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picc导管感染预防维护操作流程
picc导管感染预防维护操作流程PICC导管感染预防维护操作流程
1.概述
本操作流程旨在预防和维护PICC导管感染,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操作步骤
1.在操作前,必须进行手卫生,佩戴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2.使用无菌盖巾为患者的PICC导管进行无菌包扎,确保导管口无任何污染。
3.在更换或插入PICC导管时,必须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并进行局部消毒。
4.定期检查PICC导管插口,观察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等。
5.如果患者出现发热或其他感染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必要的感染检查。
6.按照医嘱定期更换PICC导管固定贴膜,确保固定贴膜的整洁和牢固。
7.定期对PICC导管进行检测,包括导管内外管腔的通畅性和是否有漏液等情况。
8.如果发现PICC导管感染,立即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和措施,包括局部抗感染药物使用和可能的导管更换。
3.注意事项
操作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培训和了解PICC导管相关操作和维护知识。
导管感染的预防和维护应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和相关医疗规范。
如果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医务人员。
请确保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严密的操作流程和无菌环境,以预防和降低PICC导管感染的风险。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概况及预防处理措施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概况及预防处理措施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因其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具有较长留置时间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患者因置管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也会增加。
导管相关性感染是长期静脉置管的重要并发症,特别是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RBSI),有文献报道导管感染致死率为3%[1],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道[2],美国平均CRBSI感染率为5.3‰导管留置日,感染患者中平均死亡率为12%~25%。
现将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类型、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综述如下。
1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1.1内源性感染因素患者免疫功能受损、高龄、高铁负荷、大剂量促红素、贫血、低蛋白、糖尿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近期住院史、手术史、甲状旁腺疾病和尿毒症毒素的蓄积共同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功能下降[3]。
加强营养、控制好基础疾病,适当的应用增加免疫功能的药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我们护理工作中宣教、指导和督促的重要内容之一。
1.2外源性感染因素皮肤屏障功能破坏、输入受污染的液体或微粒、护士的穿刺技术、无菌技术、导管维护技术都可能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
1.2.1皮肤屏障功能破坏 PICC插管为侵入性操作,皮肤的天然保护屏障被破坏。
如无菌操作不严,易将细菌在操作过程中带入血循环,且由于导管长期留置,易成为细菌感染的通道。
1.2.2输入受污染的液体由于中高浓度的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若不慎将受污染的药液经PICC导管输入,细菌就会停留于导管内生长繁殖。
1.2.3输液微粒污染输液、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多次加药及穿刺均会带入微粒,输液环境中的细小微粒也可能进入药液。
因而,微粒污染是输液中普遍存在的并发症[4]。
1.2.4操作技术导管相关性感染是中心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3%~60%[5]。
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 0 1 7 年 第 4卷第 3 1期
2 01 7 Vb 1 . 4 N O . 3 l
而 带管住 院 的患者在 护理 时 同样 应 当对 患者进行 常规
记 录 ,比较 两组结 果。结 果 实验组 患者 的置管感染率、渗血渗液 以及堵 管现 象明显低 于对照组 ,其差异具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结论 试验结果说 明采用血液感 染预 防对P I C C置管患者有 良好 的应用效果 ,能 够提 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避免P I C C置管发 生不 良反应 ,具有优 秀 ( 重要 )的临床 意义 ,值得在 临床护理 中推
广使 1 黾。
【 关键词】P I C C;预 防控制 ;感染管理 【 中图分类号 】R 4 7 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I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7 . 3 1 . 6 0 1 5 . 0 2
经外 周静 脉置入 中心静 脉导 管是 一种从 周 围静脉 导入 响到 其 正 常生 活 。医疗 人 员 不仅 需要 做 好相 关 的 解 释 工 并且 末端位 于 中心静 脉 的深 静脉 置管 技术 。这种 置管 方式 作 ,还 需要对 患者 的心理进 行安抚 ,避 免患者 对置 管过 于 在临 床使用 中较 为常 见 ,一 般应 用于 肿瘤化 疗 ,长期 静脉 重 视 。同时 ,还应 当对 某 些过于 忽视 的患者进 行教 育 ,告 输液 以及肠 外营养 中[ 1 ] 。通常情况 下,这种置管方 式的深入 知 患者置管 以及保养 的重要性 ,说 明外 带置管 的注意事项 , 程度 较深 ,所 以在置 管过程 中应 当避 免刺激 性药 物对 患者 强调规范维护 的重要性,从而降低其 并发症的发生率 。 另 外 ,患者 的居家 日常 中难免 需要对 置管进 行独 立护 外周 静脉造 成破 坏或刺 激 。就 目前 的医疗条 件来 说 ,已经 允许 患者在治疗 间歇 期携带P I C C导管 回家 ,并通 过定 期维 理 , 所 以 医 护 人 员 应 当 对 其 进 行 相 关 知 识 教 育 , 重 点 解 释 护的方式对导管进行保养[ 2 】 。 将 导管进 行滞 留的 目的,避 免患者 产生 不必要 的焦虑 。在 导 管滞 留后 ,应 当 叮嘱 患者 避 免 穿 刺 部位 与 水 接触 ,如
