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徽宗(讲稿)
“宋徽宗(1082年10月~1135年6月11日),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也同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他兄长宋哲宗无子,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1100年—1125年)。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这是维基百科中宋徽宗的第一段描述,百度百科也有相关描述,比较后我选择了维基百科。关于宋徽宗,许多文献中对其进行过描述,譬如古代小说《宣和遗事》,《贵耳集》、《挥塵录》,最熟悉的莫过于《水浒传》;现在出版的书籍,对其研究比较透彻的,我认为是《帝国政要往事》。
我在这里讲的,不是宋徽宗的生平传记,而是综述宋徽宗人生及性格中的几个特点,以及宋徽宗由执政时的勤政廉洁转变为后来昏庸腐败的这一奇特现象,并且探讨宋徽宗这一转变的原因。
宋徽宗的特点之一:迷恋道教
宋徽宗迷恋道教,徽宗时期,道教得到了空前发展,道观遍布全国各地,知名道长的地位甚至可以和宰相相提并论。宋徽宗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在朝廷设“道官”、“道职”,在学堂置“道学”,搜集天下道经编辑成书,形成《道史》、《道藏》。在那时,帝拜坟祭祖,需要道士执威引道,百姓得病,要去道观求仙方神药,更有意思的是,在金军打到都城汴京(今开封)时,也派道士去抵挡。那时的大宋子民,你不知道几个知名道长,你不知道几尊神仙圣体,那说明你已经out,你自己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话。
道家如此受宋徽宗的尊崇,自然有道家的过人之处。许多史料记载了下面两件事情,并认为是这两件事情,让宋徽宗拜倒在了道教的石榴裙下。
第一件事、宋徽宗赵佶还未即位时,被封为端王。当时他的哥哥哲宗在位,哲宗体弱多病,又无有子嗣,所以一直选定不了继承人。赵佶便秘密派人去找一位叫徐神翁的道士,请他卜上一卦,看看谁会继承天子大位。徐大仙做法之后(或掐指一算,或焚香求神,或拜天祷告,或脑门一拍、卦上心来),写了“吉人”二字,回复给赵佶。左右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等哲宗死后,赵佶继承了天子皇位。众人大哗:“吉人”合起来,正是赵佶的“佶”字。①
第二件事,赵佶当上皇帝之后,子嗣人丁不旺。道士刘混康告诉他:京城东北角地势稍稍低,倘若将地势增高,皇家子嗣立即便会兴旺。徽宗下令照办。结果,这位皇帝便像一匹良种公牛,皇子皇孙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甚至被金军虏到北国苦寒之地,也在不断地添丁加子。②
现在许多研究宋徽宗的书目也都有着两件事情的记载,譬如李亚平的《帝国政界往事》、袁腾飞的《两宋风云》,但都没有对这两件事进行分析。现在咱们分析一下,很有意思。
咱们先看第一件事。高中时候,同宿舍的一同学找算命先生去算命,看看能不能考上大学。算命先生做法之后(或掐指一算,或焚香求神,或拜天祷告,或脑门一拍、卦上心来),神秘地对我这位同学说:好好学习你就能考上。我们听后,当即晕倒。赵佶先生找徐大仙算算谁能继承皇位,徐大仙做法之后(或……,或……,或……,或……),大笔一挥:命好的人(吉人)能够继承皇位。
这是历史铁律,不管谁去算命看看谁能当皇帝,算命大仙都大笔一挥:吉人。算命大
①《春渚纪闻》卷一《陵符兆》
②《挥麈后录》卷二
仙都是正确的,谁都说不出什么。
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吗?
关于第二件事情,刘混康道士说将京城东北角垫高,皇家子嗣就会兴旺,果如其然。不过在下以为,就算刘道士说将京城西北角、南北角、北北角,无论哪个角垫高后,皇家子嗣会兴旺,也是非常正确和神准的。因为徽宗孩子多是必然的事情,原因一、徽宗没有生理疾病;原因二,徽宗女人多(命好,近万名美女);原因三,徽宗为确保不会房事过度,有许多有意无意的应对措施,有关此方面后文会进行详解。所以说刘大仙的那句话是神准的。刘大仙那句神准的话也使得刘大仙青史留名,暂不论好名还是坏名,刘大仙本人被赐为“葆真观玄妙冲和先生”,后又被赐大中大夫,当官了。
在徽宗的大力扶持下,道教在大宋可谓是如日中天,那些道术高深的大仙都涌进皇宫,各地道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每个道观占地都“不下数百千顷”。那些道士们吃着皇帝的俸禄,享受着善男信女的香箔,过得有滋有味,工作时,在道观里念念经,拜拜神,工作之外,在外边包个二奶,找个小妾(皆外蓄妻子,置姬媵)①,堪比今天的贪官污吏。
道教追求“清心寡欲”,而在徽宗年间,却看不出与此有任何联系。
道教如此风光,道教的老对手佛教就惨不忍睹了。政和六年(1116年),徽宗下旨,烧毁寺庙里诋毁道家的佛经;宣和元年(1119年),下旨改寺庙为道观,改称“释迦牟尼”为“大觉金仙”,其他菩萨、罗汉改称为“仙人”、“大士”;僧人称为“德士”,尼为“女德”。
②徽宗要将佛教并入道教。当然,改称为“德士”的僧人地位是排在道士后的。“德士”这个名字来自《道德经》,《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道教弟子叫“道士”,那僧人归入道教,就叫“德士”了。
佛教在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宋代,佛教比之道教,便如中国足球对比巴西足球了。在现代一些小说中,如果涉及到宋徽宗时期,达官贵人拜神时拜的是观音菩萨如来佛祖,而不是太上老君三清道观,那是小说作者对这段历史没有研究。
宋徽宗的特点之二:痴迷石头
抛开道教,徽宗还有其他许多爱好,其一便是石头。
小时候看《水浒传》,知道了宋徽宗喜欢石头,那时我想,徽宗喜欢的那些石头,无非就是些玛瑙翡翠、奇珍异石罢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发现我先前的那些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和狭隘,纯粹一个小百姓的思想。所以后来,在我分析和思考皇帝(即使是有些当官的)这样的人物的时候,再也不敢用我原来的小百姓思想了。
咱们先看看徽宗所喜欢的两块石头。
苏州太湖贡来一块石头,长四丈有余,宽二丈(比上面那块石头足足大了一倍),玲珑剔透,孔窍天成(意思是该石头模样很怪异,也可以说是石头中的畸形)。并且,石头上长着一颗大树,相传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亲手所栽,名曰‘白公桧’。不但有石头,而且有绿植了,宛然一盆“盆景”,不过要比普通百姓家的盆景大得多了。
奸商兼奸臣朱勔送给徽宗的一块石头,此石高广数丈,阔需百人合抱(哪里是块石头,简直是座小山了),此石形美如浮云层出,凝重而飘逸,色极清润,摩挲声响,置身巨石之中,如同置身仙境一般。朱勔建造大船,用了几千人、花费了数月时间,终于运达汴京。
这就有一个问题了,一般城门不过两三丈高,那些大石头疙瘩,动辄四五丈,怎么进城呀?并且,运大石头的船如果遇到桥,过不去,怎么办呀?这个问题很好,也很容易解决,
①《宣和遗事》
②《宋史》本纪第二十二《徽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