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心衰怎么恢复

合集下载

心梗后心衰怎么恢复(养生小贴士)

心梗后心衰怎么恢复(养生小贴士)

心梗后心衰怎么恢复如果心梗以后再出现心衰,这对于患者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心梗患者本身就是比较严重的病症,这时候再并发心衰,除了进行正规的治疗以外,一定要加强良好的护理和调养,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密切观察患者的一些症状表现,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用药,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心梗后心衰症状表现1.倦怠无力明显,活动时出现呼吸急促,咳嗽、气喘,貌似气管炎、哮喘病。

左心衰最初往往表现为频繁干咳或胸闷气喘,活动及劳累时尤甚。

2.平卧时感觉呼吸不畅快,睡眠时出现胸闷、气短,需要高枕卧位或坐位。

3.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这种情况主要见于右心衰。

由于右心回流血液受阻,使体循环的静脉压升高,导致内脏(胃肠道、肝、胆等)淤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因胃肠平滑肌缺血性痉挛而导致腹痛、腹泻。

4.呼吸次数和心率增加。

5.出现干咳或咳粉红色或白色泡沫样痰。

在夜间突然憋醒,呼吸短促,被迫坐起后症状才逐渐缓解。

这是由于左心衰导致肺淤血及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使呼吸道通气受阻所致。

6.心律增快,血压升高。

特别是舒张压增高明显,使脉压变小。

7.尿少、浮肿。

夜尿相对增多,出现踝部水肿。

心衰病人由于心排血量降低,体循环淤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不足,而导致全天总尿量减少,夜尿相对增多。

★防止心梗后心衰心梗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

认为心脑血管病理基础是“虚”、“淤”、“痰”等,提出了“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脑心同治”两大理论,认为只有从多靶点预防和治疗才会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心脑密切相连,唇亡齿寒。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的治疗方案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微循环、调脂、抗凝等作用。

丹红注射液是在中药升降浮沉理论指导下,采用道地药材——新疆昌吉红花和山东临沂紫花丹参经科学提取精制而成。

中药经典《本草纲目》言:“丹参活血、破血、生新血,红花活血、润燥、通经血。

”首先,两味中药合用可以活血、生血和行血。

黄芪保心汤治疗对心梗后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效果

黄芪保心汤治疗对心梗后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效果

黄芪保心汤治疗对心梗后心衰 (气虚血瘀证 )患者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心梗后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案及效果。

方法:选择50例心梗后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增加黄芪保心汤治疗,用于治疗实验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总有效率、中医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LVEDd、LVEF、SAS分值、BNP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VEF、SAS分值、BNP,P>0.05。

结论:运用黄芪保心汤治疗心梗后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效果确切。

【关键词】黄芪保心汤;心梗;心衰;气虚血瘀证;临床效果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病情严重时,会发生休克,猝死率高,中医虽然没有这一疾病的病名,只有病症描述,包括心脉气力衰竭、心悸、心水等,系统表述是胸闷、心慌、水肿、憋喘等,中医学提出[1],心梗后心衰是“阳虚”,气虚血瘀是病机。

临床分析黄芪保心汤,功效是益气活血。

本组实验选择50例患者,分析心梗后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案及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在我院随机选择50例心梗后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诊治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分组方式是随机号码表法,实验组患者25例,男女比13:12,年龄45-78(50.6±9.1)岁,对照组患者25例,男女比14:11,年龄44-77(50.8±9.2)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得出统计学结果P>0.05。

1.2方法予以两组患者开展吸氧支持,饮食合理,给予患者实施心电图监护,适当活动等。

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合并高血糖、高血压等,给予患者实施对症支持。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黄芪保心汤治疗,用于治疗实验组患者,组方是麦冬10g、黄芪60g、鳖甲15g、党参30g、连翘10g、茯苓15g、丹参30g、当归15g,水煎服,每天用药2次,将煎液合并,早晚用药,每天用药1剂。

心梗后心衰防治要点

心梗后心衰防治要点

心梗后心衰防治要点心梗是心衰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因之一。

中国心梗后心衰发病率高,预后差。

2020年12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内容涵盖心梗后心衰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预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

要点1:定义及分类(1)心梗后心衰为急性心梗后、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出现的心衰。

(2)心梗后心衰根据不同分类方法,可分为:早发心梗后心衰和晚发心梗后心衰;心梗后急性心衰和心梗后慢性心衰;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见表1。

