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Ca2+,由于血液凝固的多个环节中都 需要Ca2+的参加,因此如在体外向血液 中加入某些能与钙结合形成不易解离但 可溶解的络合物,从而减少了血浆中的 Ca2+,防止了血液凝固。
四.纤维蛋白溶解
在生理止血过程中,小血管内的血凝 块常可成为血栓,填塞了这一段血管。 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 的血纤维可逐渐溶解,先形成一些穿过 血栓的通道,最后可以达到基本畅通。 血纤维溶解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 (简称纤溶)。
生理止血过程
局部又迅速出现血凝块,即血浆中可溶的纤维 蛋白源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分子多聚体,并 形成了由血纤维与血小板一道构成的牢固的止 血栓,有效地制止了出血。 与此同时,血浆中也出现了生理的抗凝血活动 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以防止血凝块不断增大 和凝血过程漫延到这一局部以外
二
凝血系统
凝血过程的三要素: 凝血因子、血小板和Ca2+. 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 血的物质。
消耗性 低凝期
凝血因子和血 小板因消耗而 减少
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有出血表现
继发性 纤溶亢 进期
纤溶系统激 活,产生大量 纤溶酶;纤维 蛋白(原)降 解产物形成
明显出血
FDP↑ 凝血酶时间↑ 3P试验(+)
四、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出 血
皮肤瘀斑,紫癜
呕血,黑便
咯血,血尿,鼻出血和阴道出血
出血的机制 四、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三
.
抗凝系统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 (antithrombinⅢ)和肝素,它们的作用约占 血浆全部抗凝血酶活性的75%。 抗凝血酶Ⅲ是血浆中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因子 Ⅱa、Ⅶ、Ⅸa、χa、Ⅻa的活性中心均含 有丝氨酸残基,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 抗凝血酶Ⅲ分子上的精氨酸残基,可以与这些 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这样就“封闭” 了这些酶的活性中心而使之失活。
羊水
脂肪栓子
Prothrombin
Thrombin
蛇毒
胰蛋白酶
三、DIC的分期和分型
高凝状态
微血栓
低凝状态
主要表现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多发性出血
实验室检查
凝血时间缩短 血小板粘附性↑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含量↓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发生机制
高凝期
凝血系统激活 →凝血酶↑→微 血栓 (血小板活化)
(二)DIC的发病机制
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
肿瘤组织坏死,白血病细胞破坏
DIC的发病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损伤的VEC释放TF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VEC分泌TFPI、AT-Ⅲ、TM减少, 抗凝力量减弱。 产生tPA减少,PAI-1增多,纤溶活性降低 NO、PGI2、ADP酶产生减少,抑制PLT粘附,聚 集的功能降低
共同凝血途径的三个阶段:
1.因子FX激活成FXa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原(FII)激活成凝血酶(FIIa) 凝血酶的形成 3.纤维蛋白原(Fbg) 转变成纤维蛋白(Fbn) 纤维蛋白的形成
因子χ的激活可以通过两种途径
如果只是损伤血管内膜或抽出血液置于 玻璃管内,完全依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 逐步使因子χ激活从而发生凝血的,称为 内源性激活途径(intrinsic route) 如果是依靠血管外组织释放的因子Ⅲ来 参与因子χ的激活的,称为外源性激活途 径(extrinxic route)
纤溶酶原激活物分布广而种类多
第三类为依赖于因子Ⅻ的激活物,例如 前激肽释放酶被Ⅻa激活后,所生成的激 肽释放酶即可激活纤溶酶原。这一类激 活物可能使血凝与纤溶互相配合并保持 平衡。
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纤溶酶是血浆中活性最强的蛋白酶 主要作用是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膜表面经常有低水 平的纤溶活动,很可能血管内也经常有 低水平的凝血过程,两者处于平衡状态。
胶 原 XII
HK
K
内源性凝血系统 PK XIIa
外源性凝血系统 XIIa Xa等
选择通路
XI
Ca2+ IX XIa
TF VIIa Ca2+
VII
IXa VIIIa PL+Ca2+
IX
传统通路
Xa Va PL+Ca2+
X
