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博弈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恋爱博弈论
2011-09-16 15:20:07
简单地说,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博弈论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决策主体(player),又可以译为参与人或局中人;二是给定的信息结构,可以理解为参与人可选择的策略和行动空间,又叫策略集;三是效用(utility),是可以定义或量化的参与人的利益,也是所有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又称偏好或支付函数。参与人,策略集和效用构成了一个基本的博弈。博弈的本意原指棋局对垒,一个完整的博弈包含5个要素:一、棋手(局中人集合)、二、盘面形势(客观条件和所获信息的集合)、三、走棋(策略集合)、四、下棋步骤(次序集合)、五、输赢(结局集合)博弈论其实是决策论,管理者无论是做出决策还是制定制度,都可以通过博弈五要素进行通盘考虑。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本来就来自社会领域,是描述反映社会人际关系的案例。从此也可见,博弈论的社会应用是理所当然的。“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且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清楚这一点,于是警方就向这两个囚犯宣布一项奖罚政策: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将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最重的罪行判决,并且将加重惩罚,还要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我们看到,假定其中一个选择承认的话,另一个最好是选择承认,否则就要被严重处罚;假定其中一个选择否认的话,另一个最好还是选择承认,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被放走,而且还可以得到奖金。就是说,不管其中一个用什么态度,另一个的最佳选择都是承认。结果,两个人都会选择承认。这就是有名的“囚徒困境”,所反映的问题是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理性告诉被实验者,谁选择抵赖,谁就可能会大倒其霉,而对方却逍遥自在,受到奖励。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有时对同伙的忠诚,往往会把自己送上绝境,除非双方都能100%的忠诚,但,这是不可能的,谁能在巨大的
利益诱惑面前永不动心呢?商业社会,一切皆可以用投入产出来计算效益。婚姻其实也可以看作一项风险投资,需要两个人来共同经营。如何给自己选一个好合伙人呢?我们不妨用经济学原理来筹划一下吧。一对恋人就好比一对囚徒,囚于情丝编织的牢笼,并在牢笼里上演爱情的博弈,谁输谁赢,往往靠的不是情深爱笃,而是博弈手段的高低优劣。
一、我选择我喜欢——追求期
夏娃对亚当说:“亲爱的, 你是全心全意爱我吗?” 亚当叹了口气:“当然了。除了你,我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经济学有个名词“霍布斯的选择”,即“没有选择”。商业竞争不发达的社会,“霍布斯的选择”很多见,比如多年前中国人单调的服装样式,几年前昂贵的电话初装费。这种烦恼实在叫人头疼,这毕竟不是个人所能改变的。 随着竞争的发展,这种烦恼比过去大大减少。可是另外的烦恼又找上来:太多的选择也叫人眼花缭乱。小至人生道路的选择、大至国家的大政方针,都有一个最佳策略。每个人都希望有选择,而且希望找到正确的选择——即使不是最好的,至少也是比较好的,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呢?不要让太多的选择变成没有选择了!恋爱亦如此,这样一来,就演绎出很多故事,让本来可以顺利进行的恋爱变得曲折异常。
从女孩子方面说,除非遇到她们一见倾心的人,否则她们会本能的保持矜持,甚至在语言上表示拒绝。可是她们内心是希望男孩子再努力追求,屡败屡战,百折不回,即使自己最终没有爱上对方,也能得到虚荣的满足。结果本来良好的姻缘,可能在冷漠外表下化为乌有。
从男孩子方面说,他们向一个女孩子表白时,已经付出了巨大努力,可换来的是一漂冷水,羞愧莫名不说,原来落花有意随流水,而流水无心恋落花,结果也只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可能还由爱生恨,演绎出一段旷古末闻的爱情悲剧对大家都不好,更不要说再展开新的攻势。即使他们知道,这个女孩子并非真正的拒绝自己,只是想考验自己,自己也没有勇气再追求了。
假设这个男孩子是脸皮比较厚的,他又可能误读女孩子的语言,对方明明很讨厌自己,可还要死缠硬磨,结果还是泡汤,而他们的行为又成为其他男孩子的反面教材,让其他男孩子对死缠烂打的恋爱风格产生疑惑。
结果你会发现,男女双方由于互相不信任,在恋爱博弈中成交的机会大大减小,产生恋爱心理问题的几率大大增加,也让恋爱心理专家有了市场。如何才可以选择到一个最优解呢?
