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桥 西方文论 《实用生态批评》评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生态批评:文学、生物学及环境》述评
李金桥TS14100015
摘要:《实用生态批评:文学、生物学及环境》(2003)是由洛夫所著的第二波环境公正生态主义批评中的一部著作。
它从生物学视角探讨了文学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思想,即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之间扎实的跨学科研究,这种跨学科研究在洛夫看来并不是要求批评家们将最近的科学发现应用于文学阐释,而是要求他们应该培养科学的敏锐性。
与第一波生态批评所蕴含的反科学倾向不同的是,洛夫倡导学习科学,了解科学并将生态批评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
因为科学具有方法论方面的特点,他甚至还为还原论科学方法正名。
这种还原论技术的必要性,在洛夫看来,它产生于整体思维的必要性。
整体主义思维或从上到下的思维的发展和完善有赖于还原论及科学方法验证技术的修补。
因此洛夫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以达尔文进化生物学取向为生态批评范式,实实在在地进行一种更具生物取向的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关注之间的关系的生态批评对话。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例如在对文学经典重申中,他站在生物学的立场上面,透过跨学科的视野,得出田园风持续不断地吸引力与生物学家威尔逊的生物之爱假设有关,那就是敬畏生命,这一种是我们自身作为来自于自然的生物的本能感受。
本文拟从书中的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生态批评和生态学以及生态批评对于经典的重申来分析和总结格伦.A.洛夫的生态批评思想,以期望加深对生态批评思想的理解并指出他的思想对于我国生态批评发展的有益意义。
关键词:生态批评、跨学科、科学、生态学、重申经典
Comment on Practic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 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Summary: Practic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 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3) written by Glen A. Love is a masterpiece in the second round of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dealing with the interdisciplinary thoughts of literary ecocriticis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iology, which can also be called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between humanities and the scientific fields. In Glen’s view, they do not mean applying what has been discovered in the scientific field into literary interpretations but demand developing a sense of acuteness of science.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round of ecocriticism retaining the tendency of defying science, Love strongly advocates learning and knowing science, basing ecocriticism on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science.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science embodies the qualities of methodology, Love even recovers the fame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of reductionism. The necessity of reductionism, in Love’s view, stems from the necessity of wholism. The developing and shaping of the thought of wholism or the up-to-down thought relies on the repairing effect of the reductionism and the examining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Therefore, with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as the guideline, Love conducts a genuinely biology-oriented talk between literature and nature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Darwin’s evolutionary thoughts, which is typically practical. For example, when reinterpreting the classical works by standing on the side of bi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rdisciplinarity, Love concludes that the appealing effect of pastoralism are related to the biologist Wilson’s hypothesis of the innate love of creatures or the respect of life. It is a kind of innate feelings as a creature from nature. The thesis intend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Love’s thoughts of ecocriticism by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criticism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ecocriticism and ecology, and ecocriticism and the reevaluation of the works of classics, so a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thoughts and point out the values and meanings they exe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criticism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ecocritism、interdisciplinarity、science、ecology、reevaluations of works of classics.
