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理解的历史性与误读
伽 达 默 尔 从 海 德 格 尔 的 解 释 学 思 想 出 发 , 把海德 格 尔理解的概念扩展到存在性 ( ,把解释学作为哲学 H9?D) 本体论对待,视解释学现象为人类的世界经验,通过强调 理解的普遍性,确立了解释学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的独立
收稿日期: "%%%4++4+"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文献标识码: * 文献文章编号: +&&&,-./012"&&+31%#4%%"/4%/
’
I’*J5<K94:6DL
( MA:9?LD<N6DLE6L9;1OA@@9L9P1*D>E?1JA:86@1QD?R9:;?FSP1TE>E1"#+&&&P1O>?D6) G>?;1B6B9:198B@AS;1F>91F>:991B:?DC?B@9;1AW1’6D;459A:71567689:’ ;1B>?@A;AB>?C6@1>9:89D9EF?C; — >?;FA:?C6@1?DF9:B:94 F6F?ADP1WE;?AD1AW1>A:?XAD;16D719WW9CF971>?;FA:S — FA1B:AR?791D9Y1B9:;B9CF?R9;1Y?F>1Y>?C>1FA1:9CAD;?79:1B:AU@98;1?D1F:6D;@6F?AD1 ;EC>16;18?;ED79:;F6D7?DLP1CE@FE:6@1W?@F9:?DL16D71:9?DF9:B:9F6F?ADZ1[F1>A@7;1F>6F18?;ED79:;F6D7?DL1CA89;1W:A81>?;FA:?C6@1?DF9:B:94 F6F?ADZ1 *1F:6D;@6F?AD1?;1AD@S161B:A7ECF1AW1F>91B:9\E7?C91AW1?F;1AYD16L9Z1 OE@FE:6@1W?@F9:?DL1 ?;1ED6RA?76U@91;?DC91F>91F:6D;@6FA: ’ ;1 >A:?XAD1C6D1D9R9:1U91F>91;68916;1F>916EF>A: ’ ;Z1 ]WW9CF971>?;FA:SP1 >AY9R9:P1 B:AR?79;1 7?WW9:9DF1>?;FA:?C6@@S1;?FE6F971 F:6D;@6FA:;1 Y?F>1ABBA:FED?F?9;1FA1:9?DF9:B:9FP1:99R6@E6F916D71:9F:6D;@6F91F>91;6891F9^FZ >?;FA:?C6@<?DF9:B:9F6F?AD‘<WE;?AD<AW<>A:?XAD;‘<9WW9CF97<>?;FA:S‘<8?;ED79:;F6D7?DL‘<CE@FE:6@<W?@F9:?DL‘<:9?DF9:B:9F6F?AD
d< 本文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课题。
!"
中国翻译
的因素,它是在历史和传统下形成的,是解释者对处身世 界意义的一种选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断言:一部 镜子照出的是志趣相投” 。 $
B%%C 年第 E 期
然而这只是视界融合表面上的要求,即译者要寻找志 《 红楼梦》 , “ 经学家看见了 《 易》 ,道学家看见淫,才子 气相投的作者来译,力争成为文艺巨人的知音。实 际 上 , 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 事 …… ” 译者总是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熟悉的世界带进原文这个陌生 伽达默尔对偏见的积极性一面的论述使我们认识到了误读 的世界。郭沫若翻译 《 浮士德》的过程也是他寻求情感上 的意义,从而对误读不能一概否定与责难,而要重新审视 接近歌德的过程。即便如此,也排除不了个人的视界。他 其价值。庞德唐诗英译中的错误在美国引发的新诗运动 , 翻译 《 浮士德》第一部时就深受我国 “ 五四”时代破旧立 寒山诗于 !" 和 #" 年代在美国、日本激起的热潮,易卜生 新思想的影响。而参加大革命、抗日战争的经历以及蒋介 在五四前后中国掀起的波澜,都说明误读有其不可忽视的 石的黑暗统治,最终才使他感情上接近 《 浮士德》的第二 意义和价值。对其评价只有 “ 还以背景” ,才能 “ 还以 公 道” ( 孔慧怡, $%"" : && ) 。 由于理解的历史性,对过去文本产生偏见是一种普遍 现象,而且偏见本身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创造力的表现。庞 德 ( 忠实”的翻译辩护道: “ 我的 ’()*+ )曾为自己不 “ 工作就是要把一个死人救活过来,展示一个活生生的形 象。 ”! 理 解 决 不 是 理 解 与 对 象 的 绝 对 吻 合 , 不 是 消 极 地 复制文本,相反,理解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充分体现出 人的精神存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它在理解者前见中照亮 文本,在对文本的体验、感悟中揭示作品的意义。