引起PICC导管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反 应 [ 使 用 0 %肥 皂 水 灌 肠 , 3 1 。 . 2 因其 灌 注 压 力 大 ( 面 距 肛 门4 ~ 液 0 6c 、 0m)液量 多 (0 ~ O0 1, 注少 量 液体 患 者 即感 觉 腹胀 便 意 50 l0 m )灌 感 明显 难 以忍 受 , 之脑 卒 中 患 者 年 龄 较 大 , 年患 者 肛 门括 约 加 老 肌 松 弛往 往边 灌 肥 皂水 边 往 外 流 ,不 能 达 到 软化 粪 便 的 目的 , 其 次肛 管 较粗 , 较 浅 , 直肠 刺 激 性 较 强 , 插入 对 同时 有 些 患 者硬 结 的 粪 便 较 深 , 皂水 不 能进 入 较 深 的肠 道 , 达 不 到 清 除 粪 便 的 目 肥 而 的 。 分 患 者需 要 反 复多 次 灌肠 , 而 对 患者 心 理 造 成 不 良影 响 , 部 从
工 作 单 位 :5 0 2 昆明 昆 明 医 学 院 第 一 附属 医 院 肿 瘤 治 疗 6 0 3
中 心
收稿 日期 : 0 1 0 — 3 2 1- 4 1
31 递 次 灌肠 的机 制 . 开塞 露 是 一种 常用 的通便 药 物 , 用 5%甘油 或 山 梨 醇制 成 , 系 0 其作 用原 理 是通 过 软化粪 便 , 润滑 肠 壁 , 激 肠蠕 动 而促 进 排便 刺 。 通 过 递 次 推 注 开 塞 露 灌 肠 ,使用 一 次 性 吸 痰 管 递 次 插 入 1c 0m、 1c 2 c 可直 达 乙状 结肠 , 5m、5 m 分别 注 入不 等 量 的开 塞 露 至 lO d O r左 r
男 4 例 , 2例 , 龄4 ~ 9 , 管 时 问 1~ 2 dPC 导管 均采 l 女 8 年 37岁 置 7 11 ,IC 用 美 国 巴德 公 司(F ) 腔 三 向瓣膜 式 导 管 , 部 位 选择 贵 要静 4 r单 穿刺 脉 置 管 4 例 , 正 中静 脉 置 管 2 例 , 6 肘 2 头静 脉 置 管 1 ( 患者 签 署 例 在
留置PICC导管感染原因及预防措施
留置PICC导管感染原因及预防措施PICC置管是一条安全、科学的静脉输液途径,尤其对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可减少频繁穿刺的痛苦及有效防止化疗药外渗,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为了了解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现将科室168例PICC置管中4例导管感染的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07年—2009年,成功置管168例,用于肿瘤患者中长期静脉输液及输注化疗药物,其中男88例,女80例,年龄25—82岁;其中肺癌62例,肝癌16例,脑瘤25例,淋巴瘤12例,乳腺癌53例。
置管静脉为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留置时间10—283天。
1.2材料 PICC管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Fr导管及安全用品,总长60cm(可修剪)。
1.3结果按无菌操作规程分别置管,置管后第2天换药一次,以后改为每周换药一次,克来福接头每周更换一次。
每日输液完毕后用100u/ml的肝素液脉冲式封管。
4例患者分别在输液10天、20天、21天、24天出现置管肢体红、肿、条索状硬结,伴发热38.5℃以上,考虑到此症状与PICC置管感染有关,分别拔管后做导管前端细菌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
2 原因分析2.1与病人自身的状况有关PICC导管感染与病人内在因素如年龄、自身免疫机能、远位感染,置管前住院时间长,营养不良,有严重疾病等有关。
此4例病人均为高龄,72岁以上,体质弱,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差,且住院时间长,易发生感染。
其中1例为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置管后由于血小板低,凝血机制差,穿刺点常有少量渗血,是细菌繁殖很好的培养基,极易发生感染。
2.2与侵入性操作有关由于PICC置管为侵入性操作,无菌操作不严,易将细菌在操作过程中带入血循环,且由于长期留置,易成为细菌感染的通道。
2.3与无菌操作技术的不规范有关如穿刺时局部消毒不严格;克来福接头使用后保护不当而被污染;连接输液器时消毒不严格、不彻底,均可将细菌带入管腔引起感染。
PICC置管术后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PICC置管术后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发表时间:2016-06-21T13:39:37.3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4期作者:郭丛兰杨微微陈燕王芳[导读]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 sertedce ntralca theter,PICC)已成为危重患者及肿瘤化疗患者治疗中安全、可靠、方便的治疗通路。
郭丛兰杨微微陈燕王芳(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贵州贵阳 550002)【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 sertedce ntralca theter,PICC)实施化疗。
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及相关因素,并制定预防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12月~2015年1月345例肿瘤患者置入PICC导管进行化疗治疗,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其原因。
结果:其中有13例发生局部感染,6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给予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均痊愈。
结论:导管感染与穿刺部位、血管的选择、规范置管、导管的留置时间等因素有关。
严格规范置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置管部位的选择及专业护理是预防导管感染等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PICC置管术后;导管感染;肿瘤患者;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173-02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 sertedce ntralca theter,PICC)已成为危重患者及肿瘤化疗患者治疗中安全、可靠、方便的治疗通路。
我科于2009年开展此项技术,并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随之产生的并发症也增加,尤其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威胁着临床,也威胁着患者。
现将我科在使用PICC导管过程中发生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09年12月~2015年1月,我科345例肿瘤患者置入PICC导管进行化疗治疗,其中有13例患者在导管使用过程中出现局部感染,6例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如何做好PICC导管维护与感染防控
如何做好PICC导管维护与感染防控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央导管置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置管后因破坏了皮肤屏障,开放了细菌入侵的途经,增加留置血管导管患者发生感染的机会。
PICC留置时间较长,因其有诸多优点,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
那么如何做好PICC维护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感染防控措施有哪些?中心静脉导管是指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类型包括:中心静脉导管(CVC)、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完全植入式导管(输液港PORT)、脐静脉。
