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无锡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通过学习江南民歌,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

2.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音乐的特点,用歌声表现歌曲的基本风格和特点。体会装饰音、衬词、方言、下行的旋律进行对表现歌曲风格的作用。

3.过程与方法:从视觉、听觉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听唱法、对比法体验江南民歌的韵味,用娇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体验歌曲委婉、细腻、柔美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装饰音的演唱技巧、一字多音的演唱。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团扇。

五、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民歌,人民之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口头传唱形成的,按体裁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调!大屏幕出示小调定义。小调也叫小曲,旋律流畅细腻,常用衬词、衬句,我们小学六年级学过的歌曲《茉莉花》就是一首小调歌曲,还记得它是那个地区的民歌吗?答(江苏)。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小调歌曲,江苏民歌《无锡景》。(二)、新授:《无锡景》

1.初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中速、抒情地)除了谱面上给的抒情地,用自己话来总结。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无锡被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2.小声跟唱:边唱边思考,这样一座城市有哪些美景和特产?(梅园、惠泉山、太湖、

第二泉等)真是美不胜收,曾迷倒过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

3.大声学唱: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调整坐姿,活动口腔)(表达了对无锡

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学唱歌曲:

(1)跟琴完整唱一遍第一段歌词。(结合老师给出的换气记号。)

(2)放慢速度一句一句地教唱,先唱简谱后唱歌词。

(注意口型、抬笑肌、控制气息)

(3)学生连起来唱第一段,注意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4)解决难点:装饰音上波音和前倚音的注意。

(5)跟原唱把2、3段歌词也唱一下,注意间奏。

5.处理歌曲:

(1)歌词(一字多音、方言、衬词)使歌曲更加亲切、柔和的语调,突出了地方特色。

(2)结构:一段体四句式“起承转合”,就像诗歌里面的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不

押韵,符合我们语言和歌曲的“抑扬顿挫”。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画旋律线。旋律线像波浪,江南成为水乡,可以想象成小桥流水,一样的柔美。

(3)跟伴奏完整演唱:起立演唱,

(注意情感、口型、气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互动:(俗话说:“民歌好不好,方言少不了,有人说拉长的方言就成了民歌”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玩抖音,大多是对口型,在抖音上学了一句苏州方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老师抖一个,让学生体验“杀鱼啊-提刀,虾呀-鱼酥啊”虽然有些恶搞,但是一下就抓住了江南方言的那种轻柔的语调,它以“软、糯、甜、媚”著称,叫“吴侬软语”

6.欣赏方言版《无锡景》听那几个字发音有写不同?

老师出示拼音,一句一句教唱,“我”(we)、有(yu)、段(du)、“唱”(cang)用到了下滑音等把握方言版有趣,有戏曲的感觉,那是因为有写职业艺人和半职业艺人的传唱使得这首歌曲与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我们山东也有一首著名的小调《沂蒙山小调》,会唱吗?听过吗?小声跟唱,思考歌曲情绪?速度?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 沂蒙山:革命老区,现在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2.绍歌曲创作背景:《沂蒙山小调》歌曲诞生与1940年的抗战时期,是反对“黄沙

会”而创作的歌曲。后经改编成为歌颂你沂蒙山风光的《沂蒙山小调》。

3.分析歌曲:

(1)结构:一段体四句式“起承转合”, 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画旋律线。旋律线像山--沂蒙山。

(如果说江南民歌有水的灵动,北方民歌就有山的厚重。)

(2)有趣的创作手法:观察前一句的结束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有什么特点?(相同)好像是一条鱼咬着前面一条鱼的尾巴,这种创作手法叫鱼咬尾。

(3)歌词:衬词有没有?(哎,那个)

地方特色音有没有?(草地儿、谷子儿)

一字多音?(哎)

(4)处理歌曲:第一段,“哎”要推上去,突出山东人的朴实、豪爽的性格特点,儿化音要唱的轻巧的一点,注意结束句,换气记号,自由延长记号,渐行渐远的感觉。

(5)完整跟伴奏

4、共同点:《无锡景》和《沂蒙山小调》都是小调,有什么共同点?

5、小调的特点。

(四)小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貌和文化会蕴育不同色彩的音乐,正因为如此,世界才会丰富多彩。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要去听它的民歌,流行歌曲只在一段时间内流行,但是我们的经典民歌永不过时,谢谢大家!下课!

《无锡景》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心理、生理日渐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加强。对知识的获取范围扩大。在音乐上不局限于流行音乐的赏析,对民族民间音乐也有所热衷。本课是让学生通过音乐了解江南美景——无锡,了解江南小调的柔美韵律,了解方言色彩浓厚的民间小调所带

有的韵味,进而增强对博大民族音乐的崇敬之情,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

《无锡景》效果分析

在教学步骤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心理、态度精心设计,使教学充满了活跃的气氛,激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采用了音乐综合的方法,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创造性。在课前准备中,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老师的范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加深印象,感受到了江南民歌的柔美。教师多种方式的练唱,教及时纠正和鼓励都能使学生更快速的学唱和大胆的表现,与学生都抖音互动环节,孩子们很高兴,调动了学习方言的积极性,愉快地学习。

做为一名音乐教师,为使下一代接受"美育"熏陶,端正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必须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强调民族音乐教育。音乐教师任重道远,关键在坚持不懈潜移默化,关键在于结合新的音乐课标,不断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适应教学形势的需要。

《无锡景》教材分析

《无锡景》是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小调歌曲,是本单元学唱歌曲的重点学习曲目。它以歌唱风光景物为内容,不仅反映人们对乡土的热爱,还弘扬了家乡的历史、景物、民俗、风情、极具人文价值。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极具“北方官话”特点的浓郁的山东小调民歌,内容以歌颂沂蒙山的自然风光和幸福生活为主。

上述一南一北两首小调特点突出,实为小调佳作,朗朗上口,易唱易学。

《无锡景》评测练习

评价是检验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评价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歌唱、欣赏、感受、设问、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使得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投入。目标明确、具体、适切,符合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实际。

我在这节课中采取的是综合评价方式,不是看学生这首歌唱到什么程度,而是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看他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是否对民歌产生了兴趣,上完这节课是不是很快乐,余兴未尽,是否真正做到也在乐中陶情,情中激趣,趣中学乐,乐中审美,美中提高,我想,这也是每一个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