好的翻 译是 “ 让一株植物有机地从种子中生长出来,这比那些准 确地再现植物的蓓蕾,再把这些蓓蕾用胶水粘连起来的翻 译要令人满意得多” 。 "正因为如此,中国译者从历史唯物 主义角度所译的 《 哈姆雷特》 , 与 西 方 译 者 从 ,-.)+ 的 心 理分析角度所译的 /012.3 各具创造力;而英国 4()32.+5.6 和 7.50*6’0)2 出 版 社 出 的 82.1.*3695.-3(* 翻 译 的 《 金瓶 梅》 ,读来更是一部创造了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名著。理 解 的历史性和由此产生的偏见观,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选择甚 至定向的功能。理解主体不同的历史背景使他们具有不同 的价值观,从而生成了不同的偏见,进而在翻译中做出不 同的选择,书写出不同的译本。每一次翻译都注定要成为 一新事物,成为文化和语言大潮里波动的一刻。 部,觉得那里面有好些话就像骂蒋介石的 ( 郭沫若, 。语言和文化之间透 明的 互 译 是 不 可 能 的 , 词 CD&E : BB ) 语的对应只是历史地、人为地建构起来的。翻译不是中性 的、远离政治及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 冲突的行为。 相 反 , 它成了冲突的场所 ( 刘禾, CDDD : G# ) ,在这里,译者视 界和作者视界经常互相碰撞、排斥,结果译者免不了用译 语文化归化、过滤原语文本。可见,视界融合的过程也是 视界碰撞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用一种视界代替另一种视 界,而是必定同时包括两者的差异和交互作用。视界融合 是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融合。它从理论上印证了翻译中文 化过滤现象的历史根源及其存在的无可避免性。就文学翻 译而言,这种过滤现象从意象、内容、形式等各方面都很 容易得到证明。 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不 同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传说,往往会形 成独特的文化意象。在翻译中,意象的相互取代就是两个 视界碰撞、寻求融合的体现。 如 H)3A)-68((I.- 用 JAK63A.6 诗经》 “ 关雎”中的 “ 窈窕淑女” 。 LK1IA 来 替 代 《 仙女” ,它使 《 关雎》蒙上了 LK1IA 是古希腊神话里的 “ 一层西方美丽的外衣。一位 “ 君子好逑”的中国古代少 女,一下变成了西方的仙女。 在伽达默尔看来, “ 人类生活的历史运动在于这个事 实,即它决不会完全束缚于任何一种观点,因此,决不可 能有真正封闭的视界。 ” ( M0+01.-N6 CDO!PBOC ) 事 实 上 , 视界是一个不断形成的过程,永远也不会固定下来。理解 者和文本固然都有各自的视界,但理解并不是像传统解释 学所要求的那样,抛弃自己的视界而置身于异己的 视 界 , 这是不可能的。理解一开始,理解者的视界就进入了它要 理解的那个视界。正因为如此,晚清翻译外国小说大部分 的译文不忠实。豪杰译、增删、改译等现象十分普遍。译 者往往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随意增添原文所无的内 容,认为 “ 当笔则笔,当削则削耳。 ”甚至一些译 者 随 意 “ 想当然”增添的内容竟被评价为 “ 故虽杜撰,亦非蛇足” ( 郭延礼, CDDD : G# ) 。 近代翻译中,在文学形式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中西视界 相碰撞、相过滤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如辜鸿铭译的 《 痴汉 骑马歌》就颇有 《 陌上桑》的神情,拜伦的 《 致雅典少 女》 ,经苏曼殊的手转译,成了中国式的 “ 桑间濮 上 ” 之 情。这种情况,西方也不乏其例。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 时 代 诗 人 9+Q0-+6,;3<5.-02+ 翻 译 的 中 古 波 斯 诗 人 海 亚 姆 鲁拜集》 ( ,更是文化过 :R10-67A0KK01=6 的 《 4)S0;K03 ) 滤的产物 ( T.U.>.-.N6CDDBP6GB ) N6 其译文把一个几乎被遗忘 了的波斯诗人脱胎换骨地过滤成了一个厌世的英国天才。