要点2:流行病学及预后(1)国内外数据均显示,心梗后心衰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中国CREATE研究发现,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患者心梗后7d内心衰的发生率为19.3%。

(2)心梗后心衰的发生显著增加患者短期及长期不良事件风险。

日本急性心梗登记研究发现,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中,出院后第一年内发生心衰者的5年累积全因死亡(36.3% vs.10.1%)、心衰住院(40.4% vs. 4.3%)、心血管死亡(19.1% vs. 3.3%),风险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衰的患者。

要点3:发病机制(图1)(1)心肌细胞丢失是心梗后心脏重构和心衰发生的重要原因。

(2)心脏重构是心梗后心衰发生的基本病理过程。

(3)心梗后凋亡及坏死的心肌细胞引起免疫损伤,触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加重组织功能受损;同时,心梗后心排出量的降低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如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等;此外,心脏压力和(或)容量负荷增加,机械应力改变,也会直接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加重心脏重构,最终导致心衰。

要点4:诊断(1)心梗后心衰的临床诊断,首先要明确心梗病史或明确影像学证据支持心梗的存在;其次,根据症状、体征、X线胸片、利钠肽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明确心衰的存在;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首选方法;另外,需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衰(图2)。

心梗后心衰治疗方案

心梗后心衰治疗方案

心梗后心衰治疗方案心梗(也称为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而引起的严重疾病。

当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会因为缺氧而死亡,从而引发心梗。

然而,即使在心梗治疗后,有些病人仍然面临着心衰(心脏收缩功能减弱)的风险。

为了有效控制并改善患者的病情,医生通常会制定一系列的心衰治疗方案。

心梗后心衰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式。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常见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衰治疗的首要选择,其目的是通过减轻心脏负荷、促进心肌修复和维持心脏功能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常用的药物包括:(1)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用于缓解心绞痛。

(2)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用于预防再次形成血栓。

(3)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贝塞美类、普鲁卡因胺等,用于控制心律失常。

(4)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用于减轻体液潴留。

(5)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用于降低心脏负荷。

此外,医生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会给予其他适当的药物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2.介入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介入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心衰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成形术(如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等。

这些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减轻心肌缺血,从而改善心衰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心衰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常见的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脏辅助装置植入术(如人工心脏辅助装置、心脏起搏器)和心脏移植等。

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衰症状,延长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上述治疗方案外,患者还应积极参加心血管康复训练,加强日常的运动锻炼。

心血管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心梗后心衰治疗方案是一个综合的治疗系统,其中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式。

心梗后心衰-病例比赛

心梗后心衰-病例比赛

后续跟踪
• 患者停用新活素后复查无创血流动力学:CCO 3.72L/min,CCI 3.11L/min/m2,SVR 1215DS/cm5,SVRI 2285DS/cm5。
• 住院10日停用多巴胺,12日停用静脉液体,无特殊不适,SBP可 维持在90以上,观察至14日出院。
• 出院后患者就诊于北京阜外医院,冠脉造影结果示左前降支严重 闭合,放置支架2枚,目前恢复可。
注意!!!
• 新活素禁忌:
• 禁用于对重组人脑利钠肽中的任何一种成分过敏的患者和有心源 性休克或收缩压<90mmHg的患者。应避免在被怀疑有或已知有 低心脏充盈压的患者中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思考
• 对于此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IV级(Killip分级),血压自 身不能维持,需应用升压药物维持 血压的患者,要不要用新活素?
新活素的组成及特点
• 组成:通过DNA基因重组技术,大肠杆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冻干 粉针剂,与内源性脑利钠肽具有相同的氨基酸排序、空间结构和 生物活性,因此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
• 特点:1、起效快 2、不经肾脏代谢
新活素的作用机制
cGMP cGMP
新活素
RA GC
PKG-1
GTP
中性肽链内切酶
RC
进展
• 夜间(21:30),患者神清,主诉无特殊不适, 心率89次/分,血压
下降,最低66/48mmHg。
• 血 B0.E9气8-1m分mm析oo:l/lL/PL,h。H7C.4O237-,23PmCOo2l/3L,5mTCmOH2g2,4mPOm2o1l1/L8,mSmOH2g9,9%,Lac • 无创血流动力学提示:CCO 3.01L/min,CCI 2.16L/min/m2,SVR

