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及其教育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及其教育对策【内容摘要】幸福观是人生观系统中有关人生幸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在目前愈来愈受关注,它成为了衡量人们是否幸福、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评判标准。文章基于对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的调查,了解当前高校知识女性的幸福观现状,重点分析高校部分知识女性幸福观存在偏差的原因,并探究高校知识女性进行科学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幸福观教育对策

幸福是当前我国的一个热点话题。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民生幸福一直都是我们党的工作着力点和关键点。幸福指人们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过程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使自我得到某种心理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对生活的肯定性评价。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幸福观是人生观系统中有关人生幸福问题的部分,是人们关于幸福目标、幸福动机、幸福手段、幸福标准、幸福效果等问题所持态度的观念系统。高校知识女性是指在高等院校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主要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女教师、女管理干部、女职员等。高校知识女性作为是一个高素质群体,还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大责任。她们的幸福观正确与否,对自身和社会的影响极其重要。本文重点对高校部分知识女性不正确的幸福观进行分类与概括,并分析其基本原因,找出可行的对策。

一、高校知识女性的幸福观现状

2012年6月,笔者在《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调查表》问卷中,设置问题30项。在5所高校共发放该调查问卷表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5份。在收回的495份问卷表中,具体职业是:女教师198人,占40%;女管理干部119人,占有24%;女职员178人,占36%。

对幸福的满意程度,调查研究表明,总体“很满意”的18.5%,基本满意的52.7%,很失望的占28.8%;幸福观正确与否问题,调查研究表明,幸福观基本正确,但有部分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呈现一定的物化趋势,奉行金钱万能,个人本位,享乐第一,从而造成幸福观的认识错位和实践迷失。

(一)对幸福的认识和评价存在误区

关于“金钱与幸福的关系”,统计如下:

关于“对幸福的认识”,统计如下:

部分高校知识女性不仅对幸福的认知与评价存在误区,而且在获取幸福的信心与途径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如过分注重物质享受、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崇拜金钱、缺乏自信、依赖性强等。有些高校知识女性过于看重物质幸福,过分强调工资收入,她们认为工资不高就不可能有幸福。在金钱与幸福的关系中,回答“有钱就是幸福”,”的占22.5%,“钱越多越幸福”的占31.8%,“有钱不一定幸福”的占27.6%,“没钱或少钱也能幸福”的占18.1%。在对幸福的认识上,认为“幸福就是享福”的占38.4%,“幸福就是造福”的占8.3%,“幸福是造福与享福的统一”的占28.4%,“造福是享福与幸福的前提”的占24.9%。从以上数据可看出,部分高

校知识女性对幸福的认识不足,并存在误区。

(二)幸福目标取向不成熟

幸福观的核心内容是幸福目标取向,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因而其幸福目标取向也不相同,在高校知识女性感到最幸福的选项中,前五项内容依次是有温暖的家(98%)、经济条件好(92%)、有知心朋友(86%)、良好的人际关系(78%)、身心健康(76%)。温暖的家、经济条件好、有知心朋友是让高校知识女性感到最幸福的。经济条件好被认为是最感幸福的事。从该调查结果可看出,高校知识女性的幸福目标取向不够成熟。

关于“高校知识女性幸福目标取向”(多选),统计如下:

(三)对高校归属感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可能“自我实现”。部分高校知识女性对所在高校的归属感较差,高校未满足她们“归属和爱的需要”。她们感觉自己不能被他人接受,不能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没能实现自我。故参加校园活动积极性不高。她们认为高校的办学兴旺与否与她们没有什么关系,她们对自己所在高校毕业的学生将来能否成才不太在乎。

(四)过多注重个人幸福

关于“是否会为了国家或社会的发展放弃

个人幸福”,统计如下:

部分高校知识女性重视个人幸福,忽视为社会做贡献。在选择“是否会为了国家或社会的发展放弃个人幸福”一项中选择会为国家或社会的发展放弃自己的个人幸福的并不多,比例仅为36.7%。当代高校知识女性的幸福观,更加注重个人的幸福如温暖的家、经济条件好、有知心朋友、身心健康等,而忽视了为社会做贡献,不能将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为社会做贡献紧密联系起来。这说明,部分高校知识女性的幸福观还有不成熟的一面。她们认为幸福主要是个人的事情,过多地考虑她们自己,没有把社会幸福列入考虑之列。她们没有认识到,幸福的个体性,决不意味着幸福是“个人的私事”。个人的幸福与社会幸福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社会幸福决定个人幸福,个人幸福丰富社会幸福。个人幸福的真正实现,不仅有赖于彻底改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而且有赖于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力的提高,有赖于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当整个社会都幸福的时候,自己的幸福感才会更加意义,有价值。

从调查结果可显示,高校知识女性总体上幸福观正确,但仍有部分知识女性幸福观出现偏差,如对幸福的认识和评价存在误区、幸福目标取向不成熟、对高校归属感差和过多注重个人幸福等。

二、影响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的原因分析

高校知识女性是一个社会精英群体,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大责任。她们的幸福观科学与否,对社会的影响极其重要。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因素、高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

对高校知识女性树立科学的幸福观有很大影响。

(一)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一是社会风气。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期、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问题和矛盾相对比较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品经济大潮下,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随着这潮流涌进来冲击着当代人民大众,其中就包括高校知识女性。虽然近年来社会对教师的尊重较之以前大有进步,教师不再是“臭老九”的形象。现在社会普遍对教师更加重视,更加理解。但仍有部分知识女性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部分高校知识女性认为“官越大越幸福”,有这些幸福观的知识女性,工作中的重心不是在科研、教学及业务精通上,而在请客送礼走后门方面。还有部分高校知识女性认为“越有钱越幸福”,特别是一些年轻的高校知识女性,还崇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她们在工作当中,总想着如何赚更多的钱,如何让自己及家人过上有钱人的生活,不甘于清苦的高校职位。甚至有些高校知识女性去“傍大款”。她们对金钱名利看得过重是典型的拜金主义。还有部分高校知识女性受西方享乐主义的影响,认为幸福就是简单的快乐,物质生活丰盛,让自己享受每一天。二是舆论导向。现在,网络、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通过对一些个别社会现象制造新闻和噱头,通过更多的点击率和更高收视率来赚取巨额广告费和赞助费。特别是当前一些热播电视剧如《蜗居》,《小菊的春天》等,节目内容上演“灰姑娘嫁入豪门”,对高校知识女性对幸福的理解有一定影响。媒体制作者仅仅是以利益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