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的生成、效应及治理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在今年年中的钱荒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那么银行为什么会没钱呢?银行的钱都到哪里去了?很多学者专家纷纷撰文反思钱荒的真相。有人说是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有人说是财政缴款、存款准备金上交的压力。但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最多只能算是直接诱因。在不少业内人士和经济学家看来,钱荒的根本原因是银行把大量的资金投入了“影子银行”。影子银行伴随着钱荒事件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的神秘面纱。

第一部分:影子银行概述

一、定义

“影子银行”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在2007年提出,随后受到了金融行业内的广泛关注。目前较为权威的说法是美国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在《影子银行:划定范围》一文中提到的“任何在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和信用中介活动”都能够归属到“影子银行”的范围中。

在中国,由于信托、理财等业务完全处于银监会的监管之下,与金融稳定理事会对影子银行的定义不符,因而不能将其视为影子银行。而对国内“影子银行”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二、类型

对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的划分,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种范围进行划分:从狭义影子银行的角度来看,只有游离于监管范围之外的融资活动才能属于影子银行体系;从广义影子银行的角度看,凡是通过非银行信贷渠道提供信用活动,都可以纳入银子银行的范畴。本文采用广义影子银行的定义范围。

据广发证券近期发布的报告估算,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在30万亿元左右,综合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银行直接参与的表外业务,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等。这是影子银行的主要构成部分,大约15万亿。二是非银行类机构的融资活动,包括信托公司、小贷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典当行等的融资活动。三是民间借贷。

三、特点

影子银行系统具备以下六大特点:①高杠杆:国外的影子银行杠杆率一般在35——50倍,有的甚至更高。②高流动:通过巨额资金的流动维系影子银行的产品交易。③高隐蔽:通过非公开交易,信息不对称,掩盖资产的真实价值。④高衍生:通过不断对基础金融产品的分割包装,将低质量资产转化为高质量衍生交易产品投放全球金融市场,谋取高额利润。⑤无保护。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影子银行并不具有存款保险制度,在出现危机时,资金不能得到有效补充,保险机构也不会提供有效保护,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立即会出现硬着陆,造成激烈的金融动荡和危机,并危害全球金融市场。⑥缺监管:影子银行系统并非一般的金融机构,其主要选择金融监管存在漏洞或者无监管的金融业务领域进行监管套利。

四、我国影子银行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一)金融创新与影子银行。我国影子银行离不开金融创新,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除此之外,在影子银行机构方面也有相关创新,如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民间金融的合法方式,在运作过程中为了减少资金不足的影响,其也积极创新。这些创新提高了原有金融资产的利用效率,扩大了服务客户的范围和群体,加速了影子银行完整体系的建立。

(二)流动性分布不均衡。影子银行做大做强的重要基础是我国流动性分布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调整和商业银行贷款失衡。一是国家政策导向的忽然调整,使原有投资无法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从而产生巨大的资金缺口。为应对08年的金融危机,我国改变之前紧缩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还积极出台了4万亿的救市计划,突出强调了房地产业的重要性。但是从2010年开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威胁,打击房地产的炒作和投机行为,开始调转政策导向,实行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2010、2011两年连续5次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12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针对房地产市场实行调高首付比例、取消信贷优惠,严厉控制房地产领域的贷款等措施联动,造成市场上流动性忽然收紧,原有的投建项目无法顺利完成。这种货币政策的极速转变,一方面使得中小企业和

在4万亿刺激下已经投资的项目,面临严重的资金链问题,不得不求助于民间借贷获取融资。另一方面严格的信贷管制,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积极开展表外业务,通过不占用资本金的方式获取额外的收益,因而积极开发了理财产品、银信合作、委托贷款等业务,借此规避政策管制,持续稳定客户资源,保障收益。然而这都刺激了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影子银行的机构、产品、业务拥有充足的市场需求。二是在流动性收缩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也偏重于资本实力雄厚、发展稳定、有较长存续期或者自身资产抵押充足的大型企业,而对于资金实力较弱,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较少发放信贷,此种模式更加剧了流动性在不同企业的失衡分布。这些中小企业最终只能通过较高利率的民间融资来维持正常运转。

(三)投资需求旺盛。我国是全球高储蓄率的国家,存放银行一直是居民和企业最基础和最安全的投资方式。但是从2010年国内CPI 不断上涨,到2011年CPI涨幅超过5%,而同期的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才O.5%,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也只有3.5%,居民长期处于负利息时代,货币的实际收益明显下降。而在民间借贷,其年收益至少达到10%以上,如果以高利贷形式则可以获得36%以上的利息收入。加之市场上的信托产品、理财产品等灵活性强、期限短、收益高,既能满足随时使用的目的,又能获得更高投资回报,自然为影子银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增强其向社会提供信用的供给能力。

第二部分:影子银行的效应

一、负面效应

一是因产品的期限错配(资产期限结构长、负债期限结构短)所导致的流动性风险,而这种风险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放大,开始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是可能导致信贷过度膨胀,进而导致银行信贷扩张的监管政策失效,产生系统性风险;

三是对央行将M2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做法提出了挑战,容易对货币政策形成干扰,影响货币、信贷等宏观变量的既有轨迹,进而削弱传统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

影子银行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不应片面夸大影子银行的负面作用。

创新和多样性是市场发展的必要元素。影子银行没有原罪,而恰恰相反,正如树的影子能够遮荫一样,影子银行带来的正面意义远大于负面作用。

二、正面效应

一是是传统银行信贷的一个有益补充,提高了储蓄资金的配置效率。中国经济在从出口拉动转向消费推动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资金投入,而目前很多资金闲置在银行账户中,这就需要有有效的机制,把资金投入到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产品当中,中国需要发展影子银行体系。影子银行为中国实体经济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缓冲,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作用明显。影子银行是中国金融家在信贷投放存在严格管制、不同金融市场存在严格分割的情况下,发挥聪明才智开发出来的产品,它是市场的有益补充。

二是通过各种金融创新手段,打破了分业监管所导致的金融市场人为分割和壁垒,为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和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治理对策

对于蓬勃发展、创新频繁的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当局应适应其发展,改进监管措施和方法,完善监管体系。鉴于影子银行体系同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暴露出的问题,监管的总体原则是规范发展与防范风险并举,既要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大局来积极规范和引导相关金融创新,同时也要通过加强监管来防范潜在风险。

一是构建横跨银行、证券、保险的新的全国性金融稳定监管体系,实现对影子银行系统的全覆盖监管。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突破了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边界,对现有的分业监管格局产生巨大挑战。中国目前是分业监管,但是尽管监管机构没有公开承认,但是事实上已经出现了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同时并举的局面,总体可以定义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同时存在下的分业监管体制,也需要建立应对影子银行混业经营的跨业监管问题,尽管我国建立了监管机构的联席会议制度,经常进行监管政策和监管信息的交流,但是跨业监管的统一性与统一监管体制相比依旧不强,需要建立跨业的金融监管体制,以应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影子银行监管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