心梗后心衰

心梗后心衰

心梗后心衰心梗后心衰是指在心肌梗死后出现的心脏功能减退,是心肌梗死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心衰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需要有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心梗后心衰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衰治疗的主要方法。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其中ACEI和ARB对心衰治疗尤为重要,这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脏负荷,促进心肌修复,改善血流动力学。

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心衰的一种重要药物,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减少心脏负荷,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选用β受体阻滞剂需要注意患者的肾功能、肝功能和心肺功能等。

利尿剂可以降低体内液体负荷,减少心脏负荷,缓解水肿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但利尿剂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低钾血症、低血压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心肌重建心肌重建是治疗心衰的一种新方法,目的是利用干细胞、心肌细胞或心脏再生工程技术等方法,重建患者的受损心肌,恢复心脏功能。

目前,心肌重建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在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中继续验证其效果和安全性。

3. 手术治疗心衰患者中一部分人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通常情况下,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和病灶。

常见的手术治疗包括植入心脏起搏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和心脏移植等。

二、注意事项1.饮食心衰患者需要注意合理的饮食,控制饮食中的盐分和水分摄入量。

应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同时应避免大鱼大肉、油腻食物和辛辣刺激食物。

2. 心理关注心衰患者需要与家人、医生和社会进行相互配合,相互关注和支持。

心衰患者可能会因患病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因此需要加强心理疏导和支持。

3. 适当运动心衰患者需要适当运动,但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当强度和方式。

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并降低心衰继续发展的风险。

4. 定期检查和随访心衰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包括心电图、心功能检查、尿常规、电解质等。

心肌梗塞后的恢复治疗方法

心肌梗塞后的恢复治疗方法

心肌梗塞后的恢复治疗方法
心肌梗塞后的恢复治疗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治疗:包括急救抢救措施,例如进行心肺复苏、给予氧气、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等,以尽可能恢复心肌的血流。

2. 急性期治疗:急性期一般指发作后的前几天至几周。

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梗塞区域的治疗,可以通过药物疗法、心脏导管手术和介入治疗等方式来恢复血流,减少心肌损伤。

3. 长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等。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用于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以及预防再发心肌梗塞。

生活方式改变主要包括戒烟、健康饮食、适量锻炼和控制血压、血脂等指标。

4. 康复训练:恢复期的康复训练是改善心肌梗塞患者心肌功能、促进恢复的重要环节。

包括逐渐增加日常活动、进行心肌锻炼、心理支持等,以提高患者的心肌代谢和功能。

总之,心肌梗塞后的恢复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及时接受治疗、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心肌梗塞
的预后,减少再发风险。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中西医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中西医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中西医研究进展
吴尘;王凤儒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5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断发展,心肌梗死(心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

但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及不良的生活工作方式等因素,心梗仍是心力衰竭(心衰)最主要的病因之一,且心梗后年龄、性别、心率失常、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危险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心衰风险的增加。

近10年来,中医疗法在防治心梗后心衰也有了新的见解,在“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针对心梗和心衰的病因病机给予中医药疗法,以达到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目的,为中医药预防心梗后心衰提供了新思路,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疗法,为中西医治疗心梗后心衰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保障。

因此积极主动地进行规范化中西医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心梗后心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故此综述。

【总页数】9页(P1466-1474)
【作者】吴尘;王凤儒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用药在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2.中西医结合Ⅱ期心脏康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验案
3.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观察
4.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5.1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医院-家庭续贯式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八段锦序贯疗法对急性心梗后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演示稿件

八段锦序贯疗法对急性心梗后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演示稿件

八段锦序贯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八段锦序贯疗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安全可靠、适用范围 广等优势,为急性心梗后心衰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局限性
八段锦序贯疗法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毅力,对于一些年龄较大 、身体虚弱的患者可能存在难度。此外,该疗法需要长期坚持,短期效果不明 显。
生活质量的变化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八段锦序贯疗法,患者的生 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表现为体 力状况的改善、日常活动能力的 提升以及心理状态的稳定。
减少心衰症状
该疗法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心衰症 状,如呼吸困难、乏力等,使患 者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 作。
促进社交参与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更愿 意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 交流,有利于心理健康。
04
研究结果
心功能指标的变化
心功能指标改善
经过八段锦序贯疗法的治疗,急性心梗后心衰患者的心功 能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
血量(CO)等。
降低再住院率
由于心功能的改善,患者再住院率也有所降低,减少了医 疗资源的浪费。
延长生存时间
心功能的改善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不良反应情况
安全可靠
在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与八段锦序贯疗法相 关的不良反应,表明该疗法安全可靠。
无严重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说明该疗法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需要长期坚持
虽然短期效果显著,但患者需长期坚持八段 锦序贯疗法,以维持心功能的持续改善。
05
讨论与结论
八段锦序贯疗法对心功能的影响
03
目前,关于八段锦序贯疗法在 急性心梗后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研究较少,但其作用机制和效 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心肌梗塞不治疗会怎样