PK:激肽释放酶原 K:激肽释放酶 PL:细胞膜磷脂 :分子复合物
X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克
回心血量减少。
血容量减少。 心输出量减少。 平滑
4、组织活性物质、血管活性物质及FDP 肌舒张外周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
(四)贫
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 MAHA)
DIC时由于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流动的红细胞通过纤维网
眼时,受到机械性损害引起变形破裂,出现溶血现象,所引起 的贫血。
继发纤溶系统激活
纤溶酶↑↑
降解Fg/Fbn↑ 凝血物质↓↓
水解各种凝血因子
出血
(二)器官功能障碍
肾皮质坏死 微血栓形成(DIC)
华-佛氏综合症
Sheehan’s syndrome 组织代谢、
器官、细胞缺血、缺氧
功能障碍或坏死
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MOF
(三)休
原因:1、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形成 2、广泛出血 3、心肌损伤
凝血病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ICU
一.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止血的过程 血管痉挛
抗凝血系统
抗凝
凝血系统
凝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溶
血小板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纤溶系统
生理止血过程
小血管于受伤后立即收缩,若破损不大 即可使血管封闭;主要是由损伤刺激引 起的局部缩血管反应,但持续时间很短。
生理止血过程
血管内膜损伤,内膜下组织暴露,可以 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由于 血管收缩使血流暂停或减缓,有利于激 活的血小板粘附于内膜下组织并聚集成 团,成为一个松软的止血栓以填塞伤口。
三
.
抗凝系统
天然肝素是一种分子量不均一的混合物,分子 量为3000-57000不等。 一般将分子量在7000以下肝素称为低分子量肝 素。 分子量较大的肝素抗凝作用的环节较多,作用 较为复杂,易引起出血倾向,而低分子时肝素 具有半衰期较长,抗凝效果好和引起出血倾向 少等优点,因而更适于作为外源性抗凝剂。
3.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4. 3P试验阳性或FDP﹥20mg/L 5. 凝血酶时间 6. 周围血破碎红细胞﹥2% DD 测定(D二聚体实验)
五、DIC防治
一、防治原发病 二、改善微循环 1.扩容 2.解痉 3.纠酸 4.抗血小板聚集 三、重建凝血、纤溶的动态平衡 前期抗凝、后期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 1.抗凝疗法 ⑴肝素 ①指征:能迅速除去病因的DIC ②原则:宜早不宜晚 ③剂量:遵循个体化原则 ④无效时考虑:病因未去除、血小板因素、 AT- Ⅲ减少 ⑤慎用范围:DIC晚期继发纤亢、肝肾功能不全
胶原暴露,激活F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1).红细胞大量破坏: RBC破坏
释放ADP(血小板激活剂)→促进血小板粘 附聚集 RBC膜磷脂→局限Ⅶ、Ⅸ、Ⅹ等→促发凝 血反应
② RBC大量损伤的原因:异 型输血,各种原因的溶血。
DIC的发病机制
促凝物质释放入血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 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 原 蛇毒激活FⅤ,FⅩ等, 促进DIC发生 肿瘤细胞分泌促凝物质 羊水中含有组织因子样 物质 内毒素刺激VEC表达TF, 损伤VEC
因子Ⅰ 因子Ⅱ 因子Ⅲ 因子Ⅳ 因子Ⅴ 因子Ⅶ 因子Ⅷ 因子Ⅸ 因子Ⅹ 因子Ⅺ 因子Ⅻ 因子ⅩⅢ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组织因子 Ca2+
前加速素、加速球蛋白、易变因子
前转变素
抗血友病因子
血浆凝血致活素成分 Stuart-Prower因子 血浆凝血致活素前质 接触因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凝 血 系 统
五、DIC的诊断
诊 断:1994年全国出血与血栓学术讨论会提供 临床表现: 有下列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 1. 多发性出血倾向 2. 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3. 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体征,如皮肤、 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 脑等脏器功能不全 4. 抗凝治疗有效
实验室检查诊断指标: 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1. 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 2.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
三
.