引言:
《实用生态批评:文学、语言学及环境》是在2003年由美国生态批评家格伦.A.洛夫所著的关于生态批评的一部著作。
洛夫是俄勒冈大学英文类专业的一名名誉教授,也是生态文学批评的早起践行者,他出版了许多有关美国文学的书籍和文章,例如他和妻子罗拉(Rhoda,一位生物教师和植物生态学家)共同出版的第一个《后寂静的春天》重要生态问题文集。
[1]
《实用生态批评:文学、语言学及环境》是在第二波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背景下创作的一部作品。
第一波生态批评可大体归为生态中心主义型生态批评。
[2]值得注意的是,与第一波带有反科学的倾向相比,第二波带有明显的亲近科学地理念。
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种族是环境不公的核心问题,种族是恶成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基本观察点。
(2)拓展环境的定义。
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工环境,由此生态批评回归到了人类社会。
(3)批评手段多样化。
(4)强化文学与环境关系的跨文化研究。
(5)特别强调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性。
《实用生态批评:文学、语言学及环境》阐述了洛夫的以生物学为取向的生态批评思想,它不同与广大的为学者所接受的格罗特费尔蒂对于生态批评的界定:“简单地说,生态批评是对文学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3]从书名即可看出,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实用”,对于“实用”的界定,洛夫说到“我的立场再次让我讲求‘实用’,他让我走向生态的、自然主义的科学论点,这些论点承认人与自然之间及有机生命的关联,承认生物科学不只是另一种文化建构”。
[4](P8)所以,“实用”一词并非意味着浅薄,对于“实用”,洛夫同意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所倡导的实用主义论点:“让所有理论开始流动,开始热身,开始工作”。
因此,洛夫认为对环境文字上的关怀应该落实到我们在现实世界里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之中。
至于本书的结构,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论述了为什么
需要生态批评,第二章讲述了生态批评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从论科学方法、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生态批评与生态学方面进行说明,后几章作者则是从生物学为导向的生态批评视角或生物文化的视角对传统的经典文本进行了解读,其中包括薇拉.凯瑟的《教授的住宅》中的地方、风格和人性、海明威的作品、豪威尔斯的进化论、乌托邦主义和生态学。
本文拟从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生态批评和科学、生态学以及生态批评对于经典的重申来分析和总结格伦.A.洛夫的生态批评思想。
一、生态批评与跨学科
在本书中,洛夫将跨学科提升至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将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富有成效的跨学科研究,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可以提供人文学者认真了解自然最好、最方便的途径。
这种跨学科在洛夫看来是将文学批评与生物学和生态学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跨学科生态批评才是名副其实地代表科学生态学的理论与观点”。
所以“尽管困难重重,人文学科与科学之间扎实的跨学科研究依然是文化批评未来必须着手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4](P52)而至于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说明。
在弗雷德里克.克鲁斯的论文集《后结构主义之后:跨学科与文学理论》(After Poststructuralism: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Literary Theory)中,有许多论文都表达了重振科学方法经验主义精神的强烈愿望。
在威廉.豪沃思的《生态批评读本》(The Ecocriticism Reader)的文章《生态批评的一些原则》(Some Principles of Ecocriticism)中,豪沃思进一步强调了拓展生态学知识的必要性,而且还为未来的生态批评学者提供了跨越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丛书。
对于洛夫来说,科学在生态批评中的重要地位在于它可以“培养科学的敏锐性以防篡改证据、循环推理及对反例的肆意漠视”。
[4](P52)也如莱文所说“了解其他学科,以便正确地使用它,不至于让行家们感到荒唐可笑”。
作为一名当代的生态批评理论家,洛夫认为对于生态批评学家来说,想要开展有效的跨学科研究,努力学习一些有关自然运行的科学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文学研究的是一种相互关系,一种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
所以洛夫相信“作为文学与环境领域的学者,与科学为伍,尤其是与生命科学为伍,我们将会受益颇多,恐惧日少”。
[4](P39)在谈为什么需要生态批评是,洛夫指出一种现象,美国是唯一的自认为受过教育而对达尔文思想不屑一顾的发达国家。
因此他提出对于科学,尤其是进化论科学的明显无知与怀疑,在高等教育中是显而易见的事,需要研究。
为此,他给跨学科提了一些建议。
例如查德.莱文(Richard Levin)在人文学者跨学科研究失误以后,提出建议“给本科和研究生创造新的学习双专业以及大力度消除学科间的政治分化”。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举措无疑对于学生跨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洛夫还提出了其他建议,像“未来跨学科学者应该去参见各种各种公开讲座及讨论团体(即便是不赞成其结论的时候也应如此),去结识真正的科学家,以及参观实验室等”。
[4](P39)从这些建议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是确实可行的,也是很有效的,大学里面不乏各种公开的讲座,而真正的跨学科研究学者需要多多参与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学活动中去,才能提升自身的科学知识修养。
