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患者日常饮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脏病的相关饮食
现代医学认为肾脏病不同病种,不同的疾病阶段,其肾功能几乎是以不同程度进行性下降。
影响肾功能的进程有很多因素,其中饮食的管理是否合理尤为重要。
本站重点介绍以下几种肾脏病的饮食疗法及透析病人饮食管理。
一、肾小球疾病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病。
病人多呈现不同程度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高血脂,严重者则有贫血、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
除了积极中西医治疗外,注意休息及饮食调养至关重要。
宜采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食物营养要多样化,忌辛辣厚味,饮食规律,五味不要过偏。
1.水肿:是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易导致代谢紊乱、水钠潴留和可能夹有氮质潴留。
因此饮食上要限制水钠摄入量。
在少尿并有水肿者,应“量出为入”,当天摄入量是上一天的总出量(尿、粪便、呕吐量)加500ML。
食盐的摄入,在水肿和血压高时应严格限制,在利尿消肿后可适当放宽。
素日宜常吃对水肿消退有益的食物,如东瓜、西瓜、丝瓜、葫芦、竹笋、黑豆、赤豆、萝卜、青菜等。
2.高血压:各型肾小球肾炎均可引起血压升高,高压增高可促进肾功能不全的恶化,除限制水钠摄入外,饮食要加以节制,限制体重,限制食盐及脂肪的摄入,蛋白质的摄入最好是动物蛋白含必需氨基酸较多。
素日易吃对降低血压有益的食物,如山楂、藕、玉米、荠菜、芹菜等。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蛋白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病人尿中可丢失大量蛋白。
蛋白的丢失可导致低蛋白血症,体内胶体渗透压下降,浮肿顽固难消,机体抵抗力也遭削弱,因此提高血浆蛋白含量十分重要。
但又不宜过量的补充。
一般应给予动物蛋白饮食,肾病综合征病人蛋白摄入量应为(1~1.5g/kg/d)并加上每天尿蛋白丢失的补偿(24小时尿蛋白定量*1.45)
日常生活中易吃莲子、生山药、鲫鱼、杞果、鲜牛奶、鸡蛋、瘦肉。
为减少体内蛋白库的消耗丢失,每日供146J/kg体重的热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供给,如芋头、红薯、苹果、红萝卜、马铃薯、马蹄粉等。
二、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致病菌,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较为常见,约占75%。
阳性菌株如葡萄球菌、粪链球菌,仅占2.5%。
感染途径以上行感染最常见,其他有血行感染、淋巴感染和直接蔓延,与尿路梗阻,、损伤、结构异常以及体质虚弱,免疫机能低下有密切关系。
病人多有尿急、尿频、尿痛,血尿等膀胱刺激症状。
急性期伴有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饮食易食清淡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如:青菜、藕、包菜、菠菜、西瓜等。
多饮水,勤排尿,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临床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其饮食管理及用善原则应各有所不同。
(一)少尿期
此期因少尿可发生严重水中毒和高钾血症而危及病人生命,其饮食原则是:限水、低钾、低钠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优质低蛋白饮食。
1、热量供给以糖类为主,根据病情适量给予脂肪。
每日热量至少供给1200~1500kcal。
对于饮食耐受差的患者,乳化脂肪静脉补给或全静脉营养疗法。
2、低蛋白饮食并用高质量蛋白质,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20g/日一下,高质量蛋白质是指生理效价较高的动物蛋白,包括:鸡蛋、乳、肉、鱼、鸡等,而植物蛋白生理效价较低。
3、严格控制水分摄入,原则是“量出而入,宁少勿多”。
每日补液量=显性失水+不显性失水—内生水。
显性失水包括24h尿液、粪便、引流液、呕吐物、出汗等。
非显性失水包括皮肤和呼吸道水分蒸发量(约600~900ml/d),内生水为估计食物代谢所产生的水分(300ml/d)及组织分解时体内释出的水分(200~300ml/d),如能测定病人体重,要求每日减轻0.5kg为宜。
4、钠的摄入根据病情而定。
ARF时可有稀释性低钠血症,非真性缺钠,但为纠正酸中毒及高钾血症,可给碳酸氢钠和乳酸钠溶液。
如果患者出现浮肿,高血压、心衰等情况,可低盐、无盐或少盐饮食。
5、严格限制钾的摄入,包括含钾的食物,如:肉类、橘子、土豆等以及含钾盐丰富的中草药。
6、予以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较多的食物。
(二)多尿期、恢复期
多尿期开始时常为尿毒症和稀血症的高峰,约1/3~1/4病例死于此期,因而在多尿期最初1~2d仍按少尿期的处理原则执行。
2~3d后尿量增多,水肿消退,血钾浓度下降,此期内应及时补充营养,促进机体修复。
可予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钠、钾及水分不限制,可进食含钾高的水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的食物。
如患者体制过于虚弱,又不能增加口服食物时,可采用要素和肠外营养法。
四、慢性肾功能衰竭
宜采用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一)优质低蛋白饮食