抗凝系统
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 碱性粒细胞产生,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在肝、 肺、心和肌组织中更为丰富。 肝素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抗凝作用,肝素 抗凝的主要机制在于它能结合血浆中的一些抗 凝蛋白,如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辅助因子Ⅱ (heparin cofactorⅡ)等,使这些抗凝蛋白的 活性大为增强。 肝素可使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增强 100倍,使两者结合得更快,更稳定,使凝血 酶立即失活。
细胞抗凝系统
1、 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 2、单核吞噬细胞的抗凝作用 : 吞噬、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及其他促凝物质, 清除纤溶酶、FDP及内毒素等。 3、肝细胞的抗凝作用 : 合成主要的抗凝物质如蛋白C、AT-III等以及纤溶酶原; 激活的IXa、Xa、XIa等也在肝灭活。
体外延缓或阻止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DIC的原因
病因类型 主要原发病或病理过程 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某些寄生虫等感染都 可以引起DIC发生。感染性疾病是DIC最重要、最常 见的病因。 恶性肿瘤 主要见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呼吸、消化、生殖及 泌尿系统肿瘤。恶性肿瘤位居DIC第二位原因。
妇产科疾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宫 内死胎滞留、感染性流产、刮宫术、剖宫产术、葡 萄胎、绒癌、卵巢癌、子宫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病理产科位居DIC第三位原因,DIC是产科大出血及 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手术及创伤 富含TF器官的外科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严重冻伤、 严重软组织创伤、挤压综合征等。手术及创伤位居 DIC第四位原因。 其它 某些毒蛇或有毒动物咬伤、某些昆虫叮咬等
■
凝血物质大量消耗(消耗性凝血病)
Consumption of clotting factors and platelets
DIC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消耗↑↑ 消耗>代偿增加↑
出血
■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
Activation of secondary fibrinolytic system
正常的纤溶过程(二个阶段)
1. 纤溶酶原的激活
外激活途经: t-PA,u-PA,
内激活途径: FⅫf,FXIa, K, FIIa
2抗纤溶酶
2巨球蛋白
纤溶酶原
纤溶酶
抑制物
2. 纤维蛋白的降解
Fbg
FDP (A,B,C,X,Y,D,E)
Fbn
纤溶酶原激活物分布广而种类多
第一类为血管激活物,在小血管内皮细胞中合 成后释放于血中,以维持血浆内激活物浓度于 基本水平。血管内出现血纤维凝块时,可使内 皮细胞释放大量激活物。 第二类为组织激活物,存在于很多组织中,主 要是在组织修复、伤口愈合等情况下,在血管 外促进纤溶。肾合成与分泌的尿激酶就属于这 一类激活物,活性很强
凝血病
消耗性凝血病 创伤性凝血病 稀释性凝血病
消耗性凝血病
消耗性凝血病是一个综合征,不是一个 独立的疾病,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 下,在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内广 泛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广 泛的微血栓。导致循环功能和其他内脏 功能障碍.最常用的仍为弥散性血管内凝 血。
DIC凝血与抗凝的变化过程
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包括四种成 分,即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 (纤溶酶原,血浆素原)、纤维蛋白溶 解酶(plasmin)(纤溶酶,血浆素)、 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 纤溶的基本过程可分两个阶段,即纤溶 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 的降解
凝血酶 纤维蛋白单体
HK:高分子激肽原
Ca2+ XIII
XIIIa
Ca2+
稳定的纤维蛋白
三
.
