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共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注: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堿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养子。⑤稔:rěn,丰收。

126.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增其旧制.

(2)遂致亡.灭

127.翻译下面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128.结合语段(一)分析“古仁人之心”在滕子京和范仲淹身上分别有

何体现?

129.语段(一)和语段(二)都表现出对人的劝诫和勉励,不同在于范仲

淹是大臣,唐太宗是皇帝,请结合文段分析他们两人劝勉的核心意图分别是什么?

【答案】

126.(1)制:规模;(2)亡:灭亡

127.(1)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业,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

办起来了。

(2)治理国家好比栽种树木,只要它的根部没有被动摇,那么它的枝干,叶子就会长势茂盛葱茏。

128.滕子京没有被贬谪影响,仍能为百姓着想,使得当地“越明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范仲淹尽管也是贬谪,仍能劝勉滕子京,并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

129.语段一:范仲淹借观看《岳阳楼》的迁客骚人态度委婉劝勉滕子京,并寄希望有古人之心的所有人,从而表达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

语段二:唐太宗借助种树,说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表达他希望天下安定,百姓安乐,大统一的美好局面。(意思对即可)

【解析】

126.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

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考试时,可以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大意:扩展它原有的规模。制:规模。

(2)大意:所以导致了灭亡。亡:灭亡。

127.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第一句的重难点词语有:越,到。具,通“俱”,全,皆。第二句的重难点词语有:治国,治理国家。犹如,好像,好比。

128.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先要知道“古仁人之心”的内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因此,“古仁人之心”在滕子京身上的表现在于“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古仁人之心”在范仲淹身上的表现则在于:一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二是“微斯人,吾谁与归”暗含的对滕子京的鼓励和劝勉。

129.这道题考查对文章情感的理解。范仲淹将迁客骚人和古仁人进行鲜明对比,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并以此劝勉和鼓励滕子京,希望他能够奋发有为。从“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可以看出,唐太宗将治理国家比喻为种树,只要不动摇树的根基,就会枝繁叶茂。这里的根基指的是人们百姓。表达了他以民为本,希望天下安定,百姓安乐,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望。

【点睛】

译文(一):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

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译文(二):

唐太宗对周围的大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城,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仍旧不满足,搜刮不停,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