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语法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语法方面的影响
胡聪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院文学091 20093397)摘要:佛教传入中国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期间,印度佛教和中国本土
文化相融合,对汉语言的演变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汉语的词汇,语法、翻译方法上,佛教文化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佛教汉语词汇影响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贯穿于社会生活。

毋庸置疑,佛教文化的输入是导致汉语词汇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之一,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充实了汉语词汇这个大家族,丰富了汉语词汇构造的方式,而且推动了汉语语法的发展。

可见,佛教在汉语词汇、语法、甚至修辞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

直到今日,人们还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汉语中的佛教词汇。

一、佛教的传入丰富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
(一)音译词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词汇的声音表达形式。

梵语词汇被借用时,便产生读音的借用,或译出其中一个音节,或是全译后的简称。

例如:袈裟:梵语kas!a^ya,巴利语kasa^ya 或kasa^va。

意译作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

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

又作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

又作袈裟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

意译为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

为佛教僧众所穿着的法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梵语bodhi,巴利语同。

意译觉、智、知、道。

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

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

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

意为致敬、归敬、归命。

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

南无阿弥陀佛拉.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字,名字来源于梵语音译,“阿弥陀”在梵语中为“无量”或者“无穷大”的意思,“南无”为梵语“昄依”的意思。

快要死的人念“南
无阿弥陀佛”,他将带你的灵魂去极乐世界。

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

这一类音译词还有“菩萨”“魔”“塔”“罗汉”“和尚”“弥勒”等。

(二)意译词
意译指的是用本民族的语音和语素进行翻译。

在吸收印度佛教语言中, 意译占了绝大多数, 而且这类词从字面上已经看不出梵语的痕迹。

例如: 世界:梵文音译为“路迦”。

《楞严经》曰:“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

东、西、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佛典上的“世界”本是一个时空观念,后来只有空间观念,成为汉语的常用词。

如来:(梵语:Tathāgata),音译为多陀阿伽陀,佛的十大称号之一。

tatha 意思是“如”,agata 意思是“来”,如来,“就像来了一样”,更进一步讲,“就在这儿”,所以在这里“来”与“未来”是完全一样的,任何有意或无意的区分都是错误的、徒劳的。

“如来”一词实在是指佛无处不在的真如法性,亦即法身佛或说佛的法身。

“如来”二字的意思极其美妙,构词巧夺天工,中文的译名也形像传神,惟妙惟肖,只此二字已演绎了一大藏教,或说揭示了宇宙的奥秘。

烦恼: 梵语为K lesa,《智度论》卷七云“烦恼者能令心烦, 能作恼。

故名为烦恼。


“法宝”:是构成佛教的佛、法、僧三宝之一。

“法”指引导众生如实了知事物的本质,解脱生死烦恼的佛法、教法。

佛法无垢清净、希有难得、不可思议,故称为法宝。

《曾一阿含经》说佛“三阿僧祗集法宝”,即佛经过三个大劫才证知此“法”。

释迦牟尼成道后,经大梵天王劝请,才前往鹿野苑为五位苦行侍者说“苦、集、灭、道”,三转法轮,这就是最初的“法宝”
这类词还有“过去”“现在”“未来”“知识”“将来”“转变”等。

(三)半音半意译
这种词我们也称为梵汉合成词,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半音译,一半意译。

这种词反映了汉语在吸收外来语中“半音半意”的造词方法。

例如:尼姑: 佛教男性僧人叫“比丘”, 梵语为Bh ikshu;女性僧人叫“比丘尼”, 梵语为Bh ikshun,i 简称“尼”, 在口语中又接上了一个表示其性别的汉字“姑”, 于是就有了半音译半汉化的词“尼姑”。

昙花,是梵语音译优昙钵花(udumbara)的略称。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喻事之不常见。

《法华经·文句四上》说优昙钵花“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统治四大部洲的佛)出”。

这些说法告诉人们,优昙钵花是很难得“一现”又跟“金轮王出”联系着,这就更给它罩上一层神秘色彩。

于是,有人就把优昙钵花叫做“天花”,也有人说它是“想象中的植物”。

后来,人们以「昙花一现」比喻事物一出现就很快消逝。

禅师:《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天子问文殊师利言…禅师者,何等比丘得言禅师?‟ 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此禅师者,於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禅师。