抗凝系统
正常人1ml血浆含凝血酶原约300单位, 在凝血时通常可以全部激活。10ml血浆 在凝血时生成的凝血酶就足以使全身血 液凝固。但在生理止血时,凝血只限于 某一小段血管,而且1ml血浆中出现的凝 血酶活性很少超出8-10单位,说明正常 人血浆中有很强的抗凝血酶活性。
降低温度,当反应系统的温度降低至10℃以下 时,很多参与凝血过程的酶的活性下降,因些 可延缓血液凝固,但不能完全阻止凝血的发生 光滑的表面,也称不湿表面,可减少血小板的 聚集和解体,减弱对凝血过程的触发,因而延 缓了凝血酶的形成。例如,将血液盛放在内表 面涂有硅胶或石蜡的容器内,即可延缓血凝
体外延缓或阻止血液凝固的因素
四.纤维蛋白溶解
在生理止血过程中,小血管内的血凝 块常可成为血栓,填塞了这一段血管。 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 的血纤维可逐渐溶解,先形成一些穿过 血栓的通道,最后可以达到基本畅通。 血纤维溶解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 (简称纤溶)。
生理止血过程
局部又迅速出现血凝块,即血浆中可溶的纤维 蛋白源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分子多聚体,并 形成了由血纤维与血小板一道构成的牢固的止 血栓,有效地制止了出血。 与此同时,血浆中也出现了生理的抗凝血活动 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以防止血凝块不断增大 和凝血过程漫延到这一局部以外
二
凝血系统
凝血过程的三要素: 凝血因子、血小板和Ca2+. 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 血的物质。
消耗性 低凝期
凝血因子和血 小板因消耗而 减少
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有出血表现
继发性 纤溶亢 进期
纤溶系统激 活,产生大量 纤溶酶;纤维 蛋白(原)降 解产物形成
明显出血
FDP↑ 凝血酶时间↑ 3P试验(+)
四、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出 血
皮肤瘀斑,紫癜
呕血,黑便
咯血,血尿,鼻出血和阴道出血
出血的机制 四、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三
.
抗凝系统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 (antithrombinⅢ)和肝素,它们的作用约占 血浆全部抗凝血酶活性的75%。 抗凝血酶Ⅲ是血浆中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因子 Ⅱa、Ⅶ、Ⅸa、χa、Ⅻa的活性中心均含 有丝氨酸残基,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 抗凝血酶Ⅲ分子上的精氨酸残基,可以与这些 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这样就“封闭” 了这些酶的活性中心而使之失活。
羊水
脂肪栓子
Prothrombin
Thrombin
蛇毒
胰蛋白酶
三、DIC的分期和分型
高凝状态
微血栓
低凝状态
主要表现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多发性出血
实验室检查
凝血时间缩短 血小板粘附性↑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含量↓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发生机制
高凝期
凝血系统激活 →凝血酶↑→微 血栓 (血小板活化)
(二)DIC的发病机制
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
肿瘤组织坏死,白血病细胞破坏
DIC的发病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损伤的VEC释放TF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VEC分泌TFPI、AT-Ⅲ、TM减少, 抗凝力量减弱。 产生tPA减少,PAI-1增多,纤溶活性降低 NO、PGI2、ADP酶产生减少,抑制PLT粘附,聚 集的功能降低
共同凝血途径的三个阶段:
1.因子FX激活成FXa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原(FII)激活成凝血酶(FIIa) 凝血酶的形成 3.纤维蛋白原(Fbg) 转变成纤维蛋白(Fbn) 纤维蛋白的形成
因子χ的激活可以通过两种途径
如果只是损伤血管内膜或抽出血液置于 玻璃管内,完全依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 逐步使因子χ激活从而发生凝血的,称为 内源性激活途径(intrinsic route) 如果是依靠血管外组织释放的因子Ⅲ来 参与因子χ的激活的,称为外源性激活途 径(extrinxic route)
纤溶酶原激活物分布广而种类多
第三类为依赖于因子Ⅻ的激活物,例如 前激肽释放酶被Ⅻa激活后,所生成的激 肽释放酶即可激活纤溶酶原。这一类激 活物可能使血凝与纤溶互相配合并保持 平衡。
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纤溶酶是血浆中活性最强的蛋白酶 主要作用是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膜表面经常有低水 平的纤溶活动,很可能血管内也经常有 低水平的凝血过程,两者处于平衡状态。
胶 原 XII
HK
K
内源性凝血系统 PK XIIa
外源性凝血系统 XIIa Xa等
选择通路
XI