心肌梗塞不治疗会怎样

心肌梗塞不治疗会怎样心肌梗塞是一种心脏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引起的。

如果不治疗心肌梗塞,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严重后果:1.心力衰竭:心肌梗塞会导致心肌坏死,减少心肌的收缩力,引起心功能不足,甚至引起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心肌坏死后,心脏的电生理功能可能受损,可能引起心律失常,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猝死。

3.心肌壁瘤:心肌梗塞后,心肌坏死组织形成心肌壁瘤,该壁瘤可脱落形成血栓,血栓到达大脑后可引起中风等脑血管疾病。

因此,必须对心肌梗塞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治疗以避免这些后果的出现。

治疗方法1.急性期治疗:在急性期,应该尽快降低心肌缺血和坏死,可使用血管扩张剂、血栓溶解剂等治疗。

如阿司匹林、肝素、硝酸甘油等是常用的药物。

2.稳定期治疗:在稳定期,主要还是以控制症状和维持心功能为主要目标。

药物治疗包括多种,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脂降低药物等。

3.介入治疗:对于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介入治疗是可以考虑的。

介入治疗通常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来打通阻塞的冠状动脉,从而提高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避免心肌损伤。

注意事项1.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是引起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该注意降低危险因素,尽可能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

2.定期随访:定期随访可以有效地监测心脏状况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

3.定期体检:心肌梗塞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CT等,以及行动脉硬化度的测量等。

4.生活方式改善:心肌梗塞患者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减少烟酒的摄入,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合适的体重等。

总之,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以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危险因素,定期随访,定期体检和改善生活方式等,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延长生命。

心梗怎么控制休克心梗是指冠狀動脈血管狹窄或閉塞而造成的心肌缺血,並且可能造成心肌壞死。

心梗后心衰的治疗方案

心梗后心衰的治疗方案

心梗后心衰的治疗方案引言心梗后心衰是指在心梗发作后由于心肌受损而导致心功能的不全。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伤害。

本文将介绍心梗后心衰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心梗后心衰患者通常会接受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以预防再次发生心梗。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再次心梗的风险。

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是治疗心衰的重要药物。

它们能够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

常用的β受体阻断剂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能够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水平,减少心脏负荷,扩张血管,改善心脏功能。

常用的ACEI药物有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常用的ARB药物有洛沙坦、缬沙坦等。

利尿剂利尿剂可减少体液潴留,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等。

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如果心梗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这是一种手术,通过搭建供血通道来解决冠状动脉狭窄的问题,改善心脏供血,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脏功能。

心脏射频消融术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手术。

对于心梗后心衰患者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可以通过切断异常的传导径路来恢复正常的心律,减少心衰的症状。

心脏移植如果心梗后心衰非常严重,药物和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手术,将患者的心脏替换为供体心脏,以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

