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8大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破窗理论,
2.鞭策理论,
3.陀螺和鞭子
4.。

钓竿理论,5嗑瓜子现象,6.红酒与污
水理论,7,鲶鱼效应。

8,老鹰喂食,
破窗理论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制度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制度多,有效的执行少。

长此以往,企业的发展会很尴尬。

对公司员工中发生的“小奸小恶”行为,管理者要引起充分的重视,适当的时候要小题大做,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效仿,积重难返。

有一家百来号人的本土企业,公司规定上班时间必须配带工牌。

虽然制度上规定:如果发现不带工牌,每次罚款20元。

最初一、两个员工没有照做,但管理层并没有引起重视,没有严格执行该项规定。

一个月以后,不带工牌的员工由最初的1、2个,发展到几乎50%的员工都不带工牌,员工对此事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管理层并没有“令行禁止”反而一再纵容,严重影响公司士气和员工的精神面貌。

美国有一家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以极少炒员工鱿鱼而著称。

有一天,资深车工杰瑞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

没有防护挡板,虽然埋下了安全隐患,但收取加工零件会更方便、快捷一些,这样杰瑞就可以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

不巧的是,杰瑞的举动被无意间走进车间巡视的主管逮了个正着。

主管雷霆大怒,令他立即将防护板装上之后,又站在那里大声训斥了半天,并声称要作废杰瑞一整天的工作。

第二天一上班,杰瑞就被通知去见老板。

老板说:“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于公司意味着什么。

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离开公司那天,杰瑞流泪了,工作了几年时间,杰瑞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没有人对他说不行。

可这一次不同,杰瑞知道,这次碰到的是公司灵魂的东西。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公司核心价值的“小的过错”,并坚持严格依法管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不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可能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受到了“破窗理论”的启发。

纽约的地铁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

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

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

他的做法显示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温床。

因为针对这些看似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违章行为大力整顿,却大大减少了刑事犯罪。

在日本,有一种称做“红牌作战”的辅助管理活动,目标是提高企业现场环境、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们可以引用管理顾问迈金塔的话来形容它的产生背景:“任意决定物品的存放并不会让你的工作速度加快,只能使你的寻找时间加倍;你必须分析考虑怎样才能拿取物品更快捷,并让大家都能理解这套方案,遵照执行。


日本企业的“红牌作战”通过详细的5S方法【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etsu(清洁)和Shitsuke(素养)】,将不清洁的设备、办公室和车间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也将不合理的工作程序或方式增加“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从而使工作场所变得整齐清洁,工作环境变得舒适幽雅,企业成员都养成做事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久而久之,大家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

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对于保障企业的有效运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鞭策理论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

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

人生就是要不到鞭策自己才能获得成功。

陀螺与鞭子
有人说“人生好象一个陀螺,无数次的转动留下满身伤痕,那是岁月的痕迹,鞭子一下一下是抽动,无论疲劳与辛苦,陀螺仍在转着、转着……”鞭子总是无情的。

没有鞭策之苦,又怎能转出陀螺的精彩。

钓竿理论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

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

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

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嗑瓜子现象
大家都会嗑瓜子,有人就专门对嗑瓜子研究了一番,发现了一些规律:
(1)无论人们喜欢与否,很容易拿起第一颗瓜子;
(2)一旦吃上第一颗,就会吃起第二颗、第三颗……停不下来。

(3)在嗑瓜子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去洗手间等等,但是,回到座位上以后,都会继续嗑瓜子,不需要他人提醒督促。

(4)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一直嗑下去,直到嗑光为止。

为什么会这样呢?总结一下,有三大原因:
(1)嗑瓜子这种行为很简单。

因为简单,人们很容易开始这种行为;因为简单,人们很容易掌握技巧,成为熟手,并且不断改进嗑瓜子的方法,这个过程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在潜意识中人们期望享受这个过程。

(2)每嗑开一颗瓜子人们马上就会享受到一粒瓜子仁。

这一点至关重要。

嗑开瓜子后马上享受到香香的瓜子仁,这对嗑瓜子的人来说是一个即时回报;就是这种即时回报微妙地发挥着作用——激励着人们不停地去嗑下一颗瓜子。

(3)一盘瓜子一个一个嗑起来,过一会儿就有一堆瓜子皮——能够看到嗑瓜子的成就。

作为管理者,如果谁有办法能够让他的下属像嗑瓜子一样愉快地完成工作,那么他就成功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发现,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首先,我们要学会分解任务,把复杂任务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容易做的小任务。

就像嗑瓜子一样容易做,再把这些容易完成的小任务分到员工手中。

员工一定会乐于接受这样的任务。

第二,我们要及时促使下属开始工作。

例如,帮他明确工作目标,提供工作条件,规定开始的时间。

在下属对任务充满热情的时候就让他开始工作。

第三,对于员工每一次完成任务都要给予及时的激励。

这种激励必须是及时的。

就是说,员工完成任务以后,第一要激励,第二要马上激励。

第四,向你的下属展示他的工作成就,并且让他知道,你看到他的成就很开心。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简单来说必须具备“嗑瓜子”的几个特质。

首先,分配给下属的工作或任务必须是他能(或者是经过努力后)完成的,这样才能令人看到希望。

其次,必须给员工完成任务提供必要的帮助并限定其完成的时间。

有帮助,有压力,有动力,这样才能驱动人朝目标不断前进。

最后,领导应该及时给予下属帮助和反馈,使他们有持续前进的动力和能力。

红酒与污水理论
将一勺红酒倒入一杯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杯污水;将一勺污水倒入一杯红酒中,你得到的仍然还是一杯污水。

这就是著名的“红酒与污水定律”,简称为“红酒定律”。

在职场中,“红酒定律”处处在考验着管理者的智商,让管理者反反复复的权衡利弊,不得不以谋求最大利益为原则做出自己的抉择。

寓意是:在任何团队中,都会有几个类似于烂苹果的难搞定的人物,他们总是在试图破坏着团队规则,起着反面的示范作用,往往会“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汤”。

在这时,作为团队领导,为了团队的整体利益,为了职场的规则,你会怎样做?你是将这些烂苹果一刀剔除,还是将这锅汤倒掉了事?抑或是做其他处置?
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

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

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

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

原来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

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老鹰喂食
老鹰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这可能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关。

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而老鹰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谁吃,在此情况下,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一族愈来愈强壮。

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公平”不能成为组织中的公认原则,组织若无适当的淘汰制度,常会因小仁小义而耽误了进化,在竞争的环境中将会遭到自然淘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