Ca2+ IX XIa
TF VIIa Ca2+
VII
IXa VIIIa PL+Ca2+
IX
传统通路
Xa Va PL+Ca2+
X
PK:激肽释放酶原 K:激肽释放酶 PL:细胞膜磷脂 :分子复合物
X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克
回心血量减少。
血容量减少。 心输出量减少。 平滑
4、组织活性物质、血管活性物质及FDP 肌舒张外周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
(四)贫
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 MAHA)
DIC时由于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流动的红细胞通过纤维网
眼时,受到机械性损害引起变形破裂,出现溶血现象,所引起 的贫血。
继发纤溶系统激活
纤溶酶↑↑
降解Fg/Fbn↑ 凝血物质↓↓
水解各种凝血因子
出血
(二)器官功能障碍
肾皮质坏死 微血栓形成(DIC)
华-佛氏综合症
Sheehan’s syndrome 组织代谢、
器官、细胞缺血、缺氧
功能障碍或坏死
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MOF
(三)休
原因:1、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形成 2、广泛出血 3、心肌损伤
凝血病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ICU
一.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止血的过程 血管痉挛
抗凝血系统
抗凝
凝血系统
凝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溶
血小板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纤溶系统
生理止血过程
小血管于受伤后立即收缩,若破损不大 即可使血管封闭;主要是由损伤刺激引 起的局部缩血管反应,但持续时间很短。
生理止血过程
血管内膜损伤,内膜下组织暴露,可以 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由于 血管收缩使血流暂停或减缓,有利于激 活的血小板粘附于内膜下组织并聚集成 团,成为一个松软的止血栓以填塞伤口。
三
.
抗凝系统
天然肝素是一种分子量不均一的混合物,分子 量为3000-57000不等。 一般将分子量在7000以下肝素称为低分子量肝 素。 分子量较大的肝素抗凝作用的环节较多,作用 较为复杂,易引起出血倾向,而低分子时肝素 具有半衰期较长,抗凝效果好和引起出血倾向 少等优点,因而更适于作为外源性抗凝剂。
3.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4. 3P试验阳性或FDP﹥20mg/L 5. 凝血酶时间 6. 周围血破碎红细胞﹥2% DD 测定(D二聚体实验)
五、DIC防治
一、防治原发病 二、改善微循环 1.扩容 2.解痉 3.纠酸 4.抗血小板聚集 三、重建凝血、纤溶的动态平衡 前期抗凝、后期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 1.抗凝疗法 ⑴肝素 ①指征:能迅速除去病因的DIC ②原则:宜早不宜晚 ③剂量:遵循个体化原则 ④无效时考虑:病因未去除、血小板因素、 AT- Ⅲ减少 ⑤慎用范围:DIC晚期继发纤亢、肝肾功能不全
胶原暴露,激活F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1).红细胞大量破坏: RBC破坏
释放ADP(血小板激活剂)→促进血小板粘 附聚集 RBC膜磷脂→局限Ⅶ、Ⅸ、Ⅹ等→促发凝 血反应
② RBC大量损伤的原因:异 型输血,各种原因的溶血。
DIC的发病机制
促凝物质释放入血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 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 原 蛇毒激活FⅤ,FⅩ等, 促进DIC发生 肿瘤细胞分泌促凝物质 羊水中含有组织因子样 物质 内毒素刺激VEC表达TF, 损伤VEC
因子Ⅰ 因子Ⅱ 因子Ⅲ 因子Ⅳ 因子Ⅴ 因子Ⅶ 因子Ⅷ 因子Ⅸ 因子Ⅹ 因子Ⅺ 因子Ⅻ 因子ⅩⅢ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组织因子 Ca2+
前加速素、加速球蛋白、易变因子
前转变素
抗血友病因子
血浆凝血致活素成分 Stuart-Prower因子 血浆凝血致活素前质 接触因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凝 血 系 统
五、DIC的诊断
诊 断:1994年全国出血与血栓学术讨论会提供 临床表现: 有下列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 1. 多发性出血倾向 2. 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3. 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体征,如皮肤、 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 脑等脏器功能不全 4. 抗凝治疗有效
实验室检查诊断指标: 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1. 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 2.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
三
.