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心梗后心衰患者应注意饮食的调整。

应避免高脂肪、高盐、高胆固醇的食物,增加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

同时,要控制摄入量,避免过度饮食导致体重增加。

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

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

心衰患者的运动方式包括连续训练、间歇训练、 吸气肌训练和力量训练,不同的运动方式有各自的 优势。
1.连续训练
即耐力训练,其特点是低或中强度、持续稳定的 有氧运动(如慢跑)。能够改善呼吸气体交换、心 率储备,也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还有助于 减重,但需要坚持长期的训练。如果已经进行了心 肺功能测试,训练强度应该从VO2峰值的30%~ 40%开始,逐渐增加到50%~60%。心衰患者每周 进行2~3天(持续3~6个月)的耐力训练能够获益 [30]。
2.间歇训练 短时间的高负荷有氧运动与休息交 替,与低强度连续训练同样安全、有效。间歇训练 能够改善心脏预后,心肌梗死后稳定的老年心衰患 者同样能够获益,但要根据临床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训练方案。
3.吸气肌训练 吸气肌训练是一种训练呼吸功能的 运动方式。心衰患者呼吸困难主要由于低心排引起, 低心排可导致呼吸肌和骨骼肌功能异常,降低了心 衰患者的运动耐力。Bosnak-Guclu等发现,经过6 周呼吸肌训练后,慢性心衰患者的功能状态、呼吸 肌和骨骼肌力量、疲劳、情绪障碍和抑郁均有所改 善。
心肺运动试验
6MWT简便易行,在临床
的开展也较为普遍,特别 适合中、重度CHF患者。 在无条件开展CPET的基 层医院,可用6MWT代替 CPET。
CPET常用的指标及其意义如下:
(1)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peak V02或V02 max): V02max是指机体在极量运动时最大耗氧能力,受年龄、性别、体重、活 动水平及运动类型的影响。可根据VO2max的变化幅度对心功能进行分级。 反映了人体心血管的最大储备能力,其下降则反映心功能受损 (2)无氧代谢阈值(anaerobic threshold,AT):运动负荷增加到一 定量后,组织对氧的需求超过循环所能提供的供氧量,组织必须通过无 氧代谢提供更多氧。AT是指机体从有氧代谢到无氧代谢的临界点,其正 常值一般大于40% VO2max。将AT和V02峰值结合在一起判断CHF患者 的运动耐力,是目前最科学、最准确的测定方法。 (3)最大心率(HRmax)和血压:血压一般随运动量增加而增高,若 随运动量增加反而下降,往往预示严重心功能障碍。

怎么有效治疗心衰

怎么有效治疗心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怎么有效治疗心衰
导语:心衰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心衰这种症状的危害性非常的大,心衰的出现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种疾病,
心衰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心衰这种症状的危害性非常的大,心衰的出现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种疾病,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除了要做好对于心衰的预防工作外还需要掌握一下治疗心衰的方法,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有效治疗心衰。

中医治疗心脏病中医认为:“心主血,肺主气”是说心与肺是胸腔中相邻的两个器官,心在前肺在后,心脏负责推进血液的运动,肺主呼吸。

这就引起了医学界对呼吸与心脏关系的研究,心肺关系复杂交错,有以下三点:
1、心脏消耗的氧气全部来源于肺,肺出问题直接导致心脏病。

中医认为“心肺同源”这是心肺同治的理论源泉。

心脏本身耗氧占整个人体的20%左右,若肺部出现病变,最先缺氧的就是心脏。

如果长期轻度缺氧,会使心肌收缩增强,心率加快引发冠心病,严重缺氧时血压、心率均下降,导致心肌坏死,心力主衰竭,甚至心脏骤停。

2、治疗心脏,通过肺部“呼吸给药”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早就有医学家提出,肺部给药是治疗心脏病的最好途径。

血液经右心室压出,都会进入肺动脉送至肺泡,然后通过肺部呼吸,在肺部压力下进入心脏,如果此时通过呼吸使有效药物成份由鼻腔进入肺部,就会经由透析作用溶进血液,10秒左右到达左心房,被心肌细胞吸引,快速治疗心脏病,溶解冠状动脉上的粥样硬化斑块。