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之中,学科之间的交流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可是真正进行交流却颇有难度。
尤其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隔阂,各学科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似井水不犯河水的毫不相干境地,各学科之间
也缺乏交流,这无疑会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尤其是作为一名文学学者,只具备一些文学理论知识却对自然科学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几乎一无所知,这很明显是大大不利于开展文学批评活动的。
正如洛夫在书中所提到的达尔文思想对理解人类文化至关重要,文学当然是其中的一部分,进化理论让我们明白我们何以成为生态生物。
在《实用生态批评:文学、语言学及环境》这本书中,洛夫以生物学为导向的跨学科生态批评思想无疑对英语学者开展文学生态批评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他为我们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一个范本,使我们可以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新的视角开展文学批评。
二、生态批评与科学、生态学
科学因为具有方法论的特点,因此它在揭示我们与自然的运作方式中起着重要作用,使得我们能够找到应对环境挑战的策略。
在《实用生态批评:文学、语言学及环境》书中,科学得到极大的推崇,由于科学具有的方法论方面的特点,它具有严格的纠错验证功能。
在洛夫看来“科学方法指的是理解系统运作的某些机理。
”[4](50)“生态批评应该遵循严格的方法论之精神而运作。
”“方法论上的优点应该从文化语境中得到拯救。
我们需要证据及理性思维之标尺,以让我们超越各种蛊惑人心之空洞理论”。
这种方法论精神就是还原论,洛夫主张还原还原论科学方法的合理地位。
洛夫认为达尔文肯定是整个主义或系统思想家,由此才能理解产生其理论的各种关系。
甚至在爱德华.O.威尔逊的两部作品《生物之爱》(Biophilia)和《生命之未来》中似乎也运用了系统思维。
而在他看来“整体主义思维是必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但也应该考量复杂系统的种种情况,为此,我们就需要还原论技术,因此,整体主义思维或从上到下的思维的发展与完善有赖于还原论及科学方法的验证技术的局部完善。
”对于还原论的界定,洛夫认为它包含假设的成分,归根结底,“还原论是一种用来寻找进入某个复杂系统的研究策略。
弃绝还原论的复杂之爱构成艺术,而与还原论相伴的复杂之爱就构成了科学。
”[4](P43)。
从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洛夫认为科学与还原论是紧密相连的,这也是科学的魅力所在。
而对于科学的捍卫,洛夫认为这并不是打着科学的幌子去进行犯罪,而是要捍卫科学的研究方法,把它作为我们了解世界,应对目前的环境问题例如各种类型的污染。
因此,洛夫的这种思想是可行的、理性的,也很有现实意义,是符合人类实际生存状况的,可以看出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的出的认识。
洛夫认为生态批评离不开生态学,生态批评应该建立在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思想之上,因为生物学与人类经验之间的关系更直接相关。
而生态学它不仅仅是诸学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而且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生态学原则和进化原则又是密不可分的。
他指出英语学科中的问题,那就是一直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范例:脱离自然,否认人类的生物基础及其与地球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对于生态学的界定。
洛夫认为“生态学指的是研究生物有机体及具有生命环境及无生命环境之间的关系。
”而对于生态批评的未来,洛夫则认为存在于生态之中。
至于生态思维,他强调从最广泛的视角来考量如何回答诸如有关自然世界及人在其中的地位等问题来看,必须更广泛、更谨慎地研究进化生态学与遗传学、生物文化进化论、进化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基于达尔文考量人的行为的其他观念。
所以洛夫认为在论证生物学的生态批评时,他同意卡罗尔的观点“只有达尔文关于人之心灵进化及适应性的观念方能理解人性,这种理解透彻明晰,与文学传统中所体现出的直觉是一致的。
”因此在洛夫看来,“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
生命科学为人们提供了应对人类危机和转机最为正确的基础,这种意识不仅影响着广大教师和学者的工作,而且还影响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将人们和生活在这个日益狭小的星球上的生命联接在一起。
在现代西方知识界的三巨人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之中,只有达尔文几乎还没有碑文学学学者们发掘使用,尽管他的发现在其重要性和影响力方面是无与伦比的。
”[4](P168)因此,洛夫对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对于生态批评的研究是极为推崇的。
这种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导向的生态批评思想也成功地应用到了对于经典作品的解读之中,使得经典重解成为可能,所以这一举措可以说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三、重申经典
《实用生态批评:文学、语言学及环境》一书最大特色就在于它不仅在于建立了以达尔文进化生物学为取向的生态批评理论,还在于洛夫亲自运用其理论重新审视经典作家及其作品和文学文类,对于其中的内涵或颠覆或拓展。
这不仅拓展了文学的生态批评空间,还大大的丰富了生态批评的内涵。
例如在该书的第三章中,在对田园文学文类进行解读时,他重估了田园牧歌的所反映的核心问题:人类中心主义的设想,一种对生活的严肃批评。
并从生态批评视角重估这种设想,最终从生物学的角度给出了自己对于田园文学进化论根源的预设,洛夫认为应该联系威尔逊的生物之爱---“人类对生命的亲近。
