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水资源生态安全保障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西北水土流失区生态安全保障研究进展

西北水土流失区生态安全保障研究进展
物生 态位 。生态 修复 规划 应 充 分考 虑 生 态 环境 条 件 、 物
壑区和甘肃、 陕西的长江流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造 成了生态恶化 , 如山洪危害 、 淤积危害、 破坏土地 、 干旱加 剧及相关产业水平低下等 。国内相关学者针对西 北水土流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生态安全保障进
是 指 自然 和半 自然生 态 系 统 的安 全 , 即生 态 系 统 完整 性
1 西北水土流失区生态安全保障的思路和基本原则
根据西北地 区水土流失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求, 生态安全保障的基本思路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
生 态安全 保 障应 本 着 区域 与 全局 、 期 与 长期 相 结 合 的 短
p n ils f c l i ft sc r go e ol dw t s ae otw s C i , n m ai dte r et e s r , i o - i r cp o g a s e u n t i a a r os rai n r et hn a ds m z o c m aue bo g e oe o c a y e i fh s l n el n h a u r e h p j s l
江 西农 业 学 报
2 1 ,4 4 :7 ~13 0 2 2 ( ) 1 1 7
Ac a Agi u u a in x t r h r e J a g i c
西北 水 土流 失 区生 态 安全保 障研 究进展
爻 晃
( 鸡 文 理学 院 灾 害监 测 与 机理 模 拟 陕 西省 重 点 实验 室 , 西 宝鸡 7 11 ) 宝 陕 2 03
用, 发挥 的生态效 益远 胜于荒 山绿化 和 防护林 。 222 退耕 还林 ( ) 通 过封 山 、 林 、 草 和禁 牧 的 .. 草 造 种 形式 , 取 自 恢复 封育 和人工封 育 2 措施 , 遭 到破 采 然 种 对

世界水日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治理

世界水日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治理

世界水日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治理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问题,世界水日成为提醒我们关注和改善这一情况的时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西北地区水资源治理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西北地区水资源形势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这个地区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旱涝交替严重,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之一。

长期以来,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水资源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西北地区的主要水体包括黄河、长江上游的一些支流,以及内陆盆地的一些湖泊和河流。

然而,这些水资源受到多种因素的威胁,包括气候变化、过度开采、环境污染等。

因此,西北地区急需采取措施来治理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水资源。

二、已采取的水资源治理措施为了改善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状况,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包括:1. 节水工程:在西北地区,政府支持了大规模的节水工程,包括改进农业灌溉系统、推广高效节水设备,以及鼓励居民和企业采取节水措施。

2. 水资源调配:政府积极推动水资源跨流域调配,通过建设引水工程,将丰富的水资源从东部地区输送到西北地区,以满足当地的用水需求。

3. 水环境保护: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水污染源,改善水质,维护湖泊和河流的生态平衡。

4. 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先进的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降低洪涝和干旱的风险。

5.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监管和管理。

三、未来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治理和管理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未来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包括:1. 推进可持续农业:加强农业水资源的管理,提高灌溉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浪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加强水资源科研和技术创新:投资水资源科研,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3. 跨部门合作: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解决水资源问题,包括环保、农业、工业等领域。

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

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

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西北干旱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内蒙古等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资源战略储备区。

然而,该区域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其影响深远且复杂。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将从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的水文循环、水资源量、水环境和水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还将关注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揭示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水文水资源影响的主要规律,识别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这对于增强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趋势分析西北干旱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省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西北干旱区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的水文水资源产生了深远影响。

气温方面,西北干旱区整体呈现出明显的暖化趋势。

根据多项研究,过去几十年中,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以每十年3~5℃的速度上升。

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显著,而夏季气温上升则相对较慢。

这种气温变化趋势导致了冰川融化和冻土消融,进一步影响了河流径流和水资源分布。

降水方面,西北干旱区的降水量在过去几十年中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然而,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多数地区仍然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洪涝、干旱等频发,对当地的水文水资源产生了极大冲击。