1、开始时间:开始过早,病人能否坚持,营养是否足够,均是问题。
开始过晚,虽可减轻症状,但防治意义差。
一般认为,当BUN在21.4mmon/l时,应开始低蛋白饮食,营养不良可以避免,症状也得以改善。
但单凭BUN水平常不准确,须同时观察血肌酐水平。
有人证实,CRF患者血肌酐水平为177~265mmon/l 者,限制蛋白入量为30~37g/d,则病情稳定需要开始透析时间平均为7.6年,而未限制蛋白质者,平均为16个月。
总之,凡肾功能已有损伤,或有发展至慢性肾衰的可能者,均应限制蛋白质摄入,至于何时执行严格的低蛋白饮食则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2、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认为0.5~0.6g/kg/d,对于多数CRF病人可以维持氮平衡,但每日摄入蛋白总量中至少24g为优质蛋白,而且同时须有足够能量给病人。
3、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摄入量应达50%~70%,且均匀分配在三餐,以利于更好的吸收和利用。
含植物蛋白高的食品,如豆类、豆制品、硬果类均应在限制范围,可部分采用麦淀粉(成玉米淀粉、土豆淀粉)作为主食,代替小米、面粉。
为了达到足够的热量,可增加食糖和植物油。
(二)供应充足的热量
慢性肾衰患者供应给热量2000~3000kcal/d,充足的热量供应可以减少负氮平衡。
为减少必需氨基酸的摄入,可选用麦淀粉、藕粉、甜薯、蜂蜜、白糖、植
物油作为热量来源,麦淀粉可以自制,方法:将面粉加适量水,揉成面团,用手捏至光滑不粘手为止,放置室温下1~2小时。
然后至面团内加水为面团的3~4倍,用手捏面团将淀粉洗入水中,反复加水数次,至洗不出淀粉为止,然后将浆水集中,过滤、静置,洗去清水,沉淀物置于布中晒干,即为麦淀粉。
因其含蛋白很低,适用于CRF病人,可用为低蛋白饮食的主食。
(三)水盐的平衡
CRF时,尿量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多,特别是夜尿增多。
由于肾脏功能下降,体内代谢产物需要较多的水才能从肾脏排泄。
因此,如无水肿、心衰、稀释性低钠血症时,入水量必须严加限制。
钠的摄入可根据病人体重、血压、尿量、肌酐清除率、血清钠、24小时钠等予以调整,一般每日食盐应在2~3g左右。
(三)低磷饮食
磷的摄入量一般需控制在500~600mg/d,有报道说控制磷的摄入为300~350mg/d,尿毒症状得到缓解。
食物用水煮,弃汤,有助于减少磷的摄入。
五、血透病人的饮食管理
血透病人的饮食管理取决于残存肾功能,尿量及血透间隔时间,尤其对少尿或无尿的血透患者,如饮食不当可导致严重的高钾血症和水钠潴留。
(一)蛋白质
每次透析都丢失一部分氨基酸,多肽和小量血液,可引起体内蛋白质缺失。
蛋白质补充甚为重要,每周透析2次和3次者,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蛋白质分别为0.7g和1.0g。
具体可视病人的年龄,分解代谢程度,原来营养状况,透析器类型及透析时数等而定。
如患者同时丢失大量尿蛋白,也应按照尿中丢失的蛋白量给以补充。
仍应选用一定数量高生物的蛋白食物。
(二)脂肪与热量
应供给足够热量以防止自体蛋白质的消耗。
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热量30~40kcal,如有严重消瘦,感染及手术创伤,还可适量增加。
热量的主要来源是适量糖类,对脂肪入量应加适当限制,并增加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因长期血透患者常有脂质代谢异常。
(三)水及电解质
1、钾:应限制病人的钾入量,一般钾摄取范围为2~3g/d,对于少尿血钾高或透析次数少的病人尤应严格控制。
水果、茶、巧克力、可可、蔬菜汤、等含钾较高,应尽量少食这些食物。
2、钠:一般食盐量为3~5g/d。
代用盐因含钾量较高,也应少用。
在下列情况时应控制钠盐:出现高血压或高血压不易控制;新功能减退;水钠潴留;每周透析次数少于两次;透析后少尿或无尿;
3、磷:高磷血症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代谢性骨病的重要因素,也是血液透析病人的严重并发症。
因此,在饮食中应限制磷的摄入。
4、水:水的摄入量包括饮水量加上固体食物和药物的水分,额外丧失的水分如腹泻、呕吐、出汗等,亦应补充。
每日水的摄入量=尿量+500ml+透析超滤的水量(透析脱水量/透析间隔的天数)。
体重的改变是液体平衡的最好指标,体液的增加可以直接通过测量体重反映出来,两次透析间以每日体重增加0.5g为宜。
六、腹透病人的饮食管理
腹膜透析目前多采用CAPD方法,由于治疗的连续性,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像血透病人在透析间期出现有害物质的大量蓄积,故对于饮食的限制不如血透病人那样严格。
(一)蛋白质
腹透时,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
应用CAPD一日,可从透析液里丧失蛋白约10g,IPD则为10.5~44.3g。
氨基酸丧失易相当多,约为2g每天。
如有腹膜炎则丢失蛋白更多,可达100以上,所以腹透患者应比血透患者摄取更多的蛋白质,一般来讲,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2~1.5g/kg/d。
(二)热量
在常规腹透时,患者每天可以从透析液中获得250~1050kcal的热量,而腹透患者每日所需热量约为30~35kcal/kg,因此腹透病人应少食高糖饮食。
用植物油代替脂肪摄入。
(三)水及电解质
1、钾:应根据血钾水平考虑钾的摄入量。
但对于大多数腹透病人,不需严
格限制。
2、钠:仍以低钠饮食为主,但不如血透病人限盐严格。
3、磷:应以低磷饮食为主,但由于高蛋白饮食较难限制磷的摄入,可适当口服氢氧化铝凝胶。
(四)维生素
因腹透时维生素已有丢失,故需大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