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理学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直径粗细
有无髓鞘 温度 年龄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生理完整性
绝缘性 双向传导 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轴浆运输
顺向运输 逆向运输 破伤风毒素、狂犬病毒、
(axonplasmic transport)
辣根过氧化酶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neurotrophic action)和
系统和结节-漏斗部分。它们都是与G-蛋白偶联
并且7次跨膜的蛋白质分子,影响cAMP的活性。
主要功能与运动协调和情绪活动有关。
<
>
返回第一节
主菜单
退出
5、氨基酸类 (amino acids)递质及其受体 ( 1 )兴奋性氨基酸类 (excitatory amino acid ,EAA) :如谷氨酸( glutamate ,Glu )主要分布 于大脑半球和脊髓背侧等,和感觉传入、皮层兴 奋有关。 (2)抑制性氨基酸类 (inhibitory amino acid ,IAA) :如 甘氨酸 (glycine):脊髓闰绍细胞, 抑制脊髓 α 运动神经元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主要分布在大脑皮 层和小脑皮层,产生抑制(对细胞体膜产生突触后 抑制,对末梢轴突膜产生突触前抑制)。
用,使感觉更集中、清晰。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nonsynaptic chemical transmission)
神经元之间通过非经典突触而进行的化学物质局部弥
散到效应器细胞上受体,引起生理作用的传播方式。
结构基础:
轴突末梢分支上有结节状
的曲张体(varicosity)
内含有递质小泡。
传递过程:
退出
B、β 受体
β 1受体:心脏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拮抗剂:心得宁(practolol) β 2受体:支气管、消化道平滑肌、子宫(未孕)
平滑肌舒张
拮抗剂:心得乐(butoxamine)
心得安(propranolol)可同时阻断β 1和β
2
<
>
返回第一节
主菜单
退出
4、DA及其受体 主要位于CNS中的黑质-纹状体、中脑边缘
—
支配效应器的传出神经元发挥作用。
兴奋节律的改变
后放
反射活动的习惯化与敏感化
去极化→电压门控 Ca2+通道打开→Ca2+进入突触 前膜→囊泡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胞裂→神经 递质释放→突触后膜去极化、或超极化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定义: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去极化电位
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
兴奋性递质作用突触后膜受体→膜对Na+、k+ 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产生内向电流→ 膜局部去极化
能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低位脑干。
<
>
返回第一节
主菜单
退出
(3)受体及其作用: A、α受体 α1受体:血管平滑肌收缩,瞳孔扩大肌收缩 和子宫(有孕)平滑肌收缩 拮抗剂:苯苄胺,哌唑嗪 α2受体:小肠平滑肌舒张 拮抗剂:育亨宾 酚妥拉明 (phentolamine)可同时阻断α1和α2受体
<
>
返回第一节
主菜单
植物神经节节后神经元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
儿茶酚胺(CAs ) 。拮抗剂为六烃季胺 b. N2R(肌肉型烟碱受体): 运动终板,骨骼肌收缩。拮抗剂为十烃季胺 c. NR拮抗剂: 筒箭毒可同时阻断N1R和N2R。
<
>
返回第一节
主菜单
退出
乙 酰 胆 碱 受 体 分 子 结 构
< >
返回第一节 主菜单 退出
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外周神经系统中 施万细胞
的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支持作用
参与创伤的修复
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参与神经递质的代谢 调节细胞外的K+浓度 参与信息传递 合成与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形成髓鞘/生成神经营养因子
<
>
返回第一节
主菜单
退出
(3)胆碱能受体及其作用 A.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 MR ) a. M1R: 支气管及消化道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瞳孔括约肌收缩。 b. M2R: 心脏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c. MR拮抗剂:阿托品
<
>
返回第一节
主菜单
退出
B. 烟碱受体(nicotinic receptor, NR ) a. N1R(神经元型烟碱受体):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定义: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超极化电位。
抑制性突触传递过程: 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仅增加K+、Cl-,尤其是Cl的通透性→胞内进入较多Cl-,胞外增加较多k+→ 膜电位超极化
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
突触后抑制
——传入侧支抑制:感觉传入纤维的侧支经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使是另一神经元产生抑制 的过程 ——意义:协调两个相互拮抗的中枢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
神经元(neuron)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ocyte)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神经元是CNS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
结构:轴突
树突
胞体
功能:接受、整合、
传导、输出信息
神经元的分类(将形态与功能结合)
投射神经元-具有较长的轴突 中间神经元-具有大量的树突
< >
返回第一节 主菜单 退出
6、嘌呤类递质及其受体
(1)嘌呤能纤维:末梢释放相应嘌呤类物质的神经纤维。 (2)存在部位:主要位于CNS及胃肠道壁内神经丛。 (3)主要递质:ATP。 (4)作用:在CNS中产生抑制作用,使肠平滑肌舒张。 7,其他递质、受体系统 (1)组织胺(histamine):中枢内参与心血管、呼吸活 动及体温调节。
递质的代谢
如ACh合成与分解:
胆碱乙酰化
胆碱+乙酰辅酶A 乙酰胆碱 胆碱酯酶(AChE) 胆碱+乙酸
递质共存
一种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
递质,这一现象称为递质共存。 肽类递质往往与其他递质共存,如 Ach-VIP、NE-NPY, NE-ACh, 5-HT-Sp, NEEnk, Sp-Glu。
电-电信号(双向)
(以局部电流方式)。
特征:
※无经典突触结构 ※传递快速、几乎无延搁,双向
意义:
※有助于神经元同步化放电活动。
※代谢障碍时,电突触传递影响不大。
第三节
反射过程中的信息传递
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 体对内环境变化所作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reflex arc)