蒸发方面,随着气温的上升,西北干旱区的蒸发量也有所增加。

蒸发量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对农业、生态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西北干旱区的气候变化趋势表现为暖化、降水波动增加和蒸发量增加。

这些变化对当地的水文水资源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河流径流减少、冰川融化和冻土消融等。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
式研究
首先,应该积极发展水资源节约型经济。

西北地区水资源稀缺,因此
应该优先考虑节水措施,以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例如,在农业灌溉中,可以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损失。

同时,还可以加强工业和
城镇用水的节约措施,提高用水效率。

另外,要注重保护内陆河生态环境。

内陆河流域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生
态系统,对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保护
内陆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减少人为干扰,防止河道的污染和水生物的绝灭。

同时,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土壤侵蚀,减少河流的颗粒物负荷。

最后,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控。

在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中,应
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同时,要注重
水资源的跨界合作和调节,确保每个地区和各个行业能够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发生水资源冲突和浪费现象。

总之,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旨在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通过节约用水、多元
化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管理调控等措施,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同时保护内陆河流域的生态平衡。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干旱地区的水
需求,也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西北水土流失区生态安全保障研究进展

西北水土流失区生态安全保障研究进展

西北水土流失区生态安全保障研究进展
文彦君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2(024)004
【摘要】综述了西北水土流失区生态安全保障理论研究背景、生态安全保障的思路和基本原则,总结了生态安全保障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耕作措施.
【总页数】4页(P171-173,176)
【作者】文彦君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宝鸡721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
【相关文献】
1.西北地区水资源生态安全保障研究进展 [J], 文彦君
2.创建国家级“四川西北国家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综合试验区”的研究——基于“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建立及四川西北地区沙化治理的调研分析 [J], 雷林;
3.创建国家级“四川西北国家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综合试验区”的研究——基于“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建立及四川西北地区沙化治理的调研分析 [J], 雷林
4.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与水土资源利用--构建西北荒漠化地区的生产-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J], 中国工程院"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与水土资源利用"课题组
5.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保障技术 [J], 赵廷宁;张玉秀;曹兵;肖辉杰;张成梁;赵淑银;郭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摘要】本文针对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展开研究。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并探讨了水资源开发模式。

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提出建议,同时讨论了政策法规和规划方面的完善。

结论部分总结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开发的平衡关系,探讨可持续发展路径,并总结研究结论。

通过该研究,旨在为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水资源现状,环境状况调查,保护对策,政策法规,规划,平衡,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西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之一,而内陆河流域作为该区域的重要水资源来源具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供需矛盾和生态环境问题。

内陆河流域作为西北地区水资源的主要供给来源,其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探讨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对该地区水资源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关注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探讨合理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为未来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开展关于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具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分析当前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评估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状况,探讨适合该地区特点的水资源开发模式,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提供依据。

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西部地区的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

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样也面临着枯水期长、干旱频发、水资源短缺等困境。

因此,对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开发与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是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过去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往往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断提高,不能再剥夺自然生态系统的权益。

因此,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次,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需要兼顾社会公平。

西部地区多为农村地区,农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水资源。

然而,由于水资源不均衡分布和供水设施的相对简陋,农村地区常常面临着缺水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地区的供水设施,并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使水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还需注重跨区域合作。

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往往需要通过跨区域调水来满足需求。

因此,西部地区各省市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跨区域水资源调配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并且,在合作中要注重权益的平衡,避免资源过度集中造成其他地区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水资源开发与管理还需多元化。

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多依赖于传统的地下水开采和蓄水调配,这种单一的开发模式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应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人工增雨技术等,实现水资源的多元开发。

同时,还应加大科研力度,对西部地区的水资源进行详细勘测和评估,为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课题。

为了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推行生态优先、公平合理、跨区域合作和多元化开发的理念,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问题一直是该地区的瓶颈。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迫在眉睫。

本文将探讨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首先,为了解决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水资源开发。

在开展水资源开发时,我们应注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益。

一方面,可以加大水库建设的力度,通过集中停蓄水、调度供水的方式,确保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能够平衡。

另一方面,可以开展节水型农业的推广,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耐旱作物的种植,以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其次,我们还需要加强水资源保护。

