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旷达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旷达情怀

摘要:苏轼又名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他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沉浮。在政治上的不得志以及生平遭遇,使得苏轼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思考。由于这种思考,让苏轼的胸怀变得宽广,心境变得旷达。他的词风豪气壮丽,他的为人豁达洒脱。本文将以苏轼的生平及佳作来体味解读他的旷达情怀。

关键词:苏轼旷达乌台诗案超然豁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苏东坡是词史上一个词派的开创者,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揭幕人。苏词内容充实,风格多样,故为当世学人所崇尚。北宋之后,苏词对南北两方均有深远的影响,直至元与南宋灭亡,苏词一直滋养和影响着后世的词人,熏陶着之后的历代文人。

嘉?v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震动了文坛领袖欧阳修和诗坛宿将梅尧臣。嘉?v六年(1061 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

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年

间遭受排挤,被迫出京通判杭州后,苏轼醒地意识到,自

己的个性与世俗社会尤其是官场生活之间存在的巨大差

异。苏轼一生的第一次大的灾难开始于“乌台诗案”。元

丰二年(1079 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

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虽然其中含有

一些无伤大雅的酸话,但是朝中政敌断章取义,添油加醋。指责他讥讽朝廷,不满新政。“愚不适时,难以追陪

新进” ,“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说他是“愚弄朝廷,妄自尊大” ,“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这场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让苏轼坐牢103 天,“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几乎就要了他的性命。

“却对酒杯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出狱以后,苏轼宛如新生。正是由于这惊悸惶恐的牢狱生活中,使得苏轼的思想也进行了一次升华。这场浩劫使他跨入了人生的另一个境界。他的人生观更加完美和成熟。艰难的牢狱生活使他更加理解了生活的真谛。过去的灾难困苦恍然如梦;执笔作诗依旧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又何苦深究这已经过去的灾祸,人生本无常,而政治斗争又

里有那么多原因?足见东坡的旷达与大气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此后苏轼便在黄州度过了五年的谪居生活,但他的秉性未曾改变,此后苏轼的官一贬在贬,背井离乡,白首投荒来到海南。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他表现的依然洒脱大气:“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苏轼经历了众多磨难,人生起伏,宦海沉浮。但是他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捉弄,他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做出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同时融合儒?P释?P道等传统哲学,逐渐形成了一套别具风格的人生哲学,便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外部条件的具备与否为辅助性前提的可隐可仕,无适而不可的实用主义自然人生哲学。这种人生观使苏轼可以站在高远的立场上,纵观社会和人生,汲取生存的智慧,将现实人生转化为诗意人生,既坚持刚正不阿的传统人格理想,又保持了超越世俗,不合时宜的精神追求。巧妙地将两者融为一体,解决了入世与出世、进取与退隐,从而使其人生进入了一个广博而深厚的境界,达到一种

“天人和一” ?p “与万物同化”的层次。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作者运用了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政治失意和人生无常的无奈,从而解除内心的苦痛。正如李白的《把洒问月》所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必强求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只要精神上充分理解大自然的律动,顺其自然,追寻心灵的自由,那么一切美好的东西就会属于超然脱俗的灵魂。所以人生的根本意义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权利,得到与失去,而在于精神的自由和升华,对生命的理解和把握。

“一蓑烟雨任平生”。好一个旷达的苏东坡!参考文

献:

[1]《苏东坡传》.林语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 月.

[2] 《苏轼评传》.曾枣庄.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年5 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