可以说,通过呼吸学进行肺部给药治心脏,是快速消除症状,根治心脏病的一条捷径,像心脏。

心梗后心衰的治疗

心梗后心衰的治疗
维地洛和螺内酯治疗心梗后心衰的作用的原因可能与卡维地洛能降低心梗后三层心肌的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减少电生理异质性,提高室颤阈值有关。心肌梗死后梗死灶周围存在交感神经再生,因为Kramer等的实验中用123I MIBG显影显示出β受体阻滞剂可以影响心肌梗死后神经再生,β受体阻滞剂可促进梗死周围交感神经失支配的非梗死区域交感神经的再生,并能防止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因此,实验已经说明β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降低心梗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再梗死及猝死率。心力衰竭时,会增加释放肾素,刺激血管紧张素系统增加合成醛固酮,在这一过程中,ACEI因为受到抑制而加强其它的醛固酮合成,出现醛固酮对ACEl的“逃逸”现象,这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资料表明,CHF时血中醛固酮的浓度会比正常的水平明显增高达20倍以上,大量的醛同酮除了保钠排钾外,尚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特别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刺激蛋白质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引起心房、心室、大血管的重构,加速心力衰竭恶化。将螺内酯联用β一受体阻滞剂治疗者,可以将两者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带来良好的疗效。因此在使用利尿剂、ACEI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及卡维地洛,疗效明显,较安全,不仅可以恢复心室结构,改善心血管的功能,延缓心衰进程。
一心梗后心衰的特征
心肌梗死(心梗)导致心脏与血管的结构发生复杂变化,最显著的结构变化是左室扩张与梗死区会变薄,容易产生心衰(心力衰竭)的并发症。心衰是以在静脉回心血量正常的情况下,心脏泵功能下降和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实质是由于心肌能量不足造成基因表达障碍而引起的一种超负荷心肌病。心肌梗死(MI)患者发生的心力衰竭(CHF)后,经过较长期抗心衰综合治疗仍然不能控制便称为梗死后心力衰竭(DCHF)。心梗后心衰的症状如下所示:
5情绪或者精神异常。有些老年心衰患者精神症状表现突出,如头晕、失眠、烦躁不安、幻觉、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等。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脑动脉硬化及脑供血不足。心衰时由于心输出血量下降,脑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

心衰最快的恢复方法

心衰最快的恢复方法

心衰最快的恢复方法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常常感到疲倦、气短、胸闷
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面对心衰,我们应该如何快速
恢复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最快的心衰恢复方法。

首先,合理饮食是心衰恢复的关键。

患者应该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保持适
当的饮食平衡。

此外,限制饮水量也是很重要的,以减轻心脏负担,预防水肿的发生。

其次,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心衰恢复也至关重要。

戒烟、限酒、
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每位心衰患者都应该做到的。

同时,要避免剧
烈运动,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心衰恢复的重要手段。

患者应该严格按照
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ACEI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
药物可以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担,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
质量。

最后,定期的康复训练也是心衰恢复的重要环节。

心衰患者可
以通过定期的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提高心肺功能,增
强体质,改善心衰症状。

但是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定要遵循医生
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心脏
负担过重。

综上所述,心衰最快的恢复方法包括合理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和定期的康复训练。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乐观的
心态,积极面对治疗,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

希望每位心衰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拾健康的人生。

心梗后心衰治疗方案

心梗后心衰治疗方案
心梗后心衰治疗方案
第1篇
心梗后心衰治疗方案
一、背景
心梗后心衰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为了降低心梗后心衰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制定一份合法合规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治疗目标
1.缓解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延缓心衰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3.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降低死亡率。
三、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每日100mg,口服,长期使用。
(2)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根据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调整剂量,口服,长期使用。
(3)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每日2次,口服,长期使用。
(4)ACEI/ARB类药物:如依那普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每日1次,口服,长期使用。
(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每日20mg,口服,长期使用。
(6)利尿剂:如呋塞米,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口服,短期使用。
(7)正性肌力药物:如地高辛,每日0.125mg,口服,长期使用。
2.生活方式干预
(1)戒烟:严格戒烟,避免二手烟。
(2)限酒:男性每日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3)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适量蛋白质饮食。
(3)健康教育:加强心衰相关知识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四、总结
本方案针对心梗后心衰患者,从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心脏康复和定期随访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通过实施本方案,旨在改善心梗后心衰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延长生存期。

一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及肾衰的康复ppt课件

一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及肾衰的康复ppt课件
细胞和组织工程
未来可能利用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实现受损心 肌和肾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个体化治疗
基于基因组学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疾病的精准诊 断和个体化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提高公众对相关疾病的认知
健康教育
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形式普及心肌 梗塞、心衰和肾衰等疾病的预防和早 期识别知识。
培训医护人员
提高医护人员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 治。
透析治疗
对于严重的肾衰竭患者,可能需 要接受透析治疗,通过机器替代 肾脏的功能,清除体内的毒素和 多余水分。
康复训练
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患者可 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 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肺功能 和促进血液循环。
肾衰的饮食与生活建议
饮食调整
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磷、低蛋白质的饮食原则,控制摄入的热量和水分 ,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康复计划
在病情稳定后,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计划,包括有氧 运动、药物治疗、饮食调 整和生活方式改变等。
02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理 生理
心肌梗塞的发生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痉挛
冠状动脉内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 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
某些情况下,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导 致血管暂时闭塞,引起心肌缺血和梗 塞。
降低血压,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减少心肌肥厚。
利尿剂
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液体潴留,缓解心衰症状。
β受体拮抗剂
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耗氧量。
正性肌力药物
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缓解心衰症状。
心衰的非药物治疗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心衰患者,机械通气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

