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绘画美、音乐美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口语化是构成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基本因素。

(一)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绘画美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绘画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语言的立体感

语言的立体感有首先得力于朱自清独特的艺术构思,其次它得力于朱自清对艺术辩证法奥妙的领悟和把握,对各种艺术手法的独到的妙用以及他遣使语言的精湛技巧。

例:《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像星星、还眨眨的。”这幅画,远、近、上、下,浓、淡、燥、湿,虽是信笔点染,无事雕琢,却成为高妙的艺术珍品。为增强画面的色彩美,再三设譬花色;为使画面呈现生气,以眼睛眨与野花的神态构成一比。由于作家描绘画面,把美的情致注入进去,因此,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从一幅动的、立体的画图中溢了出来。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例:《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荷花上……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魅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看,作者从天上“月光”远处“远山、树影”近处“灌木”到荷叶荷塘,水里的蛙声。这两段从空间、时间,从上到下立体的呈现一片灰朦的夜晚色彩。

2. 语言的色彩美

朱自清散文的色彩美因主观心理色彩的不同而体现出的不同色调,流露出的不同情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春》、《绿》为代表,显得明快简洁,富于亮色,是一幅幅赏心悦目的青山绿水画。一类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为代表,显得朦胧飘忽,呈现灰色,是一幅幅飘渺虚无的南朝楼阁图。

清朝学者沈德潜说:“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司空见惯的事物,朱自清先生信手拈来,写到文章里,用活了,见新了。

《春》写花朵多样,花色艳丽,连用三个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写地上的野花,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但写出铺满原野的草花之多,而且描绘出散散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从不同侧面写出春雨紧密、闪亮、细长的特点。

(二)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音乐美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音乐美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散文的意向性语言的描绘

朱自清极善于把意象化的画面转换同主观情绪、情感的变化有机揉和在一起,使读者感受到一股含蓄深隐的情绪、情感之流,听到源于作者灵魂深处的心灵之声。

例:《荷塘月色》中把荷叶比作婷婷的舞女的裙,赋予荷叶动态的美。

例:“沿路听见的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过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过来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断续的歌声,一“飘”一“度”,分出了远近,从而显示出不同情意。

2.抒情性语言

朱德熙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我想,他所最求的应该是词语的贴切、形象与生动,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绿》)作者深深的喜爱绿,感情已达到了高潮,忘乎所以,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拍打之,抚摸之,亲吻之,陶醉其中。

二、朱自清散文修辞手法和句法结构的妙用

朱自清散文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丰富多变的句法结构来营造一种音乐魅力,并且注意对字词的考究和锤炼。

(一)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喻、博喻、拟人、通感等等,比比皆是。

例:《绿》中的比喻有二十个之多。如把梅雨潭的绿比做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言其大,言其醉人,言其奇异。又把梅雨潭的绿比作一块融化了的蔚蓝的天,

突出其鲜润。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文中还用博喻的手法,多角度、多侧面显示绿的特征,“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从视觉、触觉、感觉等几方面形象地再现了绿的柔美、明亮、软嫩、纯净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威尼斯》第一自然段就连用了四个比喻: “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 ,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这些比喻把威尼斯河网之密充分显示出来,貌似陆地而实则水域,突出了此城的“别致”。

例:《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又把月光比作流水,无形的月光给人以有形的实感,月光不仅能看得到,而且能触摸得到。这里用了“通感”。文中还有一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以博喻、拟人描绘出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天生丽质。“袅娜”、“羞涩”本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用来写荷花的饱满盛开状和含苞待放,赋予物以人的生命力和感情。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高尔基语)。朱自清散文艺术的高度成就和他的语言修养是分不开的。他不矫揉造作,不雕章琢句;他取法天然,水到渠成。他的散文如出水芙蓉,清丽淡雅;如风行水上,自然流畅。读他的散文,像欣赏一曲悠扬舒缓的轻音乐,像观赏一副清新明丽的风景画,给人以美不胜收的享受。

(二)字词的考究和锤炼

刘勰极力提倡用叠音字,他说:“‘烁烁’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漉漉’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风雪之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文心雕龙---- 物色》)叠音自然,能增加音乐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朱自清先生在散文中大量运用叠音词,连绵词,令人目不暇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