下面和大家重点探讨PICC导管维护与感染防控。
一、什么是PICC?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的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通常长度为35-55cm。
留置时间长达1年。
二、PICC适用于哪些患者?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需静脉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如肿瘤化疗药物、高渗溶液,PH过低或过高的药物;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危重病人或低体重患儿。
三、哪些患者不能进行PICC置管(绝对禁忌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上腔静脉完全阻塞)者。
确诊或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菌血症或脓毒血症者。
感染性心内膜炎者。
确诊或疑似导管材质过敏者。
置管操作:由经过PICC培训,取得资质的专科护师进行置管操作,置管环境要求在II类环境。
四、PICC的优点?避免并发症:由于导管尖端位于中心静脉,此处血流量大,高渗液体及刺激性强的液体输入时迅速被血液稀释,避免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
也解决了外周血管条件差的病人输液的难题。
减轻病人痛苦:可减轻病人因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一般不限制日常生活,可提高输液时的舒适度。
避免护理缺陷发生:避免刺激性药物漏出、外渗造成皮肤坏死等不良事件发生。
PICC导管的护理
PICC导管的护理PICC导管的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对导管和周围皮肤的清洁、观察和保护。
PICC是指穿刺置管中央静脉导管,它被插入到上肢深静脉中,用于输注药物、输液、血制品或者营养物质。
下面是关于PICC导管护理的一些重要内容。
1.洗手和戴手套:在进行PICC导管护理之前,护士应该先洗手,并正确佩戴无菌手套。
这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2.导管清洁:导管周围的皮肤应该每天清洁一次。
使用温水和无菌盐水清洁导管周围的皮肤,然后用无菌棉球轻轻擦拭。
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清洁剂,因为酒精可能会损伤导管和皮肤。
3.观察导管:护士应该每天观察导管的外观和功能。
检查导管是否有渗漏、松动、断裂或者变色。
注意导管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液或者感染的迹象。
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4.流速调节:根据医嘱,护士应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输液的流速。
通常,护士可以使用婴儿针或者流速计来控制流速。
同时,还应注意监测患者是否有输液反应,如呼吸困难、心悸等。
5.导管固定:导管应该牢固固定在患者的上臂或胸部。
使用透明敷料或导管固定器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防止导管脱出或者移动。
每天检查固定器是否松动,并及时更换。
6.输液换药:根据医嘱,护士应按时更换药物和输液容器。
在更换药物和输液容器之前,要先关闭流速控制器,然后用无菌技术进行更换,并注意防止空气进入导管。
7.导管保护:导管应该保持干燥和清洁。
患者洗澡时,应使用防水袋或避免湿润导管部位。
避免使用导管作为抓取或牵引物体的工具。
此外,护士应避免过度移动导管,防止导管脱出或堵塞。
8.血管通路评估: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血管通路。
包括检查是否有血栓形成、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9.患者教育:护士应向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提供关于PICC导管护理的指导和教育。
包括如何保持导管干燥和清洁、注意哪些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的症状,并知道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总之,PICC导管的护理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控
153
915
72
4.脱去手套后*
58
122
22
5 .从污染到清洁 *
109
269
47
6.接触病人身体及组织
93
283
31
7.护士自身接触
55
125
5
8.其它(去厕所前后、下班前、喝水前) 41
59
54
合计
4278
613
自评洗手率:95%, 实际洗手率:7.87%
洗手率 (%)
10.96 16.75 7.87 18.03 17.47 10.95 4.00 91.53 14.33
小结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是:
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 一种增加医疗费用的感染 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安全的院内感染 一种可以预防的院内感染
质量和安全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永恒的主题
二、什么是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感染的症状
1、局部感染:穿刺点局部出现红、 肿、硬结、红斑 、疼 痛、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对分泌物进行培养证实为细菌感 染。 2、全身感染(血行感染-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 者拔出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 并伴有发热(>38度)、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的表现,除血 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感染源。
0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 预防及控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导管感染现状
导管在重症监护病房和普通病房应用广泛, 美国每年数百万的导管被医院、诊所购买,与此 同时CRBSI(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20 万次/年,导管相关性血流性感染为5.3/1000导管 日,英国> 6000次/年,CRBSI 的病死率为12%~ 25%。
处理导管感染—预防为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picc置管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picc置管后护理及注意事项PICC(经皮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长期留置的导管,用于输液、药物静脉输注和抽血等治疗目的。
在进行PICC置管后,患者需要接受相应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导管畅通、减少感染风险,以下是相关内容:1. 术后导管固定和保护:术后应确保导管固定在正确位置,防止导管脱落或移位,一般采用透明敷料固定导管。
