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11T16:08:15.4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7期供稿作者:席长青
[导读]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作为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有着良好效果的方法之一,中医治疗的优势特点不言而喻。
席长青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河南巩义 4512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手法、牵引以及药物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其汀和西比灵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6%,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
结论: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医;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041-02
1.前言
作为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有着良好效果的方法之一,中医治疗的优势特点不言而喻。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其整体治疗效果。
2.资料与方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着独特的优势,临床效果显著,为此,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2.1 一般资料
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8例,男32例,女46例;年龄30~78岁,平均56.9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4.3年。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颈椎疼痛情况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2.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手法、牵引以及药物治疗进行治疗。
具体:①中药辨证用药:根据中医进行分型:1痰饮内停型:患者一般出现四肢麻木乏力,恶心呕吐,心悸胸翳,头晕目眩,纳呆少气,苔白滑,舌质淡白,脉沉弦。
其主要原因是优于痰湿内盛,脾肾阳虚,气机受阻导致的。
治疗原则是温阳利水,益气健脾,可以选用真武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可加黄芪、党参、砂仁等。
2气血亏虚型:患者四肢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舌淡苔少,脉细弱。
治疗原则是大补气血。
可以选用十全大补丸加减。
可加法夏、远志、天麻等。
3肝肾不足型:患者肢体麻木,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干咽干,眩晕头痛、舌红少津,脉弦细。
治疗原装滋水养肝、清心宁神。
可以选用《养肝体清肝用方》加减(野菊花、生地、桔梗、羚羊骨、钩藤、石决明等)。
可加车前草、山枝、元参、枣仁等。
按上述分型辨证用药,日1剂;②腹针:以滑肉门(双)、商曲(双)、下脘上、气海、下脘、关元、中脘,气穴(双)为标准处方加减。
1次/日;③手法:一般采取坐位,要求患者放松,先放松颈部肌肉,再行定点旋转复位手法。
整个过程约10~15分钟,整个疗程行手法1~2次,如一次手法后效果明显,则不再手法,如头晕仍明显,可在3天后再行手法。
以上治疗方法疗程2周,停药后3个月观察效果。
对照组予西其汀250ml静滴1次/日+西比灵5mg口服1次/日,如治疗过程中症状明显缓解,患者不愿静脉补液,可仅口服西比灵。
疗程2周,停药后3个月观察效果。
2.3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功能障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所有受试者经治疗后需手术者,按无效统计);复发: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内如出现症状体征同前或加重,即30分评分法等同或低于治疗前,即为复发。
3.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6%,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4.讨论
自古以来,中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应归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痹症”和“颈肩痛”等范畴。
由于本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眩晕,中医学认为:“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本病发病体现这两种理念恰到其处,所以古代医家多认为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象,从“虚”论治。
现代中医学者大体上继承了古代医家的思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效果明显,灵活应用药物。
现代医学目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其发病机理是由于颈椎间盘或颈椎退变引起失稳,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引起椎动脉痉挛狭窄,而另一侧失代偿,从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相应症状,而由于椎体侧方钩椎关节或上关节突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引起供血不足则较少见。
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独特的优势,其标本兼治,疗效较高。
大量文献报道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率较高。
我院骨科以手法+腹针+中药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结果显示中医综合治疗组有效率优于西药对照组,尤其在显效率和治愈率方面优势更明显。
腹针治疗眩晕的处方以引气归元加商曲、气穴构成基础方。
引气归元以后天补先天,不仅可以补脾,而且可以补肾,而商曲、气穴又都是足少阴肾经的经穴,商曲位于离廓,气穴位于坎廓,再能增加补脾肾的功能。
因此无论气血亏虚型或肾精不足型均可用上方得以调理。
而对于有风火、痰浊等不同因素之兼杂的眩晕,引气归元中的中脘、下脘两穴合用有理中焦、调脾胃、燥水湿的作用,其中的气海、关元两穴合用便有补肝肾、抑肝阳的作用。
因此,同样可以治疗肝阳上亢型与痰浊中阻型的眩晕。
本组资料采用手法+腹针+中药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总有效率94.9%,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以充分肯定中医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治疗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
中,应该加强对中医治疗关键环节与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应用实施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史达,孙银娣,张平安等.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02):191-192.
[2]姜劲挺,张伦广,安文博等.手法配合仙鹤决明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J].河南中医.2014(05):166-167.
[3] 周珊红.熏蒸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0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