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有效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课堂导入的五种方式
数学课堂导入是指,在讲解新知识或数学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方式,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和课堂总结等环节总是密不可分的。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导入得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顺利的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重视数学课堂的导入,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往往是重视教学内容而忽视导入;也有的教师注重导入,但是形式单一呆板,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安排新课程的导入,创设新课堂的情境,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落实教学目标做好准备。导入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导入方式,教师用三言两语直接阐明对学生的要求,简洁明快的讲述或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心中有数,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本方法适用于高年级的数学教学。
二、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以学生学过的旧知识为基础,从而引出新的教学课题,大多数的教师很注重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通过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提供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从旧过渡到新,连贯自然,成功地运用了从已知到未知的教学原则,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做了铺垫,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接受新知识水到渠成,极易掌握。
三、情境导入法:
创设情境导入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语言、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景来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新课堂学习来导入新课。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种导入类型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起到渗透教学目标的作用。
例如:在讲《有序数对》一节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国庆节庆典的纪录片,当看到各类方队在接受检阅时编排的各种图案时,问学生:你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组成的吗?其实,在庆典的队伍中,每个人都有一个确定的编号,队伍在移动过程中,他在整个队伍中的位置时固定的,随着指挥员的信号,不同位置的人按指令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整个方阵的图案就这样显示出来了。那么,我们是如何给他们编号的呢?此时,学生经过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应用多媒体课件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趣味导入法:
在新课开始的时候,讲与数学有关的小故事,设置小游戏后创设情境等,适当增加趣味的成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一节时,可以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依照老师的指令来完成“向前一步,向后二步,向前三步,向后一步。。。。。。”这样的动作。同时,各小组再派一名代表来记录老师的指令,看哪组记得又准又快。有的同学通过已有的经验,就用能用正数和负数来记录这一过程了。这样,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新内容也很自然的被引出,可谓一举两得。
五、设疑导入法:
教师对某些内容故意制造疑团而成悬念,提出一些必须学习了才能解答的问题,点燃了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种导入方式使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教师的授课内容融为一体,让师生之间产生了共鸣。
例如:教师手里拿着一张纸,纸的厚度为0.1毫米,先对折一次,然后再对折一次,依次进行下去,当然纸被折得越来越厚了。之后告诉同学们:这样折叠24次,厚度就比喜马拉雅山还高,如果对折42次后,厚度将超过日地距离。许多同学半信半疑,大家纷纷动手尝试,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计算:
对折1次的厚度:0.1×2=0.2毫米
对折2次的厚度:0.1×2×2=0.1×22= 0.4毫米
对折3次的厚度:0.1×2×2×2=0.1×23=0.8毫米
对折27次的厚度:0.1×2×···×2=0.1×227≈13422米
对折42次的厚度:0.1×2×···×2=0.1×242≈43.98万米
经过计算揭开了同学的疑团。
其实,不论怎样的导入方式,都是为学习新内容服务的,那种片面追求趣味性、新颖性而脱离新内容的导入方式是不可取得。同时,也不要让导入占用大量的时间而冲淡了新课的内容。总之,教师只有在实际的教学中用心体会,才能拿捏得恰到好处。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的导入能力是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