同时要避免导管被拉扯、挤压或受到外力刺激,导管外露部分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2. 导管通畅和管路护理:每日应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应及时处理。
注意导管连接处是否漏液或渗液,管路要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定期更换导管连接器和输液管。
3. 皮肤护理:术后导管穿刺部位应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防止局部感染。
皮肤护理要注意避免潮湿和外力摩擦,避免导管在皮肤下移动。
4. 导管护理和换药:术后应定期更换导管固定敷料,保持导管处清洁,定期更换透明敷料,注意导管插入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渗液等异常情况。
每周更换导管连接器,定期更换输液管。
5. 导管护理和管路清洁:导管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保持管路通畅,避免导管被血液凝结物或药物残留堵塞。
管路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6. 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术后应定期观察导管插入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渗液、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如导管脱落、堵塞、感染等。
7. 导管护理和注意事项:避免导管在洗澡、游泳或泡澡时被弄湿,避免导管在运动或剧烈活动时被拉扯或挤压,避免导管被弄脏或受到外力刺激,避免导管处感染。
总之,术后PICC导管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导管状况,保持导管通畅,避免导管感染和并发症,确保导管安全、有效使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IC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患者提供了长期、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途径。
然而,PICC 置管后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了解并掌握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于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渗血是 PICC 置管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
其原因可能是穿刺时损伤了血管、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穿刺后肢体活动过度等。
预防措施:1、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如有异常应提前纠正。
2、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穿刺针,操作时动作轻柔,尽量减少血管损伤。
3、置管后在穿刺点局部按压 15 30 分钟,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加压包扎 24 小时。
4、告知患者置管后 24 小时内减少穿刺侧肢体活动。
处理方法:1、若发现穿刺点有少量渗血,可更换敷料,局部加压包扎。
2、渗血较多时,应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
二、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通常发生在置管后的 1 7 天内,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疼痛。
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避免导管过粗。
2、规范置管操作,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
3、置管后指导患者进行握拳、松拳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处理方法: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2、局部热敷或冷敷(24 小时内冷敷,24 小时后热敷)。
3、如症状较严重,可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
三、导管堵塞导管堵塞分为血栓性堵塞和非血栓性堵塞。
血栓性堵塞多与血液高凝状态、导管末端位置不当等有关;非血栓性堵塞则可能是由于药物沉淀、纤维蛋白鞘形成等原因。
预防措施:1、正确冲管和封管,采用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技术。
2、输注高粘度、大分子药物后及时冲管。
3、定期评估导管功能,确保导管末端位置正确。
处理方法:1、对于不完全堵塞,可使用尿激酶或肝素钠进行溶栓处理。
2、若溶栓无效,需考虑拔管。
四、导管脱出导管脱出可导致治疗中断,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PICC导管相关感染是指插管后导管周围或导管内发生的感染。
与一般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相比,PICC导管相关感染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PICC导管是长期放置在患者体内的,且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容易受到细菌污染。
因此,了解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对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一、导管本身相关因素1.材料的选择:PICC导管通常由聚氨酯、硅胶等材料制成,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抗菌性能。
聚氨酯导管表面较容易发生蛋白质附着,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而硅胶导管表面光滑,不易发生细菌附着,因此较少发生感染。
2.导管直径:导管直径较大时,有助于细菌在导管表面沉积,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选择合适直径的导管对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3.导管放置方式:导管放置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导管周围皮肤受到污染。
不合理的插管位置和方式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二、护理操作相关因素1.导管保护措施:导管应定期更换敷料,确保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不当的敷料或未及时更换会增加导管周围细菌感染的风险。
2.插管护理技能:护士在插管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导管受到细菌污染。
不合理的插管操作会增加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3.导管的清洁与维护:定期对导管进行清洁与维护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如果清洁不当或清洁剂过敏会导致导管周围皮肤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
三、患者因素1.体内感染灶:如患者存在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体内感染灶,细菌易通过血液循环感染导管。
