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符号: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

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通常可分成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这两大符号在传播过程中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语言符号还是非语言符号,在人类社会传播中都能起到指代功能和交流功能。

2、拉斯韦尔模式: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

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这便是著名的“5W”模式。“5W”模式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

3、集合行为:在传播学中,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

态社会聚集现象。例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4、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

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5、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

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6、媒介规范理论:英国学者麦奎尔曾将各种规范体系中所内涵的观点和主

张称为关于传播制度或媒介制度的“规范理论”,并归纳了它的六种主要类型,即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

7、社会责任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它来源于自由主

义报刊理论,但又超出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故有人称这为新自由主义理论。

它强调自由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克尽对于社会,公众的义务和责任。政府不仅要允许自由,而且还要促进自由。这条观点,实际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

8、分众: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的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

的人群。分众观的核心内容:①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

②社会成员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其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的制约③分属

于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应④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他们在媒体接触、内容选择、接触和理解上有着某种自主性和能动性。

9、传播效果: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效果这个概念也具有下述双重涵义。第

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第二,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10、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

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理论

流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30 年代,到40 年代这一理论便为宣传的实践所打破。

11、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

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12、第三人效果:1983年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传播中的第三

人效果》一文中指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13、知沟理论:“知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1970

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14、培养分析:培养分析是研究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社会效果,以美国批判

学者格布纳为代表。“培养分析”最初研究的焦点是电视的暴力内容的社会影响问题,后来扩展为考察大众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与人们的现实观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理论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对人们认识现实世界发挥着重大影响,由于传播媒介意识形态和价值的倾向性,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信念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距离,它们更接近于媒介的“象征性现实”而非客观现实。

“培养”理论特别强调“描述日常生活的电视剧”所产生的“培养效果”。

15、沉默的螺旋理论:德国女传播学家家诺依曼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这个理论在它的舆论观和效果观两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简答

1、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及其主要贡献

(1)拉斯韦尔。代表作有《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及《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提出5W模式。

(2)卢因。传播学研究中把关人理论的创立者,代表作有《群体生活的渠道》(3)霍夫兰。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实验》。他的贡献在于: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4)拉扎斯菲尔德。代表作有《人民的选择》。他提出“两级传播”的观点、肯定“意见领袖”的作用,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改进了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