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枝图序》教案

课型:比较探究课型

文本解读:

《荔枝图序》是一篇介绍荔枝的古代说明文。篇幅短小,写作顺序井然,将荔枝的特点介绍的全面具体,最有特色的是文章运用大量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感性;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给读者强烈的视觉感官;逼真的描写,把荔枝的形神毕现,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教学时间:2014-4-1

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文体,读课文,将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准备枣庄特产的图片,为自己的图片作序。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理解文意。

2、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

3、学习精确、生动的语言,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课程标准: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评价任务:

1、能够背诵、默写课文;

2、掌握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3、学会运用相关手法、顺序,为物写序。

教学难点:

学习精确、生动的语言,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中华大地,物产丰富,各地有各地的特产,你知道哪些特产?

学生介绍各地特产。

咱们枣庄有什么特产呢?

学生介绍枣庄特产。

过渡语:“峄城石榴、阴平枣,微山的鸭蛋都是泥;

山亭羊汤、刘村梨,涛沟桥大米香满集。”

看来咱们枣庄的确是钟灵毓秀、物产丰富,今天就让咱们一起走进《荔枝图序》,看看生在四川重庆附近的特产——荔枝。

二、检查预习:

①、《荔枝图序》,选自。作者是白居易,字,号,代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②、认识序或图序:

序是一种文体。

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文内容。

《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荔枝图》作的序。

③、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缯 ( ) 壳 ( ) 枇杷 ( ) 华 ( ) 绡 ( ) 瓤 ( ) 醴酪 ( )帷盖 ( ) 同学们写一写难写字、易错字。

三、整体感知,了解文本:

1、朗读课文。

①、多媒体播放荔枝图片、朗读视频。

②、指导朗读:明确朗读要求。

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感情的把握、节奏的划分等。

(如读: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加粗字要重读,语调要干净、利落,语气要喜悦、赞美、陶醉。

如读: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语速要缓慢,语气要表现惋惜的意味。)

③、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读,

(注意根据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短文读懂、读通。)

④、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及时指导评议。

⑤、跟读: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体会作品韵律。

2、四人一小组,试译课文,将不明白的字词句举手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老师巡视辅导。

(1)、学生在黑板出示不明白字词。

华:huá花

荣:开花

叶如桂,冬青:叶子好象桂树的叶子,冬天也绿。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大略像上面说的那些东西,其实超过了那些东西。

(2)、词类活用:

荣:形容词用作动词,开花。

图:名词用作动词,画图。

书:名词用作动词,书写。

(3)、难句点拔。

①、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大体上像上面说的那样,实际的情况却超过了它们。

②、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但不是在摘下三天以内见过的人看的。

(4)、翻译课文。

四、合作探究、挖掘文本:

(多媒体投影问题,小组合作探讨,交流思想。)

3、结合荔枝图,四人小组讨论,本文介绍了荔枝哪些方面?讨论出说明顺序。

(明确: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形状、树叶、花、果实及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荔枝的保鲜。)

顺序:由外到内,由整体到部分。

4、本文说明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明确: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突出重点,且可以层次清楚的介绍荔枝)

5、本文是作者为荔枝图作序,其目的是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盖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最后一段)

6、本文短小,与《芙蕖》写荷相比,那一篇描述得更为直观可感?

(提示:可从语言、修辞、层次等方面来分析,可选其中一方面。)

与《芙蕖》相比,《荔枝图序》更直观可感,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语言简洁。

本文语言简洁而又形象,如:“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一句,对荔枝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的描写,用语非常简洁生动。

②、层次清晰。

文章在介绍荔枝时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外观到内部的顺序,一一来写,层次清楚,形象具体。

③、详略得当。

本文着墨较多的是荔枝开花及果熟季节,果核的形状,壳膜的颜色,果肉的颜色及味道等主体部分。因为这是人们关注的内,又是画上传达不出来的。而对作画的时间、作者及作序的目的略写,简单交代就收笔。

④、善用比喻。

为使读者能具体感受到荔枝的形象,在写荔枝的各部位时,用人们生活中可感知的事物作比,每个比喻都恰如其分地表现荔枝本身的特点,给人直观的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