2.免疫功能状态: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增加感染发生的风险。
3.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患者,其免疫功能常受损,易发生感染。
四、长期使用导管的患者1.长期使用导管:PICC导管通常用于需要长期输液、静脉营养的患者,长期存在于体内的导管容易受到细菌侵袭。
2.未及时更换导管:长期使用的导管可能会出现老化、损坏,如果未及时更换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3.未按要求进行护理:长期使用导管的患者需要进行定期护理,如未按医嘱进行护理或自行处理导管问题,会增加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PICC导管感染的护理预案
PICC导管感染的护理预案
1、PICC 针眼处及周围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时,发热(排除疾病引起)疑似导管感染,抽取两处静脉血(导管内、对侧肢体外周血)行血培养,若 2 套血培养均为阳性,导管内培养出的菌落数为对侧外周血的 5 倍以上,则为导管感染,根据病情行以下处理:
(1)消炎药封管(万古霉素或其他头孢类)3-7 天;
(2)观察体温变化;
(3)拔管;
(4)配合静脉使用消炎药 3-7 天。
2、出现局部感染时:
(1)轻者可使用康慧尔透明贴固定;
(2)或局部活力碘湿敷 10-15 分钟;
(3)或与庆大霉素或消炎药纱布局部湿敷;
(4)严重时配合静脉使用抗生素 3-5 天。
纱布妥善固定,每班交接班,防止导管脱出,每天换纱布,观察针眼及局部状况,及时了解转归,进行下一步处理。
3、加强健康宣教,取得理解和配合。
4、做好护理记录。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调查 分析 , 现将 方法及结 果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方法
供的P I C C导管 分 泌 物送 检 结 果 记 录 , 对 4 1 0例 患
者进行 回顾性 分 析 。
1 . 4 统 计 学 方法 率 的 比较 采 用 检 验 , 以 P< 0 . 0 5为差异 有显 著 意义 。
关 键 词 经 外 周 穿 刺 中心 静 脉 置 管 术
Ke y wo r d s PI C C Ca u s e o f i n f e c t i o n
感 染 原 因
预 防
护理
Pr e v e n t i o n
Nu r s i n g
中图分类号 : R 4 7 2 。 R 7 3 O . 5 3
护士进修杂 志 2 0 1 3 年 1 1 月第 2 8卷 第 2 l期
肿瘤化 疗患者 P I C C导管感 染的预 防及护 理
吴 春 丽 刘 建 红
( 江苏 省 肿 瘤 医 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9 )
摘 要 目的 了解 肿 瘤 化 疗 患 者 经 外 周 穿 刺 中 心 静 脉 置 管 术 ( P e r i p h e r a l l y i n s e r t e d c e n t r a l c a t h e t e r , P I C C) 实 施化疗 , 发 生 导 管 相 关 性 感 染 情 况 及 相关 因 素 , 并 制 订 预 防 及 护 理 对 策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我 科 2 0 0 8年 1月 ~ 2 0 1 2 年 1 月行 P I C C置 管 4 1 0例 肿 瘤 化 疗 患 者 导 管 相 关 性 感 染 发 生 率 及 其 原 因 。结 果 4 1 0例 P I C C 置 管 的 肿 瘤 化 疗 患 者中 , 有 l 6例 发 生 了导 管 相 关 性 感 染 , 感 染发生率为 3 . 9 。其 中 , 选 择头静 脉置管 者 的白细胞计 数低 于2 5 0 0×
PICC导管留置患者健康教育
PICC导管留置患者健康教育
导管护理
1. 保持导管通畅:定期冲洗导管,按照医生或护士的建议进行
滴注或冲洗,防止导管堵塞。
2. 保持导管干燥:避免导管湿润,使用防水包扎材料或盖帽,
减少感染风险。
3. 定期更换导管固定带: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导,及时更换导
管固定带,以确保导管保持稳定。
导管感染预防
1. 注意手卫生:在接触导管或进行护理操作前后,彻底洗手或
使用手消毒剂。
2. 避免暴露:避免将导管暴露在灰尘、泥土或不洁的环境中,
减少感染的潜在风险。
3. 干净的工具:使用干净的器械和注射器进行药物输注或采血,防止细菌感染。
导管位置观察
1. 定期观察导管插入部位:检查导管插入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出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或护士报告。
2. 插入部位保护:避免过度活动或外力碰撞导致导管脱落或移位。
血栓预防
1. 移动: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导,定期进行身体位置变换和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血栓形成。
2. 妥善保养: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和水分摄入,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请记住,以上是一些建议性的健康教育内容,具体的护理措施和建议应根据您的个人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咨询负责您导管留置的医生或护士。
picc置管护理问题及措施
picc置管护理问题及措施一、感染感染是PICC置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导致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患者免疫力低下、置管后日常护理不当等。
为预防感染,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消毒:在置管前后,应严格进行消毒操作,确保消毒范围覆盖整个置管部位,并遵循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2.规范操作:医务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PICC置管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感染。
3.定期更换敷料:置管后应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清洁,以减少感染机会。
4.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二、出血PICC置管过程中,出血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导致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血管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等。
为预防出血,应采取以下措施:1.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穿刺时应选择合适的血管,避免反复穿刺,降低血管损伤的发生率。
2.避免过早活动:置管后应避免过早活动,以免血管损伤导致出血。
3.合理使用止血药物:对于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止血药物进行预防。
4.密切观察:置管后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PICC置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导致导管堵塞的原因主要包括导管打折、受压、弯曲等。
为预防导管堵塞,应采取以下措施:1.正确固定导管:在置管后,应使用正确的固定方法固定导管,避免导管打折、受压、弯曲等情况。
2.定期冲管:置管后应定期进行冲管操作,保持导管通畅,避免血液回流堵塞导管。