众里寻她千万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假定你是个漂亮温柔的女性,决定
要结婚,你身边社交圈里有100个合适的单身男子都有意追求你,从他们当中挑选最好的一位作为结婚对象,这并非易事,怎么做才能争取到这个结果?谁也不愿意错过最好的,谁也不愿意草草地交出自己一生的幸福……所以先从数学理论方面来分析。
前提条件是严格限定:每个人你只能约会一次,而且只能当场决定选择还是放弃,不能把他们“冷冻”起来作为后备,一旦你选择了其中一个,你就没有机会再约会别人了。这样限制是有生活的实际意义的,因为在生活中,岁月是不等人的,等你左挑右选,人家可能早就成了别人的如意郎君。你开始约会,但是约会和逛街是不一样的,商品可以两个比一比,可是在这个游戏当中一次只能跟一个人约会,每次约会后就必须立刻决定这个人有没有可能是最好的一个,虽然有很多人你还没有约会过。一旦某位幸运的男士中选,你就不再约会。约会之后一旦你决定淘汰这个人,他就永远出局了。你可以假设他娶了别人,或者心灰意冷出家当了和尚,甚至跳下断崖一死了之,总之出局后就永远不可以回头。也就是你不能和每个候选者约会后,再把他们贴上排名的标签,收藏在仓库的架子上,最后才从里面挑最好的一个。你希望选到最佳伴侣,但是又该如何在规定的规则下,将找到理想对象的几率极大化呢?赢的策略就是能够给你最大成功机会的策略。纵使无法100%肯定,但是你知道自己要的就是最大的成功机会。显然,你不应该选择第一个遇到的人,因为他在100个当中名列第一的机会只有1%。这个几率可以说是非常的渺茫,直接把筹码放在第一个人身上,也是最糟的赌注。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假如你约会的头一个碰巧是最好的那个呢?你把他淘汰掉了,以后约会的对象“一蟹不如一蟹”,岂不是遗恨终生吗?在我们身边,确实很多夫妻是初恋情人,而且过得也不错。但是这里我们谈的是策略,而不是命运或缘分,只要你不是十分迷信,就一定会承认,与其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偶然率,还不如自己掌握更好些。刚刚说过,你不应该选择第一个出现的对象,因为第一次约会就碰到最佳伴侣的机会微乎其微。即使这个人真的很优秀,你也要忍痛割爱,因为你不知道在这100人里,他到底排在什么位置。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前面遇到的一组人作为试验品,之后如果遇到比这组人更好的对象,就可以考虑嫁给他了。你要做的就是从前一组人当中获取一些经验,作为评估他人的基础。那么要抽取多少样本做出实验品才算合适呢?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如果你抽取的“样本”太少,你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准确;
可是如果你取样太多,结论倒是准确了,可是又很有可能错失最佳选择(他正好在取样里,被删掉了)。那么,有没有个最佳样本数存在?如果有,那么该是多少?苏格拉底的三个****曾向老师求教: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块麦田,要求他们沿着田埂直线前进,不许后退,而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枝最大的麦穗。第一个****走几步看见一枝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了下来。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枝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个****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只好将就着摘了一个。第三个****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枝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枝,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可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了。注意那个结果最好的****的策略:1/3。为什么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比例呢?事实证明,选择最佳对象的最好搜寻策略,就是在冷静地比较若干样本后,选择下一个高于他们全体的那一个。失去最佳选择的风险约有1/3,但是你已经竭尽所能了,而且你还有大约1/3的机会在100个当中挑中最想要的那一个。其实当你在100个人当中挑选时,1/3的机会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当然了,得再说一下,挑一个伴侣并不是挑衣服,现实生活中,每人都会阅人无数,当你有足够的了解和各方面的恋爱信息,就可以找到一个意中人。不用浪费那么多时间去挑来挑去的。与初恋情人成家立室一样可以甜甜蜜蜜生活的例子生活并不少见。上面只是从一个数学理论角度上去分析,与现实相符却高于现实的理论。