‟”即比丘能得禅定波罗蜜者曰禅师。

这类词还有“佛家”“念佛”“欢喜佛”“僧人”“佛典”“寺院”等。

二、佛教的传入对汉语熟语的影响
(一)成语
成语是一种具有定型性、习用性、历史性和民族性等特性的固定词组, 其主要来源是民间口头熟语, 是我国词汇中的精华,佛教更是是许多成语或典故的来源。

例如:
“天花乱坠”源于佛教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撒下。

现用来比喻不切实际或过分的夸张。

“降龙卧虎”源于佛教故事。

一些高僧有神通,能用法力制服老虎。

现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一尘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掘除欲念,保持心地纯净。

现形容环境的清洁,或比喻人品的纯洁。

“醍醐灌顶”出自佛教。

“醍醐”是从牛乳中提炼的精华,比喻佛法的最高境界;“灌顶”是佛教密宗的一种形式,《大日经疏》言:以甘露法水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

现比喻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愉悦。

出生入死, 出自《无量义经》若有众生, 得闻是语, 虽有烦恼, 如无烦恼, 出生入死, 无怖畏想。

空中楼阁:这个典故出自《百喻经·三重楼阁》。

说的是,过去有一个富翁,要想盖一座三层高的楼阁。

木匠依照他的吩咐,开始在地面上打地基。

富翁说,我不要下面的两层,只要第三层。

木匠说不造下面的两层就无法盖第三层。

但是富翁仍然执迷不悟,结果引来了众人的嘲笑。

佛法中用这个典故说明了修行要打好根基和循序渐进的道理。

现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空想。

由此可见,佛教汉化不仅为汉民族语言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反映了汉化佛教的智慧和影响,这些成语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还提高了思想境界。

(二)歇后语
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歇后语贴近现实生活,它流行很广,样式很多,应用于民间,用得好可以显示出口语优美活泼、形象生动,饶有趣味。

在日常生活中流传广泛,经过源自佛教的歇后语,经过口头再创造,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具备了歇后语的共性,并折射出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

例如“冬瓜撞木鱼——响也不响”“庙里的钟——鸣(名)声好肚里空”、“和尚头上的虱子——好捉”、“虎坐莲台——冒充善人”“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阎王是管地狱的神,是小鬼的上司,所以阎王贴告示是让小鬼们看的,告示的内容便是鬼话。

比喻说一些不真实的话,骗人的谎言。

此类歇后语还有“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屠夫念经,假慈悲”等。

(三)俗语和谚语
俗语和谚语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定型语句,其中也有不少词条都来源于佛教。

例如:
1.俗语
“无事不登三宝殿”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

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

“不看僧面看佛面”僧、佛都是世人敬仰的对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标,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众,所以汉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用来比喻请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类似的俗语还有“阎王催命不催食”“和尚无儿孝子多”“远来的和尚好念经”等。

2.谚语
有源于佛教故事的,例如“生公说话,顽石点头”。

“生公”指晋初高僧竺道生,他是鸠摩罗什的高徒,悟性非凡。

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盘经》,说到断绝善根的人也有佛性时,群石为之点头。

比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信服。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来自梵语的音译词,即塔(上文已提及)。

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

塔原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

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大,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在鼓励人们奋不顾身,去援救面临死亡威胁的人。

后来也比喻坏人停止作恶,也会变成好人。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这句民间谚语。

烧香礼佛本是佛门的早晚常课,是平时积德修行的具体表现之一。

如果平时恣意妄为,一旦到生死关头或大难临头,匆忙求佛,自然难以解脱了。

现在用这句谚语比喻平时不做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早知今日,悔不当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因一事,不长一智”等。

三、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的影响
(一)文学词汇
佛教不仅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和新的意境,也为中国文学输入了大量的词汇。

首先,因佛典的翻译和流传,佛教典籍中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语,被引进我国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大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语言的宝库。

例如:
缘境, 佛家以为万法唯识!, 但亦认为缘境又能生出新的识!。

文学家指从诗境中生发出新的诗情。

境界, 唯识学有境界!说。

此说被借鉴、发挥, 形成了中国文学理论中的境界!说。

(二)哲学词汇
佛教是世界上最富有哲学思辨特点的宗教,许多佛家名相自然就是哲学名词。

现代哲学深受佛教的影响。

悲观:源自佛教教义。

“悲观”本是佛教“五观”之一,称给人喜乐曰“慈”,
救人于苦难谓“悲”。

“悲观者,谓以大悲心观察众生之苦,助彼脱离苦海。

”后来,日本人借用该词对译英语的“Pessimistic”。

此后汉语吸收了这个日语名词,表示对世事的消极、失望态度,与“乐观”相对。

因果: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以姻缘而生,有因必有果,过去、现在、未来,谓之“三世因果”
佛教的因果报应论,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崭新而又神秘的人生理论,这种新型的人生哲学,论及人的道德观、命运观和来世观,体现人对现世的关怀,并从理论上把因果律、自然律、和道德律统一起来,在中国固有的儒、道、墨等人生哲学理论以外,别树一帜。