3.避免导管受压:在置管期间,应避免导管受压、弯曲等情况,以免导管堵塞。
4.及时处理血栓:对于形成的血栓,应及时进行溶栓治疗,避免血栓堵塞导管。
四、导管脱落导管脱落是PICC置管过程中较少见的问题之一。
导致导管脱落的原因主要包括导管固定不牢固、患者自行拔除、导管质量问题等。
为预防导管脱落,应采取以下措施:1.正确固定导管:在置管后,应使用正确的固定方法固定导管,避免导管脱落。
PICC感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细菌侵入最常见 的部 位是皮 肤穿刺 点。在导 管插 人大血 管
2 4 4~ 8h后有疏松 的纤 维蛋 白原 包绕 在导管周围 , 微生物 可在其
置管的位置同样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关 。置管 与下 肢 , 特
别是大隐静脉 , 其感染率将 高于 颈部血管 和锁 骨下 血管 。若再 与
( )7 . 4 :4
[] 6 姜波. 小儿手足 口病的护理 方法. 中国 医学创新 ,00, ( ) 21 76 :
1 5 — 1 6. 0 0
[] 1 高莉 丽, 徐敏 , 贾丽 丽 , 手足 口病并 发 多器 官功 能衰竭 患 等.
儿的 护 理 . 中华 护 理 杂 志 ,0 94 8 :0 . 20 , 4( ) 77
[ ] 玉 平. 足 口病 8 7王 手 0例 临床 分 析. 国 医学创 新 ,0 0 7 中 2 1 ,
(7 :0 2 ) 10—1 1 0.
『] 2 刘跃 , 吴智娟. 小儿手足 口病 12 临床 分析 . 验 医学与 临 7例 检
床 ,07 4 2 :2 . 2 0 , ( ) 18
中心静脉置 管相 比 , 人认 为前 者感 染率 会高 于后 者 。对 新 生 有 儿 , 的采脐静脉 置管 , 有 以建立血管通道 , 由于脐部 经常存在 大量 微生物 , 因此该处置管 的感 染发 生率是 比较高 的。通常 , 部大 深
[] 恩标 , 8伍 孙丽敏 . 巨野县 20 年手足 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09 中国
医学创新 ,0 0 7 2 ) 19—10 2 1 , (8 :1 2.
[ ] 小建 , 燕 萍, 3谢 崔 于燕 波. 童手 足 口病 的 护理 . 儿 护理 研 究 ,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发表时间:2016-03-14T09:03:49.1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4期作者:张艳[导读]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通过对PICC插管患者进行预防并对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优质护理能降低感染的发生概率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患者痛苦减少经济损失。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 012000摘要:目的:通过对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旨在探讨出能有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并对出现感染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减轻患者痛苦。
方法:通过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46例,通过总结感染的原因进行预防和治疗并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统计临床疗效。
结果:46例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经及时拔管和抗感染输液治疗并给予人性化、优质的护理患者均全部治愈。
结论:通过对PICC插管患者进行预防并对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优质护理能降低感染的发生概率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患者痛苦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护理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是指经外周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首选贵要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达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深静脉置管术。
该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安全、可长期使用的静脉通路,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但由于穿刺技术不成熟及导管维护不当而致的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已成为临床严重的并发症,有报道导管感染致死率为3%。
为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我院护理部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46例展开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为21-78岁,平均年龄为55.32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 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摘要】:目的研究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方法对导致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结果针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能够显著减少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几率。
结论在进行外中心静脉置管时,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勤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避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在临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和实施。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护理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 PICC) 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穿刺技术[1]。
不管男女老少,均可应用此技术,并且该技术不受疾病种类的限制,可用于病人输液、肿瘤化疗等多个方面[2]。
现在该技术凭借着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等优势在临床实践得到普遍应用。
但 PICC 做为一种临床穿刺技术,在穿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导管相关感染(cathctcr-rclatcd infcction,CRI)是一种因长期置管而引发的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
相关资料显示,PICC 置管感染率最高,大约是其他并发症的40%。