是指神经元的末梢经常性释放一些营养性物质 (trophic substance),持续调节所支配组织 代谢活动以影响其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切断运动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合成↓、蛋白 分解↑,肌肉逐萎缩;
持续用局部麻醉药阻断动作电位传导,并不能使 所支配的肌肉发生内在的代谢改变。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
物质,能与生物活性物质结合,产生特定的生
物学效应。
◆ ◆
神经受体是指神经元上的受体。 突触后与突触前受体
自身受体(autoreceptor) 异源受体(heteroreceptor)
突触前 受体
受体的主要类型
—— 离子通道型受体
—— G蛋白耦联受体
—— 酶耦联受体
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
1、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 ACh)及其受体 (1)胆碱能纤维 (cholinergic fiber) ——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纤维。 胆碱能神经元——以ACh作为递质的神经元。 (2)胆碱能纤维存在部位 运动神经纤维、植物神经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后纤维 支配汗腺交感节后纤维和交感神经舒血管纤维。
反射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内对某一特定生理功 能具有调节作用的神经细胞群。
神经元池:具有相同功能的神经细胞群,它们 共同参与对相同信息的处理或对特定生理活动 的调节。
神经元池内的信号处理
信号的辐散
信号的会聚 信号的延长
—后放 突触性后放
震荡性神经元回路
反射活动的一般特性
最后公路原则 对反射活动的各种影响和调节因素,最终要通过
神经元支配的组织产生的对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发 育、修复、再生有重要影响的物质。
主要神经营养因子有NGF(nervous growth factor)、 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T-3、NT-4/5等。 NGF是最早被发现的,由2、2和2亚单位组成的 蛋白生长因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与神经元的存 活、生长和防止凋亡有密切关系。
2、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CA)
(1)肾上腺素能纤维 (adrenergic fiber) ——末梢释放NE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之。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去甲肾腺素能神经元: ——分别以E和NE作为递质的神经元。 (2)产生部位:NE产生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肾上腺
髓质。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分布在延髓,去甲肾上腺素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化学性突触传递
突触(synapse):神经元之间相接处的部位。
※化学性突触
(chemical synaptic
transmission)
※电突触
突触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小泡:递质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受体
突触传递的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AP传到神经末梢→突触前膜
(四)神经递质和受体
神经递质: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释放,
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
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产生信号转导的化学物质。
鉴定标准:
2)受体结合; 4)失活或消除;
1)生物百度文库成; 3)效应检验;
5)有激动剂和拮抗剂
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
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 。 特点:作用缓慢持久,通常与受体结合通过第二 信使产生效应。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海南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樊守艳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反射过程中信息的传递 感觉的形成 躯体运动的调控 内脏活动的神经调节 脑的高级功能及睡眠
神经系统
递质释放后,经组织液扩散
到临近的效应细胞上,与相应
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
特点:
无典型突触结构 无一对一效应关系(一对多) 传递距离远、时间长
传递效应发生取决于效应器细胞上有无相应的受体
(三)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
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突触传递功能可发生 较长时程的增强或减弱现象
(2)一氧化氮(NO):神经元之间信息沟通的传递物质。
在海马处参与学习和记忆。
<
>
返回第一节
主菜单
退出
二、电突触传递 (Electrical synaptic transmission)
兴奋在神经元间通过缝隙
结构基础: 传递过程:
连接直接以电流形式传播方式。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65mV—70mV
动作电位 神经元膜的电学特性
——静息膜阻抗 ——膜电容 ——树突与轴突的纵向阻抗
神经纤维的功能
传导兴奋
神经冲动
神经纤维
有髓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的分类
传出神经纤维
A类:Aα、Aβ、Aγ、Aδ B类 C类(无髓)
感觉神经纤维
I(包括Ia和Ib)、Ⅱ、Ⅲ、Ⅳ
中枢的主要神经递质
胆碱类:ACh 胺类:DA,NE,E,5-HT,His 氨基酸类: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GABA 肽类:下丘脑调节肽,ADH,阿片肽,脑-肠肽 嘌呤类:ATP,腺苷 气体:NO,CO
神经受体(neuroreceptor)
◆
受体是指存在于细胞膜、胞浆或胞核的大分子
突触后抑制
——回返性抑制 :中枢神经元的轴突侧 支经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返回来作用于自身 或其他中枢神经元的抑制过程。 ——意义:负反馈地调节中枢神经元活动 及时终止,或促使同一中枢内的神经元活 动的同步。
突触前抑制: 奋性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减少,使突触后神
——因神经元的轴-轴突触的活动,导致兴 经元不易或不能兴奋的过程。 ——意义:对控制感觉传入活动有重要作
——感受器
——传入神经纤维 ——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
反射的基本过程
反射时(reflex time):完成反射活动 所需要的时间
中枢延搁(central delay):反射过程中 信息传递在中枢所占 用的时间
反射的分类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单突触反射与多突触反射
反射中枢及神经元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