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治疗虚劳病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张仲景治疗虚劳病的特点
摘要:虚劳病,是因劳伤过度而体质虚损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患的总称,五脏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是其基本病机。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对虚劳病的论述,体现了其治疗虚劳病的特点,也对后世医家对虚劳病治疗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虚劳病,张仲景,治疗特点
虚劳病,是因劳伤过度而体质虚损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患的总称,五脏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是其基本病机。
虚劳这一病名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此篇中,张仲景从虚劳病的脉象、辨证、证治等各方面详细加以论述,体现了其治疗虚劳病的特点,也对后世医家对虚劳病治疗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基础。
所谓虚劳,即虚损与劳伤,因虚致损,因劳成伤,而虚劳病在辩证上又分为阴虚、阳虚及阴阳两虚。
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所列治疗虚劳病的方共有七首,分析其体现的治疗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注重中焦,补益脾肾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失健运,则气血阴阳无以生化。
肾为先天之本,内寄真阴真阳,虚劳病无不关系到肾。
从整体上看,脾肾两脏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
因此,调理好脾胃,使中气立,则能化生气血,气血生则阴阳协调;而注重补肾,则体现了固先天之本以助后天之本即脾的功能正常运行这一思想。
而仲景治疗虚劳病的七方中,更是有五方均从调理脾胃入手。
如条文13,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这一条文论述的是阴阳两虚的虚劳证治。
阴阳两虚,寒热夹杂,治疗时若补阳则损阴,养阴则碍阳。
因此,必须调补脾胃,建立中气,才能调和阴阳。
小建中汤中饴糖、炙甘草、大枣等温中补虚,使脾胃健运,水谷精微得以化生气血,各脏腑得气血充养,则诸虚逐渐得治。
又如条文15,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此条文论述的是肾阴阳两虚的虚劳证治,其中八味肾气丸以桂枝、附子等温补肾气,但同时也配伍了山药、茯苓以健脾益气,增强了补肾气之力,也协调了脾肾关系。
2、以甘为主,甘温扶阳
上述提及,仲景治疗虚劳病的特点之一为注重补益脾肾,但也非一味地温补,而是注重辩证,以甘为主,甘温扶阳。
按中医理论,甘味入脾,因此缓中益脾药也以甘味药为主。
甘温可助阳,酸甘可化阴,两者合用,可平调阴阳,而其中的代表方为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是甘温与甘酸合用的方剂,而以甘温为主。
方中以饴糖为君,桂枝温阳通阳,得饴糖辛甘养阳;芍药酸甘,滋阴敛营,补阴之虚,助饴糖缓急止痛。
全方温中补虚,甘温扶阳。
其他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甘温摄精,调补阴阳;黄芪建中汤则是甘温补中益气,固表健脾,均体现了甘温扶阳这一治则。
3、寒热并用,平调阴阳
虚劳病日久,往往是阳虚损及阴,阴虚伤及阳,最终阴阳两虚,寒热错杂。
因此仲景治疗虚劳病也看重这点,用药时注意寒热并用,阴阳并调,以治阴阳诸虚。
如上述提到的条文15,用的是八味肾气丸,其附子、桂枝注重补肾阳外,还与地黄配伍,使阴得阳生,阳得阴化,阴阳相济,生化无穷。
又配伍泽泻、丹皮等降相火之药,诸药合用,有补有泻,有开有合,可以补阴之虚的同时生气,助阳之弱,体现其益气温肾阳的特点。
其他如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也注重用药寒热结合,平调阴阳,这些均体现了仲景治疗虚劳病注重阴阳平衡协调的特点。
4、立足整体,邪正兼顾
虚劳之人,正气本虚弱,若用药只顾一味祛邪,则更耗损人体正气,因此,治疗时必须注重保存人体的正气,在祛邪的同时也兼正,而这也是仲景治疗虚劳病的特点之一。
如条文16,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本条文论述气血两虚兼患风气的治法。
治疗上,若祛邪则伤正,补气血则恋邪,故必须扶正祛邪,而薯蓣丸方薯蓣、甘草、大枣合用助后天之本化生气血以扶正;桂枝、防风等驱风散邪;诸药合用,有扶正补虚,匡正祛邪之功。
还有大黄庶虫丸将活血化瘀药与补益药合用,祛瘀生新,兼以扶正,无不体现了其治疗虚劳病中扶正兼顾祛邪的特点。
总之,虚劳病以脏腑劳损,阴阳亏虚为主要病机,其治疗应针对其阴阳气血亏虚或劳伤的脏腑进行辨证施治。
而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对于治疗虚劳病的详细论述及治疗特点,都为我们后世更深入地去研究探讨提供了一个模板,可谓影响深远。
然而我们也不能满足于这几点小小的启发,而是要不断去思考探索,结合当今临床,对仲景治疗虚劳病的这几个特点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程恋乡,沈鹏,《金匮要略》虚劳病治疗特点探讨[J];中医研究,2005,15(5):7-8 【2】王小勤,俞晶华,浅析仲景虚劳病的治则及治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6):331
【3】杨文潮,论仲景虚劳证治方药配伍特色[J];现代中医药,2005,2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