黄芪保心汤治疗对心梗后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LVEF、LVEDd、BNP的影响

黄芪保心汤治疗对心梗后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LVEF、LVEDd、BNP的影响

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心肌细胞长时间处于缺血状态,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及相关的血管出现梗死,造成心衰,严重时还可出现休克甚至猝死[1-2]。

在中医古籍中,尽管没有心梗后心衰的病名,但中医临床上有心梗后心衰病症的描述,如心悸、心脉气力衰竭及心水等,对应的临床症状也有系统的表述,如心慌、胸闷、憋喘、水肿等[3]。

中医学认为,心梗后心衰属阳虚的范畴,病机为气虚血瘀[4-5]。

黄芪保心汤是张培影教授参考古方保心汤加减而来,具有益气活血的功效[6]。

笔者多黄芪保心汤治疗对心梗后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LVEF、LVEDd、BNP的影响∗李春燕1寇兰俊1王跃旗2谢静1王妮娜1杨婧华1潘国忠1△(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1100;2.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北京101100)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20)12-2158-04doi:10.3969/j.issn.1004-745X.2020.12.025【摘要】目的观察黄芪保心汤治疗对心梗后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心梗后气虚血瘀证心衰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黄芪保心汤治疗。

记录两组治疗2周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及中医疗效,记录治疗前和治疗2周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LVED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焦虑(SAS)与生活质量(QOL)评分。

结果NYHA及中医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LVEF、QOL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LVEDd、BNP、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LVEF、QOL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LVEDd、BNP、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

两组治疗3、7、14d后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均逐渐增多,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逐渐减少,研究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梗后心衰怎么恢复
如果心梗以后再出现心衰,这对于患者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心梗患者本身就是比较严重的病症,这时候再并发心衰,除了进行正规的治疗以外,一定要加强良好的护理和调养,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密切观察患者的一些症状表现,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用药,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心梗后心衰症状表现
1.倦怠无力明显,活动时出现呼吸急促,咳嗽、气喘,貌似气管炎、哮喘病。

左心衰最初往往表现为频繁干咳或胸闷气喘,活动及劳累时尤甚。

2.平卧时感觉呼吸不畅快,睡眠时出现胸闷、气短,需要高枕卧位或坐位。

3.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这种情况主要见于右心衰。

由于右心回流血液受阻,使体循环的静脉压升高,导致内脏(胃肠道、肝、胆等)淤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因胃肠平滑肌缺血性痉挛而导致腹痛、腹泻。

4.
呼吸次数和心率增加。

5.出现干咳或咳粉红色或白色泡沫样痰。

在夜间突然憋醒,呼吸短促,被迫坐起后症状才逐渐缓解。

这是由于左心衰导致肺淤血及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使呼吸道通气受阻所致。

6.心律增快,血压升高。

特别是舒张压增高明显,使脉压变小。

7.尿少、浮肿。

夜尿相对增多,出现踝部水肿。

心衰病人由于心排血量降低,体循环淤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不足,而导致全天总尿量减少,夜尿相对增多。

★防止心梗后心衰
心梗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

认为心脑血管病理基础是“虚”、“淤”、“痰”等,提出了“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脑心同治”两大理论,认为只有从多靶点预防和治疗才会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心脑密切相连,唇亡齿寒。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的治疗方案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微循环、调脂、抗凝等作用。

丹红注射液是在中药升降浮沉理论指导下,采用道地药材——新疆昌吉红花和山东临沂紫花丹参经科学提取精制而成。

中药
经典《本草纲目》言:“丹参活血、破血、生新血,红花活血、润燥、通经血。

”首先,两味中药合用可以活血、生血和行血。

活血使血液流畅,生血使血有所养,而行血则达到了血脉畅通的效果,三位一体地解决了微循环供血不足的难题。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广泛应用于全身(脑、心、肺、肝、肾等)脏器供血不足,对梗塞性供血不足效果尤为显著(脑梗、心梗),配合步长脑心通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支架术后,血管再狭窄、再堵塞以及糖尿病的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