 《电》[数学][力学和天文学][物理学][化 学][生物学] 数学与各门自然科学(力学、天文学、物 理学、化学、生物学)某些内容的辩证性 质,批判唯心论、形而上学观点,并以数学 及各门自然科学的实际成果为依据,进一步 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正确性。
笛 卡 尔 ( Rene Descartes, 15961650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 自然科学家。科学方法:数学演 绎方法。
在《方法谈》中,笛卡尔给出指导人们理智的四条原则。 第一条:避免“急躁与偏见”,只接受清晰和独特的思想; 第二条:把我正在考虑的难题分成尽可能多和必要的部分, 以便把它最好地加以解决; 第三条:从简单到复杂渐次前进; 第四条:进行无一遗漏的完整分析。
牛顿(Isaac Newton, 1642-1727),万有引力 的发现,运动定律与力学体系,光学,数学,化 学。实现了近代物理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成了力学宏伟大厦的基
础,成为近代天文学和力学发展的基础,机械、建筑等 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础,以及机械唯物论验方 法收集积累材料阶段,进入到对所获经验 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 说明的阶段。 暴露出机械自然观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的局限性,要求建立新的自然观和新的 思维方式。
五、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马恩创立,主要 是恩所阐述,集中体现在《自然辩证 法》,《反杜林论》中。
概括和总结了时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批 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建 立起来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辩 证法。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1、最初转变: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英国状况》 –《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 等等。
《自然辩证法》主要内容 1873.5-1876.5,近百篇札记、片断和两篇 重要论文。 1876.5-1878.7,《反杜林论》。 1878.7-1883.3,札记,片断,大部分论文。 1883.3,马克思逝世后,整理、出版《资本 论》遗稿,1895年恩格斯逝世。 1925年苏联首先出版。
1. 天文学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 德发表了其《自然通史和天 体论》(中译宇宙发展史概 论),在僵死的机械论自然 观上打开了第一道缺口。这 对“宇宙神创论”是一个有 力的批判,为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天文学 方面的基础。 天在演化中。
2,地质学
1830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发表了其 《地质学原理》一书,提出地质渐变理论, 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 明整个地球、地球的表层、以及地表上的植 物和动物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 果,即它们也都有时间上的历史。
第三讲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确立与发展
一、近代科学的的诞生
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
欧洲航海事业与地理大发现。 ( 哥伦布、麦 哲伦)
哥白尼“革命”与天文学的发展(开普勒与 行星运动三定律) 经过16世纪下半叶一段时间的准备,物理学 在17世纪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生长点 是力学。
机械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的比较:
机械自然观: 自然是一架机器; 这架机器的运动和 规律是由外在的理 智强加给它的; 自然界的秩序是理 智的表现; 这理智是非凡的创 造者和统治者。
古希腊自然观: 自然是一个有机体; 自然的运动是自身的 运动,是自我运动;
自然界的秩序是理智 的表现; 这理智是自然本身的 理智。
– 《动物是机器》(笛卡尔)、《人是机器》(拉美特利)、 《社会静力学》(斯宾塞)
机械论自然观的要点
一,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物质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所 有的物质都是由同一质料的微粒组成,区别只表现在微 粒的形状和运动上; 二,质量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对于一切物体来说,不管在任 何情况下,质量是一个固定的、不变的物理量; 三,宇宙空间像是一个空架子,它是绝对静止的(绝对空 间); 四,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绝对时间); 五,机械运动规律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所固有的、唯一的运动 规律,这些规律由上帝创造。宇宙像是一部庞大的机器; 六,分析、还原性研究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
谢 谢
!
《反杜林论》 ①自然界的辩证发展
②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与时空
③自然界发展的辩证规律
④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辩证法
⑤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建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 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发展观的划时代变革。 当然,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辩证法战胜形 而上学自然观有两条道路:科学家自觉学习 唯物辩证法的道路;通过科学家自己的努力 和摸索的道路。 历史实际上走的是后一道路。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
《导言》与[科学历史摘要], 从自然科学发展史,分析科学发展对哲学
思想、自然观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观及其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
性,并进一步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自然观的基本点:
“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 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 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 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 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4,化学
18世纪,拉瓦锡提出关于燃烧的氧化 学说,否定了燃素说,第一次化学革命。 19世纪上半叶,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普 通的化学方法,从氰、氰酸银、氰酸铝、 以及氨水、氯化铵等无机原料合成有机物 尿素,这是人类第一次把无机物转化为有 机物。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
“地”在演化中。
3,物理学
1),能量守恒定律。19世纪上中叶,迈尔、焦耳、 亥姆霍兹等人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学计 算等不同途径发现能量守恒定律。 哲学意义:
A:物质运动不能创造,不能消灭。 B:物理学中的第二次大综合。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 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而不是彼此无关。
2),电磁理论。 1855-1865年间,建立起电磁场理论,在波动结 构的水平上统一了光和电磁现象的描述。 又一次重要的综合。
– 机械自然观终究是以物质的原因来解释各种 自然现象的,因而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 把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有重要 的积极作用。
2,局限:
机械自然观主张用牛顿力学规律去解释自然,
还导致诸如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存在的机械
决定论。拉普拉斯的机械决定论主张,就是其 经典表述。而且机械决定论的科学家在科学方 法上由片面夸大归纳法的作用,否定和排斥演 绎法在科学方法论中的地位,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永久的产生和 消亡之中,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之中。 即:联系、运动、演化、发展。
《<反杜林论>旧序》和[自然科学和哲学], 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和德国哲学界 的混乱局面,从理论上说明自然科学家总是 受哲学支配的,以及正确的哲学思想对自然 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指明了自然科学 工作者自觉从形而上学思维复归到辩证思维 的重要性。
三,方法论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