二、一旦拥有别无所求——相守期
相守期是恋爱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阶段。相守期的男女常常会有第三者试图插足。对于第三者来说有两种选择,一是进入,一是退出。而对于先到者也可以选择进行打击或是容许。二者的得益不妨表示如下:
甲 打击 不打击
乙 退出(5,0)
进入 (1,0) (3,3)
(甲为先到者,乙为第三者)
这是一个非对称的两人博弈,这个博弈中有两个纳什均衡策略:(进入,容许)和第三者退出。但是这两个策略中只有前者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如果是两个完全理性的竞争者,那么均衡应该是后者,即双方得益均为3。对于甲乙为有限理性的情况,可以证明经过长期的反复博弈,学习和调整策略的结果是第三者都会进入,而先到的早入的
一方会放弃采取不理智的报复措施,这与完全理性条件下的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完全一致。实际的情况可能会与理论有所不同,这是由于被追求的一方所作的决策会影响到博弈的均衡。如果被追求的一方排斥第三者,那么第三者进入的收益很可能都是负,那么这个博弈的唯一均衡就是第三者不进入。
恋爱双方分手的一个很普遍的原因是对方的背叛,当感情出现危机时,双方策略均有背叛和不背叛两种。该博弈可用以下得益矩阵表示:
男 背叛 不背叛
女 背叛(-5,-5) (0,-8)
不背叛(-8,0) (-1,-1)
当然对于双方来说最优的策略是双方都不背叛,共同弥补感情。但对于失去信任的恋人来说,这个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是双方都选择背叛。恋爱中人,也类似于走入了囚徒困境。如果双方不变心,那是最好的结局,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嘛;如果都变了心,效果也不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嘛,潇洒走一回,积点经验不是坏处。如果一方变了心,另外找到了更好的情侣,一方却还傻乎乎地忠贞不二,那么,另觅新欢的一方是最幸福的,比两人都不变心的结果还幸福,因为他找见了更好的情人,而被抛弃的一方是最不幸的,比两人都变心的结果更不幸,因为他承担的压力既来自于对方的太幸福,也来自于自己的太不幸福。
按照囚徒困境的分析结论,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分手,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忠诚)和结局(最终走在一起)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分手的策略以及因此各寻各的幸福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所以恋人最得意的选择是另觅新欢,最天真的选择是天荒地老,最理性的选择是分道扬镳,最糟糕的选择是被另有新欢的对方无情抛弃。问题是,最得意的结局过于缺德,最天真的结局过于虚幻,最理性的结局过于残酷,最糟糕的结局又(让一方)过于心痛。这样子还要谈恋爱吗?那些“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佳句又何来?那些优美的动人的美丽神话又何以服众?因此,从“纳什均衡”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其次,“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
当然,囚徒困境模型给恋人最重要的提醒,是在应对策略上,最好要严格防范对方
,就像一个囚徒防范另一个囚徒一样。但是,相反现实中的恋人,大都希望能够天荒地老,没有谁愿意回头是岸,甚至被对方抛弃了还不死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纵爱的恋人与纵火的囚徒,其博弈状况有一个重大的不同。囚徒被警方抓住之后,是隔离审查,因此无法订立攻守同盟,即便能够订立,谁又能保证自己或对方永远不毁约呢?注意!这是囚徒困境模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与囚徒所处的这个重要条件相反,恋人被爱神抓住以后,一般并不是隔离“审查”的,而是整天泡在一起。泡在一起做什么?除了发誓,还是发誓!人生发誓最多的时期,大概就是恋爱期。发什么誓呢?无非是什么非你不娶非你不嫁你是风儿我是沙啊的一类誓言罢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对方相信自己能够天荒地老而此情不渝。他们希望彼此忠诚,从而换来一个好的博弈结果。而且,为了防止对方变心,总要设法让对方相信,你遇到我是你三生有幸,而我遇到你也是万世不毁……寒啊,真正的又能维持多久呢?爱情可不是靠把口讲出来的,但是有总比没有的好。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当王子遇上公主,多少美丽的神话,多少动人的传说,能不心仪吗?