一方面,应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通过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地表水位等关键数据,能够及时了解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做出科学决策。

另一方面,应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对水源地进行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

同时,还可以引入水权交易制度,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以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来解决水资源问题。

例如,可以开展水资源的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以利用丰富的海水资源。

通过海水淡化设备将海水转化为淡水,可以增加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除了以上措施,我们还可以加大水资源调度的力度。

西北地区与丰水区相邻,可以通过调水工程将丰水区的水源引入西北地区,以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当然,在调水时需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平衡,防止水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最后,通过以上措施的推行,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问题。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在各方共同参与、合作下,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中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的汇报_中国政治论文完整篇.doc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的汇报_中国政治论文完整篇.doc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的汇报_中国政治论文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并能保持相对稳定和良性发展的程度。

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新的生态大系统,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不能持久延续,系统将最终崩溃。

当然,对于一个人工绿洲、一个城镇、或一个小地区来说,可以建设一个有别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新的子系统,但是这些人工子系统的建设必须以不破坏天然生态大系统的整体性为原则。

当前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

其中较普遍的误解是,简单地以为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绿化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

调查中看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些不适合种树的地方,也都在费尽心力地植树造林,年年植树不见树,或多年后仍是一片小老头树,有的地方为了植树造林而超采地下水,“绿了一条线,黄了一大片”。

这种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都应予以改正和防止。

2.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

防止荒漠化土地的继续扩大,下大力气治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荒漠化土地,以及不属于荒漠化范围内的退化土地,同时防治水环境的污染。

3.生态环境建设的分区。

根据生态类型组合特点与治理目标,将西北地区划分为8个生态环境建设区。

(1)干旱荒漠—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区。

(2)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区。

(3)长城沿线—阴山山麓生态环境建设区。

即农牧交错带。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区。

(5)黄河沿岸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

(6)渭河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

(7)青藏高原黄河河源区。

(8)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区。

(三)合理的植被建设布局。

西北地区各生态环境建设区的天然植被类型由温带半湿润向极干旱地区推移,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

本区内森林分布不多,主要在黄土高原的土石山区、内陆盆地周围的高山以及河流两侧的冲积地带上,具有巨大的水源涵养及防止土地荒漠化的作用,非常珍贵,天然林保护工程非常必要。

最新-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的汇报 精品

最新-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的汇报 精品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的汇报《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提供的一个咨询项目,于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启动。

中国工程院组织了有关学科的35位院士、近300位院外专家和西北6省、自治区的130多位有关领导、专家参加,组成了项目综合组和9个课题组。

一年多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组织大量人员进行了多层次的现场考察,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

一、西北地区的现状和问题一自然环境格局。

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二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

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水资源概况。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

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

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

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93。

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

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用水量高的问题。

《2024年支撑西北干旱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模拟研究》范文

《2024年支撑西北干旱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模拟研究》范文

《支撑西北干旱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西北干旱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发展区域,其水资源承载力问题一直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对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深入的评价与模拟研究,不仅对保障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与模拟研究,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水资源承载力理论、水资源评价模型、水资源模拟技术等手段,对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与模拟。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气象、水文、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历史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

四、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一)评价模型与方法本研究采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配置效率、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等。

(二)评价结果分析评价结果显示,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总体较低,部分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开发利用过度等问题。

同时,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也亟待改善。

五、水资源承载力模拟研究(一)模拟模型与方法本研究采用水资源模拟模型,通过设定不同情景,对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模拟研究。

模拟情景包括现状情景、优化配置情景、生态保护情景等。

(二)模拟结果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在优化配置和生态保护措施的推动下,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和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对策建议针对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 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生态用水需求;3.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人民节水意识;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5. 实施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缓解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1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的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呈总体的退化趋势,特别是近50年来,其退化速度进一步加快,主要表现为: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盐化现象加速,使水质恶化、土地盐碱化问题日趋突出;下游地表水量剧减,地下水潜水面下降,造成了土地全面退化,沙漠化现象严重;下游绿洲大面积退化,植被体系衰退:植物种群向极端的方向(耐旱、耐盐)发展,植物群落总体上呈负向演替,向低级化、简单化趋势发展,群落景观呈现出碎片化、岛屿化。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态系统更加脆弱,抗干扰性更小,极易失衡向盐碱化、沙漠化方向发展。