这种新型的人生哲学,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观察人生命运、价值、意义的新视角,以及对待人生行为、活动的新方式,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人生和社会的基本准则。

可以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因果报应是最早从国外输入,并产生广泛而巨大反响的宗教人生理论。

“自觉”“唯心”“世界”“因缘”等,都是哲学词汇中的重要成员,表示一些基本命题,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三)民俗与日常用语
佛教传入我国以来,许多在佛经里表达佛家礼仪节日的词,自然而然地走进民间,并在相关联的意义上又派生出新词。

例如:
1.表示僧人云游行乞、积聚功德等生活礼俗的词语:行善、济人、化斋、施食等。

2.表示吃素食斋、烧香拜佛、问询施礼等礼俗的词语:拜佛、诵经、还愿等。

3.表示丧葬礼俗、因果轮回鬼妖地狱的词:超度、火葬、阴司、阎王、火化等。

在日常用语中,常有“佛语”出现,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时间词。

例如:表示“时之极微”者的一组时间词“刹那”“一念”“弹指”等,在佛经中都有定量。

“刹那”是梵语Ksana的音译,而“一念”是“刹那”的意译,或者说“九十刹那为一念”(《仁王经》),又或者说“六十刹那为一念”(《往生论注》卷上)。

“弹指”,本来指弹击手指。

在佛经中,这个动作表示:许诺;欢喜的心情;或警告别人。

这组“时之极微”者,早就被汉语吸收,成为汉语时间词的“骨干”。

四、对汉语修辞和文体的影响
(一)对修辞的影响
佛教弘法传教的重要特色是善用比喻。

佛典广泛运用比喻, 不仅创造了一大批从形式到内容全新的词, 而且使一部分的汉语旧词获得了新的比喻义。

运用比喻可以使枯燥深奥的教义和道理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 佛教常用比喻来说明问题并凸显教义。

这些比喻的运用来源十分广泛, 有的来自原始的佛教经典, 也有的来自中国化的佛书。

例如:梦中说梦、昙花一现、味如嚼蜡、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作茧自缚、认贼做子、醍醐灌顶、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二)对文体的影响
佛教十分重视通过文学艺术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推广自己的教义和思想,通常,会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来解释和宣传教义,例如:干宝的《搜
神记》,颜之推的《冤魂记》,集中宣扬了佛教神像的威力和信佛茹素的好处。

可见,佛教为我国古典小说提供了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

不仅如此,在古代文学上,佛教对说唱文学的影响也非常大,导致变文、宝卷、鼓词的出现,这些都是直接源于佛教的,例如:《目连救母宝卷》、《渔篮宝卷》等。

佛教还推动了中国诗歌的发展,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在声调上开创了平上去入四声,用于诗的格律。

唐代文人又把禅宗融入到诗中,以表达人生理想。

例如王维,由于仰慕崇拜维摩诘居士,因此把自己的字也改为摩诘。

他的诗主要通过田园山水的描写,宣扬隐居生活和佛教禅理。

如《鹿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

”这诗是依照禅宗的“返照”、“空寂”的义理,通过描绘鹿柴深林的空寂和落日微光返照的傍晚景色,表现了诗人寂静无常的心境。

五、结语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使汉译佛典中的佛教词语的创造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它丰富了汉语的基本词和根词,在数量上大大增加了哲学词汇、文学词汇以及民俗与日常用语,对汉语熟语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这些变化,使汉语的语言体系更加严整、完善,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由此,我们认识到,语言、历史、文化是一个相互交融的综合体,只有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海纳百川,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河才能川流不息。

参考文献:
[ 1]赵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王伟强.论佛教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 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6 (6)
[3]王领.佛教词语对汉语的影响.[ 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
[4]方立天.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
[5]梁晓红. 论佛教词语对汉语词汇宝库的扩充. 杭州大学学报.1994(4)
[6]周逸人.佛教与中国文学.陇原佛学网站.2008
[7]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