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
一、单元整体概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名人成长的故事。
课文选材精炼,含义深刻,让学生在阅读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
结合课标和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进而积累语言。
本组教材的重难点是: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成长的认识,从而得到启发。
二是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难点是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延安,我把你追寻》,毕竟那段历史我只是从书中了解一点,对学生还说就更陌生了,加之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较少,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难度很大。
我只有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采用讲授、灌输式的学习方式。
诗的第一、二小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诗中的比喻的本体没有显现,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把什么比作燕子追寻春光,我告诉学生结合题目来理解。
在学生知道后,再让学生体会“我”追寻延安的心情是急切的。
文中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含义直接让学生结合《英才教程》来理解。
但效果不好。
学得较轻松的是二、三小节。
第五、六小节也是结合《英才》让学生来理解。
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课文学完。
不过,在课堂上给学生读的时间较多,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能把课文背诵下来。
这也是学习这课的小小收获吧。
2.本单元重难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历史精典古诗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
《古诗三首》其中《出塞》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凉州词》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夏日绝句》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梅兰芳蓄须》讲的是梅兰芳先生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而把胡子留起来的事。
在日本强盗面前,宁可忍饥挨饿并且放弃自己的事业,也不给日本强盗演出。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内涵,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写作手法,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已具有了初步的识字能力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学习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由于没有切身的经历和情感的储备,缺乏透过文字表面体悟背后的情感,领悟其间的内涵。
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三、课时安排本单元共需9课时
四、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流程表
第七单元单元预习课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正确认读38个生字,正确抄写25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正确认读38个生字,正确抄写25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风雨中,与祖国同行,用小家的意识忧患着大家。
征程中,与祖国同行,用大家的风范建设着祖国。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最美的声音”。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家国情怀”,是由《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以及《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组成。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最美的声音吧!
2.学生阅读本单元“导语”,说说对本单元及单元主题的认识。
导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自由说一说通过对导语的学习,觉得本单元学习该提升哪些学习能力?
(二)明确要求,自主学习
1. 检查生字新词
师:课前大家已经对这一单元进行了预习,不知道同学们预习的怎么样?我来检验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
(1)课件出示,指生认读生字,相机正音,指导书写。
交流:本单元共38个生字,你认为哪些字音难读或容易读错?哪些字容易写错?你有
什么好方法告诉大家。
(2)把你认为最难写的和最容易写错的生字再写两遍,书写时注意写字的姿势。
书写重点强调:
塞:注意下部是“土”,不是“士”。
醉:注意左部是“酉”。
晰:左部是“日”字。
斥:不要忘记加上“丶”。
(3)指生读难读的词语,及时订正读错的字音。
重点强调:
塞外秦朝出征胡须催促醉酒杰出
亦可鬼魂英雄项目严肃训斥屈辱
清晰振动胸怀赞叹效仿租界疑惑
A.请一名同学来范读以上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纠正字音;
B.小老师教完了,那你会读了吗?同桌互查,互教,要求人人过关;
C.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4)四字词语积累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听说读写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在预习单上你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老师也积累了一些,请同桌互相读一下。
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
(5)请大家再来读一读你所积累的词语,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A.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B.集体交流: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你是如何理解的?读一读,想象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
师小结:是呀,可见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我们不仅可以查词典,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清课文脉络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读懂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首先要把课文读熟,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然后用找、读、悟、写、说等方法来说一说这四篇课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A.找:朗读本单元的单元导语,用“—”找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B.读:阅读语文书93页—106页一遍,了解教材内容。
《出塞》的作者是(),诗中表现战士思念家乡的诗句是(),表现将士思念良将的诗句是()。
《凉州词》的作者是()代诗人王翰,写的是边塞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出当时战争的(),反映了将士们生活的()。
《夏日绝句》中表明李清照人生态度的两句诗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周恩来在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体会到伯父说的()的含义,从而立志要()。
预设:同学们,这篇文章一共写了三件事,我们要先弄清楚每件事写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梅兰芳蓄须》梅兰芳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你从梅兰芳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题目有时能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梅兰芳先生的做法,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阿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他热爱艺术,更热爱中华民族。
他视民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延安,我把你追寻》改变延安的是什么?它还改变了什么?
C.悟:我印象最深的课文是《》,因为
()。
D.写:本单元的容易写错的字并组词。
E.说:说一说你的“家国情怀”。
预设:同学们,面对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请把你心中的“歌”说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回答,师适时指导总结。
(三)课内总结
通过单元预习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从中有哪些收获?(四)布置作业
1.规范、工整地抄写本课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