这些问题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仅以黑河下游弱水三角洲地区为例。

50年代以前,该地区曾分布连片茂密的沙枣、胡杨、红柳、梭梭、芦苇、芨芨草等灌丛草甸,到70年代末,沙枣、胡杨林减少了5.76万hm[2],植被覆盖率大于30%的灌丛草场减少了327.18万hm[2]。

三角洲内的以红柳、梭梭、芦苇及芨芨草为主的灌丛草甸也大面积退化并逐渐被枸杞、骆驼刺及红砂等旱生或超旱生荒漠草甸所取代。

与此同时,土壤盐碱化和沙漠化在黑河流域也迅速发展,下游地区有35.09万hm[2]的水域、森林草场变成盐碱地和沙漠,土地年退化面积1.1~1.3万hm[2]。

2 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2.1 西北地区的长期干旱化趋势是其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有关研究表明,中国西北地区正处于干旱快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将来还会向持续干旱化方向发展。

而造成这种长期持续干旱化的原因则是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

它使中国宏观气候由纬向分带变为经向分带为主,从而使现代四大水文循环系统,即太平洋水文循环系统、印度洋水文循环系统、北冰洋水文循环系统与鄂霍次克海水文循环系统,成为控制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基本因素,中国西北地区正好处于四大水文循环的空缺带,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西北内陆河流域内近地表大气层水分含量少,降水稀缺,水分收支失衡,地下水位下降,气候长期向干旱化方向发展,且主要靠封闭性流域水文循环系统和水分垂直循环系统维护其生态系统的水分均衡。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一)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一)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一)《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提供的一个咨询项目,于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启动。

中国工程院组织了有关学科的35位院士、近300位院外专家和西北6省、自治区的130多位有关领导、专家参加,组成了项目综合组和9个课题组。

一年多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组织大量人员进行了多层次的现场考察,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

一、西北地区的现状和问题(一)自然环境格局。

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二)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

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水资源概况。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

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

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

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9.3。

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

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

论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与对策

论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与对策

论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与对策
闵庆文
【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卷),期】2004(014)001
【摘要】本文首先从水资源的数量、区域分布、水旱灾害、可达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等角度,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现状,然后辨识了影响该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几对矛盾,包括水量短缺与用水浪费之间的矛盾、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上游用水与中下游用水之间的矛盾等,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基本对策,包括:①普及水资源安全忧患意识,增强节水观念;②引入生态系统管理思想,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合理使用;③保证生态用水,并根据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总页数】5页(P97-101)
【作者】闵庆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X171.1
【相关文献】
1.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 [J], 秦丽杰
2.湘西北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问题与对策研究 [J], 宋雨屏;张群
3.西北地区普通高中发展性学生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J], 马莉娅
4.西北地区落实"以水定产"的问题与对策 [J], 张瑞美;王亚杰;杨钢
5.西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生态系统途径 [J], 闵庆文;于贵瑞;余卫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 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对“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 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对“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认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斗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km2,其中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地区253万km2,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29万km2,半干旱、半湿润的黄河流域63万km2。

到2000年底,人口9178万,为新中国成立时的2.78倍,耕地面积1800万hm2,为原来的1.5倍,灌溉面积713万hm2,为原来的3.82倍;粮食产量3169万t,为原来的3.96倍,粮食增产比人口增加为多。

工业城镇大发展使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达到63%。

全区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1635亿m3,其中黄河流域为533亿m3,内陆河流域为1102亿m3,全区人均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781m3,其中黄河流域838m3,内陆河流域3906m3,是较全国人均水平为少的,而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缺水严重地区如:宁夏黄河流域人均为217m3,渭河流域326m3,湟水河流域618m3,河西走廊石羊河761m3。

