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静安大师治疗小儿外感高热谈中医外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王静安大师治疗小儿外感高热谈中医外治

【摘要】外感高热属小儿常见中医急症,王老用药浴、推拿配合内服疗效理想。同时引发了作者对治疗该病其它外治法、中医外治对小儿治疗价值及中医外治相关问题等的思考。

【关键词】小儿外感高热;名医经验;中医外治

treatment of children from wang jingan master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of exogenous heat

guan chaoyu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sichuan deyang 618000

【abstract】 exogenous high fever is a common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wong lo medicine bath, massage with good oral efficacy. also led to other external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treatment,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external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values and medicine-related issues outside the government thinking.

【key words】 exogenous high fever in children; clinical experience; chinese foreign rule

王静安老师乃四川省名中医、国医大师、当代著名儿科专家,其医德医术遐迩省内外,有“王小儿”之美誉。吾大学时曾有幸随王老侍诊,工作后又多有向老师求教问道,1990年帮助老师完成了著

作《王静安临证精要》(电子科技出版社 1990年出版,2004年修订,2006年再版),对王老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内外合治及外治诸法略得其要,今不揣掘笔,归纳思之以飨读者。

1小儿外感高热内涵及特点

发热是指机体在内外因素作用下脏腑阴阳、气机紊乱而引发的以体温升高为主症的常见急症。体温39℃以上者为高热,分为外感高热和内伤高热,与西医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相对[1]。

小儿外感高热,是指14岁以下儿童因外感六淫疫戾之气,致使气机紊乱,阳气偏盛而发热者(腋温在39℃以上)。表现为高热、鼻塞、流涕,或咳嗽、咽红,汗出或无汗,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在风关。儿科临症发热常见,且发病急骤,传变迅速,易化火动风。

2小儿外感高热力主内外合治

外治:

1、首以点穴推拿泄火退热。一拇指点推劳宫穴配涌泉穴点压,各3-5分钟,并点压推揉足三里、中脘、大椎、脾俞、胃俞、肝俞、胆俞。再与内服药之一协同退热。特适合于有高热惊风趋势或曾有高热惊厥史之小儿。配合汤药洗浴退热。。

2、自拟辛温发散,发汗解表,用紫苏30g荆芥30g麻黄30g川芎15g羌活15g艾叶30g石菖蒲30g,微火水煎半小时,去渣药汤洗浴,每日3-4次,洗后注意避风保暖。适宜病程3天内,腋温39℃以上,尤病毒所致。

内服:

1、自拟清气泄火,疏表导滞。组方柴胡、荆芥、青蒿、大青叶、栀子、连翘、赤芍、槟榔、石膏、花粉、黄芩、建曲、苏梗,水煎服1剂,一日4次,每次30-50毫升。方中石膏、青蒿、板蓝根重用,是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常用有效方剂。对38.5℃左右患者24小时内体温可降至正常。39℃以上者另予紫雪丹于晚8、9时各服半支。

2、或自制清热解毒、镇惊息风“清凉丹胶囊”。胶囊由芦荟、石膏、栀子、连翘、寒水石、黄连、胆草等组成,诸药加水共熬去渣、烘干、研磨成粉装入空心胶囊,每粒0.4g。用法:3小时一次。3岁以下每次一粒,倒出药粉温开水化服;3-7岁,每次两粒;7-12岁,每次三粒。3主治小儿外感发热、高热惊厥,尤其是病毒所致者。

王老认为:小儿外感发热之治可从吴鞠通温病卫气营血辩证,因有外感史,且小儿具有“稚阴稚阳”、“阳常有余”、“易虚易实”,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生理病理特点。感受外邪在卫十分短暂,常卫分症状未出气分高热症状已现,且停留时间相对较长,最易伤阴,内传营血,故应抓紧治疗时机[2]。王老治小儿病有一套很独到的按摩方法-王氏小儿推拿法,取效快捷,手到病除,病种达10余个。其治疗小儿高热取手厥阴之荥穴劳宫这一退热要穴,点揉劳宫能清热除烦,用于心经有热而致发热烦渴,口舌生疮;涌泉为足少阴之井穴,常与前者相配主治发热呕吐,用于五心烦热,烦躁不安,专

治小儿高热惊厥;小儿高热多夹食、易惊风,推拿脾胃、肝胆穴位可防变。药浴法为小儿常用,王老用“温经散寒汤”针对小儿多有外感史,以辛温发散、疏通、运行经络,“令热达腠理,邪随汗出”,不致久羁营卫,而又不伤正气,与“清宣导滞汤”协同退热存阴,故退热迅速。

王老一生不囿于师承,博及医源,聚各家之长,壮自己之学,继承中有创新发展。其在中医儿科外治法上不止于洗浴和推拿治小儿急症,还有通关开窍吹鼻法治神志昏蒙、捆扎压迫之鼻衄,还有贴脐疗法治泄泻、咳嗽、遗尿,中药涂擦促发长,糊状紧缩法治解颅,熏鼻疗法治鼻渊,泡洗敷法治鞘膜积液,浸洗法治痹症、痿症等等[4] 不一而足。

据个人收集了解的文献及临床经验,小儿外感高热治疗还有一些方法可资借鉴,如:小儿特定穴推拿法[3];针挑疗法合中药泡浴[5];中药灌肠法[6];经穴刺络放血疗法[7]。

3中医外治的相关讨论

3.1小儿中医外治历史。可慨括归纳为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8]。如最早在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就有小儿外治法用于小儿药浴最早的史料,开创了外治的先河;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二书,收载了小儿外治法27

种290条之多,扩大了儿科外治法的阵容,记载了儿科预防疾病的外治法;儿科第一部专著《颅囟经》共记载56方,其中外治法达28方;隋《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对小儿外治的应用数法合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