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案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3.能够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说明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的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经济发展的大局观。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采用阿凡提“是真的吗?”的形式展开。风趣的风格和课件中“接地气”的“是真的吗?”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整堂课都是在设置的问题之中进行,且问题的设置是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地展开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获得新知识成功感,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突破下一个问题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的材料,制作出适合于初中学生学情的课件,以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生准备:提前查阅塔里木盆地的相关资料,准备好教材、地理图册等相关的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是真的吗?”今天阿凡提将带领我们共同走进塔里木盆地,下面我们有请阿凡提。

【设计意图】“是真的吗?”以此引入课堂,刺激学生的眼球,使其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课堂。

第一部分:这种树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

这种树是真的吗?

师:在塔里木盆地,有这样一种树,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这是真的吗?

生:(感到兴奋,稀奇。)有这样的树?

师:(直接给出答案)是真的。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是由于它有顽强的生命;它“死而千年不倒”,是由于它有发达的根系;而它“倒而一千年不腐”是因为……(引而不发)

生:找出树木多年不腐烂的原因。(因为本节是在刚完成西北地区的学习之后进行的,学生可以很容易找出答案是因为干旱。)

师:展示课件为前面说法做出说明。

生:在教材上找出相关资料,说明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师:展示课件,归纳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的原因,并引导学生阅读塔克拉玛干沙漠资料。

【设计意图】由其他地方少见的胡杨树来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胡杨树的三个“一千年”原因的探究,引出塔里木盆地干旱的气候,进而探究其干旱的原因,最后介绍塔克拉玛干沙漠。

第二部分:这些照片是塔里木盆地的,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与城市分布、交通路线的联系)

师:在这么干旱的环境里,多想吃一口香甜的水果啊。这不,黄西给我们带来了好多水果,它说这些水果都来自塔里木盆地,你认为是真的吗?

生:讨论……(由于图片中有三个典型的维吾尔族装扮的人物,所以学生很快就会猜出来是真的。)

师:展示每张照片的拍摄地。然后由阿凡提提出问题:气候如此干旱,要种出这么多可口的水果,水从哪儿来?

生:思考并讨论。

师:展示课件,进行提示。

生:水果的产地都在绿洲,都有河流。

师:再看一看,这三者有何关系?(让学生得出河流、绿洲及交通线路的分布关系。)

生: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在讲完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并介绍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后,紧跟着就展示好像和“干旱”完全不沾边的五种塔里木盆地的水果,可以产生巨大的反差,从而促使他们去探究其中的原因。

第三部分:天越干越旱越盼晴,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的主要水源来自于冰雪融水)

师:我们在电视剧或电影中看过很多这样的场景,如果哪个地方发生旱灾,人们都会希望老天下雨,可这里的人不一样,他们在缺水的时候,盼望的却是晴天,而且最好是高温天气。这种说法是真的吗?阿凡提作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你看这能说明问题吗?

生:感受实验过程的滑稽性,在滑稽和笑声中体会到关键知识点:温度越高,冰块融化速度就越快。

师:展示塔里木盆地及周边的卫星云图,并标出塔里木盆地四周的山脉。

生:判断说法的真假。

师:展示山脉和盆地绿洲、河流、城市的关系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

【设计意图】以一个近似荒诞的说法来引入本知识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塔里木盆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部分:沙漠公路主要是为了方便城际联系,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概况及合理开发。)

利用阿凡提在地图中发现的两条穿过沙漠的南北向的公路引入。

师:阿凡提的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生:思考并做出初步判断。

师: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分布图,并叠加上塔里木盆地的公路分布图。

生: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公路是为了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而修建的。

阿凡提的疑问:沙漠公路是不是很快会被流沙吞没?

课件展示沙漠公路的保护措施,让学生体会与大自然应该如何相处。

阿凡提疑问:在沙漠中修公路,相当艰难,为了一些石油资源,有必要吗?

课件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简介、西气东输线路图。

【设计意图】以建设沙漠公路的难度大来衬托塔里木盆地的石油资源丰富。展示修建公路时,为防止公路被沙漠吞没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

第五部分: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的破坏很大,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西气东输工程中的环境保护、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阿凡提的疑问:西气东输工程这么大,对沿线的破坏肯定很大吧?

课件展示:西气东输施工现场图。

师:分析施工的要求。

生:体会在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时,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师:西气东输对东部和西部各有哪些好处呢?

生:讨论、归纳并发言。

师:小结西气东输工程给东西部带来的益处。

【设计意图】大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我们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有能力将这种破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西气东输这种国家性的战略项目,对东西部发展的重大意义。

课堂小结:

教师回顾五个“是真的吗?”,并抽学生逐一地进行简单解释。为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最后设置了六个“是真的吗?”小问题进行课堂检查。为了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采用学生随机选题,而且将每个问题的思考时间设定为二十秒。

问题一:“丝绸之路”曾经经过塔里木盆地,是真的吗?

问题二:“塔里木”就是河流汇集的意思,是真的吗?

问题三:罗布泊地区曾经有江南水乡般的美景,是真的吗?

问题四:“塔克拉玛干”是高山下的荒漠之意,是真的吗?

问题五:塔里木河的河水仅来自于冰雪融水,是真的吗?

问题六:西气东输其实有三条线路,是真的吗?

六个问题中,问题一、五是对课件的必要补充(教材中提到但课件未涉及),其余四个问题是对学生知识的扩展。

六、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