2000年全区总供水量871亿m3,其中农业用水771亿m3,工业53亿m3,生活40亿m3。

全区耗水率62.8%,黄河耗水率53.9%,内陆河耗水率67.2%,农业耗水量占91.8%。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全区53.3%,黄河流域55.0%,内陆河流域52.5%,开发利用率高的地区河西走廊92%,石羊河112%,塔里木河79%,远远高于全国的20%。

西北地区水资源较少,分布不均匀,而人口激增,工农业用水大幅度增加,因此水资源十分紧缺。

在此情况下,生态环境出现危机,河湖干枯,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

主要危机为土地荒漠化。

在干旱化的气候条件下,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引起而有可能治理的荒漠化土地约60万km2。

在大中型灌区,灌溉不当,地下水位过高,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草原牧区严重超载过牧,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

城镇工矿地区发生水污染,严重的有黄河干流、渭河干流、河西走廊河流等,中度污染的有乌鲁木齐等。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农牧业基地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对于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开发模式进行研究,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西北地区的内陆河流域是该地区重要的水资源集中区域,因此,在水资源开发中应注重保护和维护内陆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要做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协调发展,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度方案,以保证各流域内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其次,要加强内陆河流域的水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大治理力度,确保河水的水质达标,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其次,要推动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开发方式从传统的大型水利工程向综合利用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引入现代农田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等,减少灌溉的水耗;推广水资源运行监测技术,实现精准灌溉,提高灌溉效率。

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如饮用水、农业灌溉水、工业用水等的综合开发,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推进水资源开发模式转变的同时,还应注重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西北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脆弱性较高,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要建立健全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体系,确立生态优先原则,严格限制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最后,要加强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在水资源开发模式上的合作与交流。

西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较大,水资源开发模式的转变需要借鉴和吸收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先进技术。

要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适合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开发模式,促进全国范围内水资源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

