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3
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是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的过程。

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有系统、科学的方法,又要保证一定量的阅读,要做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致力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实践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和升华。

但是,不少教师在阅读课上大多注重知识的传输,理解过程中也大多注重讲解,训练的过程中很多的注意力放在答案的正误上,却没有把语文最重要的学习阅读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学生最终未能学会自我阅读、分析、理解、答题,自然能力提高不明显,也就有了语文阅读“难学”的误解。

在此,笔者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了一些探索。

一、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阅读教学要致力于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求知,主动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学生能否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增加趣味。

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采
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

比如可不断锤炼课堂语言,力求亲切幽默,并适当辅之以形体语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灵活多变,比如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可采用与教材配套的课文朗读录音,对一些记述和介绍事物发生、发展
的过程以及性状、特征等的课文可借助电教媒体;定期开展角色表演、朗读比赛、读书知识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准备,让学生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收获,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增强主动阅读意识。

如教学《唐雌不辱使命》时,可根据文中人物特点,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学生参与踊跃。

互演互评,精彩纷呈,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唐雌和骄横残暴、外强中干的秦王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

二、基本的知识技能,学生能做的教师就不要去做
阅读教学中一些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处理。

如字词的注音、认读、记忆,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或参考资料也大多能完成。

教师在此时要做的是明确要求学生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告诉他们怎样去做,并注意时间的限定;之后必须有检查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方法,以便查漏补缺,完成教学目标。

对于一般文章的结构内容的划分归纳,不少学生已具备此方面的能力。

此时教师在学生完成后重点做的是:一要让学生说明自己的理由依据;二要引导学生去评价不同结果的合理性或其优劣。

教师在参与此过程中不仅仅要明确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陈述自己的理由时对其语言的精练、准确、流畅、严密性作点评和指导,以让学生逐步在此过程中学会准确、流畅的表达。

三、朗读中加强指导,做好范例,让学生有样可循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完成好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起着一定的辅助作
用。

指导学生学习朗读不仅仅是听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几遍而已。

教学中的重点应该是认真评价和指导学生的具体朗读。

在学生展示朗读的过程中除对他们的音准、节奏、停顿、语气舒缓等进行优劣评价外,更要指导其中朗读不恰当、不合作者意图的地方,并做好示范朗读,让学生知道该怎样读效果才更好。

有感情的朗读是朗读教学中的较高层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提倡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和感受读出个性化的情感,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在朗读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四、加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关键。

比如读书时一定要“动笔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具体来说,有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白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一”、“‘?”、“---”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作批注。

即在文章旁边写出白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白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等。

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作卡片,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厚积而后薄发”,阅读积累对于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阅读、善于积累的读书习惯,多背些好词好句好的语言片段,扩大词汇量,可以指导学生积累成语、名言、警句、歇后语、好词好句、优美片段、经典文段等。

另外,教师还要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以身作则,带头读书,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扩大读书的范围,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把阅览室、图书馆、报亭等变成学生的阅读材料的来源地,使他们走进社会,养成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习惯,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五、问题的设计应突出重点,体现文体特点
文章的阅读理解考察是以问题设计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常常以问题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有时候,有些教师习惯设置许多问题,整个课堂带有“满堂问”的嫌疑。

至于为什么提那么多问题,可能他们也不大明白。

真有必要提那么多的问题吗?我看不必。

我认为,问题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突出重点。

一篇文章中虽然涉及的知识点不少,但不是要求面面俱到的。

应该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问题,从而掌握重点。

这样也不至于学生学完文章不知道究竟要学会什么。

其次,要体现文体特点。

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特色,问题设计当然不可能脱离文体。

教师要明确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等各自的特点、重点,在设计问题时有鲜明的文体特色,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文体特点掌握。

六、分析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答题能力
理解分析文章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不少学生读了文章后就不知道该怎样做了。

因此,教师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后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文体特点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分析理解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分析理解这些内容。

之后重点告诉学生分析这些内容各自应如何入手,并引导学生按此方法操作。

信息的提取是分析理解的重要一环,是学
生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考重点考察的项目。

教师一定要积累、整理、学习借鉴提取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步骤,然后指导学生按此操作,逐步培养成习惯。

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中有不少是以具体的问题来呈现的。

如何准确、精练、全面的回答问题是阅读教学中关键的步骤。

因为它不仅体现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而且综合体现着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题型,教会学生该怎样陈述问题的答案,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关键词语是什么,怎样说才算表达完整,使学生心中有数。

然后逐步指导学生训练操作,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

强调一点的是,不论教学生什么方法步骤,一定要通过实践训练,让方法逐步成为操作习惯,哪怕多几次专题训练,也要达到学生能自然操作的程度,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学生不至于“眼高手低”。

七、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语文教材入选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文情并茂,和生活紧密联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阅读范本,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

影响一个人刘世界的感受、思考及反映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内在联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并受到相应的情感熏陶和人生启迪。

例如教学朱
自清的《背影》,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朴实的语言表现出的极大的感染力,蕴含的至爱深情,充分体会字里行间充盈的父爱亲情。

教学《谈生命》一文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如何揭示了生命从生长到大再到哀弱的过程,让学生从阅读欣赏中感受到冰心老人顽强奋斗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领悟出生命的宝贵与顽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