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人工栽培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苓人工栽培技术

摘要:猪苓是名贵稀有中药材,目前野生猪苓产量逐年下降,市场产量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只有发展人工种植才能缓解市场的需求,为我县药材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为药农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关键词:猪苓;植被;温度;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3 文献标识码:a

猪苓,别名猪屎、枫苓、乌桃等,以菌核入药,有利水、袪痰、解毒之功效。主治肾炎水肿、小便不利、尿路感染、赤白带下等症,并有显著的抗癌作用。主产于陕西、甘肃、山西、云南、吉林、安徽等省。

1 形态特征

为多孔菌科多孔菌属。菌核呈长形或不规则块状,有呈生姜状,表面为黑褐色或棕黑色,凸凹不平,有瘤状突起;多数合生,菌柄基部相连或多分枝,干后硬而脆。孢子在显微镜下呈卵圆形。

2 生长习性

猪苓生长发育需要密环菌提供养料,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2~26℃。土壤含水量以12%~30%为宜,ph值以4.5~6.6为佳。对土壤要求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腐殖质层和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为佳。

3 猪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1 地形地势

野生猪苓多分布在海拔1500~2200m的次生林中,坡向分布也有差异,一般东南及西南坡向分布较多,坡度在20 °~60°山坡均有分布。

3.2 植被

猪苓主要生长于林下树根周围,常见树种有麻木、青岗、椴木、桦木、枫叶、女贞子等阔叶树或针阔混杂林,灌木林及竹林内,以次生林为最多。

3.3 土壤

在山林中腐殖质土层、黄土层或沙壤土层中,均有猪苓生长,但以疏松的腐殖质土层中,生长猪苓为最多,ph值4.5 ~6.6,菌核大、分叉少,称猪屎苓,土壤瘠薄,腐殖质土层少,结苓小、分叉多,并有饼状形,称鸡屎苓。在同一窝中也有同时存在的可能,一般猪屎苓分布在下层,鸡屎苓分布在上层。

3.4 温度

猪苓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地下5cm处,地温在11~13℃时开始生长,平均地温在13℃左右新苓已经增大,月平均地温15~20℃时,形成子实体,进入夏眠,在秋末冬初,当地下5cm处,温度降至8℃以下时,进入冬眠。

3.5 水

猪苓对水分需求较少,土壤含水量在25%~40%时,适宜猪苓生

长。

4 栽培技术

猪苓的栽培方法较多,我地多采用固定菌床和活动菌材伴栽2

种方法栽培,该方法接菌率高,春季栽培当年可生长新苓。

4.1 选择场地

选择海拔1800~2200m左右林地栽培,以次生阔叶林、杂木林、混交林坐南朝北阴坡为宜,1800~2200m以阴坡处栽培,2200m早阳坡或二阴坡林间或平地、坡地栽培,阳坡不宜栽培,土质要求湿润,疏松透气,腐殖土含量高的微酸性砂壤土。

4.2 栽培时间

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但以2~5月和10~12月栽培最好,1800m 以下应避开6~9月高温期。

4.3 密环菌菌材培育法

密环菌的好坏是影响猪苓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因此优质的密环菌菌材是提高猪苓产量的关键。

4.3.1 树种选择:以麻木、小叶青岗、桦树、椴木、枫叶、女贞子等树种,带油脂、芳香、杀菌等树种不能用。

4.3.2 截段:将直径6~10cm的树棒截成50~60cm的短节,在树棒2~3面处砍成鱼磷口深入木质层。凉晒20~30d备用,树棒过干可用0.25%的硝酸铵溶液泡1天后使用。

4.3.3 培养方法:选用干净沙土地或生沙土地培育,挖坑深度

15~20cm,长50cm,将坑底土壤挖松整平,铺2cm湿树叶,树叶上摆1层树棒5根,棒间留1~3cm空隙,回填半沟沙土,在棒两端和两棒之间放入密环菌菌枝菌种,每隔5cm放1个菌枝,洒一些清水,浇湿树棒,然后用沙土填实棒间空隙,以盖严树棒为准,放入第2层树棒,回填半沟沙土,放上菌枝盖土(同第1层操作一样),如此依次3层,最后,盖沙土约10cm,10d浇1次,3~4个月可以长好菌丝,菌棒培养时间每年3~10月。

4.3.4 培养菌床:一般在6~8月培养,挖深30cm,长宽各60cm 的坑,坑底铺1层树叶,摆1层新鲜木材3~5根,棒间放菌枝2~3段,盖1层薄沙土。如法培养上层,穴不宜过大,每穴5~10根菌株为宜,然后盖土10cm。

4.3.5 材料准备:

4.3.

5.1下种量,每穴一般0.35~0.5kg(精选后的标准苓种以黑苓、灰苓为主);

4.3.

5.2菌材:每穴用树棒5根,直径6~10cm的树棒截成长50~60cm的短节,在树棒2~3面砍成鱼磷深入木质层。

4.3.

5.3树枝:每穴用鲜树枝2~2.5kg,直径1~5cm的树棒截成长5~8cm的短节备用。

4.3.

5.4菌种:选用优质密环菌,每穴用密环菌2瓶,或者培养好的菌棒3根。

5 栽培方法

5.1 菌材栽培方法:

5.1.1 挖坑:坑深15~20cm,宽60cm,长不限,根据地形而定,坑底挖松整平,在林地或沙地栽培。

5.1.2 下种放棒:穴下填腐殖土3~5cm,穴中间放一根稍大一点的树棒,树棒两边各放1根菌材,菌材与中间树棒间距4~5cm,顺序为1根树棒1根菌棒以此类推。长度不限,回填半沟细沙土;下种:在5根密环菌材两边分别均匀放入0.35~0.5kg猪苓种,然后放入2~2.5kg鲜树枝,树枝必须单个平放,不能重叠。

5.1.3 填土:将细土均匀添入菌棒与树棒空隙中间压实,最后用腐殖土或沙土覆盖8~15cm,坑面盖成平顶,便于保水保墒。也可呈“井”字型栽培两层。

5.2 密环菌菌种栽培法

栽培方法用菌材栽培方法基本相同,每穴用树棒5根,树枝2~2.5kg,菌种2瓶,方法:

5.2.1每穴共放树种棒5根,中间1根为中心棒稍大一点,两边各放两根树棒,树棒与树棒之间各留4~5cm空隙;

5.2.2在棒隔空隙处回填半沟沙土,在5根棒两边均匀放入猪苓种;

5.2.3将2瓶密环菌菌种均匀放入树棒及猪苓种两边,然后放入2~2.5kg鲜树枝,树枝必须单个平放,不能重叠;

5.2.4填土:将细土均匀添入菌棒空隙中间压实,最后用腐殖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