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解读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
框架意见》中办发[2021]17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1]7号,加强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财产权益,保障办案工作顺利进行,公安部对《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公通字[2021]57号进行了修订完善。
严格涉案财物查封、扣押、冻结等程序——与案无关财物须3日内退还
对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是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前提。
为了加强
对涉案财物的源头管理,规定要求严禁在刑事案件立案之前或者行政案件受案之前对财物
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扣留等措施;依法对文物、金银、珠宝、名贵字画等贵重财物采
取查封、扣押、扣留等措施的,应当拍照或者录像,并及时鉴定、估价;对涉案财物采取
措施时,应当为违法犯罪嫌疑人及其所扶养的亲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和物品;对于已经
采取措施的涉案财物,要求公安机关及时进行审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3
日以内解除措施,退还当事人。
张品泽认为,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尊重与保障人权是公安执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规定通过对“查封、扣押、冻结等程序”的
严格规定,体现了维护与保障人权,进一步规范公安执法。
规范涉案财物的管理体制——设专门场所保管涉案财物
按照办案与保管相分离的原则,规定要求各级公安机关指定一个部门负责对涉案财物
实行统一管理,设立或者指定专门保管场所,对各办案部门经手的全部涉案财物或者价值
较大、管理难度较高的涉案财物进行集中保管,并将涉案款项存入本机关唯一合规账户。
考虑到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数量多、分布广,对涉案财物一律进行集中管理难度较大,
规定对于价值较低、易于保管,或者需要作为证据继续使用,以及需要先行返还被害人、
被侵害人的涉案财物,允许由办案部门设置专门的场所自行保管,并要求办案部门指定不
承担办案工作的民警为涉案财物管理人员,严禁由办案人员自行保管涉案财物。
上述规定,实现了办案部门与涉案财物管理部门、办案人员与保管人员的相互监督制约。
陈敏认为,规定要求普遍推行集中保管,但集中保管的财物具体范围还是由各地公安
机关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符合当前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公安机关办案实际。
明确涉案财物保管的具体要求——24小时内应将实物移交
对涉案财物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防止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丢失等问题是
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规定要求,公安机关应当对涉案财物进行分案、分类保管,保管场所应当具备相应保管条件,符合安全要求,并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会同检察、法院建立多部门共用的管理中心。
考虑到执法办案中涉及的财物种类多、数量大,而公安机关自身的保管条件和能力有限,规定允许公安机关委托具有相应条件、资质或者管理能力的单位,对危险物品、鲜活
动植物、大宗大型物品等进行代管。
同时,规定要求,办案人员提取涉案财物后,原则上
应当在24小时内将实物移交专门的管理部门或者管理人员;实物不在公安机关保管的,应
当移交相关法律文书和清单的复印件,并规定了严格的移交程序。
对于因执法办案、宣传
教育等工作需要而调用涉案财物的,规定明确了相应的审批权限、具体调用程序和审批人、管理人、调用人的责任,将调用涉案财物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
张品泽认为,随着新型犯罪的不断出现,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涉案财产转移隐蔽性更强,规定通过更加细致的规定,使公安机关在保障涉案人员合法财产权益的同时,提高了
对涉案财产的控制能力。
建立运行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与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关联
信息化手段是深化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近年来,许多地方公安机关
强化涉案财物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应用,研发运行了涉案财物管理系统,并与执法办案信
息系统等互联互通。
所有涉案财物信息在上传执法办案信息系统的同时,也自动导入涉案
财物管理系统。
有的还运用扫码技术,逐案逐物生成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管理人员、办案
人员可以便捷地查询涉案财物基本情况以及保管人、办案人、所涉案件等信息,既提高了
工作效率,也强化了对民警的刚性约束。
在总结吸收地方公安机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规定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建立涉案财物集
中管理信息系统,对涉案财物信息进行实时、全程录入和管理,并与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关联。
邢捷认为,这一规定既便于规范涉案财物管理,也为将来建立跨部门的管理平台奠定
基础,使涉案财物管理更加现代化。
细化涉案财物返还和先行处置程序——不影响办案的物品应及时归还
根据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对于属于被
害人、被侵害人的合法财物,应当及时予以返还。
但是,实践中长期存在返还标准不统一、相关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
对此,规定提出,在有关违法犯罪事实查证属实后,对于
有证据证明权属明确且无争议的被害人、被侵害人合法财产及其孳息,凡返还不损害其他
被害人、被侵害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不影响案件正常办理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返还,并明确了返还的具体程序。
同时,规定要求在案件已有明确结论的情况下,涉案财物
由公安机关管理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解除相关措施,向当事人返还涉案财物。
考虑到一些涉案财物易腐烂变质、价格波动较大或者存在兑现期限,在诉讼过程中很
可能出现价值损失,规定增加了经权利人书面同意或申请,对有关财产进行变现的操作程序,以防止和减少涉案财物的价值损失。
邢捷认为,规定中新增的涉案财物及时返还和先行处置程序也是亮点,体现了尽可能
维护当事人权益的理念,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权益出发,有力提升了涉案财物管理工
作的规范化水平。
健全执法监督和权利救济机制——对案件审批人、审核人追责
为了加强对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有效监督,规定要求公安机关应当将涉案财物管理工
作纳入执法监督和执法质量考评范围,纪检、监察、警务督察、审计、装备财务、警务保障、法制等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涉案财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公安机关负责人、法制
部门在审批、审核案件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涉案财物的审查。
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办案人
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违反涉案财物管理规定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并规定案件审批人、审核
人对于相关情形的发生负有责任的,也应当追究责任。
此外,规定还进一步明确了当事人权利救济程序,对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损害当事
人合法财产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有权向公安
机关提出投诉、控告、举报、复议或者国家赔偿,并规定了上级公安机关有权对下级公安
机关涉案财物相关工作进行监督。
陈敏认为,新修订的规定对责任监督内容做了更细化的要求,篇幅更长、内容更全面,完善了对办案人员、案件审批人、审核人追责情形的规定,这将使权利救济更加有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