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儿歌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年级语文儿歌教学初探

摘要:儿歌教学承担着陶冶儿童性情、开发儿童思维、开阔儿童视野,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儿歌教学中,应根据儿歌内容的不同而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歌促学,寓教于乐,让儿童在课堂上更活跃、更自信,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儿歌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置身于愉悦、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真切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儿歌教学;诵读;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42-02

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题”诗歌。有人说:”自从有了母爱就有了儿歌”。可以说,儿歌是带着天籁般的纯美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的,它的自然、活泼和快乐,给人之初的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使他们得到最初的精神陶冶和知识启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歌教学更是承担着陶冶儿童性情、开发儿童思维、开阔儿童视野,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儿歌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置身于愉悦、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真切

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那么怎样使儿歌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强化诵读,感受儿歌的音韵美和内涵美

儿歌把色彩美、画面美、人物美、意境美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在教学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图画、音乐、表演这些艺术的直观形式来再现儿歌所蕴含的美。如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年级上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课本插图,欣赏画中的景物,学生看着图中自由飞翔的小鸟,快乐游玩的小鱼,茂密的树林,绿油油的禾苗,以及顺流而下的小竹排,内心会油然而生一种美感。老师引导学生诵读儿歌,让他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感受江南水乡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再如教学《秋天到》(二年级上册):”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黄橙橙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可以先让学生大声诵读,通过一遍一遍的朗诵,学生眼前似乎展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田野画卷:雪白的棉花,翠绿的大豆,红红的高粱,金黄的稻子……一切是那么的和谐、美丽和自然。伴随着审美的愉悦,学生的思维在美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处于最佳状态。这时,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把这一切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下来,这样,不需要老师多费口舌,学生已经沉浸在儿歌所描绘的景象中,真切的感受儿歌的内涵美,同时也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2.创设情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学儿歌

就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此,教师的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更多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儿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儿歌的不同艺术形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通过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游戏法。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课文中有一首《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保护动物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伙伴……”这是一首典型的游戏歌,节奏欢快鲜明,动作性强。教学这首儿歌,可以用游戏法,让同学们在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一边拍手玩乐一边说儿歌,老师可以参与其中,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会不知不觉的记住儿歌的内容。这不仅可以统一游戏动作,还可以激发孩子游戏时的兴趣和快感,寓教于乐。再如《拼一拼》(一年级上)”三个圈圈,三条直线。拼出小鸭,嘴巴扁扁。拼出小兔,尾巴短短。还能拼什么?你来试试看。”这首儿歌虽然不是典型的游戏歌但教学时教师也可以用游戏法,让学生边读儿歌边用手势做动作,然后再动手玩拼图游戏,拼出图后再鼓励学生尝试套用儿歌的语言去描述,通过这种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其语言能力。

2.2问答法。儿歌中有一种类型是问答歌,它是以设问作答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事物或一定道理的儿歌形式。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课文《比尾巴》,就是典型的问答歌:”谁的尾巴长?谁的尾

巴短?谁的尾巴好像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这首儿歌是教儿童认识动物的尾巴,所涉及的动物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而且课本中有插图。因此,教学这首儿歌,老师只要注意方法的引导就行了。可以让学生先看插图,通过观察比较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一样,有意识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儿歌的内容中来,然后再采取问答的方式。先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如”谁的尾巴长?——猴子尾巴长。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然后再连问连答,如:”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把伞……”类似这样的儿歌,还有二年级上册的《谁和谁好》、《”红领巾”真好》等,教学时采用问答法,有问有答,其乐融融,富有节奏感的韵律能给小学生带来游戏的愉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记住儿歌,学到知识。

2.3表演法。通过动作、表情、神态或声音表达出儿歌的内容及感情,这是低年级小学生最喜爱的方法之一。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儿歌适合于表演,如《影子》、《小花鹿》、《走山路》等。一年级上册的《四季》:”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她顽皮地说:’我是冬天。’”教学这首儿歌,教师可以充当导演,将儿歌作为剧目,指导学生创设情境进行表演,分别让学生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

人等艺术形象,变课堂为舞台,学生们扮演角色纷纷亮相,通过动作、神情、和语言的表演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