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政坛第一人张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晋政坛第一人——张华
无论艺术才华、历史功绩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西晋群臣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张华。
张华为汉高祖重要谋臣张良后裔,“良十一世孙张皓为东汉司空,皓子张宇任范阳太守时,居家迁徙方城县(隋开皇九年改称固安)”,从张宇起至张华,居方城已达五代。
其父张平曾任渔阳郡守,因父去世较早,少时家境贫寒,以牧羊为生。
《晋书》用五千字的篇幅为张华做传,正史历来惜墨如金,能够以五千言为一个人立传,完全能够证明一个人历史地位之重要。
张华在历史上之所以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功勋卓著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博物学家、书法家。
西晋文坛当之无愧的领袖张华首先是以文学家身份为世人所熟知的。
首先,张华是西晋出名最早的文学家,且有大量佳作问世,少年时代一篇《鹪鹩赋》震惊全国,“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
陈留阮籍见之,叹曰:‘王佐之才也!’由是声名始著”(《晋书.张华传》)。
除了《鹪鹩赋》,他的《博物志》被视为奇书,不仅“闻见甚广,取材宏富”,而且开创了志怪文学的先河。
相传《博物志》初为四百卷,晋武帝十分喜爱,然以其冗长,命缩为十卷,“置于函中,暇日览焉”(见《魏书·常景传》)。
该书为笔记类文体,属张华首创,书中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及古代琐闻杂事。
其中关于我国西北部石
油、天然气的记载,极有资料价值。
书中《东方朔钦不死之酒》、《八月浮槎》等都是很优美的民间传说,为后世文学作品广泛采用。
《博物志》及他的另一部作品《列异传》,对中国志怪小说的形成并盛行起过极大作用,为唐代传奇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他为劝诫皇后贾南风所作的《女史箴》,被东晋大画家顾恺之配以十二幅插图,《女史箴图》成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一。
张华还有大量情诗、游仙诗、励志诗,如他的《情诗五首》中“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不曾远离别,安知慕俦侣”的佳句,语浅情深,耐人吟咏。
他的乐府诗往往能外眨时政,如《轻薄篇》就对当时贵族社会骄奢淫逸的生活作了详尽的揭露。
他的《励志诗》为毛泽东所赏识,当年与周培源、于光远等谈论哲学问题时,认为其“大仪翰远,天迦地游,四气鳞次,寒暑环周”的诗句中包涵着“地动说”的意思。
其次,西晋著名文学家多受到张华的教诲与帮助,左思、陆云、陆机、陈寿、潘岳等西晋最著名的几位文学家都与张华有师生之谊。
《晋书.张华传》:“华性好人物,诱进不倦,至于穷贱候门之士有一介之善者,便咨嗟称咏,为之延誉。
”左思写成名篇《三都赋》但因年少无名,无为世人所认可,张华看后,向社会予以隆重推荐,人们因争抄《三都赋》而一时洛阳纸路贵。
《三都赋序》载:“张华见而咨嗟,都邑豪贵,竞相传写。
”;陆机、陆云兄弟二人因吴被西晋所灭,被俘来到洛阳,因降臣身份,而不受重视,他们
投靠张华,张华对二陆的文才大加称赞,广为举荐,甚至说道“平吴之利,在获二俊”;史学家陈寿也是因尚书令张华的赏识,为之愉扬,才被举为孝廉,任佐著作郎兼本郡中正,从而成就了一部卓越的史学著作《三国志》。
可以说,正是在张华这位文坛领袖的带动和鼓励下,才使得一些年轻才俊的文学才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使西晋文学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个高峰。
彪炳史册的政治韬略家张华出身寒微,“华少孤贫,自牧羊,同郡卢钦见而器之。
”(《晋书.张华传》),完全因为自身才华而官至司空(宰相)。
虽然他在晋惠帝在位期间以宰相身份执政多年,但他最大的历史功绩乃在于力主伐吴,从而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虽然当时张华只是中书令,但因为他博学多才,武帝对他极为赏识,而且经常与他一起下围棋,但张华没有利用皇帝的宠幸为自己谋取任何好外,而是积极推动统一大业,不时地在武帝耳边大吹伐吴之风。
据《晋书》记载:大将杜预上疏奏请皇帝伐吴,疏到之时,武帝正与张华围棋,“预表适至,华推枰敛手曰:“陛下圣武,国富兵强,吴主淫虐,诛杀贤能。
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帝乃许之。
可见,正是张华的一番话,使晋武帝下定了兴兵伐吴的决心。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暗然收”,张华力主伐吴,并轻易取得胜利,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远见与政治才能。
