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三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本观点:人的行为动机源于 2。管理策略: 经济诱因,在于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1)用经济奖酬来获得劳务和服从; 干工作是为了金钱,在组织操纵和控 (2)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 制下人是被动的。 产任务,而对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 (1)人基本上是受经济刺激,人是 的责任是次要的; 为企业所操纵、激励和控制的被动力 (3)效率低,情绪低落,解决方法 量。 是重新审查奖酬方案。 (2)人的感情基本上是无理性的, 企业机构的设计能够而且应该用来调 和和控制人的感情,从而控制他们不 可预测的性格。
组织行为学
信息教研室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导论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 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 领导者与组织行为 行为的有效性
第一章 导论
巨型组织 公共组织 私有组织
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 和社会条件. 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 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 目标的过程。 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概念技 能、人际技能。 二、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表现 出来的所有行为。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第一节 关于人的理论
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 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 假设。 ——麦格雷戈
一、人性假设理论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 雪恩 1960年 《组织心理学》 (一)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 Man)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称该假设为X理论, 泰勒制是“经济人”假设的典型代表。
第一章 导论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人力资源学派的出现 ·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组织行为学的深入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分类 ·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其中包括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服务性研究、行动性研究) ·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其中包括描述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因果性研究) ·以可控性分类的研究(其中包括案例分析、现场调查、实验室 实验、现场实验)
第一章 导论
案例分析 现场调查 实验室实验 现场实验
四种可控性研究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 ·调查研究方法 ·实验方法 ·数量统计方法 三、组织行为学wk.baidu.com究的道德问题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关于人的理论 需要动机与行为 价值观与行为 知觉与行动 态度与行为 人格与行为 能力与行为 个性与行为 意志与行为 情感与行为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 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 学。 组织行为学定义的三层含义: ·组织行为学的 研究对象是 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 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 的目标。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组织行为学的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组织行为学的独立却是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其标志是霍桑研究。
(二)社会人
“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这一假
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 相对次要的因素。 2。管理策略: (1)更应注意为完成目标而必 须工作的职工的个人需求;
1.基本观点: (1)不只追求金钱、物质,社会需求 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
(5)参与管理。
(三)自动人
“自我实现人”假设是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提出来 的。这一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 要人得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1。基本观点: (1)人的需求是分层递进发展的,自我实现是最高需求; (2)人们因工作而变的成熟,有独立和自主的倾向; (3)人从根本上是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的; (4)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不存在矛盾。 2。管理策略: (1)管理重点的转变:经济人重视物质因素的刺激;社会人重视群 体作用和人际关系;而自我实现人则更注意怎样使工作更具挑战性和内 在意义,并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使职工能够在工作中找到这种意义, 感受到接受挑战的自豪感和自尊感。 (2)管理职能的转变:管理者与其说是一位激励者、指导者、控制 者,不如说是一位起催化作用的媒介者,是创造和提供方便的人。 (3)奖励方式的改变:外在奖励 内在奖励 (4)管理方式的改变:科学管理 参与管理 民主管理
(2)工作丧失了内在的乐趣和意义, 它们只能在工作中人们的社交中获得。
(3)对团队意识比对经济报酬更重视; (4)工作效率随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 而变化。
(2)关心职工的心理健康和人 际关系、归属感和地位感等;
(3)注视群体的存在和团体奖 励;
(4)不仅是管理者,更是为职 工创造条件、方便,富有同情心 的支持者;
第一章 导论
组织行为的种类: ·微观组织行为 ·宏观组织行为 ·正向组织行为 ·反向组织行为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组织变革 组织发展 组织学习 宏 观 组 织 行 为
组 织
群体动力 人际沟通 领导行为 权力 政治行为 冲突 谈判
态度 人格 能力 动机 压力
个体行为
人际与群体行为
微 观 组 织 行 为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 一、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 放系统。
环境
输入
转换
作为开放系统的组织
输出
环境
组织存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组织是适应目标的需要 ·组织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第一章 导论
组织的类型 1生产组织 2互利组织 3强制组织 4小型组织 5营利组织 6公有组织 政治组织 商业组织 功利组织 中型组织 非营利组织 整合组织 服务组织 规范组织 大型组织 模型维持组织 公益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