பைடு நூலகம்



西 北 地 区水 资 源 生 态 安 全 保 障研 究 进 展
文 彦 君
( 宝鸡文理 学院 灾 害监 测 与机 理模 拟 陕西省 重 点 实验 室 , 陕西 宝鸡 7 1 1 ) 2 0 3
摘 要 : 资 源 生 态 安 全 保 障 的 研 究 可 为 西北 地 区 生 态 环境 和社 会 经 济 的 可 持 续 发 展提 供 科 学依 据 。 通 过 文 水 献 综 述 , 顾 了西 北 地 区水 资 源 生 态安 全 的理 论 研 究 背 景 , 结 了 西 北 地 区 生 态安 全 保 障 的 思 路 、 本 原 则 , 回 总 基 以及 相 应 的 节水 措 施 、 资 源 开 发 利 用措 施 、 资 源管 理 与 调 配措 施 和 流 域 生 态安 全保 障措 施 。 水 水
施应 遵循 如下 原则 : () 1 强化 水 资 源统 一 理 和综 合协 调 。协 调 一管 流域 水资 源管 理 和行 政 区水 资 源 管理 的关 系 , 协 调上 下游 及各 个产 业部 门 的水 资源 利用 的协调 与 补偿 , 进行 水 资源 总量控 制 。 () 重 市 场 机 制 和 法 律 行 政 手 段 的 运 用 。 2注
空分 布不均 ; 水 效率 低 与过 度利 用 并 存 ; 湖 萎 用 河
缩 , 下水位 下 降 ; 污染 E益 突 出等 。恶劣 水 资 地 水 t
通 过水 资源税 和 水 价促 进 水 资 源 合 理配 置 , 用 利
法律 行政 等综 合手 段解 决水 资源生 态服 务功 能与
源条 件是西北 地 区 生态环 境 脆 弱 、 济 文化 落 后 、 经
1 西 北 地 区水 资 源 生 态 安 全 保 障 的
思 路 和 基 本 原 则
针 对西 北地 区水 资 源 生 态 环 境 问题 , 水 资 其 源 生态 安全 保 障的基 本思 路 :
2 西 北地 区水 资 源 生 态 安 全 保 障 的 具 体 措 施
2 1 节 水 措 施 .
作者简介 : 文彦 君 ( 9 8) 男 , 士 , 师 ,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自然 灾 害 风 险 。 1 7一 , 硕 讲 主
( ) 地表 水 与 地 下水 资 源 作 为 有 机 整体 进 1将
行 综合 规划 、 合理 开 发 , 极推 广节 水措 施 , 分 、 积 充
高 效地 开发 利用 各种 水 资源 。
收稿 日期 :0 20 — 1 2 1—30
2 1 1 发展 节水农 业 主要 有 : ..
基 金 项 目 : 家社 会科 学 基金 (8 Z 0 1 、 西 省 重 点 实 验 室 项 目( 1S 1 ) 宝鸡 文 理 学 院 自然 地 理 学 陕 西 省重 点 学科 基 金 资 助 。 国 0 B Z 3 )陕 1J 0 2 及
( 0 2 提 出 了生 态 安全 保 障宏 观 战 略_ , 20) 6 肖笃 宁 ]
( 0 2 等分 析 了生 态 安全 保 障 的具 体 内容_ , 20) 5 崔 ] 胜 辉等 ( 0 5 对 建立 生态 安全 保 障体 系进行 了系 20 )
统 阐述 u 。 J
西北 地 区水资 源生 态安 全保 障措施 制定 与实
与管 理 , 实现水 资源 的持 续稳 定供应 。
( ) 进水 资源 管理 体制 , 4改 科学 界定 和 明晰水 权提 高用 水效 率和 节水 。采 取经济 、 技术 、 法律 和 行 政 等 综 合 手 段 , 保 护 和 节 约 水 资 源 予 以 保 对 障 一引。
学 者进 行 了 生 态 安 全 保 障 的 初 步 研 究 。 曲格 平
关 键 词 : 北 地 区 ; 资 源 ; 态安 全 保 障 ; 究 进 展 西 水 生 研
进入 2 1世纪 , 国际全 球环境 变 化人 文 因素计
划 ( HD I P) 的 全 球 环 境 变 化 和 人 类 安 全
() 2 以水 资源承 载能 力确 定经济 发展 规模 , 合
理配 置经 济用水 与 生态用 水 , 协调农 、 、 、 业 林 牧 工 和城 市用 水关 系 , 现水 资源 持续利 用 。 实 ( ) 高水 资源 和水 环境 的承 载能力 、 3提 各种 水 体生 态 系统 自我 修 复 能力 , 强 流 域 水 资源 保 护 加
( C )研 究 项 目的开 展 , 得 生 态 安 全 成 为 GE HS 使
了多学 科 交 叉 和 综 合 研 究 的 全 球 热 点 问 题[ ] 1 。 生 态安 全研 究除 了分 析 、 价 之外 , 评 还要 研究 生态 安 全保 障体 系 的建 立 , 为社 会 、 济 、 境 的 可持 经 环 续 发展 提供 不可 缺少 的基础 [ 。 国内 已有 相关 3 ]
贫 困人 口集 中的重要原 因口 ] 。国内相关 学者 西 北地 区水资源 生态安全保 障进行 了大量研 究 , 生 为 态 环境和社会 经济可持续 发展提供 了重要基础 。
价值 评价 及水 生态 保护 的补偿 问题 等 。
( ) 证 生 态用 水 。在水 资 源 的分 配上 充 分 3保 考虑 生态 用水 , 注重 长期 生态 系统健 康 , 同时根 据 水 资源 承载 力进行 生态 环境 建设 。 () 4 协调 经 济 发展 与生 态 保 护 。充 分重 视 水 资 源优化 配 置后 的 经 济效 益 , 进 西 北 地 区社 会 促 稳定 、 民族 团结 和经 济发 展_ " 】 。
西 北地 区属 于生态环境脆 弱 、 生态环境 稳定 性
和 协 调 能 力 极 差 的 区域 , 环境 问 题 对 西 北 地 区 的 生
存环 境 和 社 会 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 构 成 了 严 重 威 胁 ] 。西北地 区气候 干旱 , 降水 稀 少 , 资 源 生 水 态环境 问题多 样且严重 , 主要 表现 : 水资 源贫乏 , 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