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把国家统一作为至高无尚的功德,因而,只此一点,张华作
为政治家便值得后世永远爱戴和敬仰。
张华以宰相身份和职权执掌朝政是在西晋后期。
在晋惠帝当政期间,皇权一直在其舅父杨骏和史上最丑陋凶悍的皇后贾南风之手。
杨骏被诛杀后,贾谧与贾后共同商量,认为张华出身庶族,儒雅有谋略,往上没有威逼君主的疑虑,往下又是众望所归,打算依靠他总摄朝政,大事咨询于他。
但还是犹豫未决,于是询问裴頠的意见,裴頠平时很尊重张华,非常赞成此事。
张华于是受到重用,他尽忠国事,辅佐朝政,弥补缺漏,尽管在惠帝昏弱贾后残暴肆虐的时候,但天下仍然安定,这都是张华的功劳。
张华怕贾后亲族势力强盛酿成灾祸,于是创作了《女史箴》来讽劝。
贾皇后尽管性格凶暴嫉妒,但还是敬重张华。
几年后,朝廷追论张华前后的功勋,晋封他的爵位为壮武郡公。
张华推让十几次,惠帝下诏敦促开导,张华这才接受。
公元300年(永康元年)四月,司马伦、孙秀准备废黜贾后,孙秀让司马雅连夜前往见张华,告诉他说:“赵王想要与您共同匡扶朝廷,为天下除害,派我来通知您。
”张华拒绝。
司马雅生气地说:“刀都要架在脖子上了,还说这样的话吗!”头也不回就走了。
后来果然发生政变,司马伦诈称惠帝有诏召张华入宫,张华于是与裴頠一起被捕。
张华将死时对张林说:“你要谋害忠臣吗?”张林称自己有诏书,指责张华说:“你身为宰相,担负天下的重任,太子被废黜,却不能为气节而死,这是为什么呢?”张华说:“式乾殿议论此事时,
我竭力劝阻,这是众所周知的,并不是我不谏啊!”张林说:“劝谏不被听从,为何不逊位?”张华无话可答。
片刻,使者来到说:“有诏令杀您。
”张华说:“我是先帝老臣,赤心如丹。
我不怕死,只怕王室将有大难,祸不可测啊!”便在前殿马道南处被杀,又夷灭其三族,终年六十九岁。
西晋灭亡的“八王之乱”是一场浩劫,无论站在怎样的立场上,都难逃恶运,张华也不例外,最终被杀害。
陆机为纪念恩师,作《咏德赋》以彰恩师之德操。
书法博物双绝于世作为书法家,西晋张华有《得书贴》和《时闻贴》留传于世,其中《得书贴》,世称“章草八家”之一,此帖用笔,沉着痛快,提按对比悬殊,行笔迅捷,笔到力到,点画的连断悉具法度,转折处精到而别致。
其结字在追求大气势的同时又极得收束之妙,如“得、仆、归、不具”等字,率皆放而能收。
上下字间字势贯通,如起始“得书为慰”4字,辗转腾挪而下,单字固妙,并观尤绝。
《宣和书谱》评其“做字尤工草书,不在模仿,其规矩气度似其人物”,从这幅《得书贴》不难看出张华的书法艺术境界之高妙。
张华的记忆力极强,而且学识渊博,对天下古今的事物都了如指掌。
武帝曾向张华询问汉朝宫室制度及建章宫千门万户的情况,张华都应对如流,让旁听的人都忘了疲倦,他又在地上画出图样,武帝身旁的人都注视着他。
武帝自己也感到很奇异,时人把张华比作是春秋时郑国的良相子产。
正史传记当不会过于溢美,正
是因为张华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写出《博物志》这样的巨著。
关于张华博学多才还有一些有趣的秩事,惠帝在位时,有人得到一只鸟,毛长有三丈,那人便拿给张华看,张华见了很凄惨地说:“这叫海凫毛,这东西出现,那天下就要大乱了。
”陆机曾经请张华吃饭,席上有一盘腌鱼块,当时宾客满座,张华打开盘子便说:“这是龙肉。
”众人不信,张华说:“可以试着用苦酒浇上,一定有异常的变化。
”结果鱼块在浇上苦酒以后,发出五色光芒。
陆机回头问送腌鱼的人,那人说:“在园中茅草堆下得到一条白鱼,样子长得非常奇怪,腌制以后,味道特别鲜美,所以才献上。
”武库的封闭很严,但有人忽然发现库中有只小鸡。
张华说:“这必然是蛇变成的。
”打开武库一看,小鸡旁边果然有块蛇皮。
吴郡临平县的一处堤岸崩塌,出现一个石鼓,用槌敲击没有声音。
惠帝询问张华原因,张华说:“可以取蜀地的桐木,刻成鱼形,就可以敲响。
”惠帝吩咐按照张华的办法去做,果然在数里之外都可以听到鼓声。
人非生而知之者,张华虽然自幻聪明颖慧,但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与积累,也不可能在诸多方面创造出卓越成就。
《晋书.张华传》的作者给出了答案:“华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
尝徙居,载书三十乘。
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
天下奇秘,世所希有者,悉在华所。
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
”无论在巨匠频出的中国古代文坛,还是在名相
迭现的古代政坛,张华侧身其间都熠熠夺目,而历史上能够在政坛和文坛同时闪耀的明星则更是屈指可数。
可以说,张华当之无愧是西晋政坛第一人。
后来唐代的宰相韩瑗曾评价张华说,西晋初年的政局维持完全是依靠张华一手支撑的。
总的来说,张华学富五车,才气过人,典章制度,八方轶闻,无所不晓。
曾识海凫毛,辨白龙肉,明蛇化雉,解桐鱼鼓,撰《博物志》,著《列异传》,更写得一手好书法。
他也临机应变,可谓救时,既有平吴献策在先,又有智擒楚王在后。
他还勤于政务,尽心国家,在外可抚远四夷,在内能清静为政。
张华完全有机会进入历代贤相的行列,只可惜时运不济,死于非命。
此外,张华后嗣不绝,至唐代仍出了不少宰相。
据载,在唐朝三代为相的张嘉贞(唐玄宗)、张延赏(唐德宗)、张弘靖(唐宪宗)就是张华一脉,唐中宗时的张仁愿,唐玄宗时的张九龄也是张华之后,张华一门确实是贤相辈出,才俊如林……根据资料整理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