可是,世间没有什么誓约是永恒的。很多爱情的悲剧,往往都从背弃誓约开始,而天下又似乎没有没有誓约的爱情。这是整天泡在一起的恋人的博弈情形。而对于天各一方的恋人来说,彼此就像被隔离审查的囚徒一样,只不过不是被关在两间牢房,而是山高水阔知何处。按照博弈原则,他们除了违背誓约外,没有更好的选择。他们要想在恋爱中成为赢家,最好是不遵守爱的诺言,如此才能走出“囚徒困境”。然而,这个结论在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因为,生活中恋爱成功的人并不少见,厮守一生一世的人也不少见,不能说他们都是勉强的。事实上,他们有的还的确生活得很幸福。我相信,多数情侣的爱情生活过得还是很好的。那么,究竟是什么机制让他们能够信守誓约呢?
如果未来并不重要,就不存在最优的策略;如果未来并不重要,就不再需要爱情与真情;如果未来并不重要,就不再需要选择。根据美国学者组织以面对“囚徒困境”时人们可以选择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的有效程度为主题的一次计算机竞赛的结果,对于单次的博弈来说,背叛是唯一的均衡。但背叛的一方也可能悔改,那么未来二人又有复合的可能,这就演变成一个重复博弈问题。被背叛的一方一个过分聪明的方式是采取“永久报复”的策略。这个策略是只要对方合作它就合作,但是对方一旦背叛一次,它就绝不合作。虽然这个策略是善
良的,与其他善良的策略相处得很好,但是对于那些偶尔背叛但准备一旦受惩罚就撤回的策略来说,它太快放弃合作了。“永久报复”看起来似乎很聪明,因为它为避免背叛提供了最大激励,但是它为自己的利益显得太过严厉了。简单说就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我对你好,是为了你能继续对我好。我对你不好,不是为了睚眦必报、“冤冤相报何时了”的互相损害,而是要将对方重新拉回合作的轨道。为了恋爱,我们必须搜寻对方必要的信息,而搜寻活动本身所要花费的费用,这种费用有时指搜寻活动所需要的开销,有时也可以指等待下一次机会所付出的代价(搜寻成本)。搜寻者将持续搜寻,随着搜寻次数的增加,搜寻的边际收益总是下降的。当搜寻活动使搜寻的预期边际收益(恋爱的好处)等于边际搜寻成本时,搜寻活动才会停止。这个时候是恋爱的真正开始。
但是由于双方所搜寻的信息不对称,往往结果是实际边际收益≠预期边际收益,导致对当初作出停止搜寻的决定感到后悔。也许开始了新一轮搜寻,但是由于预期收益的降低,导致搜寻过程将会缩短,这样获得的信息将更加不对称,后悔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此往复,恋爱成为了悖论。所以恋爱是一个完全但不完美的复杂博弈。
三、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完结期
大凡男女在恋爱初期都会存在一番“博弈”,这是确定谁在恋爱中更处于优势位置,不是吗?仔细想想。经过一番博弈后,激情逐渐趋于平和,这个“博弈”基本走入尾声。但在漫长的婚姻中,肯定还会有“博弈”。也许用“博弈”一词,来形容爱情过程中的磨合,有点硬,不够温馨和浪漫,但拨开所有的恋爱情绪,其中最终就是“博弈”。在“博弈”过程中,会因为异性相吸,充满柔情、爱意、激情,也会出现失落、痛苦、对自尊的维护等等,但都是在衡量“谁更爱谁一些”,“谁更在意谁一些”。这个过程中的很多情绪,也包括相互间身体的体验和满足,无一例外的,不在感觉谁更爱谁一些,谁更有吸引力一些。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证明什么,明明可以作为,但就是不作为,明明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但就是不作为;为了什么?维护自尊、情感“报复”(有点严重,暂借此词吧),可能有很多情感在里头,但最终是要她或他更在意你。谁会是博弈中的大赢家呢?