自 笛 卡 尔 以 来 , 科学主义认识 论 占 据 着 霸 权 地 位 , 由此而形成的客观范式长期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直到 现代物理学三大特殊理论,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玻尔的 互补原理和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的提出,才改变了人们传 统的认知方式,推动了客观范式向主观范式的转换。解释 学的发展就明显地受到了这两种范式的影响。传统解释学 代 表 如 施 莱 尔 马 赫 2HC>@9?9:86C>9:3< 和 狄 尔 泰 2K?@F>9S3 的 学说,就渗透着浓厚的客观主义精神,追求文本 “ 唯一正 确”的原意,信奉原作者对其作品有着最权威的解释权 。 进入二十世纪以 后 , 西 方 现 代 解 释 学 代 表 海 德 格 尔 2’9?4 79LL9:3< 和 伽 达 默 尔 2567689:3< 的 哲 学 解 释 学 一 反 传 统 解 释学的理论,冲破了科学主义的桎梏,粉碎了追求纯客观 意义的迷梦,寻回了遗忘的解释者的主观能动性,如伽达 真理与方法》中所提出的 默尔 ( 567689:P< +).( ) 在 《 “ 理解的历史性” 、 “ 视界融合”以及 “ 效果历史”三大哲 学解释学原则。 翻译是一种解释,解释的过程极富主观性,因为意义 是一种动态生成物,是读者通过文本的中介在与作者的对 话过程中生成的,是在主体间的互相作用过程中生成的 ( 吕 俊 , "%%% : (+4(" ) 。翻译研究也因此必须寻回译者这 一主体。伽达默尔上述三原则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效 的理论视角,尤其对我们重新审视翻译中历史性误读、文 化过滤、重译等现象具有新的启示。 地 位 。 伽 达 默 尔 2567689:P< +).(3< 认 为 理 解 ( a9:;F9>9D) 是 历 史 的 , 理 解 的 历 史 性 259;C>?C>F@?C>b9?F3< 又 构 成 了 理 解的偏见 ( ,进而决定了理解的创造性和生成 aA:E:F9?@ ) 性。 理解是历史的。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是人类生存 的基 本事实。人是历史的存在,有其无法摆脱的历史特殊性和 历史局限性。无论是认识主体或客体,都内嵌于历史性之 中。真正的理解不是去克服历史的局限,而是去正确地评 价和适应它。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文本的理解无疑也是历 史性的。 !这一论述为我们重新审视翻译中的历史 性 误 读 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评价方法。翻译正如勒费维尔 2N9W9R9:9P<+))"V<+#3< 所 言 , 不 是 在 真 空 里 进 行 的 。 无 论 哪 一位译者,都会受到各种主观或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绝 对 “ 信”的译文不可能存在。历史性误读是时代认可的理 解,是理解之前业已存在的社会历史因素、价值观等影响 的产物。例如晚清时期,面对列强入侵、外族统治,当时 的文人志士充分发挥小说的政治教化功能,不少本来政治 色彩较淡或甚至毫无政治色彩的外国小说,在译介到中国 , 时,都被加以一种 “ 政治性阅读” ( 王 宏 志 , "%%% : . ) 肩负起了政治任务。理解的历史性揭 示了参与理解 的 主 、 客体都是历史的存在,理解就是主体对文本所作的一种特 殊的历史性 “ 逗 留 ” 2a9:Y9?@9D3 。 要 完 全 消 除 误 读 现 象 , 进行纯客观地理解是根本不可能的。 理解的历史性导致了理解的偏见,包括误读现象。但 伽达默尔认为这种偏见是 “ 合法的” 。他充分肯定 了 偏 见 对理解的意义,认为正是这种 “ 合法的偏见”构成了理解 的历史性因素。伽达默尔深化了海德格尔关于 “ 前结构” 的思想,声称 “ 偏见未必就是不合理的和错误的,实际 上,我的存在的历史性产生着偏见,偏见实实在在地构成 了我的全部体验能力的最初直接性。偏见即我们对世界敞 开的倾向性。 ” ( 567689: , +).( : "c" )偏见是 一 种 积 极
第 "" 卷卷第 # 期 "&&+ 年 . 月
中 国 翻 译
O>?D9;9<<G:6D;@6FA:;<<eAE:D6@
wk.baidu.com
aA@Z<""<<JAZ# eE@SP<<"&&+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 !
张 德 让
(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安徽 芜湖 "#$%&& )
摘摘要:本文根据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哲学解释学原则,重新审视翻译中历史性误 读、文化过滤、重译等现象。认为误读是理解的历史性的产物,译本就是其时代创造的偏见。译者视界和作者视 界 永远无法完全融合,文化过滤现象不可避免。但效果历史又赋予了不同历史时代的译者重译同一文本的机会。 关键词: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效果历史;误读;文化过滤;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