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的维护与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的维护与护理

护理原则:要求接触中心静脉导管的护士必须具备有关使用和维护导管的知识和能力

日常护理

一:敷料更换

1:洗手,戴口包

2:评估病人的穿刺部位

3:备齐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和姓名

4:暴露导管穿刺部位,在手臂下垫一次性治疗巾,自下而上去除敷料,注意切忌将导管引出体外

5:用快速消毒液消毒手

6:备无菌透明敷料、无菌免缝胶带、20ml注射器、头皮针、肝素锁及无菌纱块

7:将适量酒精、碘伏分别倒入治疗碗内

8:戴无菌手套

9:抽吸生理盐水20ml与头皮针连接,并排气

10:用酒精棉球消毒距穿刺点1cm以外皮肤,第一个棉球顺时针消毒,第二个棉球逆时针消毒,第三个和第四个棉球分别消毒体外导管、连接器及肝素锁,第五个棉球再顺时针消毒

11:用碘伏棉球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方法及范围同酒精消毒,待干

12:用无菌纱块衬垫取下原有肝素锁,酒精消毒连接器

13:更换肝素锁,并用脉冲方法(冲一下停一下)冲洗导管

14: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型弯曲,用免缝胶带第一条固定连接器后覆盖透明敷料,第二条自连接器下向上蝶形交叉固定在透明敷料上,第三条覆盖在第一条与透明敷料接壤处,第四条横行固定在连接器的延长管上,第五条固定在肝素锁上

15:在免缝胶带或透明敷料、治疗卡上注明换药者姓名、日期和时间

16:妥善安置病人,整理用物

17:洗手,记录

二:冲管

1:目的: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流,避免刺激局部血管,并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2:材料:小于10ml的注射器可产生较大压力,如遇导管堵塞可导致导管破裂,严禁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

3:冲管液:

小儿:10u/ml稀释肝素液(一支12500u肝素加0.16ml入100ml生理盐水中),每8小时冲管一次(具体频率视情况而定)

成人:100u/ml稀释肝素液(一支12500u肝素加1.6ml入100ml生理盐水中),每12小时冲管一次(具体频率视情况而定)

4:冲管方法:用注射器推注的方法进行,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即脉冲),使冲管液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残留的药物冲洗干净。

三:封管

1:目的:保证导管内正压,保持通畅的静脉输液通道

2:材料:同冲管

3:原则:SASH原则。在给与肝素不相容的药物/液体前后均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以避

免药物配伍禁忌的问题,而最后用肝素溶液封管。其中S-生理盐水、A-药物、S-生理盐水、H-肝素溶液

4:封管液量:导管容积的2倍+辅助延长管的容积。通常成人为1-2ml;小儿为0.5-1ml。

5:方法:正压封管。在封管时必须使用正压封管技术,以防止血液回流入导管尖端,导致导管堵塞。在注射器内还有最后0.5ml封管液时,以边推注药液边退针的方法,拔出注射器的针头。在封管后夹闭延长管系统以保证管内正压。

四:导管拔除

一般情况下,导管拔除非常简便。平行静脉方向,捏住导管尾部,沿直线向外拉,每次5-10cm。当拔管遇有阻力,暂固定导管,实施热敷,直到导管松动,最终拔除导管为止。

并发症护理

一:机械性静脉炎

1:原因:

①: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当有关

②: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

③:与选择导管的材料过硬有关

④:穿刺者技巧

⑤:导管尖端的位置

⑥:病人状况

⑦:头静脉进入

2:症状:沿静脉走向的发红,肿胀,疼痛,有时可以表现为局部症状,局部硬结。

3:预防:

①:穿刺前介绍穿刺程序,应用目的,使用好处,做好心理护理,降低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

②:穿刺过程中保持与病人良好的交流

③:接触导管前冲洗干净附于手套上的滑石粉,或用无粉手套

④:将导管用生理盐水充分湿润或浸泡在生理盐水中

⑤:送管中动作轻柔,尽量匀速运动

⑥:根据患者的血管状况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

⑦:PICC置管后1-2天再行化疗,可显著降低机械性和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

4:处理:

①:休息并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②:在肿胀部位给以隔湿热敷(使用热水袋),温度控制在50℃,每次20分钟,休息30分钟后再敷效果更好

③:肿胀部位使用如意金黄散,消肿效果好

④:选择其他一些消肿软膏:如喜疗妥,扶他林

⑤:减少活动,避免肘关节活动

⑥:适当增加手指的精细,灵巧活动,如握拳松拳运动

⑦:若三天后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应拔管

二:化学性静脉炎

1:原因:

①:刺激性药物

②:PH/渗透压超出正常范围

③:不合理的稀释

④:快速输注

⑤:微粒

⑥:留置时间过长

⑦:导管尖端位置

2:预防:

①:确认导管尖端的位置

②:充分的血液稀释

③:合理的药物稀释

④:过滤器的应用

3:处理:

①:通知医生

②:拔管

三:细菌性静脉炎

1:原因:

①:穿刺点污染

②:导管接头污染

③:静脉滴注的药物被污染

④:不正确的洗手,不正确的皮肤消毒

⑤:操作时未遵循无菌原则

⑥:敷料固定、护理不良

⑦:导管的纤维包裹鞘,或形成的血栓是良好的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2:临床表现:发热、寒战、血压过低、休克、换气过度、呼吸衰竭、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突发性意识不清

3:症状特点:

①:没有其他明确的局部感染

②:正在使用血管内留置器材

③:穿刺点局部炎性表现甚至化脓

④:细菌培养为革兰氏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

⑤:冲洗导管后立即发生发热或寒战

⑥:常规抗生素较难控制感染

⑦:一旦拔除导管,症状显著改善

4:预防:降低细菌沿导管生长的几率非常重要

①:最大限度的做好无菌防护

②:妥善选择穿刺点

③:保持导管尖端适宜的位置以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险

④:预防性应用抗凝剂或溶栓治疗

⑤:含预防感染设计或抗菌物质的导管

⑥:选用高水汽渗透性的透明敷料贴

⑦:使用适当的缝合固定技术

⑧:限制使用输注TPN的导管腔输注其他药物

⑨:减少对已留置导管器材的无谓触动

⑩:有些观点建议采用抗生素封管(万古霉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