首先我们恋爱看成两人参与的博弈游戏,那么每人都有两种选择情况,是分手或是继续,那么博弈模型建立如下:
情况一:不相爱 情况二:相爱
女
分手
继续 分手 继续
男 分手 (3,3) (1,-2) 分手 (0,0) (1,-2)
继续 (-2,1) (0,0) 继续 (-2,1) (3,3)
第一种情况,如果双方都知道双方是不相爱的,那么NASH均衡就是分手/分手,(如果任何一方单方面选择继续,结果将会是更痛苦,这种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任何一方都会单方面离开另一方),如果双方相爱,那么NASH均衡就有两个:分手/分手和继续/继续,当然如果双方都选择继续,结果为最优,双方都得到最大满足。另外一种情况:假设双方任何一方都不知道对方是否知道自己爱着另一方,此时很容易得到,如果任何一方不向对方表白,那么存在唯一的Nash均衡——分手/分手。假设一方知道双方处于相互爱慕的状态,但他不知道另外一方是否知道自己爱着她,于是他终于鼓足勇气向她发出一条“我爱你”的短信(假设在不表白的情况下则不发消息),对方收到后,如果回复一条“我知道你爱我”的消息,(并没有发出“我也爱你”的信息),然后对方在发出“我知道你知道我爱你”的消息,......(假设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没有衰减和新增),所以在若干次之后,信息交流必然停止。但是,可怜的是,虽然双方经过了多次信息交流,但是要命的是他还是不知道对方是否知道自己知道对方知道……相爱,所以分手/分手仍然是唯一的Nash均衡。虽然这个结论在现实中不一定存在,因为如果一方一旦发出相关信息,很有可能会随着信息的传递,被告知一方会向另一方坦白或拒绝。不会发出“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爱你”的“傻傻的”短信,但仍然揭示了很多种条件下分手/分手存在并具有NASH均衡。最后,讨论一下,让继续/继续成为Nash均衡的条件,这要求相爱不仅要双方单方面知道对方喜欢自己,而且双方也要知道对方知道自己爱着她,在博弈论中,往往申明双方都知道双方并意识到对方知道这一状态,并且知道对方知道这一事实……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努力让对方知道自己爱着她,也要让自己知道对方也爱着你。这样恋爱多数可以走向成功,落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坦白点说,就是双方都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爱着对方,多发几条短信,多说几句“我爱你”不会是坏事!