抗凝系统
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 碱性粒细胞产生,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在肝、 肺、心和肌组织中更为丰富。 肝素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抗凝作用,肝素 抗凝的主要机制在于它能结合血浆中的一些抗 凝蛋白,如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辅助因子Ⅱ (heparin cofactorⅡ)等,使这些抗凝蛋白的 活性大为增强。 肝素可使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增强 100倍,使两者结合得更快,更稳定,使凝血 酶立即失活。
细胞抗凝系统
1、 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 2、单核吞噬细胞的抗凝作用 : 吞噬、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及其他促凝物质, 清除纤溶酶、FDP及内毒素等。 3、肝细胞的抗凝作用 : 合成主要的抗凝物质如蛋白C、AT-III等以及纤溶酶原; 激活的IXa、Xa、XIa等也在肝灭活。
体外延缓或阻止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DIC的原因
病因类型 主要原发病或病理过程 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某些寄生虫等感染都 可以引起DIC发生。感染性疾病是DIC最重要、最常 见的病因。 恶性肿瘤 主要见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呼吸、消化、生殖及 泌尿系统肿瘤。恶性肿瘤位居DIC第二位原因。
妇产科疾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宫 内死胎滞留、感染性流产、刮宫术、剖宫产术、葡 萄胎、绒癌、卵巢癌、子宫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病理产科位居DIC第三位原因,DIC是产科大出血及 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手术及创伤 富含TF器官的外科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严重冻伤、 严重软组织创伤、挤压综合征等。手术及创伤位居 DIC第四位原因。 其它 某些毒蛇或有毒动物咬伤、某些昆虫叮咬等
■
凝血物质大量消耗(消耗性凝血病)
Consumption of clotting factors and platelets
DIC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消耗↑↑ 消耗>代偿增加↑
出血
■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
Activation of secondary fibrinolytic system
正常的纤溶过程(二个阶段)
1. 纤溶酶原的激活
外激活途经: t-PA,u-PA,
内激活途径: FⅫf,FXIa, K, FIIa
2抗纤溶酶
2巨球蛋白
纤溶酶原
纤溶酶
抑制物
2. 纤维蛋白的降解
Fbg
FDP (A,B,C,X,Y,D,E)
Fbn
纤溶酶原激活物分布广而种类多
第一类为血管激活物,在小血管内皮细胞中合 成后释放于血中,以维持血浆内激活物浓度于 基本水平。血管内出现血纤维凝块时,可使内 皮细胞释放大量激活物。 第二类为组织激活物,存在于很多组织中,主 要是在组织修复、伤口愈合等情况下,在血管 外促进纤溶。肾合成与分泌的尿激酶就属于这 一类激活物,活性很强
凝血病
消耗性凝血病 创伤性凝血病 稀释性凝血病
消耗性凝血病
消耗性凝血病是一个综合征,不是一个 独立的疾病,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 下,在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内广 泛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广 泛的微血栓。导致循环功能和其他内脏 功能障碍.最常用的仍为弥散性血管内凝 血。
DIC凝血与抗凝的变化过程
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包括四种成 分,即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 (纤溶酶原,血浆素原)、纤维蛋白溶 解酶(plasmin)(纤溶酶,血浆素)、 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 纤溶的基本过程可分两个阶段,即纤溶 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 的降解
凝血酶 纤维蛋白单体
HK:高分子激肽原
Ca2+ XIII
XIIIa
Ca2+
稳定的纤维蛋白
三
.
抗凝系统
正常人1ml血浆含凝血酶原约300单位, 在凝血时通常可以全部激活。10ml血浆 在凝血时生成的凝血酶就足以使全身血 液凝固。但在生理止血时,凝血只限于 某一小段血管,而且1ml血浆中出现的凝 血酶活性很少超出8-10单位,说明正常 人血浆中有很强的抗凝血酶活性。
降低温度,当反应系统的温度降低至10℃以下 时,很多参与凝血过程的酶的活性下降,因些 可延缓血液凝固,但不能完全阻止凝血的发生 光滑的表面,也称不湿表面,可减少血小板的 聚集和解体,减弱对凝血过程的触发,因而延 缓了凝血酶的形成。例如,将血液盛放在内表 面涂有硅胶或石蜡的容器内,即可延缓血凝
体外延缓或阻止血液凝固的因素