”[4](P82)这种亲近也许就像水、食物和呼吸一样对于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它在我们身上根深蒂固地存在下去,从进化史的基本层面来看,人类确实是热爱生命的。
文化和心智的每一个层面都深深地渗透了生物之爱。
在《实用生态批评:文学、生物学及环境》的第四章中,洛夫通过生物学的视野分析薇拉.凯瑟的著名作品《教授的住宅》中的地方、风格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最终得出结论:“凯瑟杰出的贡献在于在作品中展现了不是微不足道的差异从文化上把人类隔离,而是主要的共性把我们联合为一个物种,为值得铭记的人类的交流和理解提供基础。
没有人类经验共性-汤姆第一眼看到崖城时的震撼感,就不会有脚力,不会有学习和传授”。
[4](P116)
在该书的第五章中,洛夫通过生物文化的视角重释了海明威的人生和作品。
不同于一般传统的观点,把海明威的原始主义解读为对当代社会的否定,回避现代生活面临的问题。
洛夫则将海明威的原始主义解读为一种侵略性和孤僻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与他敬畏的自然存在冲突,遮掩他经常转而针对地球本身。
海明威热爱自然世界的感觉和愉悦,但任然痛恨拒绝给他永生的亘古不变的自然轮回。
海明威似乎有一种在治安消灭他之前报复自然的冲动。
海明威的原始主义悖论就在于和地球开战及为强化自我剥削自然世界的对立倾向。
因此,自然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成为了破坏个人主义的场景,而这种个人主义也造成了生态破坏,毒害了当代社会的有机来源。
在现实生活中,海明威对于地球造成的破坏也是同样惊人的。
洛夫由此认为海明威的原始主义是反生态的。
在该著的第六章中,洛夫通过进化论视角对豪威尔斯的利他主义乌托邦和其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审视。
最终洛夫得出结论:豪威尔斯的利他主义乌托邦是建立在虚幻的人性基础之上的。
因此它不符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不可避免的要遭受失败。
在对豪威尔斯作品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读中,洛夫认为,《塞拉斯.拉帕姆的发迹》或许可以被解读为一种生态寓言。
四、结语
总的来说,洛夫的生态批评思想作为第二波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代表作之一,将跨学科提升至突出的地位,构建了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取向的生态批评范式,并将生态批评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
在洛夫看来,生态批评应该遵循严格的方法论之精神而运作。
他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将文学的批评范围从人文社会延伸到非人类的自然世界,考量生物遗传对人性和人文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经典作家及作品内涵的颠覆和重构,拓展了生态批评的学术空间,而且还极大的丰富了生态批评的内涵。
洛夫对于达尔文、现代生命科学以及跨学科视野的关注无疑对我国的生态批评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为我国生态批评研究提供新视野、拓展生态批评范围,使我们摆脱生态批评中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困境中。
引用文献
[1] Glen A. Love&Rhoda M. Love. Ecological Crisis: Readings for Survival[M].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P, 1971.
[2] Lawrence Buell, The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Criticism: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M].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5, 138.
[3] Cheryll Glotfelty.&Harold Fromm. 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M].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 1996.
[4] Glen A. Love. Practic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M].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03, 8.
[5] Glen A. Love. Practic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M].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03, 52.
[6] Glen A. Love. Practic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M].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03, 39.
[7] Glen A. Love. Practic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M].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03,50.
[8] Glen A. Love. Practic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M].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03, 43.
[9] Glen A. Love. Practic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M].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03, 168.
[10]Glen A.Love. Practic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M].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03,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