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菜肴)中香气形成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菜肴)中香气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摘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是我们的祖先把饮食提到治国安邦的高度来认识的名言。中国菜肴历来以讲究色、香、味、形、质、器、营养和卫生而著称于世。作为菜肴属性之一的香,常被作为衡量一道菜肴好坏的标准之一。一道品质上乘的菜肴均有其特有的香气,在某种意义上说,其魅力可能优于色、形,未见其形、色,而先闻其香,未品其味,而知其味美。可见香气对于一道菜肴之重要性。
【关键词】菜肴香气香味的形成菜肴增香
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烹饪作为中国饮食活动的核心和基础,已成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一,作为菜肴属性之一的香,常被作为衡量一道菜肴好坏的标准之一。一道品质上乘的菜肴均有其特有的香气,在某种意义上说,其魅力可能优于色、形,未见其形、色,而先闻其香,未品其味,而知其味美。可见香气对于一道菜肴之重要性。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说过“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这当中的味便包括了香气。说明了原料对于菜肴之香气的重要性。
1.香味的形成
前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产生的。香气的前体物质有的本身无气味,但它们能通过各种生物化学后化学途径转化或降解成气味物质,这些物质称为香气的前体物质,简称香气前体或前驱物。食物中香气
产生的主要途径有:
1.1 生物合成
合成过程。香蕉的后熟现象是指在生长期,甚至在收割时,也不显现其特有的香气。其香气是在后熟中才逐渐显现出来的。水果未成熟时先形成较多的脂肪酸,在成熟时和还原成醇和醛,还和分解成短链脂肪酸和醇,进一步反应生成酯,使酸度下降,甜味和香气增加。这些酯、醇、醛等气味物质,都是生物自身形成的。
1.2 酶直接作用
酶直接作用是指单一酶与香气前体物质直接反应生成香气物质,如葱、蒜、等香气的形成,都属于这种作用机制。
1.3 酶间接作用
而形成香气。红茶浓郁香气的形成,是间接酶作用的典型。儿茶酚酶氧化儿茶酚形成邻醌和对醌,醌进一步氧化红茶中的氨基酸、胡萝卜素及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从而产生特有的香味。
1.4 高温分解作用
包等植物性食物或红烧肉、红鲤鱼等。加热产生的香气,主要是发生了焦糖反应。含硫氨基酸、维生素、油脂的热分解也能生成各类特有的香气。
1.5 调香
某些香气在混合香中会相互遮掩,常说“以香遮臭”既是。所谓夺香作用,即加入少量某种香后,试香气格调发生变化。在烹饪中,对五香味或香味不足的,我们常加一些香味比较浓的原料以增加香味。
2.菜肴增香
(包括加热前、加热中、加热后)往往采取诸多不同的调香方法,使之达到一定的要求,成为人们愿意接受的菜肴香气。
2.1 加热增香法
与配料、调料的香味相交融形成浓郁香气的一种调香方法;油炸、烤、煎、贴等菜肴在加热时,其主要目的是使菜肴成熟,但在同时也为了使菜肴在加热时生香。这是因为呈香物质一般具有亲脂性,能够被油脂所吸附,在加热时渗入到原料内部去,使其呈现出特有的香气。同样在以水作为加热媒介时,原料内部的呈香物质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水解作用,从而使呈香物质溶解于水中,同时渗透到原料内部去。制作泥茸菜时,加入以葱姜浸泡的葱姜水进行加热后便会产生香味。涮、氽、煮、煨等系列方法在加热时,原料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系列香气。凡呈香物质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够通过鼻腔,经嗅觉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嗅觉。而加热生香便是为了加快其挥发性,从而使香气快速挥发出来。
2.2 抑制异味调香法
加工不当所产生的各种气味。这些人们不喜欢的异味,在菜肴制作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或者将它除净。通常采用的是洗涤、焯水、初加工、过油等方法消除异味。当采用这些方法还不能彻底消除异味时,则需要采用浓香的各类调料来加以掩盖、中和、消除,以压抑异味。另一种方法是运用各种调味手段和加热方式,来消除、减弱或掩盖原料原有的异味,同时突出或者赋于原料香味,如某些原料在上浆前需经葱、姜水浸泡,然后加入料酒、醋、盐、胡椒粉等进行增香,从而使腥味减弱,菜品增香。
2.3 密封增香法
在加热增香基础上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菜肴制作时,由于呈香物质具有挥发性,为了尽量地减少其挥发程度,常采用封闭的方法对原料进行加热,从而使菜肴在上桌时获得较浓的香气。
在菜肴制作过程中,运用调香的方法对菜肴进行调香增香往往不是单独运用,很多情况下都是综合交会融合在一起。为了使菜肴达到香气怡人,为消费者喜欢,更易被消费者所接受,使菜肴真正达到色、香、味、形等诸方面俱佳的效果。
[1]汪永海. 试论菜肴的“香”. 烹调知识 2004-10
[2]袁枚. 清.《随园食单》,1972
[3]倪小娟刘锡寿.烹饪化学与食品安全.中国商业出版
社,2006:83-87
[4]骆淑波彭景.烹饪营养与卫生.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6:118
[5]朱宝鼎李军.中式烹调技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
[6]洪三. 肴增香的5种方法.四川烹饪,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