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注丙种球蛋白辅治婴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注丙种球蛋白辅治婴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婴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的同时静滴ivig,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肺部x线阴影吸收情况及住院时间。
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肺部罗音消失及胸部x线炎症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于入院第1-2天静滴ivig (200~400)mg/kg,重症者1天后相同剂量重复1次,共1~2次。
观察临床疗效。
1.3 观察方法
分别记录每个患儿咳嗽好转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入院7天胸部x线好转情况、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主要症状、体征恢复天数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肺部x线片恢复计算相对数(%)。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百分率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的急性下呼道感染性疾病,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
病原体感染后主要引起毛细血管壁炎症、水肿、增厚,管腔变窄,肺泡损伤,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释放,产生抗蛋白溶解酶,使肺纤维化;炎症使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致微型肺不张;肺泡膜增厚(肺泡透明膜形成),以上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及弥散功能障碍,造成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缺氧酸中毒、多脏器炎症反应及功能障碍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目前研究,重症肺炎除微生物的直接侵害外,更重要在于微生物及其蛋白质或脂质产物启动了自身免疫系统,参与调抗的一系列生物连锁反应及补体系统凝血系统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重症肺炎中
il-6在肺泡灌洗液、血清中的浓度均较高,而il-6是重要的促炎因子,ivig中含有抗il-6的抗体,所以输注ivig可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而且ivig含有广谱抗病毒和抗细菌的igg抗体,含主要免疫球蛋白分子g及其亚类,封闭巨噬细胞及b细胞的fc受体,使外周血细胞免遭自身免疫损害,阻止细胞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抑制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
又有研究,当rsv感染后,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减少,活性下降,cd3、cd4、cd8细胞受损,数量减少,t细胞功能紊乱,影响b细胞合成,igg和其亚类产生能力不足,免疫功能下降。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淋巴系统的b细胞产生的蛋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效应分子,是与特异性抗原起反应的抗体,其生物学功能
主要是识别、清除抗原和参与免疫反庆的调节。
igg及其亚类主要来自母体,出生后逐渐下降,6个月左右达低谷值。
感染时大量igg亚类参与炎症反应,与致病原结合而消耗,故机体免疫力大大降低。
应用丙球对感染性肺炎引起的免疫球蛋白缺乏还能够起到补充igg抗体的作用,中和病原体,阻止病毒与呼吸道粘膜细胞的粘附、结合和渗入,减少呼吸道炎症,与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感染的疗效。
治疗组病例在临床症状改善、病程缩短、血清igg水平提高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证实ivig能提高血清igg水平及可能提igg亚类水平,也即提高了针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抗体含量,从而较快控制感染,阻断或减轻过度反应导致的自身破坏,防止组织细胞损伤,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因此,我们认为ivig佐治婴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值得借鉴,但需随访其远期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41-1150.
[2] 胡皓夫.重症肺炎的抗炎措施及其他辅助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0):590.
[3] prince g a.mechanism of antibodymediated viral clearance in immunotherapy of re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of cotton rats.jvirol,1900,64(6):3091-3092.
[4] schur ph.igg subclasses-a review.ann allergy,1987,58(2):89-99.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急救学组.第四届全国小儿急救医学研讨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