回过头来看看恋爱中的大赢家所采用的策略,其实一点也不高深:一报还一报(TIT FOR TAT)。即是中国人所说的:以其人之道还自其人之身。事实证明,对于这种重复博弈的情形,最好的策略是“一报还一报”,它是善良的,从不肯先背叛,但是不管过去相处的关系
如何好,它总能被一个背叛所激怒而迅速作出反应。而对于一次背叛而又立即撤回重新合作的规则,它具有较好的宽容性。在博弈中,“一报还一报”很容易被识别,而且一旦被识别,其不可欺负性就显示出来,因此,它又是清晰的。“一报还一报”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综合了善良性、报复性、宽容性和清晰性。它的善良性防止它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它的报复性使对方试着背叛一次就不敢再背叛,它的宽容性有助于重新恢复合作,它的清晰性使它容易被对方理解,从而引起长期的合作。
恋爱过程,一般都是重复博弈的过程,因此恋人有无数次的机会做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在这个重复博弈的过程中,谁将是情场上的赢家呢?谁将在博弈中获胜呢?根据罗伯特?爱克斯罗德的计算机模拟试验可得到结论:胜利也总是属于那些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恋人们。反之,恶意的、尖刻的、软弱的、复杂的恋人们往往才会败北。一男一女处于热恋之中,但两人的爱好并不相同。男的爱足球,他最愿意女友陪他看足球比赛(哪怕是最臭的国内各队比赛)。女的爱看芭蕾舞,她最愿意男友陪她看芭蕾舞演出。恰好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和一场同样精彩的芭蕾舞同时进行。如果他们分别去看,都会索然无味。假设男的在女友陪同下看足球赛时,效用最大为2,女的尽管不爱看足球,但是有男友在旁边,也可以有效用1。反之,女的在男友陪同下看芭蕾舞时,效用最大为2,难得尽管不爱看芭蕾舞,但有女友在旁边,也可以有效用1。如果两人分别去看足球赛和芭蕾舞则索然无味,双方的效用为零。在恋爱博弈中,两人必须合作,如果不合作,则无效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合作都比不合作好。两人合作可以双方获益,但不同的合作方式,各方的获益大小并不一样。
最后恋爱获得幸福爱情的博弈原则总结一下,应该是:
第一,善意而不是恶意地对待恋人,情侣博弈要求我们要互相谦让才能获得使双方都满意的好处,谦让是美德。。这个道理很简单了,无须多说。
第二,宽容而不是尖刻地对待恋人。幸福的恋人并不是不会做错事的。他们能够生活得愉快,关键是能够彼此宽容,既宽容对方的缺点,甚至也宽容他偶尔的不忠贞。而尖刻地对待恋人的人,对恋人的过错是不肯迁就的人,往往也都不会幸福。情侣的双方要多为对方着想,即使对方让着你,你也不要变本加厉,应该想着感激对方,拥有一颗感激的心。不要懒惰而首先背叛,否则对方的心会离你渐渐远去,你们以后的默契会变淡,甚至让对方怀疑你的心而不愿再达成默契。
第三,强硬而不是软弱地对待恋人。就是要在我永远爱你的善意的前提下,做到有爱必报,有恨也必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其中,当然是要有限度和分寸的。比如对恋人与其他异性的亲热行为,要有极其强烈的敏感与斩钉截铁地回报,当然,每次发脾气都是有限度的,而且还要能宽容对方。
第四,简单明了而不是山环水绕地对待恋人。爱克斯罗德的实验证明,在博弈过程中,过分复杂的策略使得对手难于理解,无所适从,因而难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事实上,在一个非零和的环境里,“城府深严”、“兵不厌诈”、“揣着明白装糊涂”往往并非上策。相反,明晰的个性、简练的作风和坦诚的态度倒是制胜的要诀。要让恋人明白你说的是什么,切忌让对方猜来猜去的,造成误会。因为不简单明了地对待恋人最终导致误会而分手的爱情悲剧并不少啊。所以,爱情的手段,还是简单一点好,让恋人一看就明白,免去了很多猜谜的时间。至于剩下的时间嘛,哈哈,你们可以用来对天发誓啊!本来应该提防恋人才能在恋爱中获胜的简单博弈模型,因为有了不绝于耳的爱情誓言,更因为有了对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原则的把握和利用,人世间才有了很多美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不过,我想最高的博弈境界,应该是忘掉博弈,忘掉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等诸多博弈原则,而进入浑然忘我的境界。记得杨过在苦苦等待16年后,因为无法等来龙姑娘而纵身跳入寒潭,最后终于与小龙女团聚之后,深有感触地说了一句话:“可知一个人还是深情的好!”
是的,人,还是深情一些好。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