[3],接下来,本人将对引发导管感染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逐一阐释,而后就如何降低导管感染率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 导管感染的途径一般来讲,皮肤穿刺点最容易遭受病原菌入侵[4],在PICC 导管置于人体48H 之后,疏松的纤维蛋白原会围聚于血管周缘,并产生蛋白纤维鞘,而该物质在细菌繁殖中扮演着培养基的角色,故病原微生物可于导管附近处进行繁殖,轻者往往会出现局部感染的现象,如引发静脉炎。
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败血症甚至威胁生命。
对于免疫力低下和有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而言,导管内血栓形成,导致导管堵塞,这些都是造成导管感染的诱发因素,容易造成血行感染。
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1.1外源性感染途径1.1.1主要原因PICC导管感染[5]通常是因皮肤受到细菌侵害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病原微生物穿透皮肤进入皮下组织并于导管附近处汇聚、繁殖,以此引发感染,其常见病原菌主要包括枸盐酸杆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等。
同时患者平时接触的床头柜、输液架、板凳、桌椅等公共环境中的物体表面也存在各种病原菌,因此外源性感染源是导致感染的最主要的原因。
1.1.2药物因素PICC置管的患者是需要长期大量输液的病情比较危重的病人,大多都是靠药物维持治疗,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如高渗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以及各种油剂类药物在输液时并不能完全输入患者体内,导管内会有残留。
而这些残留在导管内的药物就是病原菌的培养基,一旦输入其他有污染的药物时,病原菌就会在导管内生长繁殖,同时由于PICC是长期留置,在患者体内的留置时间较长,加之这些病人在接受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抵抗力下降,病原菌就难以通过患者的自身免疫完全清除,又很难被抗菌药物杀死,因此就会引发导管相关性感染。
1.1.3颗粒微生物在药物的配置过程中多次反复加药,消毒不彻底;输液过程中,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粉尘颗粒及各种微生物可能进入药液,随药液进入血液中引起血流感染。
因医患数量悬殊过大,多名患者往往汇聚在一个病房之中,一壶工作者输液工作量大,无法彻底杀室内病原微生物,故微粒污染亦是输液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6]1.2内源性感染源患者长期输液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且住院时间漫长等原因,发生导管感染的机率明显升高。
有资料显示,静脉置管的感染率与免疫功能成反比,即免疫功能越低,感染率越高,穿刺部位红肿的出现与穿刺血管的粗细有关,血管越细,上述情况的发生率就越高。
因此在穿刺的时候要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
临床操作中,一般会采取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等穿刺法,不过相对来讲,贵要静脉更契合粗、直、短的特征,还不存在静脉瓣,故大部分情况下采用贵要静脉的穿刺方式[7]。
有些患者自身血管弹性不好,血管又比较细,因此在穿管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坏血管,引起血源性感染。
2 预防措施2.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树立无菌观念是每个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是保障患者健康,提高护理安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减少院内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PICC 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逐渐得到医务人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8],在PICC 置管期间的任何时刻,均存在着引发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在置管30 天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最高,而在 30天之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则逐渐变小[9]。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刺激性药物的使用以及 PICC术后所产生的机械性刺激因素等容易造成血管内膜受损,局部组织处于缺氧状态,进而致使管腔粘连闭塞,继而出现因血管损伤而产生的无菌性炎症[10],虽然 PICC技术具有诸多独特优势,不过它所引发的并发症以及其他异常令医护工作者较为苦恼[11]。
因此在置管的过程中置管操作环境要符合预防控制感染的管理要求,定期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在进行消毒处理时,要严格控制消毒剂的使用量,在待晾干之后实施穿刺,以防消毒剂顺着穿刺隧道进入血管对其产生化学性刺激而引发静脉炎[12]。
穿刺人员应该取得执业资格,保证穿刺的成功率。
2.2医务人员注意手卫生资料显示,医护工作者的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渠道,比如当医护工作者为患者测量体温、测量血压时,尽管看起来非常“清洁、干净”,但是依旧无法避免其手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污染[13]。
护理人员在进行PICC 插管、静脉输液、更换敷料等操作前后必须彻底清洗双手,即严格按“七部洗手法”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得少于 15秒,操作时戴手套并不意味着可以减少洗手的次数。
医护人员应做到勤修剪指甲,避免划伤病人和交叉感染,禁涂指甲油,防止指甲残留过多细菌。
2.3做好导管维护2.3.1 选择合适的导管选择管径合适,质地柔软的导管,,目前我国常用的 PICC 导管有三向瓣膜型 PICC 导管和高压型 PICC 导管,临床上以巴德、贝朗两种导管常见。
该类导管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而成,质地柔软、抗弯曲、抗打折、细菌不易附着,有效的降低了感染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3.2及时更换伤口敷料穿刺后 24 h内换药 1次,然后每隔一天换药一次。
有资料表明,相对于无菌纱布,透明敷料引起CRBSI 的几率更高,不过透明敷贴无需多次更换,可直接查看穿刺点并具有防水功能[14],所以部分学者表示:最好选用无菌透明胶带敷贴,提高穿刺处的可视性,不仅有利于尽早察觉并发症,还能够避免导管随意移动、降低外源污染[15]。
但还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敷料种类,对于出汗较多,穿刺点有渗液、渗血的患者推荐使用无菌纱布。
若为病人采用纱布敷料,那么需要每天更换1 次,若为病人采用透明敷贴,并且未出现渗液现象,那么可一周更换 1次[16],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采用何种敷料,但若出现敷料损坏、病人不适等问题,均需马上更换敷料。
2.3.3重视封管在输液之前,首先要采用生理盐水对管体进行冲洗,若情况需要,需采用肝素液对管体进行冲洗,一定要确保管道保持通畅,输液结束之后采用稀释肝素液正压封管。
另外,旨在避免出现导管感染的情况,建议将抗凝剂和抗生素相结合,将其混液作为封管溶液,不仅能够起到杀菌的功效,还具有抗凝功能。
此外,科室需创建一个专门的 PICC质量管理队伍,面向PICC 病人专门创建电子病历,对其穿刺之后所出现的一些症状、问题进行明确记录,注重对病人的后期随访。
每一个护理工作者均需加强对 PICC 维护工作的检查,以此减少导管感染的形成率,提升护理水平。
2.4 防止颗粒微生物的污染所有的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配置好的药物尽量在半小时内给病人输上,避免药物在阳光下暴晒,特别是遇光要变质的药物,需要低温保存的应放置在冰箱。
同时,配置药物时应当在治疗室里配置,对暂时液体不输的病人,配置好的液体应该签好配置时间、配置人的姓名、用途等,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方便及时查明原因。
2.5设置 PICC专科门诊随着 PICC置管患者的日益增多,出院患者导管的维护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PICC导管患者要求每周必须到医院进行换药维护 1 次,保持局部敷料的清洁干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而导致感染,从而有效防止置管并发症和保证导管的使用寿命。
所以单设 PICC专科护理门诊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只可以消除病人带管回家的后顾之忧,还可以为病人提供专业的护理知识,促使医护工作者高效、专业地应对带管期间所发生的所有问题,减少 CRI的出现几率,更好地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
3.做好健康教育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及陪护人员做健康教育,穿管前向患者及患者家属告知PICC置管的重要性及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PICC穿刺成功后24h 内更换敷料一次,以后每周定期去医院维护一次,指导患者可做一般轻体力劳动,但是避免术肢剧烈活动,置管上肢肘、肩关节活动幅度不可过大,以免穿刺局部血管受导管摩擦而导致静脉炎发生;若无其它异常症状,每天热敷穿刺侧肢体2 次,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肢体肿胀;明确告诉病人,如果出现导管脱出问题,切忌将其暴露部分直接推进血管,应马上赶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避免造成细菌感染。
4.小结当前PICC 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对此医护工作者应切实了解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加强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以此减少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这是每一个医护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护士在进行 PICC相关操作时,注意手卫生,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和操作规程,不断提高穿刺技术,按时进行导管维护。
PICC 穿刺技术是现在医疗护理行业的新理念,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因此是一门值得推广和研究的新技术!参考文献[1]Harter C,Ostendorf T,Bach A, et 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venous catheter for autologous blood progenitor cell transplantationin patients with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J]. Support CareCancer, 2003, 11(12):790 -794[2]骆小京.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在 NICU 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 (4): 232.[3]CowlCT,WeinstockJV,AIJurfA,etalComplicationsandCostAssociatedwithParenteralN utritionDeliveredtoHospitalizedPatientsthrougheitherSubclavianorPeripher-allyIn sertedCentralCatheters[J].ClinNutr,2000,19(4):237-243[4]顾建芬,董红英,沈敏,等,PICC 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 47-48[5]宋红宁、倪杰.PICC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ic 多元回归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1-3[6]孙江红,华银仙,孙卫芬.对引起PICC 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9(2)2-3[7]苏英杰,李曙光,段东升,不同穿刺部位 PICC 并发症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22):89-91[8]Cheong K,Perry D,Karapetis C.High rate of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pen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us[J].chest,2005,128(2):489-495[9]Walshe.F.Malak.J.Eagan,et plication rates Among cancer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gy[J]Chest,2002,20(15):3276-3281[10]孙宁宁,胡晓晓,明洁,湿热敷加塞肽润预防 PICC 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J].青岛大学医学院报,2012,48(6): 543-545.[11]周美玲,李蕙萍.中美两数据库中有关 PICC 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文献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8):14-17[12]邹琳,俞森洋.血管内导管相关的血行感染[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I):82-84.[13]R ay C.Infection contro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the care and management of central venouaccess devices[J].J Intraven Nurs,1999,22(65):18-25.[14]薛巧香,郝立新.2 例 PlCC 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3,17(1): 41.[15]Simcock 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are for nurses and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als[S].NHS: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ospital.[16]车杰.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要点[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